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 常见的地貌类型(第2课时)提高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填空题1.喀斯特地貌⑴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______ ,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⑵分布:广西、贵州、。
2.分类3.河流地貌4.风沙地貌的分类5.海岸地貌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J”,错误的画“X”。
1.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广布,其峰林、溶洞、石钟乳等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景区的形成与可溶性石灰岩、湿热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像象鼻山、芦笛岩(洞穴)等景区的地貌都是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3.我国的溶洞众多,在溶洞中发育很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其形成过程一般是:石柱一石笋一石钟乳。
()4.河流上游一般以侵蚀作用为主,中下游则以堆积作用为主,其主要的原因是河流上游径流量较小,而下游径流量较大。
()5.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和现在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都与流水作用有关:其高原形态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其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6.在河流上游一般形成V形谷,在中下游一般形成槽形谷,之所以形成不同的河谷形态,主要是由于地形不同水流速度不同。
()7.在降水比较多的地方,由于河流较多,河流地貌发育;而在干旱地区,则只有风沙地貌,没有河流地貌。
()8.在石质海岸主要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在砂质海岸主要以海浪堆积作用为主。
()三、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卜河水面⑴图示地貌称为地貌。
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是(举一例)。
(2)下面两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理:A:r:一「7"其中石钟乳①的形成可用方程式(填A或B)表示,为流水的作用;溶洞②的形成可用方程式(填A或B)表示,为流水的作用。
⑶图中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云贵高原,其主要原因是()①海拔较高②降水丰富③植被稀少④石灰岩广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四、选择题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景观图。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 第二节 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
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导致长白山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
下图为长白山火山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长白山北坡植被类型自下而上为( A )A.红松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B.山地常绿阔叶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C.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冰雪D.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暗针叶林—高山冰雪[解析]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北坡植被类型自下而上为红松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A对。
B、C、D错。
2.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D )A.气温B.降水量C.光照D.土壤[解析] 根据材料“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
”东坡地势较平坦处,火山灰侵蚀较少,土壤肥力较高。
东坡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土壤,D对。
山地林线指高山带针叶林分布的上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风力等因素影响。
下图中的曲线为横断山区28°N附近自西向东各山脉东坡林线的分布变化图。
读图完成3~5题。
3.高山带针叶林之上的自然带是( C )A.冰雪荒漠带B.常绿阔叶林带C.灌丛草甸带D.针阔混交林带[解析] 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体的热量和水分条件都会变差,所以在高山带针叶林之上为灌丛草甸带。
本题正确答案为C。
4.P,R,M,N四地中,最不适宜针叶林生长的是( B )A.P地B.R地C.M地D.N地[解析] “山地林线指高山带针叶林分布的上限”,关键词是“上限”,即林线以下为针叶林生长地。
R地在林线以上,已经不适合针叶林的生长。
故正确答案为B。
5.导致横断山区各山脉东坡林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A.降水B.海拔C.气温D.风力[解析] 林线的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
《常见的地貌类型(第2课时)基础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同步测试】
《常见的地貌类型》基础练习第2课时一、选择题图甲、图乙为两种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所示地貌名称是( )A.雅丹地貌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丹霞地貌2.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海浪侵蚀D.海水堆积3.读景观图,关于图中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风沙主要集中在近地面气流中②下层岩石较坚硬,上层岩石较松软③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④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黄土高原拥有世界70%的黄土分布,这里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区交界处,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下图为黄土高原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a、b为线上两地。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基岩风化B.流水堆积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 b地位于郑州附近,流水堆积抬高地势C.从a至b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薄D.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下图是某摄影爱好者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边拍摄的“佛掌沙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
据此完成6~7题。
6.该沙丘的成因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B.风力的堆积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D.人工堆积而成7.有关雅鲁藏布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丰水期在夏季B.无结冰期C.流程较短D.水位季节变化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据图示,图甲中有大量独立而残存的小丘,且景观所在地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属于雅丹地貌。
2.C【解析】图乙所示地貌为海蚀崖,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故选C。
3.C【解析】该地貌为风蚀蘑菇,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故选C。
4.C【解析】图中黄土高原有厚厚的黄土层,是地质历史时期被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在此地堆积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属于风力堆积地貌。
5.D【解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图甲、图乙为两种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所示地貌是()A.雅丹地貌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丹霞地貌2.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1题,据图示,图甲中有大量独立而残存的小丘,说明景观所在地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属于雅丹地貌。
第2题,图乙所示地貌为海蚀崖和海蚀柱,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故选C。
2.C下图中等高线(单位:米)示意一种堆积地貌。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貌为()A.三角洲B.风蚀蘑菇C.江心洲D.沙丘4.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3题,根据等高线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判读,图示地貌为沙丘。
第4题,图示地貌为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在迎风坡一侧,坡度缓。
结合指向标,图示区域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4.B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6.关于图中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岩石具有成层性B.②地势起伏很大C.③所在地四季分明D.④岩层弯曲显著5题,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丹霞山位于湿润地区,海南南天一柱是海岸侵蚀地貌,路南石林是流水溶蚀地貌,均不在干旱地区,A、C、D错误。
