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禅境初探

合集下载

浅谈禅在王维山水诗中的体现

浅谈禅在王维山水诗中的体现

浅谈禅在王维山水诗中的体现一、引言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诗人。

他的山水诗语言非常平淡自然,意境高妙。

从他被人们尊称为“诗佛”就可以看出禅与王维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作者的诗中充溢着禅,特别是在山水诗中。

本文试从王维山水诗中的空之境、静之美、淡之雅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山水诗中的禅。

二、空之境“空”,在王维山水诗中常常出现。

究竟“空”有什么含义?关于“空”,禅宗认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即“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1](P177),第二层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1](P177),第三层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1](P177)。

关于这三个层次,张节末先生在《禅宗美学》说:“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举目所见无非是铺满了落叶的空山,或是路为树叶所掩,或是根本就没有路,总之,山空的直观宣告了此处没有人,没有人也即没有佛,因此‘何处寻行迹’是有所执著之人所发出的一个不当之问;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山空而没有人,虽然佛尚未寻到(也寻不到),但‘水流花开’却是一个生动的直观,它是一个无欲非人的声色之境,水正流,花正开,非静心谛听谛视无以观,观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喻示了对我执法执已经有所破除的消息;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前一句是永恒,后一句是刹那,刹那间(‘一朝’)的风月是一个直观,喻示时空被勘破,禅者于刹那间顿悟永恒的意义。

在这三境中,空不光是讲空间,而且还透过空来看时间”[1](P177)。

无疑,张先生的阐述是非常精辟的。

纵观王维山水诗中的“空”,主要是体现在后两个境界上。

那么本文就从这两个境界来探讨一下。

来看王维的这首《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卷一,P168)作者在诗中写了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

江是如此壮阔,以至于天地外面还流着的仿佛依然是汉江的水,而山色在波澜壮阔的汉江掩映之下显得似有似无。

王维山水诗的“禅趣”探微(修改)

王维山水诗的“禅趣”探微(修改)

王维山水诗的“禅趣”探微摘要:王维被后世誉为“诗佛”,究其原因,是时代与家庭,复杂、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一步步进入禅境。

佛教信仰与绝高文艺才华的结合,使王维更能够领悟到禅宗的妙谛,禅宗思想浸润到他的创作当中,积淀为一种文化心理,形成了禅宗的审美观照。

他的山水诗平淡悠远,禅趣盎然,有着浑然天成的“禅趣之美”。

这种禅趣美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空灵、静谧、无我、冲淡。

它是山水田园自然美的体现,也是空静绝俗理想美的体现。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禅趣Wang Wei landscape poe try “B uddhist interesting” Ethan microAbstract:Wang Wei was later known as “Buddha poetry”, the reason is age and family, complex and bumpy life experience made him step by step into the Zen habitat .The Buddhist faith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alent rejects more can comprehend, Wang Wei to Zen clever attentively, Zen thoughts of infiltrating into his creation, as a kind of cultural psychology accumulation, formed a Zen beauty appreciation. His poems insipid long, Zen interesting with exhibitor, integrated with the beauty of “Buddhist fun”. The Zen interesting beauty specificall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ur aspects, namely, empty spirit, quiet, without me, dilute. It is an idyllic spot for the beauty of nature, is also the common ideal of quiet and beautiful.Keywords: Wang Wei; Landscape Poetry; Zen fun盛唐诗人王维一生所作甚繁,现存诗约四百余首,其诗清雅超脱、空灵冲淡的意境为人称道。

《王维山水诗的哲思与禅境抒发》

《王维山水诗的哲思与禅境抒发》

王维山水诗的哲思与禅境抒发引言王维(701年-761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哲思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王维山水诗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表达禅境的艺术手法。

王维山水诗带来的心灵愉悦王维的山水诗以其细腻而优雅的描写方式,给读者带来了心灵上的愉悦。

在他笔下,大自然展现出宁静、恬淡、空旷和神秘等特质。

通过描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元素,王维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中无尽的美好与平静。

哲思传递: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但是,王维山水诗并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包含着对生命和人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哲学意味。

首先,在王维的山水诗中,他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直接描写和间接隐喻,表达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认知。

这种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垂怜感,让人深思自身存在的意义。

其次,王维山水诗中常常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

在忙碌纷扰的社会中,他以温润静谧之笔,诉说着追求内心平静、超越物欲束缚的精神境界。

这种超脱尘世的抒发方式引导着读者反思自己和外部世界之间关系。

禅境之美:艺术手法探究禅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强调内心平和、超然寡欲等价值观念。

而王维山水诗就以其自然、虚无和回归内心等特质,展示了禅境美的艺术手法。

首先,在形式上,王维运用到了极简主义的手法。

他通过去除冗余而突出核心元素来书写山水景观,并用简约明快的语言风格传达出一种无为而治的禅境理念。

其次,王维山水诗中广泛运用比喻和隐喻的手法。

他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状态相融合,传递思想和情感。

这种以意象表达哲思和感悟的艺术手段,让读者在欣赏诗歌时沉浸于禅境之美。

最后,王维山水诗中强调观察能力。

他教导读者要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好,并通过审视自然界中微小之处来触发心灵深处的共鸣。

