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样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15课家乡变了样》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城市乡村的变化,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使学生对家乡的变化有直观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家乡的变化没有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城市乡村的变化。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3.增强学生对家乡变化的认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达对家乡变化的认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图片,了解家乡的变化。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变化的看法。

3.绘画法: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认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图片,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城市乡村的变化。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城市乡村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变化,让学生对家乡的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乡变化的看法,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家乡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5.拓展(10分钟)学生相互欣赏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变化的意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变化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乡的变化,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5课家乡变了样》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以及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表现。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线条、颜色等美术元素,描绘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表现家乡的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运用线条、颜色等美术元素,生动描绘家乡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变化和美术表现方法,传授美术知识。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描绘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画纸、画笔、颜料等。

2.学生课前了解家乡的变化,准备相关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家乡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运用线条、颜色等美术元素,描绘家乡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幅描绘家乡变化的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变化对环境、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家乡变了样》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家乡变了样》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家乡变了样》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画创作中运用线条表现的方式。

2.了解国画中空白的巧妙利用和意境创造的方法。

3.能够使用毛笔、颜料进行国画创作,能够表现出某一景物的气质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国画基本绘画技能:使用毛笔进行线条、笔画练习。

2.观察、写生:用眼睛观察并尝试书写外在形态。

3.创作:利用学会的绘画技能完成画作。

三、教学重点1.运用线条表现景物特点。

2.利用空白表现意境。

四、教学难点1.国画色彩的运用。

2.运用线条和笔画表现景物气质。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观察图片展示家乡变迁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变了样。

2.引导学生讨论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讲解(15分钟)1.以山水画为例,讲解国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讲解国画表现景物特点时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方式。

3.实践(30分钟)1.学生使用毛笔、颜料进行线条、笔画练习。

2.学生在实地观察并尝试板石、水流等风景的特点,并进行写生。

4.创作(30分钟)1.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家乡风景,进行国画创作。

2.教师指导学生在画作中使用线条、笔画、空白进行景物气质和意境创造。

5.展示(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国画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毛笔、颜料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景物特征的理解和表现。

2.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性、表达力和整体形象。

七、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到户外进行写生、创作,增强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2.给学生提供更多素材,如书画家的作品、名胜古迹等,进行深入了解和模仿练习。

八、教学注意事项1.在实践环节中,要指导学生不要挑选复杂难画的风景进行创作,而是选择熟悉、了解的景物作为创作素材。

2.在创作环节中要指导学生注意字画的比例、造型和色彩的协调配合。

3.在展示和评价中要鼓励学生互相欣赏,提供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案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案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第15课家乡变了样》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发现美的元素,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但对于家乡的变化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对于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可以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

3.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家乡的变化。

2.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元素,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发现美的元素。

2.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

3.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家乡变化画作,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家乡变化的图片、画作等素材。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家乡变化的画作,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画作中有哪些美的元素?它们是如何表现家乡变化的?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变化,发现美的元素,并用自己的绘画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画笔描绘家乡的变化。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相互欣赏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绘画,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现家乡的变化?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摄影、手工制作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变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5课家乡变了样》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他们对自己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

但是,他们对家乡的变化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材和教师的引导来增加对家乡变化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增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

2.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绘画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3.绘画材料,如画纸、彩笔等。

4.timer,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家乡变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幅描绘家乡变化的绘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每组选择一幅作品进行展示,其他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变化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家乡变化背后的故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5课家乡变了样》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

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家乡变化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家乡的变化。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生动地表现家乡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讲解法:教师讲解家乡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绘画能力。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家乡的照片或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学生准备自己的家乡照片或图片,用于参考和绘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照片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照片或图片,开始绘画家乡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帮助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自己的责任和关系。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家乡变化的观察和表达。

《家乡变了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家乡变了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家乡变了样》一、教学内容《家乡变了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家乡的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提高绘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变化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

2. 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家乡的美。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范画、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的老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家乡的变化。

2. 新课: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家乡的美。

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幅描绘家乡变化的画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注家乡变化、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家乡变了样》2. 教学目标、难点、过程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描绘家乡的一处变化。

2. 家庭作业:与家人一起观察家乡的变化,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家乡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家乡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环保,为家乡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家乡的老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家乡的变化。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5课 家乡变了样》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5课 家乡变了样》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5课家乡变了样》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通过描绘家乡的新面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范画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家乡的老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变化。

