石工1203+夏安迪+12021121+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乳状液实验
2.乳状液类型鉴别
(1)稀释法:取试管一支,装水一半,用滴管取 乳状液Ⅰ一至两滴于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之。 (2)染色法:取2mL乳状液Ⅰ于试管中,加入亚 甲基蓝溶液1滴,摇匀,取乳状液Ⅰ滴于载玻片 上,显微镜观察,记录显蓝色的是分散相还是连 续相。 (3)电导法:将30mL乳状液Ⅰ倒入50mL小烧杯 中,测其电导率。 (4)在上述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对另外两种乳状 液类型进行鉴别。
四.实验步骤
1.乳状液的制备 (1)Ⅰ型乳状液 在1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的油酸钠水溶液40mL,然后分别 加入40mL苯(每次约加2mL),每次加入苯后剧烈摇动,直到看 不见分层的苯相。 (2)Ⅱ型乳状液 在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0. 2%Tween-80水溶液10mL,然后分 别加入10mL苯,(每次约加1mL),每次加苯后剧烈摇动,直 到看不到分层的笨相。 (3)Ⅲ型乳状液 在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0.2%Span-80苯溶液14mL,然后分别 加入水6mL ,(每次约加1mL),每次加水后剧烈摇动,直到看 不到分层的水相。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3.实验原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4.仪器和材料:选择主要的仪器和材料填写。如能画出实验装置的 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更好。 5.操作步骤:要写明经过哪几个具体实验操作步骤,也可用流程图 说明。 6.实验结果: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计算结果,或从图像中观察实验 现象。 7.分析与讨论:是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行 讨论,首先要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为预期的,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查阅资料所获得的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 的解释、分析,做出结论。讨论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实验(设计)后的心得体会、改进建议等等。 8.思考题:实验完成后对思考题的解答。
乳状液的制备
乳状液的制备开题报告一课题概述1.1 乳状液的概念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滴(微粒或液晶)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构成具有相当稳定度的多相分散体系。
由于它们外观往往呈乳状,故称为乳状液或乳化液。
形成的新体系内由于两液相的界面积增大,界面能增加,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如果加入可降低体系界面能的第三种组分―乳化剂,则可使分散体系稳定性大大提高。
乳状液中以液滴形式被分散的一相称为分散相(或是内相,不连续相),连成一片的另一相称为分散介质(或是外相,连续相),即一般乳状液是由分散相、分散介质和乳化剂三部分组成[1]。
乳状液的分散相直径一般为0.1~10μm。
从乳状液的液珠直径范围来看,它部分属于粗分散体系。
常见乳状液通常为,一相是水或是水溶液,另一相是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如油脂、蜡等。
两种互不相溶的有机液体组成的油包油型乳状液也存在,但实际应用很少。
1.2 乳状液的应用乳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牛奶、奶油、冰淇淋等食品,雪花膏、洗面奶等化妆品,乳胶漆、敌敌畏乳油、金属切削液及乳状炸药等均为乳状液,乳状液随处可见。
下面就以其在工业生产中某些方面的应用及优点为例作简要介绍[1-2]。
1.2.1乳状液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口服药、注射药、外用药多被制成乳状液。
乳状液形式的口服药,如把蓖麻油分散乳化成O/W 型乳状液,可以起到掩蔽油的难闻气味和稀释油难咽味道的作用。
而油溶性的维生素ADEK鱼肝油以及有极苦和难闻味道的胆固醇类激素在制备成乳状液形式后都更易于服用和利于肠壁对药物的吸收。
被乳化的脂肪等营养成分,也可以作为“液体食品”供给那些不能够消化和吸收固体食物的病人。
对于注射药,比如抗癌药注射乳剂,一种W/O 型乳剂,可以起到延长血药浓度作用。
当进行局部注射后,药物能明显积聚在注射部位,使药效充分发挥;而使用水剂注剂,由于药剂吸收过快致使药效发挥不充分[1]。
外用药制备成乳状液,对皮肤渗透力强,有利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
鉴别乳状液类型的方法
鉴别乳状液类型的方法
鉴别乳状液的类型通常涉及观察其外观、性质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外观观察:直接观察乳状液的外观,包括颜色、透明度、稠度等。
这些特征可能与不同类型的乳状液相关联。
例如,乳状液可能呈乳白色、奶黄色或透明等,不同的颜色可能反映了其中的成分差异。
2. 稀释性质:通过逐渐加入水或其他溶剂,观察乳状液在不同稀释程度下的变化。
某些乳状液在加入水后可能发生相分离或稀释,这对于鉴别不同类型的乳状液有一定参考价值。
3. pH检测:使用pH试纸或pH计来检测乳状液的酸碱性。
不同类型的乳状液可能具有不同的pH值,这有助于区分它们的性质。
4. 电导率测定:通过电导率仪测定乳状液的电导率,不同类型的乳状液由于其成分不同,其电导率也可能存在差异。
5. 粒子大小分析:使用粒度分析仪或显微镜来观察乳状液中的颗粒大小和分布情况。
这对于区分乳液、胶体溶液和悬浮液等类型的液体有帮助。
6. 离心分离:进行离心分离实验,观察乳状液在离心后的分层情况。