这种注重细节、培养对美感知能力的方法,有助于读者拓展自身对禅境之美的理解。

结论王维是中国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独特地将哲学思考与禅境抒发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以其深沉的佛理禅境之美而广受中国文人的赞誉。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诠释。

王维以深邃的思考和超越凡尘的意境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通过描绘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元素,传达了佛理禅境的宁静、空灵和超脱。

例如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山紫花红两岸绿,半江青,半江红。

”这里的山、水和花草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佛理禅境中的平和与静谧。

王维在诗中常常运用“物我两忘”的意境,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佛理禅境的“无我”和超越。

例如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山寺钟鸣昼不息,渔舟唱晚响空中。

”这里的山寺钟声和渔舟的歌声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融合,消除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人们能够超越私欲和功名利禄的困扰,进入佛理禅境中的宁静与空灵。

王维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中的细微之处来表达佛理禅境的微妙和神秘。

例如他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无限探索,以及佛理禅境中的无垠和超越。

他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引导人们超脱日常的烦恼和纷扰,进入佛理禅境中的宁静和解脱。

王维的山水诗中常常融入了对时间的深思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出佛理禅境中的对于生命的平和和超然。

例如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日本春山陌上开,青塔晨钟忽可闻。

”这里的“日本春山”和“青塔晨钟”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王维在这种变化中找到了一种超脱和平和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佛理禅境中的淡然和超越。

王维的山水诗中融入了深刻的佛理禅境之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自然的思考和探索,以及融入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呈现出了一幅幅宁静、超脱和美丽的山水画卷,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佛理禅境中的平和与解脱。

王维山水田园诗里的“禅趣”浅析

王维山水田园诗里的“禅趣”浅析

年第期王维山水田园诗里的“禅趣”浅析重庆市开州区实验中学邹小千我们认为,探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隐寓着的禅意(或禅趣),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剖析。

首先,应该从这类诗歌所构成的意象、意境出发,抓住诗歌体现出的“寂、远、空”这三个关键词,才能探骊得珠。

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我们认为,王维追赏自然风光的雅兴和超然出尘的情致,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诗人在归隐山林后、在探寻山水胜景中,悠然自得:兴来则独往游赏,兴犹未尽则忘记归家。

就像云飞流水那样,无思无虑,无牵无挂,一切任其自然;就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心智顿开,全都有了人生的启迪、无穷的乐趣。

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里蕴含的道家文化更是耐人寻味:水穷尽处,自然就是深山空静无人处,人无意而至此,可谓思与境谐,神会于物。

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

这就是融合了“空”趣的“远”那种道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境界。

这种生活态度、作风,就是禅家所宣扬的“随缘任运”的“寂、远”。

而中国山水诗(包括山水画)都追求“寂、远”的境界。

这个“寂”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不是物理的静,而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

这个“寂”就是澄怀净虑的状态,进入这样的状态,才能“临照万物”,才能见“事物之本然”。

这个“远”就是恢廓精神器局,进入一种超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

庄子《逍遥游》中的核心概念“游”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实现精神的“远”,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远游之境,开启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之意境。

其次,诗人王维并没有谈禅,但在景物描写或日常生活的吟咏之中流露出禅的意味,也就是把禅意融化在笔墨之中。

《辋川绝句》中的《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诗中的“空”这种“寂静”的境界就是显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境界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境界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境界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王维被誉为“山水诗的鼻祖”。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邃的禅意境界闻名于世。

王维的山水诗尤其注重于表达自然景物的美感,并寓意其中,将禅思融入其中。

本文将从几首代表性的王维山水诗入手,探讨王维诗作所展现的禅意境界。

首先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以描绘旅行途中的自然景色为主,通过对细腻的描绘,展示了禅意境界。

诗中,作者将自然景色与心灵境界相结合,使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例如诗中“客心愿捧一盏清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澄明的禅意。

王维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禅思的美妙境界。

其次是王维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在此景之中所呈现的禅意享受。

诗中,作者借用了鹳雀楼这一壮丽的景点作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将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同时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宁静。

王维将自然景物与禅思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人体验到禅境的奇妙。

最后是王维的《登台湾山》。

这首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了禅意的境界。

詩中,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内心境界相结合,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诗中“何须身世惊风雨,只应心境拟山水”的语句,道出了王维将禅思融入自然景物中的宏伟构思。

王维以其才情卓绝地将内心感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无拘无束的禅意境界。

王维通过山水诗,巧妙地表达了禅意境界。

他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示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内心的深刻领悟,使人们对禅境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王维山水诗中所展现的禅意境界,不仅使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也带领人们进入内心的宁静和洞察。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结合,王维的山水诗才能经久不衰地影响后世,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维之诗禅意境界

王维之诗禅意境界

王维之诗禅意境界王维(701年-761年),唐代文学家、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的诗作以含蓄深远、意境优美闻名,被称为“诗中山水画境,以禅意灵动闻名”。

一、修身养性:王维诗中的禅意王维的诗作中常融入禅宗思想,以表达个人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

他通过描绘山水间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文的情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登鹳雀楼》。

他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开篇,将自然风景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表达了修身养性的追求。

二、虚静意境:王维笔下的山水王维善于通过山水的描绘,表现出禅宗的虚静意境。

他的诗作中常运用自然物象来描绘人类情感,并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越日常琐碎的境界。