(2)引出课题《家乡变了样》,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新面貌,发现变化。

(2)教师示范如何描绘家乡的变化。

(3)学生尝试描绘家乡的变化,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绘成果。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4. 总结评价(1)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2)学生自评、互评,总结自己在描绘家乡变化过程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家乡变了样》2. 教学目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实践环节→总结评价七、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描绘家乡变化的画作。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感受家乡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绘画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变化;2.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和表现形式;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为“家乡变了样”。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1.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及环境变化的了解;2.学生对绘画的基本技能掌握。

四、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家乡变化的情景;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变化。

五、教学方法:课堂主要以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提高绘画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情况,以及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六、教学器材:水彩笔、彩色笔、画笔、纸张、色彩盘等画画用品。

七、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先带领学生讨论一下本次课要学的内容,即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想象一下家乡的历史和现在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一下。

2.展示老师准备一些图片,展示家乡的历史景象和现在的变化。

可以是家乡的古建筑、风景、田野等等。

学生用乡村的风俗画图册承接老师的展示。

3.练习让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和课堂的讨论,随意画几幅风景图,尽量表现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变化。

学生可以用水彩笔、彩色笔、画笔、纸张、色彩盘等画画用品,自己发挥创造力。

4.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画的图作为老师展示的一部分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变化。

5.总结老师进行总结,介绍更多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变化,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

八、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表现:1.学生的绘画技能是否提高;2.学生是否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变化;3.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是否提高。

九、课外拓展:学生在课后可以回家,再次观察家乡的变化,尝试用手绘画的方式,将家乡变化的情景表现出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变了样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变了样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变了样教案及反思课题:变了样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青岛的变化,或利用各种照片、图片、挂历等材料拼贴一幅图画,表现出家乡的变化。

2.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了解乡村或城市的发展历史,感受家乡的发展速度之快,以及家乡建设的繁荣,从中捕捉创作灵感。

3.通过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开展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照片、图片、挂历等材料拼贴出一幅有新意的表现出家乡变化的图画。

2.引导学生在表现手法上富于创意,在创作中合理运用所收集的资料。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范作学生:搜集各种表现青岛过去、现在的照片、图片、挂历,剪刀、胶水、白纸。

教学活动过程:施教时间:5月12日——5月14日活动一:请学生说说听家长讲过的青岛以前的故事以及解放以来青岛的巨大变化。

各组分配任务,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浏览青岛新闻网来了解青岛从建埠到被德国、日本占领以及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城市建设、建筑风格、风土民情、人们的穿着等。

体会就青岛典型的受殖民统治特色。

各组讨论总结、派代表发言。

教师放课件:建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城区的开发,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出示课题:变了样。

请学生通过对比说说青岛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讨论中初步形成创作构思。

活动二:通过实物投影欣赏表现青岛变化的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最后出示一幅用旧画报上的图片粘贴而成的图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理解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照片、图片、挂历等材料拼贴出一幅有新意的表现出家乡变化的图画。

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搜集到的材料中挑选出一致主体的图片,或描绘城市建筑变化,或描绘人们的穿着变化等。

活动三: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搜集到的材料粘贴成一幅表现青岛变化的图画。

指导学生在绘画构思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充分利用好收集的材料,使绘画的内容更完美。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2023秋)
-学会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进行创作,表达家乡的变化。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元素灵活运用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家乡的特色。
例:在描绘家乡的建筑时,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和形状的准确性,以及色彩的搭配,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如何观察并抓住家乡景物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观察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这也是他们的难点。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家乡景物,发现其独特之处。
4.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作品,学习借鉴优秀作品的创作方法。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通过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特色,提高对美术元素的识别和运用。
2.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元素描绘家乡的变化,展现个人独特视角。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家乡变化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仍然较为局限。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Biblioteka 宽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新方法,培养勇于表达家乡之美的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认同,通过描绘家乡的变化,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提高文化自信。
5.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课堂讨论与创作环节中,学会倾听、交流、互助,共同完成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建筑特色及其变化,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案例等资料,让学生对家乡的美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家乡变了样》这一主题,我发现同学们对家乡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在教学中,我尽量将美术知识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他们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通过绘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创造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地形、气候、植被等特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2. 家乡的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

3. 家乡的变化: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家乡,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创造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新授: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点。

3. 实践: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板书设计1. 家乡变了样2. 副人教新课标3.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要求学生用绘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画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

2.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文章,描述家乡的特点和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特点和变化,用绘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建筑风格、特色街区等。

3. 家乡的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并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参考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发现家乡的美。

3. 表达:鼓励学生用绘画、手工、写作等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交流: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5. 展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美。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变了样2. 板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描绘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2. 手工作业:制作家乡的特色手工艺品。

