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创新机制研究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策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策研究——以淮安市为例摘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对于集聚创新资源、支持产业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淮安市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推进对策,旨在为提高淮安市科技成果转化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推进对策1 成果转移转化现状为深入贯彻《淮安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3)》(淮发[2021]14号)要求,紧紧围绕市委“153”发展战略,聚焦打造“333”主导产业和“7+3”先进制造业集群,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全要素,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加快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淮安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多措并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截至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76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00家;2021年以来,淮安市累计立项支持26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投入资金2900万元。
1.1强化政策推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淮安市制定出台《2022年高企培育攻坚突破工作方案》《全市企业研发投入攻坚突破工作方案》《2022年全市科技招商攻坚突破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把优质的科技资源向主导产业集聚,着力引导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展风采。
为了使企业全面掌握相关政策,淮安市组织开展全方位宣传培训活动,举办创新政策发布会、高企申报培训会、研发投入统计说明会等系列活动,让涉企政策家喻户晓,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热情,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科技成果转化对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机制,以期提供对高校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考。
路径一:技术交流与转让技术交流与转让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高校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转让。
这种方式能够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提高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科技展览、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向相关企业、机构宣传科技成果,并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同时,高校可以与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技术转让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并通过版权、专利等方式保护科技成果的合法权益。
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参与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科技园建设,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让。
路径二: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
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并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中心等机构,加强产学研的对接与交流。
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工艺、市场渠道等资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
路径三: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支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高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支持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等资源,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高校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器,提供创业场地、投资支持等优惠条件,吸引创新创业团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
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基金,为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风险。
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
2 0 1 2年江苏省部分高校科研投入与成果转化情况 当年发表
科学家与工程 师 府科研经费
南 京 大 学 东南 大学 江苏 大学 南 京 工业 大学 江 苏科 技 大学 1 5 1 7 人 年 1 4 5 2 人 年 1 5 8 9 人 年 6 7 2人 年 6 3 0人 年 7 6 4 4 6万元 6 6 8 3 7万元 2 1 7 9 6万元 1 6 6 9 5万元 6 5 5 6万元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4 ) 3 0 — 0 2 1 0 — 0 3
一
、
江苏 高校 科技成 果转 化现 状分 析
学, 但 在 向社会 转 让科 技成 果 方 面的 贡献 , 却远 远 少 于东 南大 学 。南 京大 学 2 0 1 2年从 事研 发 的科 学 家与 工程 师 为 1 5 1 7人 年 , 当年 政 府拨 入 的科 研 经 费 为 7 6 4 4 6万元 , 当 年发 表 学术 论 文 6 3 2 9篇 , 获 国家 级 奖 项 1项 , 签 订 技 术
陆 松 福
( 淮阴工学 院 , 江苏 淮安 2 2 3 0 0 1 )
摘
要: 实际调研和数据 分析表 明 , 高校科技成 果产 出及 转化 业绩 , 与科研人 员数量和政府 经费投入之 间并不 成
比例 , 江苏各 高校在科技成 果产 出与转化方 面的绩效存在较 大差距 , 导致 这些差距 的主要原 因在 于制度上特别是科研 成果转化 奖励制度 与政策上存在差异 , 要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必须从改革主管部 门对 高校 办学水平评价 制度 、
4 5 1 项, 技术转 让实 际收入 1 4 3 0 5万 元 。 江 苏 大 学 的 投 人 大 于南京工 业大 学和 江苏科 技大 学 , 但 技 术 转 让 贡 献 却 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策略研究一、前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既能充实高校的科技研发实力,也能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转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旨在从机制与策略两个方面,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以期为高校科研转化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困境近年来,高校相继成立科技园区、技术转移机构等,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似乎并没有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顺利。
一方面,学术研究的特殊性质使得高校研究成果的市场开发需耗费很长时间,占用资源多,风险大。
另一方面,转化过程中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匮乏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之一。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有可为虽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从治理角度出发,将高校科技转化作为高校治理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具有很大的潜力性和实现空间。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标志着高校研究水平的提升,也可以增强高校的创新能力,推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高校与企业的交流,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1. 构建成果转化机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控制和服务支撑。
要实现成果转化,需要营造一个创新、协作和开放的环境,实现科教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有: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移、成果转化过程、收益分享和资源开发等。
2. 建立垂直分工的机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应该通过成果的“分工制”,将科研、产业、市场等“白、蓝、红”三方资源聚合,将产学研齐头并进,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协同性。
这一机制能够提高成果的转化效率,实现成果优势的共享,加强成果的移植和融合,促进研发和协同创新,提高成果的孵化水平。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策略1. 建立科技成果入企机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很难直接进入市场,需要通过技术转移、商业合作、股权投资等手段进入市场。
江苏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2号]
江苏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文:----------------------------------------------------------------------------------------------------------------------------------------------------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号)《江苏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已由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0年10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0年10月19日(2000年10月17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将科技的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计划实施、人才培训、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科技行政部门以及计划部门、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依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范围,做好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定期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和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指南,优先安排和支持下列项目的实施:(一)明显提高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二)形成产业规模,具有国际经济竞争能力的;(三)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以及保护生态、防治环境污染的;(四)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的;(五)专利技术及其他科技成果首次转化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的;(六)加速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
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创新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创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
它指的是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变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服务,以促进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不可避免。
因为,科技创新与商业创新存在巨大的差异。
科技本身是以发掘和提炼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商业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标。