例如《送别》中的“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通过描述人们的离别情景,展现了对于人生易逝的思考。

三、自然与人生:禅意的体现王维的诗作中常将自然景色和人生相融合,体现出禅宗的境界。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

例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送别》中的“明月一钩弓,飞鸟万里空”,都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传递出禅宗的精神。

四、超越尘嚣:禅与人生境界的追求王维的诗作常以超凡脱俗、超越尘嚣为目标。

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自然景色的展现,使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能够暂时远离纷扰,心境得到安宁和宁静。

他的诗作中弥漫着禅修的气息和追求禅境的精神,使我们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喧嚣世界的不朽魅力。

总结:通过对王维诗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常常运用山水描绘和自然意象来表达禅意境界。

他的诗作中常融入禅宗思想,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传递出一种追求超越尘嚣的意境。

他的作品以其深远的艺术意境和哲理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也让人们从中领略到禅与人生境界的美妙。

在读他的诗作时,我们不禁被引导到一个超脱尘嚣的意境中,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清净。

诗人王维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他的作品中,传递给后人一种禅意境界。

试探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试探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就佛学对 王维思想 的影 响以及于维 的以禅人 涛来简析一下王维 探 问 方 式 ,均 得 奇 趣 。 1 维 学 陶 渊 明 的 渊 深 朴 茂 ,在 流 连 山 二 山水 诗 中 的禅 趣 。 水 、点 染 风 景 之 中 ,含 有 清 旨微 言 ,如 严 羽 所 说 “ 中之 音 , 空 王维 的以禅 入诗 相 中之 色 ,水 中之 月 ,镜 中之 象 ,言 有 尽 而 意 无 穷 ” 。又 如 司
[ 词 J王 维 关键 佛教 祥 趣
苏 东 坡 曾评 王 维 诗 画 云 : “ 摩 诘 之 诗 ,诗 中有 J ;味 摩 味 I H j 此 诗 寥 寥 数 语 ,却 有 得 意 忘 言 之 妙 。第 五 、六 句 与 陶 渊 明 诘 之 画 ,画 中 有 诗 。” 他 以 画 家 特 有 的 敏 锐 的 观 察 力 把 自己 独 的 “ 菊 东 篱 下 ,悠 然 见 南 山 ” 意 趣 相 同 。第 二 句 与 第 二 句 一 采 三 特 的感 受 溶 人 山 水 诗 中 。 正 如 其 名 画 “ 中 芭 焦 图 ”一 样 ,他 问一答 ,语 意曲折。未句以 “ 雪 白云无尽时”作结 ,不必多问 , 的许 多山水诗 在捕绘 自然景物 的外衣 下 ,通过某种思辩形式 寄 读其 《 杂诗 》 : “ 自故乡来 ,应 知故乡事 。来 日绮 窗前 ,寒 君 托着作者 的禅学寓 意,表现 了作 者的宗教世界 观。下 面笔者仅 梅 著花 未 ? ”连 寒 梅 是 否 开 花 都 在 询 问 之列 , 可 知 多 问 。两 种
这些 就是 “ 僧诗 ” ,它仅 仅是纯粹 宣扬 教义 的诗句 。 摩诘 《 临高台送黎拾遗 》:相送 临高 台,川原杳何极。 日 而王维的一些l 水诗 ,或 与田同…水 ,或写 花鸟树 木 ,或 吟闲 暮 飞鸟还 ,行人 去不息。 “ l I 所谓言短意长 ,而声 不促 也。可以 适 ,或 咏 渔 钓 ,把 自己心 领 神 会 的 弹 语包 括 具 有美 学 意 义 的 为法 。” (《 岘佣说诗 》第 十六页 ) 象征性 自然 图景 中,既 含蓄隽永 、神韵超然 ,又平淡 自然 、深

试析王维山水诗蕴涵的禅意

试析王维山水诗蕴涵的禅意

试析王维山水诗的禅意摘要:王维的山水诗得益于以禅家的态度来观照人生的一切,因了禅意而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王维禅意意境王维的山水诗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情语,也无动人的景语,似随意写出眼前景物,没去费力气刻画和涂饰,简洁得很。

而其诗却妙谛天成,境界自出,蕴涵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这是因为从中可以观照出诗人的人格理想的追求,诗中有诗人内在精神的折射。

这种内在精神,诗人的人格理想追求就体现在诗的禅意上。

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的名和字合起来是佛经中一位有名的居士。

王维生长在一个佛教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位笃诚的佛教徒。

“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在母亲的熏陶下,在胜唐崇佛的风潮中,王维和其弟“俱奉佛,居常疏食,不茹荤血。

”王维师从名僧,和僧人交往很多,后由于仕途失意,一度隐居,日日禅诵,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佛教的各个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禅宗分南北两派。

他的母亲所事之师大照即北宗祖师神秀的高足普济,这对王维早年的思想不可能没有影响。

大约在他四十岁左右的时候,王维为侍御使出使南阳,途中遇到南宗祖师慧能的弟子神会,神会所宣扬的南宗心要,又使他一见倾心。

禅宗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接触了大乘佛教后,体悟到自己内心深处奥秘的一种新的境界。

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往为本”,也就是对一切境遇不生忧乐悲喜的心情,不粘不着,不生不染,心念不起。