不同类型的乳状液在分离速度和程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7. 折射率测定:使用折射仪来测定乳状液的折射率。
不同类型的成分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可以用于鉴别乳状液的性质。
8. 冻融稳定性测试:对乳状液进行冻融稳定性测试,观察其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
某些乳状液对于温度的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结合以上多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乳状液的性质,从而更准确地鉴别其类型。
实验四 乳状液的制备及类型鉴别
实验四乳状液的制备及类型鉴别
1.制备乳状液的方法主要取决于乳状液的类型和乳化剂的种类。
制备乳状液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
机械法是借助各种机械力将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如搅拌、研磨、压榨、超声波等。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界面张力,使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如乳化剂的加入等。
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使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如微乳状液的制备等。
2.鉴定乳状液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显微镜法、电导法、染色法、浊度法等。
显微镜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乳状液的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形态和大小,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和稳定性。
电导法是通过测量乳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和稳定性。
染色法是利用染料在乳状液中溶解度不同,使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和连续相呈现不同的颜色,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和稳定性。
浊度法是通过测量乳状液的浊度来判断乳状液的稳定性和浓度。
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及破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石工1205 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实验九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及破坏一、实验目的1.制备不同类型的乳状液;2.了解乳状液的一些制备方法;3.熟悉乳状液的一些破坏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乳状液有两种类型,即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
只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是不能形成稳定乳状液的,要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一般的乳化剂大多为表面表面活性剂。
表面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能、在液珠表面形成保护膜、或使液珠带电来稳定乳状液。
乳化剂也分为两类,即水包油型乳化剂和油包水型乳化剂。
通常,一价金属的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钠)由于亲水性大于亲油性,所以,为水包油型乳化剂,而两价或三价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镁)由于亲油性大于亲水性,所以是油包水型乳化剂。
两种类型的乳状液可用以下三种方法鉴别:1. 稀释法:加一滴乳状液于水中,如果立即散开,即说明乳状液的分散介质为水,故乳状液属水包油型;如不立即散开,即为油包水型。
2. 电导法:水相中一般都含有离子,故其导电能力比油相大得多。
当水为分散介质(即连续相)时乳状液的导电能力大;反之,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水滴不连续,乳状液导电能力小。
将两个电极插入乳状液,接通直流电源,并串联电流表。
则电流表显著偏转,为水包油型乳状液;若指针几乎不动,为油包水型乳状液。
3. 染色法:选择一种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或仅溶于水不溶于油的染料(如苏丹Ⅲ为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的红色染料)加入乳状液。
若染料溶于分散相,则在乳状液中出现一个个染色的小液滴。
若染料溶于连续相,则乳状液内呈现均匀的染料颜色。
因此,根据染料的分散情况可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
在工业上常需破坏一些乳状液,常用的破乳方法有:1. 加破乳剂法:破乳剂往往是反型乳化剂。
例如,对于由油酸镁做乳化剂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加入适量油酸钠可使乳状液破坏。
乳状液实验
2.乳状液类型的鉴别方法
染色法:选择一种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或仅溶 于水不溶于油的染料加入乳状液。若染料溶于 分散相,则在乳状液中出现一个个染色的小液 滴。若染料溶于连续相,则乳状液内呈现均匀 的染料颜色。因此,根据染料的分散情况可以 判断乳状液的类型。
3.乳状液的破坏及转相