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B正确。
第6题,读图可知,①丹霞山岩石具有成层性,A正确。
6.A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
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堆积作用B.河流堆积作用C.海浪堆积作用D.风化作用8.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A.南北风B.东西风C.西北—东南风D.东北—西南风7题,根据材料可知,海岸沙丘中新月形沙丘链最多,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8题,从图中看,该地区新月形沙丘链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期当地的主导风向可能为东北—西南风。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常见地貌类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19·北京高一检测)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1、2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流水侵蚀【解析】1选A,2选D。
第1题,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会形成石芽、石林、孤峰、溶沟等地貌,导致地表奇峰林立,崎岖不平,故选A。
第2题,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因此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
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 7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
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和畅洲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堆积作用C.海水的堆积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4.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 )A.左汊水速较快B.右汊径流量较大C.右汊水深较深D.左汊有江豚栖息【解析】3选B,4选D。
第3题,和畅洲是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4题,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右汊径流量小;从图中看出,左汊有江豚栖息区,不宜作航道。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6.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B.冰川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解析】5选C,6选D。
第5题,图片显示的是干旱地区的风蚀城堡,故选柴达木盆地。
第6题,风蚀城堡属于风力侵蚀。
(2019·天津高一检测)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合黎山一处地貌景观图,完成7、8题。
7.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河流堆积C.岩层挤压D.火山喷发8.这一景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A.植被茂盛B.草原广阔C.湿润多雨D.干燥少雨【解析】7选A, 8选D。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1常见地貌类型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常见地貌类型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先形成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慢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下图为我国江汉平原某河段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顺河流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为右岸。
下列河段河岸侵蚀作用明显的是()A.①左岸B.①左岸C.①左岸D.①左岸4.关于图中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向下的侵蚀为主B.河道曲折多河漫滩平原C.以溯源侵蚀为主D.凸岸有利于建河港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6.风影沙丘()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7.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七百弄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由5000多座峰丛深洼地的山弄组成,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图中为“七百弄峰丛洼地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峰丛洼地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深洼地两侧坡度较缓B.石笋形成于溶洞的顶部C.溶洞属于喀斯特沉积作用D.裂隙水可以增加地下河的流量青藏高原南侧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 常见地貌类型练习(解析版)同步练习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如图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1. C2. C【解析】1.我国西南地区有大量的石灰岩分布,长期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喀斯特地貌。
2.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且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浓度有关,而水中酸性物质含量与生物的活动密切相关。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从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中蜿蜒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图中河流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褶皱起伏B. 断裂下陷C. 流水侵蚀D. 风沙堆积功能4. 下列侵蚀类型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 向下侵蚀要要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B. 向下侵蚀要要使河谷不断向下游方向伸长C. 向河谷两岸侵蚀要要谷底后退,谷坡展宽,形成”V”形河谷D. 向源头侵蚀要要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答案】3. C4. D【解析】3.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侵蚀,使河流更为弯曲,图示河流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河流的侧蚀,C 正确。
4.向下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拓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向源头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D正确。
读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5. 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图甲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C. 冰川侵蚀D. 褶皱隆起6. 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为主B. 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无关C. 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D. 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答案】5. B6. D【解析】5. 图甲为桂林地区的峰林、峰丛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因此形成原因是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故选B;该景观受风力作用影响小,A 错;桂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且地势较低,没有冰川作用,C错;褶皱隆起为内力作用,D错。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十一常见地貌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后作业提高十一常有地貌种类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我国南方喀斯专门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1~2题。
)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由是()A.风力侵害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2.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专门貌发育越典型②天气越润湿,喀斯专门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③气温愈高,愈有益于喀斯专门貌的发育④喀斯专门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分析:第1题,我国西南地区有大批的石灰岩散布,长久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喀斯专门貌。
第2题,水的溶蚀作用不单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且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浓度有关,而水中酸性物质含量与生物的活动亲密有关。