禅宗以无念为宗,追求心空的境界。

所谓空,是说世界上所有事物都虚幻不实。

心空,则无欲、无执、不生、不灭、大休、大息,达到永恒的涅磐。

王维受禅宗的影响,将诗歌的意境统一于空灵的禅境。

吕澄曾说“禅的意味渗透在学人的生活里,使它构成一种随缘任运的态度”。

任运,任心,追求主观精神的自由境界,保持心的清静,万事无关,一尘不染,任松风解带,任山月照琴,是王维以禅家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一切所持有的生活态度。

他所写的山水诗多持澄心观照的审美态度,表现出空寂闲静的境界,闪耀着一种似有若无的禅光佛影。

试析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试析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试析王维山水诗的‚禅‛意袁付斌内容提要:唐代的‚诗佛‛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王维饱有禅味的山水诗,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

他对中国的山水诗发展具有极大影响,而他的山水诗的成就,是和他的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有关的,而也正是他诗中的禅理禅趣,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本文试从王维诗的禅意的生成、禅意在诗中的体现和禅诗的审美等方面来探讨王维山水诗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禅意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一、禅意的生成1、家庭环境的熏染。

王维在《赞佛文》中称自己‚以般若力,生菩提家‛,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

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

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道有一部《维摩诘所说》,其中通达甚深般若智能,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

又此经专说般若,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

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可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

其母崔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发修行,并因同乡的关系,师事一代名僧大照(《宋高僧传》记为大慧)普寂禅师三十余年(大照禅师名普寂,是禅宗北宗首领神秀的弟子,神秀圆寂后,‚天下好释者咸师事之‛,唐中宗还特地下制‚令普寂代神秀统其法众‛,于是名望更高,‚王公士庶竞来礼谒‛,成为当时的佛教首领),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往山林,志求寂静‛(《请施庄为寺表》),这对事母至孝的王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第一篇: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山水清音神韵天成——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内容摘要: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一向以意境美著称,他的很多诗歌都体现了诗境与禅境的统一。

作者每每化宗教情感为诗思,创造出清新、恬淡、空寂、幽远的意境,透过平淡、悠远的景色显露淡泊宁静的禅趣,借助空旷、幽静的山水表现宇宙的空无、静寂与永恒,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诗境;禅境山水田园诗自《诗经》始可谓源远流长,至盛唐已蔚为大观。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根植于自然的美景之上,不仅体现了其心灵与自然的契合,更是其对于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多方面才能的综合体现。

因此后人往往不吝赞美之辞,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之王待若诗友”(《新唐书》本传),“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黄山紫塞,汉馆秦宫,芊绵伟丽于氤氲杳渺之间,真所谓有声画也。

非妙于丹青者,其孰能之”(《史鉴类编》),唐代宗更是誉其为“天下文宗”,杜甫也赞赏他“最传秀句寰区满”。

王维的诗歌既因其诗画合一的特点而别具一格,更因其创造的佛禅意境而独树一帜,而后者尤其为人称道。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我们看到作者常常化宗教情感为诗思,创造出清新、恬淡、空寂、幽远的意境,他的很多诗歌都体现了诗境与禅境的统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即使是同样描写山水,近儒的杜甫多半赞美的是‘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的伦理的山水,近道的李白多半歌咏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象的山水,而近禅的王维才真正关心的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感觉现实的山水”。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诗人透过平淡、悠远的景色显露淡泊宁静的禅趣,借助空旷、幽静的山水表现宇宙的空无、静寂与永恒。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独特意境并非刻意而为,而是其热爱自然与信奉佛教的自然体现。

王维一生为官,但是却厌倦官场,思慕隐逸。

试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和禅意

试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和禅意
当作宣扬佛教教义的工具。王维对佛教研究颇深 , 阳言: “ 王维诗高者似禅, 卑
“ 禅意” 完美融合的诗歌新境界 , 从而拓宽了读者的审美潜 者似僧。 ” ( 《 空同子》 ) 所谓“ 卑者似僧” 多指这一类以禅语 能和审美空间。 人诗者。 如《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人》 : “ 了 观四大因, 根性 王维笃信佛教 , 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 是身孰休咎。 色声何谓客, 阴界谁复 密切相关。 王维祖籍太原, 后其父迁徙于蒲州 , 生于长安。 守。徒言莲花 目, 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 , 不醉声闻酒。 王维出身于一个佛教气氛很浓厚的家庭, 母亲崔氏是一位 有无 断 常 见 , 生 灭 幻 梦 受。即病 即 实 相, 趋 空 定 狂 虔诚的佛教徒 , 曾师事大照禅师, 并且他的全家与这位佛教 走。……” 这本是一首慰病之作, 作者却用禅宗的思想来解
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像, 言有尽而意无穷” ( 《 沧浪诗 话》 ) 。 因此王维的以禅入诗, 使诗境空灵超越, 形成了 “ 闲、 静、 淡、 远” 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歌以禅入诗, 或以禅 趣取胜, 或以禅意迷人, 是严羽说的“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 的典型代表。 以禅入诗 。 诗意盎然的禅趣

要: 王维是 盛唐 著名的山水田 园诗人之 一 , 他的诗 空灵飘逸 , 意味 隽永 , 富有禅趣 与禅 意, 开创 了“ 以禅入
诗”, 将“ 禅趣 ” “ 禅意” 完美融合 的诗歌新境界 。这与他 一生与佛教 结下不解之缘 有着十分 密切的关 系。 关键词 : 王维 ; 山水诗 ; 禅趣 ; 禅 意