加破乳剂法:破乳剂往往是反型乳化剂。 加电解质法:不同电解质可能产生不同作用。 加热法:升高温度可使乳化剂在界面上的吸附 量降低,溶剂化层减薄,降低了介质粘度,增 加了布朗运动。 高压电法: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使液滴变形, 彼此连接合作,分散度下降,造成乳状液的破 坏。(只适用于W/O型乳状液 )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3.实验原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4.仪器和材料:选择主要的仪器和材料填写。如能画出实验装置的 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更好。 5.操作步骤:要写明经过哪几个具体实验操作步骤,也可用流程图 说明。 6.实验结果: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计算结果,或从图像中观察实验 现象。 7.分析与讨论:是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行 讨论,首先要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为预期的,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查阅资料所获得的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 的解释、分析,做出结论。讨论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实验(设计)后的心得体会、改进建议等等。 8.思考题:实验完成后对思考题的解答。
四.实验步骤
1.乳状液的制备 (1)Ⅰ型乳状液 在1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的油酸钠水溶液40mL,然后分别 加入40mL苯(每次约加2mL),每次加入苯后剧烈摇动,直到看 不见分层的苯相。 (2)Ⅱ型乳状液 在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0. 2%Tween-80水溶液10mL,然后分 别加入10mL苯,(每次约加1mL),每次加苯后剧烈摇动,直 到看不到分层的笨相。 (3)Ⅲ型乳状液 在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0.2%Span-80苯溶液14mL,然后分别 加入水6mL ,(每次约加1mL),每次加水后剧释法:取试管一支,装水一半,用滴管取 乳状液Ⅰ一至两滴于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之。 (2)染色法:取2mL乳状液Ⅰ于试管中,加入亚 甲基蓝溶液1滴,摇匀,取乳状液Ⅰ滴于载玻片 上,显微镜观察,记录显蓝色的是分散相还是连 续相。 (3)电导法:将30mL乳状液Ⅰ倒入50mL小烧杯 中,测其电导率。 (4)在上述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对另外两种乳状 液类型进行鉴别。
实验报告 乳状液
实验报告乳状液实验报告:乳状液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通过实验,我们制备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乳状液,并对其稳定性、粒径分布、表面张力等性质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对其性质有显著影响,不同的乳化剂和搅拌条件会导致乳状液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不同。
本实验为乳状液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引言:乳状液是一种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通过乳化剂和搅拌混合而成的胶体系统。
乳状液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乳状液的性质受到制备方法、乳化剂、搅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水相(蒸馏水)、油相(植物油)、乳化剂(明胶、Tween-80)、搅拌机、离心机、粒径分析仪等。
2. 实验方法: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了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乳状液,并对其稳定性、粒径分布、表面张力等性质进行了测试。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乳状液,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乳化剂和搅拌条件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有着显著影响。
在本实验中,明胶作为乳化剂的乳状液稳定性较差,而Tween-80则能够有效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
此外,搅拌时间和速度对乳状液的粒径分布也有着重要影响,适当的搅拌条件能够使乳状液的粒径分布更加均匀。
表面张力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乳状液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这也与其稳定性有关。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乳状液的稳定性、粒径分布、表面张力等性质受到制备方法、乳化剂、搅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条件,以获得理想的乳状液产品。
本实验为乳状液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乳状液的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 的方法
乳状液的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乳状液是一种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相均匀悬浮形成的混合物,其中一种液体以微小的液滴或囊泡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乳状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和农药等行业。