这就需要我们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以及如何进行创新研究。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1. 资源整合机制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
在这个机制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进行合作,形成资源整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政府在这个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创投基金等手段,促进各方资源的汇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条件。
2. 技术转移机制科技成果的转化不能离开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是指将一项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或从研究领域转移到市场领域的过程。
技术转移的核心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确保知识产权的完整性,技术转移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企业在这个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从科研机构中获取技术储备,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
而科研机构也可以通过技术转移获得经济收益,起到双赢的效果。
3. 创新型企业孵化机制创新型企业孵化是为刚刚起步的创新型企业提供辅导和支持的过程。
这个机制主要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组成,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型企业孵化机制可以使新兴企业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和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二、创新研究的实践1. 发掘潜在需求发掘潜在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
因为一项科技成果只有满足了市场需求,才能形成商业价值。
因此,在进行创新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竞争对手等手段,了解市场的需求动态,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准备。
2. 源头研究源头研究是创新研究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对高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对专利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对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等。
高校科技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高校科技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摘要从分析高校科技产业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入手,以苏州大学科技产业发展实践为例,提出高校科技产业已显著发挥出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同时,对高校科技产业如何进一步融入区域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校科技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高校科技产业是指依托于广大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与人才优势,由高等院校自主创立或者与其它企业及事业单位合办,旨在将高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
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和科技开发运行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和持续创新,高校科技产业起步于“四技”服务,通过设立大学科技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与企业联合共建各类研发平台以及创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受到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
然而,必须要看到的是,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融资渠道不畅、管理体制不健全、产业化政策不完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校产业的规范化建设来加以解决。
1 高校科技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互动机制1.1 高校科技产业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亨利·埃茨科维兹三重螺旋理论,大学应当与产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且每个机构范围保持传统作用和独特身份同时又起着其他机构范围作用的三螺旋模式,是组织创造的兴奋剂。
①这其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但由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和体制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会遇到种种困难,只有高校科技产业直接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其利用自身的人才、科技、设备等优势,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次,高校科技产业紧紧依托于高校科技资源,充分发挥了高校科技人才集聚、信息资源丰富、基础研究能力雄厚的优势,故其所创立的企业多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以及低碳环保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将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和产业化,有效地带动了所在区域内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成为区域科技的爆发点,有效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与对策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及对策周玉玲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目前江苏形势所迫,也存有巨大潜力;“三缺乏”,即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和分配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构成了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活动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越发达、经济越繁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化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更成为这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标志,经济对科技技术的依赖正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依赖性。
科技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和技术,而江苏特别是江苏高校“最大的优势是教育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1;科技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而这却是中国高校其中包括江苏高校普遍存在的劣势。
优势与劣势的巨大反差显示了江苏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潜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对加快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步伐,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1、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迫切需要: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江苏提出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它对促进江苏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总量每年平均增长12.4%,“十五”期间的经济增长达到了12.9%。
数字表明,江苏经济增长是平稳的,发展速度较快。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江苏的发展模式与其它许多地区相同,是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高科技时代,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转变。
当前,江苏现代化建设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最关键的是要将教育优势和人力资源充分组织调动起来。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研究与实践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03
及需求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由高速增长阶段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区域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 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逐渐成为经济 增长的重要引擎。
创新驱动成为核心战略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创新驱动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核心战略,各地纷纷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 和载体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分析
技术创新需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高校等创新主体提供先进的技术成果和解 决方案。
人才支撑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 才。
创新生态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包括科技金融、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需要高校等 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和推动。
02
转化现状分析
高校科技成果产出情况
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
高校在科研论文发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论文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科技成果的产 出提供了重要支撑。
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逐年增加,涵盖了多个领 域和技术方向,显示出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 。
科研团队建设情况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完善,汇聚了一批优 秀的科研人才,为科技成果的产出提供了有 力保障。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评价
科技成果转化率
评价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高校科技成果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和水平。
经济社会效益
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与区域创新
第36期2017年12月N o.36D ecem ber ,2017作者简介:巢俊(1983—),男,江苏常州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学研合作。
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与区域创新巢俊(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摘要:文章深入研究了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和服务区域创新的主要模式,即共建政产学研平台、共建校企合作载体、引聚国际创新资源和推动技术成果运营等,并指出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引导和推动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技术转移;建设;区域创新;江苏江苏科技信息J i angs u Sci ence &Technol ogy I nf or m at i on 0引言高校是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而技术转移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1]。
江苏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发挥省内高等学校众多、科教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建设了一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