然意境来显露其禅趣禅心。然而对于 自然山水, 他又是 以 超然物外的审美心态对大 自然体察默思, 在对 自然景物的

妙语禅机意无穷——试论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妙语禅机意无穷——试论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 34 -2023年 第9期一、王维山水诗概述唐代诗人王维(701—761)出生于蒲州(今山西运城),自幼就有书画音乐天赋,善于作诗。

开元十九年(731)状元及第后,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利用空暇与好友修心作诗,悠闲自得。

王维早年仕途顺利,意气风发,壮志满怀,后多次被贬降职,40岁以后隐居礼佛。

任伪职的经历,让其心中饱含家国愤恨,触发爱国明志的创作灵感。

王维的诗歌成就以山水诗最优,体现了他远离尘俗、自然清新的个性。

王维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与山水中寻求寄托,此种心绪充分体现于他的诗歌创作中,因此诗歌中常带有佛教隐喻和禅宗思想。

人们推崇王维的山水诗,不仅因为这些诗作中蕴含颇高的艺术技巧,更因为对其中体现的闲情别致产生了共情。

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禅宗思想,以及人们对其在唐朝诗坛超然地位的肯定,使得后人称王维为“诗佛”。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主要表现为“以禅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所带来的画面感,也提高了诗歌的精神境界。

王维诗歌中的“禅意”主要体现为四点:以“佛”入诗,在诗句字词运用中,大量使用佛学用语;以“佛”化境,利用佛学宁静平和的意境引人入胜;以“佛”添趣,采用佛学入定过程中给人带来的安静愉悦,将佛学中解脱尘俗的怡然自得诠释在诗中;以“佛”增味,诗句中看似简单的渔钓、咏唱,都是富有画面感和禅意的,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安逸,值得人们品读时慢慢回味思考。

二、王维禅佛思想的来源(一)时代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这与佛教禅意中的精神境界兼容互通。

武周时期,佛教得到了极高的肯定,盛唐时期又实行了开明的文化政策,佛教思想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艺术创作也受到佛教审美的深刻影响。

不仅诗歌创作中的音律节奏被赋予大量佛教元素,“无量天尊、有容乃大”的佛学思想更是引导诗歌创作将精神与人文自然审美统一,融合互通、突破界限,展示出盛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审美趋势,既迎合当时人们的心理期望,亦符合当时艺术创作的美学眼光。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佛理禅境之美,展现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洞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下面将通过分析他的几首山水诗表达他对佛理禅境之美的品味。

王维的山水诗中常常描绘了恬静深远的山水景色,展示了禅境之美。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这里的“阳春布德泽”表示大自然天地间的和谐,而“万物生光辉”则展现了佛理禅境的美好。

王维的山水诗中经常描绘僧侣、佛教寺庙等元素,体现了他对佛理禅境的追求。

例如在《登鹳雀楼》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楼”可以理解为佛教寺庙,王维通过登高望远,以此来比喻他对佛理禅境的追求。

王维的山水诗中还常常通过描绘月亮、孤峰等景象表达佛理禅境之美。

例如他的《山居秋暝》中写到:“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声惊破溪,寒影入孤船。

”这里的“孤船”可以理解为般若船,而“寒影入孤船”则象征着万物归于一体的佛理禅境之美。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无欲无求的佛理禅境。

例如在《田园乐七首·其三》中,他写到:“路经庙堂宇,溪上有神女。

朱户青楼上,含胸拜明主。

”这里的“含胸拜明主”表达了他对佛理禅境的敬仰和向往。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山水诗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更融入了佛理禅境的含义,在通过描绘山水景色的表象之上,更是对心静、物静、情静的境界的表达,并透露出一种出世的意蕴。

下面就从《山居秋暝》、《画》、《终南别业》三首诗中,分析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山居秋暝》描绘了主人公的山居生活,但在表现物象的同时,王维注重表达自身的佛道情感。

首先是诗中的“凉风”、“白露”,这些自然景象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表现了作者在山居的孤独与寂静的同时,也暗示着佛教思想中“无常”、“空”、“寂”等概念。

接着是“移舟泊烟渚”,这里的“烟渚”指的是岩石和野草远离人烟的山坡,用舟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意在达到“舟中无人”的境界。

最后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通过“渔舟唱晚”的景象,突出了自然的和谐,而“穷彭蠡之滨”的描写则表现了作者的感慨和离愁,同时也透露出禅人追求“物我皆忘,心体合一”的境界。

在《画》中,王维首先以自然形象渲染了一幅画面,而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例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这里所描述的自然变化既是景观的表面现象,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提醒。

其中的“池月”,是对‘物我非二’的阐释,即自己不是参与其中的观众,而是‘我与万物之间没有区别’的超脱状态,进而唤起了佛教中“谢名酬实”的思想。

同时,也利用“清兴”、“丹青”等词表达了王维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其对美的向往和醉心之态。