为了保持乳状液的稳定性,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术来防止它们破坏。
下面将详细介绍乳状液的类型、稳定和破坏的方法。
一、乳状液的类型乳状液根据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油-in-水(O/W)乳状液:在这种类型的乳状液中,水是连续相,油是分散相。
这种乳状液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易于溶解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
2.水-in-油(W/O)乳状液:在这种类型的乳状液中,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
这种乳状液具有较高的稠度和保湿性,适用于制药和护肤品等领域。
3.乳-in-乳(O/W/O)乳状液:这种类型的乳状液包含两个油和水的连续相。
在这种乳状液中,水被第一层油包围,第一层油被第二层油包围。
这种类型的乳状液通常用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和化妆品。
4.油-in-乳(W/O/W)乳状液:这种类型的乳状液包含两个水和油的连续相。
在这种乳状液中,油被第一层水包围,第一层水被第二层水包围。
这种类型的乳状液常用于制备一些特殊的食品和药物。
二、乳状液的稳定性乳状液的稳定性是指乳状液中液滴或囊泡的大小、分布和持续时间的能力。
要保持乳状液的稳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并使其能够均匀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化学物质。
乳化剂的选择应考虑到其溶解度、界面活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常用的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
2.乳化过程的控制:乳化过程是指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搅拌混合成乳状液的过程。
乳化过程的控制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搅拌速度、时间和温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液滴或囊泡的大小和分布。
3.粒径测量和分布分析:粒径测量是确定乳状液中液滴或囊泡大小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粒径测量方法包括动态光散射、静态光散射和激光粒度仪等。
乳状液的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 的方法
乳状液的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乳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互不溶性液体形成的稳定混合物。
在乳状液中,一种液体以微小的粒子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连续性的相和分散性的相。
乳状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农药等领域。
乳状液主要分为油-in-水型(O/W)乳状液和水-in-油型(W/O)乳状液两种类型。
油-in-水型(O/W)乳状液是指以水为连续相、油为分散相的乳状液。
在这种乳状液中,油滴被水包围并均匀分散在连续相中。
油-in-水型乳状液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易于清洗和移除。
常见的油-in-水型乳状液包括乳液、乳膏和化妆水等。
水-in-油型(W/O)乳状液是指以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的乳状液。
在这种乳状液中,水滴被油包围并均匀分散在连续相中。
水-in-油型乳状液具有较高的保湿性和防水性,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如防晒霜和防护霜等。
乳状液的稳定性是指乳液中的油滴或水滴保持均匀分散状态的能力。
为了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能量输入法:通过剧烈搅拌、超声波处理和高压法等,向乳液中输入能量,使油滴或水滴保持均匀分散状态。
2. 表面活性剂:乳状液中常添加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和乳化剂,以降低油滴或水滴的表面张力,增加它们的分散稳定性。
3. 构建液晶相: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有序表面活性剂胶束结构,可以界面吸附油滴或水滴,从而增加乳液的稳定性。
4. 高分子增稠剂:添加高分子物质,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可以增加乳状液的粘度和黏度,从而增加乳液的稳定性。
乳状液的破坏主要是指乳液中的油滴或水滴聚集、凝聚或沉降,失去均匀分散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乳状液破坏的原因:1. 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乳液中分散相的粘度和黏度变化,从而影响乳液的稳定性。
2. pH值变化:乳液中的水相和油相的pH值变化,会改变分散相和连续相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乳液破坏。
3. 震荡和振动:乳液受到震荡和振动会导致分散相聚集和沉降,从而破坏乳液的稳定性。
乳状液的制备的介绍
• 4、乳化方法 • 工业上制备乳状液的方法可按乳化剂、 水的加入顺序与方式大致分为转相乳化 法、自然乳化法、机械乳化法三种。
• (1)转相乳化法 先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类加 热成液体,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温水,开始 时加入的水以微滴分散于油中,呈W/O型 乳状液,再继续加水,随水量的增加乳状 液逐渐变稀,至最后黏度急剧下降,转相 为O/W型乳状液。