答案:1.C 2.C蛇曲是像蛇同样曲折的河流地貌。
以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
3.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4.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害作用、乙—聚积作用B.甲—侵害作用、乙—侵害作用C.甲—聚积作用、乙—聚积作用D.甲—聚积作用、乙—侵害作用3~4.分析:第3题,图中河流呈曲折形态,主假如由凹岸侵害、凸岸聚积形成的。
第4题,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害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聚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3.C 4.A牛轭湖为河曲发展过程中天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河流古迹湖。
以下图为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一样阶段。
据此达成5~6题。
5.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一样阶段,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6.形成牛轭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①地转倾向力的影响②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③凸岸侵害、凹岸聚积④凹岸侵害、凸岸聚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6.分析:第5题,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跟着流水对河面的冲洗与侵害,河流越来越曲,最后致使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本来曲折的河流被荒弃,形成湖泊,因这类湖泊的形状好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练习二 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
练习二地球表面形态一、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均位于河流入海口,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描写了我国西部戈壁滩景观。
()3.喀斯特作用的原理是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
()4.人们在选择河流冲积平原作为定居点时应注意洪水的威胁问题。
()5.沙丘是流水的堆积地貌。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堆积在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
完成下面小题。
6.灌丛沙丘多出现在()A.沙漠之中B.绿洲边缘C.河湖附近D.乔木周边7.随着灌丛沙丘增多,当地自然环境()①植被增多②植被减少③地下水增多④地下水减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宜兰县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
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
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
图1为台湾省局部地区地形及兰阳平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宜兰县风频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兰阳平原沿海沙丘的成因及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海浪沉积东坡陡西坡缓B.河流沉积东坡缓西坡陡C.风力沉积东坡陡西坡缓D.风力沉积东坡缓西坡陡9.在该地营造沿海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A.沙丘不断拓宽B.沙丘不断增高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D.丘体两翼扩展速度加快“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蓝窗的形成过程中()A.海水沉积起主导作用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C.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D.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11.下列地貌与“蓝窗”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沙滩B.海蚀崖C.风蚀柱D.石钟乳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的剖面,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
4.1常见地貌类型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及其周边地区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
桂林山水北起兴安,南到阳朔,有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
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总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A.石钟乳B.石笋 C.石芽 D.峰林2.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A.流水的搬运作用B.流水的冲积作用C.流水的溶蚀作用D.冰川的刨蚀作用3.典型的喀斯特淀积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答案】1.D2.C3.B【解析】1.峰林是基部断续相连,群峰林立的石灰岩地区的地貌形态,“簪山”地貌类型是峰林,D正确;石钟乳和石笋是地下喀斯特地貌,一般分布在溶洞中,AB错;石芽指可溶性岩石表面沟壑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C错。
故选D。
2.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石芽→石林→峰林、峰从→孤峰→残丘,溶沟→洼地→溶蚀谷地,落水洞,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C正确、ABD错。
故选C。
3.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及地下暗河、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而溶洞中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等是流水的淀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ACD错。
故选B。
电望远镜(FAST),它建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凼,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
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
下图为FAST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稳定,地下水不易下渗B.环境优美,大气能见度好C.地形独特,开挖工程量小D.人口稠密,基础设施完善5.该地区喀斯特地貌()A.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石广布B.溶蚀作用形成的浑圆状石灰岩山峰成片分布形成石柱C.淀积作用形成从地面向上长高的堆积体是石钟乳D.不易形成水土流失,有利于农业发展【答案】4.C5.A【解析】4.由材料可知,“中国天眼”主要用于天文观测,选址大窝凼主要原因是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多天坑、溶洞,地下水容易下渗,A错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便于安置射电望远镜,建设工程量小,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C正确,D错误;环境优美与“中国天眼”选址无关,B错误。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常见地貌类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后作业(十一)一、单项选择题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
读图答复1~3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漓江风光、象鼻山、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神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
[答案] A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的钟乳石,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 D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解析] 景观④是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及各种由碳酸钙淀积而成的堆积体,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答案] B下面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答复4~5题。
4.按河谷发育程度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解析] 依据河谷宽度由窄到宽加以判断。
[答案] C5.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D.流水沉积[解析] 河谷变宽,河流流速降低,沉积作用增强。
[答案] D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
以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
读图答复6~7题。
6.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解析] 内蒙古高原上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河流的河曲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答案] C7.如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 )[解析] 内蒙古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