《终南别业》则是王维在游历终南山期间所作的诗,诗中不仅自然景色的描写如艺术品般细腻,更是表现了出世的禅境之美。

首先,诗中自然景色与心境的变化相呼应,所描绘的终南山川和流水自然景象,如相机中的画面一样生动。

而在描写湖畔楼台和山峦坡陀的同时,王维颇具禅意地用“展转之间,忽而飞上,青冥浩荡”,来表达人物离世的想象。

其次,诗中“独向青云客,飞梦依旧曲”,所暗示的处于禅境中的人物。

其把自己比喻成“青云客”,表达了超越世俗的想法;而“飞梦依旧曲”的描写,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自由和逍遥。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理趣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理趣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理趣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理趣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此后半官半隐居。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

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盛唐时代最着名的诗人之一。

李白因其诗超拔出尘,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而被称为“诗仙”;杜甫诗沉郁顿挫,以现实主义手法感时伤怀,忧国忧民,有圣贤之风,後人尊其为“诗圣”;王维在中国诗歌史上赢得了“诗佛”称号,显而易见,其诗歌创作跟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苑咸在《酬王维》中称王维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胡应麟《诗薮》中也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

”王维把禅学理念融合在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在他笔下出现的常是清净淡远的山水田园,空寂幽静的禅宗意境。

佛教在东汉末年自印度传入中土。

为了能在中土扎根并生长繁衍下去,佛教与中国固有的儒丶道等传统文化杂交融合,在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的禅境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的禅境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的禅境王继红(贵州省铜仁学院中文系)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清朗秀丽,在唐代诗苑中有极高的地位.其诗歌美学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的“空灵静寂、澄淡精致”的审美境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综观其人其诗,亦官亦隐,是才华横溢的诗人。

又是熟诣禅理的佛徒。

王维前后期思想随着他政治生涯的跌宕起伏发生了变化。

最后定性于禅宗。

禅宗思想对王维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渗透,在其山水田园诗歌中蕴涵着禅学的美学情趣。

一、“字字入禅”的禅趣王维(70l一761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迁至满州。

崇尚佛教,也有深厚的道教渊源。

王维在隐居时的许多作品,充满禅机和佛老思想,生前被称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死后誉为“诗佛”称号。

王维选取山水为审美对象。

在纵情山水中追求精神自由。

以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他的山水田园诗歌中充满禅境。

可谓“字字人禅”。

禅境就是在悟道、悟禅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轻松寂静、闲淡自然的意味。

人通过静思。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

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同化于万物之中,得到一种精神升华。

进入一种光明润彻,无所滞碍的境界。

在禅宗的审美观中,人与自然界的山水万物之间已形成了一种自觉的审美关系,自然已不再是作为环境、背景、衬托出现,它已是独立的审美对象,人们可以从观照中悟解禅理。

禅理讲究“以心思性”、。

顿悟”。

尤其强调内心的直觉、暗示、联想、感应等作用,讲究一。

悟”成佛。

禅宗重言外之意。

重根机悟性。

而诗歌也重言外之意。

重妙悟,故诗歌与禅多互为沟通、渗透。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诗客所以好佛参禅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维也不例外。

他以禅境、禅理入诗。

在表现。

空”、“静”、“闲”的基础上。

通过“顿悟”。

往往表现山川草木一种清幽、静谧的自然美,形成这种清静的意境。

王维的许多诗都深含佛理禅趣。

往往“字字入禅”。

他或写田园山水,或写花鸟树木,或吟闲适。

或咏渔钓。

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唐季冲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 要:王维年少而才高,以精通音乐、绘画、书法出众,被尊为“诗佛”。

但是王维诗歌前后期风格情调有明显不同,前期诗篇多豪情激昂,后期转向山水田园风格,表达闲情逸致或是佛家禅理。

本文将王维的山水诗与普通禅理诗作比较,从写作手法及意境的角度阐述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禅意;恬淡作者简介:唐季冲(1989.11-),江苏省南通市人,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85-01王维作为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除了吟诗作赋,在音乐及书画方面有所造诣,还擅儒、禅与老庄,故有“诗佛”的美誉。

本文着重从写作手法及意境的角度,赏析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的禅意。

一、“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一)禅宗:佛教的传入自南朝起到近代,禅诗经典而不衰,作为一种诗派,得到诸多圣贤热捧。

而佛教真正开始中国化,从六组慧能开始主张从世俗中体会宗教感情[1]。

历来研究者将禅诗分为了禅家诗、禅理诗及禅韵诗,这类禅诗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擅长以白描的写作手法,描写山山水水;或者是借助丰富的物象,以此抒发诗人内心的空灵静;在这类诗中,诗人多借助于对比、比喻、反衬等表现手法,赋予诗歌禅理。

(二)王维与禅的渊源也许是受母亲礼佛的影响还是因为所处时代的动乱局面,王维虽然位居朝堂之上,但自己的内心已不如往日一腔热血。

王维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借禅诗予以明志,这也可以理解,从他仕途经历可以看出,王维有志不得事,后期又经历了安史之乱,动荡的局面已把诗人的踌躇壮志磨灭得差不多了,最后到晚年王维沉湎于佛理。