• 乳液中被分散的相成为分散相,另外一相 称为分散介质或连续相。 • 1、决定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 决定乳状液类型的条件如下: (1)使用亲油性强的乳化剂易生成W/O型乳 状液,使用亲水性强的乳化剂易生成O/W 型乳状液;
• (2)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的体积比,在不 使用乳化剂时,一般以两相中体积大的一 相为连续相; • (3)乳化过程的搅拌方法和条件; • (4)乳化容器内壁若为易被润湿的表面, 易形成O/W型乳状液,反之,易形成W/O 型乳状液。
界面活性剂的分类
阴离子型:亲水基团可解离成帶负 电荷的阴离子 阳离子型:亲水基团可解离成带 正电荷的阳离子 两性离子型:亲水基上同时具有正、 负电荷,酸性条件下呈现阳离子基 团特性
界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亲水基团不解离不带电荷,以极 性官能基如羟基(-OH)、醚基(-O-)、亚 胺基(-NH-)等和水分子产生氢键
阳离子型界面活性剂
• 第一级铵盐(Primary Amine Salt)RN+H3X• 第四级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RN+R1R2R3X• 吡啶盐(Pyridinium Salt)R-N+ X• 磷盐(Phosphonium Salt) RP+(CH3)3X• 硫盐(Sulfonium Salt) RS+(CH3)3X-
实验报告乳状液
实验报告乳状液1. 引言乳状液是一种由液滴悬浮在连续相中形成的乳液体系。
乳状液的稳定性对于许多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都非常重要。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乳状液的制备和稳定性,并探究一些因素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2. 实验目的1.了解乳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乳状液的制备方法;3.探究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 实验材料和设备•牛奶•混合器•滴管•离心机•称量器•试管4. 实验步骤4.1 乳状液的制备1.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2.按照实验需求,称取适量的牛奶;3.将牛奶倒入混合器中;4.使用混合器搅拌牛奶,直到形成均匀的乳状液。
4.2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本实验选取以下几个常见因素进行探究:–pH值:使用滴管向乳状液中滴加酸或碱溶液,观察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温度:将乳状液置于不同温度下,观察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盐浓度:向乳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观察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
2.分别进行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乳状液制备,并记录每组实验的实验条件和结果;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不同因素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 实验结果与分析5.1 乳状液的制备通过混合器搅拌牛奶,我们成功制备出了均匀的乳状液。
5.2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5.2.1 pH值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滴加了酸和碱溶液到乳状液中,观察乳状液的变化。
结果表明,当pH值接近中性时,乳状液稳定性最好,液体相和固体相之间的界面张力最小。
当pH值偏离中性时,乳状液的稳定性下降,液滴易于聚集,形成不稳定的体系。
5.2.2 温度的影响通过将乳状液置于不同温度下,我们观察到温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液滴易于融合和破裂,乳状液失去稳定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液体相和固体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减小,从而使液滴更易于融合。
5.2.3 盐浓度的影响通过向乳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我们观察到盐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二 乳状液的制备和性质
实验二乳状液的制备和性质一、目的要求1.了解乳状液的基本原理2.掌握制备乳状液及鉴别其性质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乳状液是两种互不溶的液体组成的分散体系.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前一种液体称为分散相,最后一种液体称为分散介质。
一般情况下,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是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苯、四氯化碳、原油、油等,总称为“油”。
假如油分散在水中,既油为分散相,水为分散介质,这种乳状液称为“水包油”型,以符号O/W表示之;反之,若水为分散相,油为分散介质,则称为油包水型,以W/O表示之。
分散相的液滴,一般在1~50微米之间,借助普通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
将两种互不溶的液体放在一起,用力振荡,即可得乳状液。
但是这种乳状液极不稳定,很快就会分层。
要得到稳定的乳状液,必须加入第三种物质—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是最常用的乳化剂,它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当它吸附在油水界面时,就能降低界面张力,而且形成一定强度的保护膜,从而使乳状液稳定。