当前,江苏正在大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吸取借鉴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区域创新的模式和机制经验,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发展,对促进江苏技术转移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现状江苏自2009年起专项启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目前全省共立项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中心42家,累计设立分支服务机构150多个,从业人员1500多人,成为连接科技与经济特别是产业的技术支撑与服务的保障平台。
近三年,全省技术转移中心累计开展技术交易活动4100多场次、组织技术转移项目3万多项、合同成交额110多亿元,有23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位居全国第一。
高校科研效率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政策引导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与区域内的企业、研究机构进行 合作,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科研实力
高校的科研实力直接影响其创新 能力,进而影响其产生的知识溢 出和技术转移的效果。
区域创新环境
区域内的创新环境,如政策支持 、企业技术创新氛围等,对空间 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具有重要 影响。
VS
结论总结
高校科研效率是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高校科研效率对于促进区域创新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各省份在提高自身高 校科研效率的同时,也应注重加强与其他 省份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区域创新的协 同发展。
04
高校科研效率对区域创新的空 间溢出效应研究
空间溢出效应的识别与度量
识别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区域间高校科研效率与区域创 新的差异,以及分析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空间 相关性,来识别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成果的转化和 应用。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强校企合作
推动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 技术攻关。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高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 实际生产力。
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应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 人才。
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
地理距离与交通状
况
地理距离和交通状况会影响知识 溢出和资源共享的效率,进而影 响空间溢出效应的强度。
05
提升高校科研效率,促进区域 创新的政策建议
优化高校科研资源配置
建立科研资源共享平台
01
鼓励高校之间共享科研设备、实验室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源泉,其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转化周期长、转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分析影响转化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界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明确了转化的过程和目标。
接着,从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创新主体、合作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包括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本文总结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其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机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还能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并不乐观。
一方面,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由于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和渠道,难以走出实验室,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导致科技成果的转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良性循环。
高校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也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因素。
高校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机制
高校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校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机制,旨在促进科学研究的创新和技术转化,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政府支持政策、学校管理机制和科研团队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探讨高校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机制。
一、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在高校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首先,政府加大对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提供资金保障,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创新。
其次,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和管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指导和支持。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学校管理机制高校建立了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机制,通过合理的管理机制为科研创新提供支持。
首先,高校建立了科研项目评审机制,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可行性。
此外,高校还注重培养科研团队,鼓励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整体的科研实力。
同时,高校还着重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奖励政策、提供晋升晋级机会等方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热情。
三、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高校注重构建科研团队激励机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推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
首先,高校为科研团队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和研究资源,为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其次,高校鼓励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此外,高校还建立了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激励科研团队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并鼓励成果的产业化。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机制在政府支持政策、学校管理机制和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完善和发展。
这种机制的建立旨在促进科研创新的不断深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路径探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路径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对于高校来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本文将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路径,以期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机制的建立为了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
首先,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或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这一机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科研管理人员、法律顾问、市场营销人员等,以确保科技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转化和推广。
其次,高校应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流程和成果评价标准。
同时,应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转化工作,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回报。
二、路径的探索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方面,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探索方式。
1.产学研合作。
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科技项目研究和开发。
通过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机构的建立,高校和企业可以分享资源和技术,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高校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
2.技术转让和授权。
高校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和授权的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或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选择将技术转让给企业,让企业负责生产和推广;或者选择对技术进行授权,由企业按照约定的条件使用相关技术。
这种方式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3.创新创业孵化。
高校可以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通过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的建设,高校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高校还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提升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
三、解决挑战与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包括技术产权保护问题、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综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综述1. 引言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综述的意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科技成果更好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加快技术转移和转化的速度。
通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发掘科技成果的潜在商业化价值,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走向市场,推动科技成果实现真正的产业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也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推动高校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运用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现状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和平台,高校科研成果往往难以与产业需求对接。
科研人员缺乏转化意识和能力,只重视科学研究而忽视了技术转化的重要性。
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和奖励机制不够完善,也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和效率。