王维的禅诗,追求虚静幽寂的情趣,借助空山、鸟语、落花、寺庙、明月等描写反衬诗人宁静淡泊之志。

其实这正是佛家所阐释的人生哲理:看淡名与利,一切皆空的。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美境界初探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美境界初探
诗 独特 的禅 美境 界 , 定 了他 在 中 国诗 歌 史上 的不 朽 地 位 。 奠 关键词 : 自然 ; 人 合 一 ; 美境 界 天 禅 中 图分 类 号 :4 A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空, 这似乎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 逃避世 界 , 这也 是很多人 批评
佛教 的地方 。其实 , 佛教 的教 义并不 执着 于空 , 金 刚经》 “ 《 讲 应
无所住而生其心 ” 放下种种痛苦烦恼 , , 以平常心应事 , 以一种不 粘不滞 的状态对待人生境遇 , 执着 于空也是危险 的。 “ 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无中” 让我们感 到了江水 的宽阔 , 乎 似 超过 了地域 的界 限, 出天地 的范围 , 溢 山色变幻无穷 , 隐若现 。 若
“空 山新 雨后 , 气 晚 来 秋 。 明 月 松 间 照 , 泉 石 上 流 。 则 给 我 天 清 ”
文 章 编 号 : 6 3— 1 1 2 1 )6— 19— 2 17 2 1 (0 0 o 04 0
们一种清凉的氛围 , 感受 到雨后空 山的静谧 , 高气 爽, 秋 明月落 于 松间 , 泉水洗刷 岩石 。“ 山路元无雨 , 翠湿人衣” 空 描摹出形象 化 的颜色 , 空翠湿人衣 ” 神来之 笔 , 像 画出 了静 谧的颜 色 , “ 是 好 让 人感觉分外新奇。这几句都用了“ 字 , 空” 给人超 尘脱俗 的感觉 。 但是 , 诗人要传达给我们 的不是简单的空 , 不是无情 的空 , 而 是包含 了对 自然热爱的有情 的空。空 山真空吗 ?不是 的, 空故 能 纳万境 , 诗人将世俗 的得失计较全然放下 , 观照到本然的 明月 、 青
候, 山水含 清晖 ” 的佳 句 , 句 又有 “ 末 虑淡 物 自轻 , 意惬 理无 违 。 寄言摄生客 , 试用此道难 ” 的生硬说教 。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摘要】王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山水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深邃的审美意蕴。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常常体现着佛理的思想。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禅境般的宁静与清净。

读者在品味王维山水诗时,仿佛置身于禅境中,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融合。

佛理和禅境在王维的诗中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帮助人们提高心灵境界,体验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界的启发,展示出一种广为传颂的审美境界。

通过品味王维的山水诗,我们能够体会到佛理和禅境之美,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关键词】关键词:王维、山水诗、佛理、禅境、意境描写、自然、心灵合一、启示、人生境界、审美境界。

1. 引言1.1 王维:伟大的山水诗人王维,东晋著名诗人,被誉为山水诗的杰出代表。

他以超凡脱俗的诗才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

王维的山水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而闻名,他以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王维的山水诗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他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万物的生命力,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清澈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王维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佛理的思想,他倡导超然世俗,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宁静,主张顺应自然,与宇宙融为一体。

他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追求内在的深层意义,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和欲望的困扰。

王维的山水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更蕴含了他对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的探索和领悟。

他的诗作如同一幅幅富有哲理和禅意的画卷,让人在阅读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丰富多彩的人生意义。