据研究分析乳状液的形成分为两步。
首先是在激烈振荡或搅拌下,油相和水相互相混合,各相逐渐成为细小的液滴,分散到另一相中,然后其中的一相,再合并为分散介质,而形成了乳状液。
因此在制备乳状液时,要注意掌握振荡和搅拌的时间。
长时间的连续振荡和搅拌,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好采用间歇振荡的方法,比较有效。
判断乳状液的类型,一般采用下列方法:1.稀释法:将水加入乳状液中,若水与分散介质互溶,则乳状液是O/W型;若水域分散介质不互溶,出现分层现象,则乳状液是W/O型。
2.染色法以油溶性染料苏丹III加到乳状液中去,如分散相呈现红色,则是O/W型,如果分散介质呈红色,则为W/O型。
如果用水溶性染料如次甲基蓝试验亦可,不过结果与上相反。
3.电导法水与水溶液的电导,应大大地大于油溶性溶剂的电导,因此O/W型乳状液的电导,应大于W/O型乳状液的电导。
所以根据电导的大小,可以确定乳状液的类型。
乳状液类型的鉴别方法教学课件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乳状液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食品添 加剂和乳制品的生产。例如,冰淇淋、 奶酪和黄油等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需要使用乳状液来稳定乳液,改善口 感和质地。同时,一些食品添加剂如 乳化剂也是以乳状液形式存在。
VS
乳状液类型的鉴别在食品工业中非常 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乳状液具有不 同的稳定性、流变性和外观,直接影 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例如,在冰 淇淋生产中,如果乳状液不稳定,会 导致冰淇淋中出现水滴或冰晶,影响 口感和品质。
水和油在乳状液中各自形成连 续相,如某些乳化沥青产品。
复杂乳状液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简单乳状液 组合而成,如水包油型和油包
水型混合的乳状液。
外观观察法
通过观察乳状液的外观特征来判断其类型
观察乳状液的颜色、透明度、黏稠度等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类型。例如, 黄色或棕色可能表明含有油溶性色素,而黏稠度较高可能表明是水包油型乳状液。
被分散的液体,通常为连 续相。
外相(分散介质)
包围着内相的液体,通常 为分散介质。
界面膜
由固体、液体或气体组成, 包围着内相颗粒,具有保 护和稳定乳状液的作用。
乳状液的类型
水包油型(O/W)
油分散在水中,如牛奶、巧克 力奶等。
油包水型(W/O)
水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在油中, 如油墨、某些化妆品等。
双连续型(B/W)
实验材料
不同种类的乳状液样本。
实验步骤
• 步骤一:制备乳状液样本,将植物油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出不同
类型的乳状液样本,如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
• 步骤二:观察乳状液样本,将制备好的乳状液样本分别滴入离心管中,用标签纸标记名称。在显微镜下观察乳状液的外 观和结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原理II)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3.11.8 成绩:
班级:石工1203 学号:12021121 姓名:夏安迪教师:王增宝同组者:钟奕昕管建宏高永博
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及破坏
一、实验目的
1.制备不同类型的乳状液;
2.了解乳状液的一些制备方法;
3.熟悉乳状液的一些破坏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乳状液有两种类型,即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
只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是不能形成稳定乳状液的,要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一般的乳化剂大多为表面表面活性剂。
表面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能、在液珠表面形成保护膜、或使液珠带电来稳定乳状液。
乳化剂也分为两类,即水包油型乳化剂和油包水型乳化剂。
通常,一价金属的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钠)由于亲水性大于亲油性,所以,为水包油型乳化剂,而两价或三价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镁)由于亲油性大于亲水性,所以是油包水型乳化剂。
两种类型的乳状液可用以下三种方法鉴别:
1.稀释法:加一滴乳状液于水中,如果立即散开,即说明乳状液的分散介质为水,故乳状液属水包油型;如不立即散开,即为油包水型。
2.电导法:水相中一般都含有离子,故其导电能力比油相大得多。
当水为分散介质(即连续相)时乳状液的导电能力大;反之,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水滴不连续,乳状液导电能力小。
将两个电极插入乳状液,接通直流电源,并串联电流表。
则电流表显著偏转,为水包油型乳状液;若指针几乎不动,为油包水型乳状液。
3.染色法:选择一种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或仅溶于水不溶于油的染料(如苏丹Ⅲ为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的红色染料)加入乳状液。
若染料溶于分散相,则在乳状液中出现一个个染色的小液滴。
若染料溶于连续相,则乳状液内呈现均匀的染料颜色。
因此,根据染料的分散情况可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
在工业上常需破坏一些乳状液,常用的破乳方法有:
1.加破乳剂法:破乳剂往往是反型乳化剂。
例如,对于由油酸镁做乳化剂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加入适量油酸钠可使乳状液破坏。