图中河流剖面①处是凹岸,为侵蚀河岸;②处是凸岸,是沉积河岸,有沉积物存在。
[答案] B近年来,台湾省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2.该地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溶蚀1题,图示反映的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大多分布于我国的云贵高原。
第2题,图示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经长期的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2.D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B处的地貌名称是()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山脊D.悬崖4.图中河流沉积物从B处到A处的情况是()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5.图中C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V”形谷、流水侵蚀B.“V”形谷、流水堆积C.“U”形谷、流水搬运D.“U”形谷、冰川侵蚀3题,图中B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泥沙堆积,易形成冲积扇。
第4题,图中河流从B处到A处受到流水堆积作用,颗粒大、密度大的沉积物先堆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因此由B处到A处依次是颗粒由大到小的砾石、砂、粉砂、黏土。
第5题,图中C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受河流下蚀作用,河谷呈“V”形。
4.D5.A读某河流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中游落差小B.流水侵蚀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大7.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6题,甲处为三角洲,它的形成与河流泥沙堆积有关,河流含沙量大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中游河流落差大小对河流入海口处的地貌形成没有必然影响;入海口潮差大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 常见的地貌类型(第2课时)提高练习
《常见的地貌类型》提高练习第2课时一、选择题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3.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B.海滩C.沙丘D.沙堤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完成4~5题。
4.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C.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5.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该地区的地貌有( )①沙丘②海蚀崖③三角洲平原④风蚀蘑菇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①风力堆积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流水堆积作用④冰川作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019课标全国Ⅱ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8题。
8.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二、综合题9.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1)图1中甲、乙、丙三处最可能见到图2景观的是。
图2(2)某人打算在图1甲、乙、丙三处选一处发展滩涂养殖,你认为最好,为什么?(3)某同学计划到图1所示区域的海边游泳,你认为最好选择甲、乙、丙三处中的处。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四周高山环抱,湖滨地带分布有大量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青海湖西岸和北岸多分布着以布哈河为代表的几条大河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 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 C ) 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 B.弧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 C.风蚀洼地对弧形沙梁的沙粒进行分选 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 [解析] 由题意可知,抛物线沙丘的形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故而可以判断风蚀洼地位 于抛物线沙丘的上风向,为其提供了部分沙源;洼地主要沿顺风向向前延伸,所以图 示中的弧形沙梁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作用于风蚀洼地的风力影响较小;风蚀洼地 中的植被增加了地表粗糙程度,使风速降低,较细沙粒会发生沉降,故而风蚀洼地对 弧形沙梁的沙粒具有分选作用;初期阶段弧形沙梁主要沿两翼方向发展,洼地主要沿 顺风向向前延伸,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发育方向不同。
[2023江都中学期末]埃特雷塔是法国的一个小镇,其以
海岸著称于世,常被称为“象鼻海岸”。据此回答7~8题。
7. 形成“象鼻海岸”主要是因为( D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解析] 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位于海边,主要景观为海蚀柱、海蚀崖,属于海浪侵蚀地貌。
8. “象鼻海岸”在我国最可能出现在( B )
分风力侵蚀作用减弱;洼地主要沿顺风向向前延伸,风沙运动的方向并未发生转变;
中间迎风坡部分由于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侵蚀作用强,故而向前推进,所以是植被分
布特点改变了风沙流强度的空间分布。
15. 野外要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可以通过( C )
①沙粒物质组成
②沙丘长宽之比
③沙脊形态特征
④沙丘植被类型
A.①③
14. 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 D )
A.减弱了风沙的沉积作用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基础练知识点1风蚀地貌风蚀残丘是风蚀谷经长期外力作用不断扩展,使风蚀谷之间的地面不断缩小而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
下图为风蚀残丘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貌在我国较常见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东部 B.东北平原地区C.黄土高原地区 D.塔里木盆地东部2.该地貌的成因是( )A.流水堆积 B.风力侵蚀C.冰川堆积 D.风力堆积知识点2风积地貌下图为某地貌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戈壁 B.雅丹C.沙漠 D.沙丘4.图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知识点3海蚀地貌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新北市,野柳是一个长约1 700 m的突出于北海岸的海岬。
这里的岩岸地形也曾见识过惊涛骇浪,后因上升运动形成海岸平台。
平台上有蕈状岩、蜂窝岩、烛台石、风化纹、溶蚀盘及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
蕈状岩外观似蘑菇,细细的颈部顶托着一个“大脑袋”,“头颅”较为完整,而细细的颈部大都不堪重负。
其中最著名的为“女王头”,其颈部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了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
下图为蕈状岩群及“女王头”景观图。
据此完成5~6题。
5.长达1 700 m的野柳海岬属于( )A.海水堆积地貌 B.海水侵蚀地貌C.风力侵蚀地貌 D.河流沉积地貌6.“女王头”未来可能( )A.头部很快被雨水侵蚀消失B.颈部因吸收水分变粗C.头部很快被海风侵蚀消失D.颈部受侵蚀断裂知识点4海积地貌北海银滩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
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国第一滩”。
如图为北海银滩景观图。
据此完成7~8题。
7.北海银滩属于( )A.海岸堆积地貌 B.海岸侵蚀地貌C.河流堆积地貌 D.河流侵蚀地貌8.根据颗粒物大小可知,北海银滩属于( )A.砾滩 B.泥滩C.沙滩 D.海滩易错练易错点1不能根据地貌特点判读风向雅丹地貌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堆积物经风化、风蚀等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垄脊)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地貌类型》提高练习
第2课时
一、选择题
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3.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堤
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完成4~5题。
4.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5.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
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沙丘②海蚀崖③三角洲平原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堆积作用②海浪侵蚀作用③流水堆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9课标全国Ⅱ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8题。
8.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二、综合题
9.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1)图1中甲、乙、丙三处最可能见到图2景观的是。
图2
(2)某人打算在图1甲、乙、丙三处选一处发展滩涂养殖,你认为最好,为什么?