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机制也不够紧密,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
一些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产业与生产,缺乏有效的转化途径。
在市场营销、法律保护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如何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的目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途径,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市场转化。
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总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现状,及时反馈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和模式,通过创新机制和制度,打破传统学术壁垒,推动学术成果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与推进措施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与推进措施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
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既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科学研究价值最大化、推动科研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各级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不断研究和推进相关的机制和措施。
一、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评价,确保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前提。
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科学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创新性、实用性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的领域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同时,应建立多领域、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专业评审、市场评价、社会评估等多方面的作用,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团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形成一个产学研相结合、密切合作的创新团队。
为此,应加强高校与企业、机构之间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和机制。
例如,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将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联合起来,通过共享资源、跨界合作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共同转化和利用。
此外,还应加强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培养,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从业者共同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创新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行业经验,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和应用。
三、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转让机制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让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校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新发现和新创造,应当及时申请并享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权益。
对于已取得的知识产权,高校应建立灵活的转让机制,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便利条件。
在知识产权转让过程中,应注重强化合同的约束力,提高知识产权成果的可转让性和市场化程度,激励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活动。
四、加强科技成果宣传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转化光靠科研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来增强社会的认知和需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作用规律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市场导向、缺乏多主体协同合作、转化机制不完善、科技 成果成熟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
多主体协同作用理论
协同作用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协同作用定义
协同作用是指多个主体通过协调合作,共 同实现一个目标或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主 体单独行动所能达到的效果之和。
VS
协同作用的特点
企业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生 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负责市场推广和运营,扩大 科技成果的市场份额,提高社会 效益。
高校主体作用规律研究
人才培养与教育
高校负责人才培养和教育,提高科技成果研发和转 化的人才素质和能力。
技术研发与创新
高校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 术支持和保障。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主 体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
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政府应制定全面的科技成果转化政 策,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益,为科
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保障。
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基 金,为企业和高校提供资金支持,
降低转化成本。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政府应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服 务平台,提供技术交易、知识产权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 同作用规律研究
2023-10-27
目录
• 绪论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述 • 多主体协同作用理论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作用规律研究 •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主体协同作用机制研
究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绪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是其重要环节 。然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多主体参与、转化效 率低下等问题。因此,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作 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创新机制研究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创新机制研究李微【摘要】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one of the main forces in regional sci-tech innov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serv- ice ability and facilitate regional innovation, it remains a really urgent topic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to work out approaches to increa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rate and raising the proportion of scien- 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With regard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 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currently, policy guidance has been built,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system is virtually perfect, and transformation service channel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broadened. The problems can be found in im- balanced region distribution and imperfec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sci-tech innovation. The factor restricting the transfor- mation is that priority is given to basic theory research over applied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making it hard to optimiz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To increase transformation rate in this regar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with regard to appraisal system, incentive mechanism, risk investments, test bases, and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transforma- tion teams.%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科技成果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度,已成为江苏高校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必须面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0 2年 9 月
文 章 编 号 : 6 13 5 ( 0 2 0 —0 9 0 17 —73 2 1 )30 3—4
江 苏 高 科技 成 果转 化 促 进 区域 创 新 机 制研 究 校
李 微
( 京 工 程 学 院 研 究 生 处 , 苏 南 京 ,1 1 7 南 江 21 6)
院校行 ” “ 家企 业行 ” 活 动 , 过“ 、专 等 通 面对 面 ” 交流
,
《 苏 高 等 教 育 综 合 改 革 试 验 区建 设 方 案 》 江 将
“ 高校产 学 研 合 作及 科 技 成果 转 化 ” 为 改 革 试 点 列 十 大重 点任务 之 一 。教育 主 管 部 门制 定 了“ 校 科 高 技 工作 为江 苏服务 情 况统 计 指 标 ” 系 , 期 统计 、 体 定 定期 公 布[ 。在高 校优 势 学 科 、 点学 科 遴 选 建 设 4 ] 重
为政 策 导 向初 步 建 立 , 化 平 台体 系趋 于 完善 , 化 服 务 渠 道 不 断 拓 展 ; 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是 区域 分 布 不 均 、 技 转 转 其 科
创 新 协 调 机 制 不健 全 等 ; 制 约 因素 主 要 为 重视 基 础 理 论 而 弱 化 了应 用 研 究 与 成 果 转 化 , 技 资 源 不 能 很 好 地 优 其 科
、
江 苏 高校 科 技成 果 转化 的 现状
1 政 策导 向体 系初 步建 立 . 《 苏 省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江
( ) 得成 效 一 取
江苏省 依 托 省 内科 研 实 力 较 强 的高 校 建 设 了 2 2家高 校技术 转移 中心 , 外建立 分 支机 构 6 对 0个 ,
高 校肩 负着 区域 人 才 培 养 、 学研 究 、 科 社会 服
务 、 化传 承 与 创 新 等 职 能 , 别 是 服 务 地 方 经 济 文 特
中 , 江 苏省重 点发 展 的 新兴 产 业 和支 柱 产业 作 为 将
重要 建设 领域 , 同时 , 过组 织 实 施 重 大科 技 成 果 通
第1 2卷
第 3期
南 京工程 学院学 报( 会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 nig I si t f c n lg ( o il ce c dt n o r a i n t u eo h oo y S c in e E io ) o Na n t Te aS i
V o1 2, .1 NO.3
转化 项 目, 练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的关 键 技 术 、 心 技 凝 核 术 目录等 , 导 高 校 科 研 由“ 给 导 向” 引 供 向产 业 、 区 域 、 业 的“ 求导 向” 变 。 企 需 转
2 转 化 平 台体 系趋 于 完善 .