因为油酸钠亲水性强,它也能在液面上吸附,形成较厚的水化膜,与油酸镁相对抗,互相降低它们的的乳化作用,使乳状液稳定性降低而被破坏。
若油酸钠加入过多,则其乳化作用占优势,油包水型乳化液可能转化为水包油型乳化液。
2.加电解质法:不同电解质可能产生不同作用。
一般来说,在水包油型乳状液中加入电解质,可改变乳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从而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
有些电解质,能与乳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乳化能力或形成新的乳化剂。
如在油酸钠稳定的乳状液中加入盐酸,由于油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油酸,失去了乳化能力,使乳状液破坏。
C17H33COONa+HCl→C17H33COOH+NaCl
同样,如果乳状液中加入氯化镁,则可生成油酸镁,乳化剂由一价皂变成二价皂。
当加入适量氯化镁时,生成的反型乳化剂油酸镁与剩余的油酸钠对抗,使乳状液破坏。
若加入过量氯化镁,则形成的油酸镁乳化作用占优势,使水包油型的乳状液转化为油包水型的乳状液。
2 C17H33COONa+MgCl2→(C17H33COO)2Mg+2NaCl
3.加热法:升高温度可使乳状剂在界面上的吸附量降低;溶剂化层减薄;降低了介质粘度;增强了布朗运动。
因此,减少了乳状液的稳定性,有助于乳状液的破坏。
4.电法: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使液滴变形,彼此连接合作,分散度下降,造成乳状液的破坏。
三、仪器和药品
1.仪器
100mL 具塞锥形瓶2 个,大试管5 支,25mL 量筒2 个,100mL 烧杯3 个,小滴管3 支,直流电源1台,毫安表1个,电极1对。
2.药品
苯(化学纯),油酸钠(化学纯),3mol/L HCl 溶液1%、5%油酸钠水溶液,2%油酸镁苯溶液,0.25mol/LMgCl2 水溶液,饱和NaCl 水溶液,苏丹Ⅲ溶液。
四、实验步骤
1.乳状液的制备
在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5mL 1%油酸钠水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5mL (每次约加1mL),每次加苯后剧烈摇动,直到看不到分层的苯相。
这样苯,
制得Ⅰ型乳状液。
在另一个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5mL 2%油酸钠苯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5mL 水,(每次约加1mL),每次加水后剧烈摇动,直到看不到分层的水相。
这样制得Ⅱ型乳状液。
2.乳状液类型鉴别
(1)稀释法:分别用小滴管将一滴Ⅰ型和Ⅱ型乳状液滴入盛入自来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2)染色法:取两只干净试管,分别加入1~2mL Ⅰ型和Ⅱ型乳状液,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一滴苏丹Ⅲ溶液,观察现象。
(3)导电法:取两个干燥小烧杯,分别加入少许Ⅰ型和Ⅱ型乳状液,按图5-1 连.
接好线路,依次鉴别乳状液的类型。
图5-1 导电法线路图
1.直流电源;
2.可变电阻;
3.毫安表;
4.电极;
5.乳状液
3.乳状液的破坏和转相
(1) 取Ⅰ型和Ⅱ型乳状液1~2mL 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
3mol/L HCL 溶液,观察现象。
(2)取Ⅰ型和Ⅱ型乳状液1~2mL 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水浴中加
热,观察现象。
(3)取2~3mL Ⅰ型乳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0.25mol/L MgCl2 溶液,每加一滴剧烈摇动,注意观察乳状液的破坏和转相(是否转相用稀释法鉴别,下同)。
(4)取2~3mL Ⅰ型乳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NaCl 溶液,每
加一滴剧烈摇动,观察乳状液有无破坏和转相。
(5)取2~3mL Ⅱ型乳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5%油酸钠溶液,每
加一滴剧烈摇动,注意观察乳状液有无破坏和转相。
五、结果处理
用表格记录、整理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六.思考题
1.鉴别乳状液的诸方法有何共同点?
都是利用乳状液的性质来加以区别的,如:利用电导法鉴别时,是利用水包油型乳状液外的水能性能好而油包水型外的“油”不能导电,则根据指针偏转的情况就可判断出是哪种类型。
2.有人说水量大于油量可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反之为油包水,对吗?试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答:不对,乳状液的类型不是根据量的多少来决定的,是由加入其中的乳化剂的类型来决定的,如:II型乳状液就是水的量多于油的量但II型乳状液却是油包水型。
据实验的结果可得出这个结论。
3.是否式乳状液转相的方法都可以破乳?是否可使乳状液的破乳方法都可用来转相?
答:使乳状液转相的方法都可以破乳,因为乳状液的转相都是要先破乳的。
但不是所有使乳状液破乳的方法都可以用来转相;如:加热法使乳状液破乳,但是却不能令其转相。
4.加入乳化剂,两个互不相溶的液体就能自动形成乳状液吗?
答:不能。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乳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必须经过外力,使其中一种液体分散成小液滴,从而形成分散相,才能形成乳状液,无法自动形成乳状液。
七.实验总结
通过该实验,我对乳状液的制备,和各种的制备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乳状液的破乳和转相的知识点更加一步的掌握和理解,在该实验中,耐心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制备乳状液的时候,不能因一时抢时间而加快另一液体的倾入用量,否则制不到合格的乳状液,很有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