1.2 山水诗的审美意蕴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清新的文笔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诗作中,山水常常被描绘得如诗如画,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山水诗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照 、 审美情趣 , 凸显 人类精神 澄明高远 的境 界而受 到文 人的 推 崇 。唐 诗 尤 其 是 王 维 的 山水 田 园诗 中空 寂 的境 界 。 明 净 和 平
的趣 味 , 淡 薄 而 又 深 刻 的 含 蕴 就 是 从 这 里 来 的 。 王 维 山 水 田园 诗 中 的禅 境 主 要 表 现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似秋 ” , “ 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 , 以果落 、 虫 鸣 反 映 山林 的 静 谧 , 以动衬 静 , 以有声写无 声 , 寓 静
于动 , 寓 有 声 于无 声 , 通 过 对 大 自然 声 响 和 动 静 的捕 捉 及 描 绘 ,
寄寓诗人的独幽情怀。这种动静结合的二元观照 , 直 接 以禅入定 、 由定生慧 ” 的精神境界
王 维 习 惯 于 把 宁 静 的 自然 作 为 凝 神 观 照 而 息 心 静 滤 的对
象, 从 对 自然 山 水 的 审 美 意 识 逐 渐 锲 人 禅 境 。 以诗 境 来 表 现 禅 境, 使 山水 诗 的创 造 慧 眼 独 具 。“ 行 到水 穷 处 , 坐看 云 起 时 ” ( 《 终 南别业 》 ) , 诗人着重写无心 , 写偶 然 , 写 坐 看 时 无 思 悟 滤 的直 观 印象 , 那 无 心 淡 薄 自然 闲适 的 “ 云” 是 诗 人 心 态 的形 象 写照 , “ 静 极生动 , 动极归静 , 动静不二” 的禅 意 , 渗 入 到 了山 情 水 态 之 中 。 化 作 天光 云影 , 空灵 而 自然 。 “ 泉声 咽危 石 . 日色冷 青 松 。 薄 暮 空 潭 曲, 安禅制毒龙 ” ( 过香积 寺) 在用 色 彩 和 声 音 构 织 出 的 幽 深 境界中 , 诗 人 宁 静 安禅 , 观潭悟理 , 从 而 造 成 一 种 清 高 幽 僻 的 意 境, 由 自然 的 幽 僻 渐 入 内 心 的 彻悟 澄 明 之 境 。 制毒龙 , 克 心 欲 的 禅境油然而生 , 神会于物 , 表 现 了 他 沉 湎 于佛 学 的恬 静 心 态 。 二、 “ 拈 花微 笑 ” 的空灵境界 空 灵 境 界 和 宁 静 之 美 是 王 维 山水 田 园诗 艺 术 的结 晶 。 “ 拈 花微笑” 的空灵境界 , 是禅 的最高境界。花事问花、 菊事问菊 , 也 没有站在事物的外部 , 而 是 化 成 流水 、 行云 、 青苔 , 物 我合 一 。 王 维 创 造 的 明 秀诗 境 中 , 能 于 空 境 中传 出动 荡 , 平淡里透出幽深。 “ 明月松 问照 , 清泉石上 流” 。 诗 人 将 自己 高 洁 的 心 志 和 超 凡 脱 俗 的人 生追 求 寓 于 幽 静 山林 。 在 静 观 寂 寞 时 感 受 到 自然 的 悠 观 情韵 , 显 示 出 心境 的空 照 与寂 静 。 “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深
与坐 禅 相关 联 , 王 维 多 喜 欢 独 坐 时 的 感 悟 。“ 雨中山里路 , 灯 下草 虫 鸣 ” , “ 野花丛发好 , 谷鸟一声鸣。夜花空灵寂 , 松风 自
的 时 代 特 色 。在 中 国古 代 文学 发 展 史 上 , 唐 文 学 的繁 荣 , 表 现 在 诗、 文、 小说 、 词的全面发展上 , 尤其 是 诗 歌 的创 作 , 可 以说 是 一 代 文 学 的 标 志 。诗 歌 是唐 朝 文 学 宝 库 中的 精 华 , 蜚 声 四海 。 映 照 古今 , 在 古 典 诗 词 中 可 谓 登 峰 造 极 。而 佛 教 对 唐 文 学 有 着 更 为 直 接 的影 响 , 《 全唐 书 》 收僧人诗作 2 7 8 3首 , 反 映 士 人 与 僧 人 交 往 的诗 作 2 2 7 3首 , 二 者 占了 《 全唐书》 总 数 的 百 分 之 十 三 。在佛 教 影 响下 的作 品 中 , 以王 维 为 代 表 的表 现 禅 宗 和 禅 趣 的禅 宗 诗 歌, 有 着 广 泛 而 深 刻 的 影 响 。 因 其 作 品 中 多佛 家 理 趣 . 故 其 有 “ 诗佛” 之称 。 佛 教 中 尤 以禅 宗 的 发 展 最 为 迅 速 , 对 文 学 发 展 的影 响也 最 为深远。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 因 主 张修 习禅 定 而得 名, 是儒、 道、 释 三 家 融 合 的重 大 思 想 成 果 , 它 以 自身 所 蕴 含 的 对本性的关怀 , 以及 由此 而发 展 开 的处 事方 式 、 人生追求 、 直 觉
文 学 作 为 对 生 活 的 艺 术 再 现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受 到 社 会 政 治、 经济 、 思想 、 伦理 、 审美趣味 、 宗教 、 文 艺 等 因 素 的影 响 . 这 些 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不均衡 的, 因 此 文 学 的 发 展 带 有 明 显
三、 静默 关照的禅 趣与山水审美体验合 二为一
戈 炳 希
教 育 教 学1
王维 山水 诗禅境初探
孙 梅
( 甘 肃 省 陇南 市 武 都 区 白龙 江林 业 管理 局 中学 甘 肃 陇 南 7 4 6 0 1 0 ) 【 摘 要】 在 佛 教 影 响 下 的 诗歌 作 品 中 , 以 王 维 为代 表 的 表 现 禅 宗 和 禅趣 的诗 歌 , 有 着广 泛 而深 刻 的 影 响 。 其 作 品 中 多佛 家 理趣 , 故 又称 其 为 “ 诗佛” 。 王 维 山水 田 园诗 的禅 境 主 要 表 现 在 “ 以禅 入 定 、 由定 生 慧 ” 的精 神 境 界 、 “ 拈 花微 笑 ” 的 空 灵 境界 、 静 默 观 照 的禅 趣 与 山 水 审 美 的结 合 以及 融 摄 空 有 的 隐逸 情 结 。 【 关键词 】 王 维 山水 诗 空 灵 境界 隐 逸情 结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1 2 7 0 ( 2 0 1 5 ) 0 1 — 0 0 3 4 — 0 1
山人 语 , 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 , 空 山 复 归 于 万 籁俱 寂 , 更 显 王维境界之空灵。
诗 人 回 归本 心 的真 实 本 性 。
四、 融摄 空有的隐逸情 结
禅机作为一种不可言传的心灵感悟 . 必 定 要 以 自然 物 象 为 载 体 。作 者 正 是 以他 特 有 的 画 家 、 音乐家对色彩 、 声 音的敏感 , 才 把 握 住 了刹 那 间 的心 灵 顿 悟 。 王维 很 早 就 归心 于佛 法 , 精 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