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题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doc
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
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往往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才会愿意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预习。
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加有趣的语文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的魅力。
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课文或文章,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并鼓励他们多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中学生正处于学习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观念往往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告诉他们自主预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自主预习。
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良好学习态度,从而推动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外独立掌握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总结和预习。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快速有效地阅读一篇文章、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预习。
第四,提供学生自主预习的渠道和资源。
学生在自主预习时,需要有一定的渠道和资源供其参考和利用。
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预习的资料和资源。
而老师也可以利用班级微信、QQ群等平台,发布一些学习资料和内容,以及思考题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通过这些渠道,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学习资料和资源,促进他们的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
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老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比如每次自主预习完成后,进行考核或评比,对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或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积极性。
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一定的学习成绩的记录和评定,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
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
如何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是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关键之一。
下面将从引导学生培养自主预习的意识、提供合适的学习策略以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浅谈,希望能对中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培养自主预习习惯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课程、组织学习心理辅导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自主预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也需要理解学习是一个主体性的过程,自主预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策略是培养自主预习习惯的关键。
学生在自主预习中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作业时,提供一些学习指导,如:明确预习的内容,列出预习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教科书、习题集、网络等辅助学习资源进行预习。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反馈,及时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困惑。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培养自主预习习惯也起着重要作用。
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和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关。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合作,通过合作探讨、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语文课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语文课的相关知识将贯穿其整个学习生涯。
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业进步、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品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篇文章就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学生们一些帮助。
我们来看看初中生为什么应该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前预习习惯。
语文是我们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承载着我们的文字和语言的基本素养。
而语文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记忆和理解,才能掌握精髓。
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很难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的核心内容包括诗词、文章的鉴赏和理解、写作、修辞手法等等,这些内容是需要通过课前的预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并在课堂上得到进一步的指导。
良好的语文课前预习习惯,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习惯呢?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形成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的共识。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宣传、普及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习惯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在课前对相关知识进行预习。
家长则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时刻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与学校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和帮助。
学生自身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养成每天要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制定详细的预习计划,按计划安排好课前的时间。
学生还可以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多交流,共同提高对课前预习的重视与重要性。
学校和家长还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学校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预习内容,比如通过视频、动画、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预习内容展示,增加学生的预习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前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所思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预习导学材料,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不断成长;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对于有意忽视预习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处罚措施,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研究工作总结
“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研究工作总结本学期采取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相结合、课堂研究与反思总结相结合、常态化与专题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
以下是具体的研究策略及过程性总结。
一、采取的研究策略及取得的(一)开展了课题研究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
设置了调查问卷----教师卷和学生卷,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对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到位的,态度较为积极,要求较为明确,但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对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的养成的过程缺乏持之以恒的督查强化,评价不到位或方式单一,对学生预习习惯养成的指导引领缺位,期望不高,要求随意松散,致使学生的预习效果较差,兴趣淡薄,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难以形成。
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从学龄起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就已经被淡化或根本就没有得以培养。
学生潜意识和思想中,对语文预习习惯养成对于个人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知普遍缺失,这要归咎于家庭和学校教育。
学生所对预习习惯养成难以持之以恒,比较随性松散,也源自于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的欠科学,评价机制的不健全,教育指导和引领的随意性导致了学生对预习的不重视,习惯的难以养成。
据此我们撰写了调查分析报告,讨论制定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这一举措让我们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摸清了学生的语文预习现状,明确了本学期的研究方向。
(二)开展专题学习,促进常态化研究本学期的学习,体现了专题化,侧重于学生预习方法的授予与强化策略的学习研究。
通过目前比较风行的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清单的引入,借助网络中相关的研究理论的反复学习探讨,帮助课题组老师们找准了研究的第一步-------针对自己学生的学情,学习设置符合文本特点和学情特点的预习任务清单,借助课堂上的时间,进行预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借助任务清单重点问题展开预习,帮助学生建立了课后自主预习的基本模式,为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培养预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预习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课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浅析初中语文课文预习习惯的培养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在此提倡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这既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更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若是学生能够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不仅能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因而,本文将简要探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方法引言: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可以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对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其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预习,可以对课文所讲内容有大概了解,并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重点学习,保证学习效果,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此予以重视,基于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使学生能够一生受益。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1.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讲,语文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并不多,但对知识储备十分有限的初中学生而言,要想完全掌握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有着一定难度。
在部分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课前没有进行提前预习,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的讲授中,有很多学生不熟悉的生字词,如“畎亩”、“法家拂士”等,为了可以保证课文讲授的顺利,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生字词,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搞清楚文章的内容,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还会造成学生听课效率下降。
若是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课堂的学习效率。