3.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总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观察、发现、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态度。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 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5课家乡变了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5课家乡变了样》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变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绘画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有较强的表达欲望。

家乡的变化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对于家乡的变化有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这为课堂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对家乡变化的描绘,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家乡的变化。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并运用恰当的绘画技巧表现家乡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变化的图片和案例,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作业要求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家乡变化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为学生提供绘画的素材和灵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开始绘画家乡的变化。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家乡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变化和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幅关于家乡变化的绘画作品,要求描绘出家乡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5课《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学会用线条、颜色等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家乡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

2. 学习用线条、颜色等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特色。

3. 学会欣赏和评价家乡的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特色。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家乡的美,并将其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

2. 新课讲解:讲解绘画线条、颜色等基本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特色。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发现家乡的美,并尝试用绘画作品表现出来。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家乡变了样》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家乡的风景画,要求用线条、颜色等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特色。

2. 写一篇关于家乡变化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学会用绘画语言表现家乡的特色,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提高了绘画技能。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更加关注家乡的美,激发了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个性化的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变了样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变了样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变了样》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变了样》教学设计教案课题:变了样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一、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进展历史。

二、进展学生观看、经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类转变。

教学重难点: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类转变。

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

教具学具:彩纸、图画纸、彩笔、蜡笔、剪子、胶水等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二、教学新课:一、导入: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以前家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让咱们通过图片来了解家乡的样子。

二、新授:(1)让同窗来讲说以前家乡的样子。

(2)师:通过改革开放,咱们家乡发生的专门大的转变。

让同窗来讲说家乡的转变。

(3)通过图片来了解家乡的转变。

(4)欣赏用不同方式刻画家乡景物的图片。

(5)引导学生利用所带家乡景物的图片进行拼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剪拼图片中的建筑物或用画的建筑物粘贴四、小结:夸奖优秀作业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变了样》教学设计教案课题:变了样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一、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进展历史。

二、进展学生观看、经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类转变。

教学重难点: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类转变。

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

教具学具:彩纸、图画纸、彩笔、蜡笔、剪子、胶水等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二、教学新课:一、导入: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以前家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让咱们通过图片来了解家乡的样子。

二、新授:(1)让同窗来讲说以前家乡的样子。

(2)师:通过改革开放,咱们家乡发生的专门大的转变。

让同窗来讲说家乡的转变。

(3)通过图片来了解家乡的转变。

(4)欣赏用不同方式刻画家乡景物的图片。

(5)引导学生利用所带家乡景物的图片进行拼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剪拼图片中的建筑物或用画的建筑物粘贴四、小结:夸奖优秀作业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变了样》教学设计教案课题:变了样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一、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进展历史。

二年级美术下册 变了样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 变了样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变了样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发展历史。

2、发展学生观察、记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重点:
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
教具准备:
照片图、图片、彩色笔、蜡笔、挂图
学具准备:
彩卡纸、图画纸、彩色笔、蜡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1、谁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以前家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让我们通过图片或录像来了解家乡的模样。

2、让同学来说说以前家乡的样子
三、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家乡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让同学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四、通过图片和录像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五、欣赏用不同方法描绘家乡景物的图片
六、引导学生利用所带家乡景物的图片进行拼贴
1、分小组讨论画出家乡的景物(不包括建筑物)
2、剪拼图片中的建筑物或用画的建筑物
3、粘贴
七、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八、课堂总结
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1。

变了样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变了样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变了样: 1学域:造型 * 表教课目:1.指学生真察青的化,或利用各样照片、片、挂等资料拼一幅画,表出家的化。

2.引学生用各样方法认识村或城市的展史,感觉家的展速度之快,以及家建的繁华,从中捕获作灵感。

3.通采集家化的料,展开沟通,培育学生家,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课重点:1.引学生造性地运用各样照片、片、挂等资料拼出一幅有新意的表出家化的画。

2.引学生在表手法上富于意,在作中合理运用所采集的料。

教课准:教:多媒体教课系、件,范作学生:采集各样表青去、在的照片、片、挂,剪刀、胶水、白。

教课程:活一:学生听家的青从前的故事以及解放以来青的巨大化。

各分派任,教指学生通青新网来认识青从建埠到被德国、日本占以及在公民党治期的城市建、建筑格、土民情、人的衣着等。

领会就青典型的受殖民治特点。

各、派代表言。

教放件:建国、改革开放以来,青日异月新的化,新城区的开,城市建日异月新⋯⋯出示:了。

学生通比青的化,引学生认识家展,培育学生家,祖国的思想感情,在中初步形成作构想。

活二:通物投影欣表青化的画、雕塑、影等作品,最后出示一幅用旧画上的片粘而成的画,引学生通欣、剖析理解怎样造性地运用各样照片、片、挂等资料拼出一幅有新意的表出家化的画。