社会 发展 更是其 义 不 容 辞 的重 要 职 能 。当 前 , 由于
大学 科技 园数 量 最 多 的省 份 之 一 。大 学科 技 园 园 区孵 化 面积达 1 3万 平 方 米 , 务 ( 构 ) 台 2 9 7 服 机 平 0 个 , 孵企 业 21 4家 ; 内高校 与企业 共 建 院士工 在 2 省
和产业 发展 , 高江 苏 高校 科 技 成果 转 化 率 和对 江 提 苏省经 济发 展 的贡 献度 , 已成 为 江 苏高 校 提 升服 务
科 技 与经 济 的相 互 促 进 发 展 以 及 创 新 型 国家 战 略 的实施 , 校 承 担 社 会 职 能 的 内 涵 更 加 丰 富 和 重 高
要, 已成 为区 域 创 新 体 系 的 主体 之 一 , 区域 创 新 在
体 系建 设 中发挥 着 极 为 重要 的作 用 [ ] 1 。江 苏省 是
科 教 资源 大省 , 如何 充 分发 挥 江 苏 高校 在 国家 和地 方 技术 创新 体 系 中的作 用 , 力 引 导江 苏 高 校科 教 大
资源优 势 的释放 , 励 高校 科 技 人 员积 极 服 务企 业 鼓
江苏 省 现 有 2 3个 省级 以上 大学 科 技 园 ( 中 其
国家 大学 科技 园 l 1个 ) 近 5 , 0所 高校 入 园 , 全 国 是
近两 年来组 织 技 术转 移 项 目约 1 5万 项 [ ; 2 . 5 1 0多 ]
(0 0 0 0 》 “ 校应 用 研 究 开发 成 果 转 化率 ” 2 1 ~2 2 ) 将 高 列为 22 0 0年 江 苏 教 育 发 展 现 代 化 的 主 要 指 标 之
一
所 高校 的合 作平 台进 入 “ 校科 技 成 果 网” 发 布各 高 , 类 成果 信息 、 企业 技 术 需 求及 技 术难 题 。相 关 部 门 组 织 的系列 “ 校科技 行 ” “ 校企 业 对接 ” “ 高 、高 、 企业
能力 , 进 区域创 新 必须 面对 和亟待 解决 的课 题 。 促
一
作站 、 点实 验 室 、 重 企业 研 究 院 、 程 技术 研究 中心 工 等达 4 0家 ; 高 校 与 地 方 、 业 共 建 各类 产 学研 0 各 企 联 合体 达 1 5 0个 [ 。 9 4 ]
3 转化服 务 渠道不 断拓展 .
摘 要 : 校 是 区域 科 技 创 新 体 系 的主 体 之 一 , 何 提 高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率 , 高 科 技 成 果 对 区域 创 新 的 贡 献 度 , 高 如 提 已
成 为 江 苏 高校 提 升 服 务 能 力 、 进 区域 创 新 必须 面时 和 亟待 解 决 的课 题 。 目前江 苏 高校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的 主 要 现 状 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 组 合 等 。应 从 考核 体 系、 励 机 制 、 险投 资 、 立 中 试 基 地 和 专 业 化 技 术 转 移 队伍 等 方 面 采 取 相 应 措 施 , 高 激 风 建 提
科技成果转化 率。
关 键 词 : 苏 高校 ; 江 区域 创 新 ; 技 成 果 转 化 ; 制 研 究 科 机 中 图分 类 号 : 6 4 G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