(3)某同学计划到图1所示区域的海边游泳,你认为最好选择甲、乙、丙三处中的处。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四周高山环抱,湖滨地带分布有大量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青海湖西岸和北岸多分布着以布哈河为代表的几条大河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
青海湖区大风日数较多,全年多在西北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布哈河口最大风力为9~10级。
沙岛位于湖东部,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后来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千米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
青海湖流域内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1)分析形成青海湖湖滨地带沙丘的沙源。
(2)分析青海湖东部沙丘冬春季沙尘堆积较多的原因。
(3)简述青海湖东部沙岛湖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从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分析,该沙丘的西北坡为缓坡——迎风坡,所以盛行风是西北风。
2.C
【解析】风力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所以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
3.C
【解析】图示为海岸地带,三角洲不断扩大,说明区域以流水作用为主,因河流入海、受海水顶托作用等,在此地带可能会见到三角洲、沙滩、沙堤等地貌;沙丘是干旱、半干旱区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在图示地区很难见到。
故选C。
4.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江苏省海岸线附近多渔业分布,反映海岸地带多淤泥、滩涂,属于淤泥质海岸。
5.C
【解析】连云港降水集中于夏季,春秋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及技术支持,目前不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连云港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潮汐能。
本题选C。
6.D
【解析】读图,图中沙丘位于海滩和陆地之间,应是长期露出海面的陆地边缘部分受盛行风的影响,可能形成新月形沙丘,①对。
海蚀崖是海浪侵蚀地貌,图中主要是堆积地貌,②错。
图示区域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可能有三角洲平原,③对。
风蚀蘑菇是西北干旱区的风蚀地貌,④错。
故选D。
7.D
【解析】结合上题可知,该地区最可能的地貌是沙丘、三角洲平原,而形成沙丘、三角洲平原两种地貌的主要外力是风力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故选D。
8.C
【解析】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该地区主要为半干旱区,风力作用强烈,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水的来源,土壤干燥,受风蚀作用形成洼地,C正确。
二、综合题
9.
(1)乙
(2)甲此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位于河流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淤积,土质肥沃,适宜发展滩涂养殖
(3)丙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河流及各种海岸地形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可推断甲、乙、丙三处的海岸类型:甲是淤泥质海岸,乙是基岩海岸,丙是砂质海岸。
因此发展滩涂应当选甲,在乙处会见到基岩海岸,游泳则选择丙处。
甲处有滩涂,地形平坦;同时还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有大量泥沙淤积,并且土质肥沃,适宜发展滩涂养殖。
10.
(1)青海湖西岸和北岸多条河流注入青海湖,携带泥沙沉积;枯水期河流和湖泊水位低,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形成沙丘的沙源;加之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土地退化,进一步增加沙源。
(2)青海湖区冬春季河滩和湖滩泥沙裸露较多;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北风经湖面无阻挡;东部受高山阻挡,风力减弱,沙尘堆积。
(3)西北风携带沙尘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水搬运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堆积;水下沙堤不断增高,沙堤出露水面,最终与陆地相连围成沙岛湖。
【解析】第(1)题,主要从沙丘的物质来源、动力条件以及河流的水文状况进行分析。
第(2)题,青海湖东部沙丘冬春季堆积多的原因主要从风速、河流水位及地表植被覆盖等方面分析。
第(3)题,青海湖东部沙岛湖形成的过程主要从沙岛的沙尘来源、湖水的搬运及堆积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