启学生以小位,从采集到的资猜中挑出一致主体的片,或描城市建筑化,或描人的衣着化等。

活三:作要求:以小位,运用采集到的资料粘成一幅表青化的画。

指学生在画构想互相,互相充,充足利用好采集的资料,使画的内容更完满。

当学生在行资料、摆列放的程中,教极一定学生好的意,有个性的表现形式赐予实时夸奖。

指导学生在绘画拼贴时着重构图,使画面表现更为完满协调。

活动四:作品展现,自评与互评,教师评论。

鼓舞未来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给青岛带来更大的变化。

整理与整理。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家乡变了样-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观察、描绘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变化2. 家乡的建筑变化3. 家乡的人文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家乡的变化,培养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将家乡的变化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素材、教学课件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老照片,引发学生对家乡变化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建筑、人文等方面的变化。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家乡变化的一个方面进行绘画创作。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变化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家乡变了样2. 课题:二年级下美术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回家后观察家乡的变化,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描绘家乡的变化,培养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了团队意识。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还需加强,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家乡变了样”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家乡的变化,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5课 家乡变了样》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5课 家乡变了样》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5课家乡变了样》人教版一、教学目的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理解事物之间的变化,并运用所学技巧,表现在画面中。

二、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感性认识,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

2.掌握素描和涂色技巧。

3.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运用所学技巧,表现想象中的家乡。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性认识水平,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细节,了解事物之间的变化。

2.让学生能够巧妙地应用素描和涂色技巧,表现自己所想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1. 操作前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变化较大的照片或平面图案,可以是建筑物、道路、桥梁等等。

2.教师准备黑白铅笔、彩色油画棒等素材。

2. 教学具体过程1.让学生观察介绍家乡变化的图片或图案。

问学生家乡是否有变化,如何变化,如何看出变化等等。

让学生形成直观感知。

2.教师讲解素描技巧,让学生画出家乡变化前和后的简单线条版本,让学生有所感悟。

3.带领学生细致观察图片,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同时讲解画家、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和设计原理,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和感性认识能力。

4.让学生用油画棒等颜色工具,给所绘制的图案上色,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表现自己对家乡变化情景的想象。

5.让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相互欣赏和赞赏。

3. 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并画出简单的线条版本,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同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

五、教学评估1.班级展示,学生对自己作品的阐述和表达。

2.个人评估,结合技能和素养,以及作品完成度等各方面,给出个人评价。

六、教学考虑1.本节课设计以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为主,通过实践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课程考虑学生心理,引导学生从家乡变化描绘,转入到生活变化的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生活情感,凝聚家国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了样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青岛的变化,或利用各种照片、图片、挂历等材料拼贴一幅图画,表现出家乡的变化。

2.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了解乡村或城市的发展历史,感受家乡的发展速度之快,以及家乡建设的繁荣,从中捕捉创作灵感。

3.通过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开展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照片、图片、挂历等材料拼贴出一幅有新意的表现出家乡变化的图画。

2.引导学生在表现手法上富于创意,在创作中合理运用所收集的资料。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范作
学生:搜集各种表现青岛过去、现在的照片、图片、挂历,剪刀、胶水、白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学生说说听家长讲过的青岛以前的故事以及解放以来青岛的巨大变化。

各组分配任务,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浏览青岛新闻网来了解青岛从建埠到被德国、日本占领以及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城市建设、建筑风格、风土民情、人们的穿着等。

体会就青岛典型的受殖民统治特色。

各组讨论总结、派代表发言。

教师放课件:建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城区的开发,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出示课题:变了样。

请学生通过对比说说青岛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讨论中初步形成创作构思。

活动二:
通过实物投影欣赏表现青岛变化的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最后出示一幅用旧画报上的图片粘贴而成的图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理解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照片、图片、挂历等材料拼贴出一幅有新意的表现出家乡变化的图画。

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搜集到的材料中挑选出一致主体的图片,或描绘城市建筑变化,或描绘人们的穿着变化等。

活动三:
作业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搜集到的材料粘贴成一幅表现青岛变化的图画。

指导学生在绘画构思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充分利用好收集的材料,使绘画的内容更完美。

当学生在进行材料筛选、排列摆放的过程中,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创意,有个性的表现形式给予及时表扬。

指导学生在绘画拼贴时注重构图,使画面表现更加完美协调。

活动四:
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

鼓励将来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给青岛带来更大的变化。

收拾与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