2.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课前预习通常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在此环节中学生经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对知识予以有效掌握,这不仅能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更能让他们获得自豪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语文课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前预习却是许多学生忽视的环节。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思考、查阅资料等方式,提前了解老师要讲解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听懂课堂讲解的内容。
由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前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投入不足,效果不佳。
面对这一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成为了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需要从自觉意识和方法技巧两方面进行培养。
一是自觉意识的培养。
学生需要明确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了解只有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解,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灌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预习不是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而是自己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学校与家长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和鼓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是方法技巧的培养。
在学生自觉意识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预习的效果。
这包括对于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纳,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等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实用的指导,比如如何快速浏览课文,如何通过阅读理解提高自主预习能力等。
学生们也需要自己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
除了学生自身的培养外,教师和家长也需要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是教师的指导。
教师可以在课前的学习指导中,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引导和指导力度,比如通过提前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提前对课文进行思考、归纳、提出问题;还可以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适当进行纠偏和指导。
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二是家长的支持。
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孩子的预习情况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检查。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作为中学生,语文课是必修的科目,而课前预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习惯。
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方法。
本文将从培养课前预习习惯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前预习的必要性课前预习是指在上课前预先阅读课本或相关资料,了解要讲的内容和知识点。
这种习惯的建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方法。
首先,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逐个查找并学习相关知识点,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让自己更加熟练掌握知识点。
同时,课前预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老师讲授的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从而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
此外,预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影响课前预习的因素1.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影响课前预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学生会更愿意进行课前预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2.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课前预习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有些学生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预习。
因此,学习能力的强弱也会对课前预习产生影响。
3. 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也是影响课前预习的因素之一。
学生如果处在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中,就更容易集中精力进行预习。
4. 家长支持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也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等。
三、培养课前预习的方法1. 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可以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根据每天的时间和任务,逐步完成预习工作。
同时,可以根据课程难度和个人能力进行相应的调整,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和自我鼓励。
2. 督促自己进行预习学生可以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奖惩制度,对自己的预习进行督促。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语文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人格的修养。
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加深入和系统,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许多初中生在这方面存在着不良的习惯,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培养。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指在上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它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学习的关键环节。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提高上课时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课前预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初中生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课前预习习惯。
许多学生在课前并不重视预习,他们往往是在上课前匆匆忙忙地翻看一下课文,对内容并不深入地理解。
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对课前预习任务漠不关心,甚至是敷衍了事。
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如何进行课前预习没有清晰的认识和方法,他们常常无所适从,导致预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初中生的课前预习习惯的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培养初中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利用班会、课堂和家长会等渠道,让学生了解到课前预习对学习的帮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和建立监督制度来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增加学生的预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家长也要密切配合学校,共同关心和支持孩子的课前预习工作。
家长可以利用家庭教育的时机,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意识。
家长还可以对孩子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督促他们按时、认真地完成预习任务,并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初中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而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初中语文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制定目标、规划计划、追踪进度等方式帮助
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制定自己的课
前预习计划,并自觉地严格执行,从而养成每日预习语文的好习惯。
其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探究性题目或设计观察性任务,引
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红楼梦》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
生通过阅读小说的相关章节并参照注释自主解答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是推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可以
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等有趣的元素,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知识。
例如,在《水浒传》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PPT展示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
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家长作为孩子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应该与教师共同关注学
生的课前预习。
可以通过回家后询问孩子课堂笔记的内容、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并参与孩
子的学习过程,如帮助孩子查阅资料、讨论问题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是口号和理念,而应该从教育教学实践
入手,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自
信地表达,更加高效地学习。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呢?需要明确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目的和意义。
语文课前预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点,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解内容,提问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预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需要明白预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它对自己学习的帮助和意义。
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预习时应该主动地去阅读课文,积极思考和总结内容,尝试解决问题,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背景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学生还可以试着进行一些自主思考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要重视预习活动的指导和引导。
学生在预习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引导。
老师可以在每一节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明确预习的要求和目标,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活动。
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预习讲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预习的心得体会,共同提高预习的效果和效率。
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
家长可以鼓励和支持孩子进行预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学校也可以提供一些适合预习的学习场所和资源,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合作。
通过共同的努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学生需要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引导,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预习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预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浅谈初中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方法论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
”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上新课前的自主的自学活动过程,预习是语文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有的学生认为,“新课,反正老师要讲的,预习纯粹是浪费时间,”持这一观点的学生不在少数。
有人曾对初中生作过调查,结果显示,预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学习环节,只有不到15%的学生能自觉地、认真地进行课前的预习。
预习习惯策略1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1)预习能扫清听课障碍。
预习首先能使学生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对哪些地方理解不了、哪些地方把握不准也心中有数。
这样,有了充分的准备,听课就明确了方向,学起来也就比较自信轻松了。
(2)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初中学生的语文预习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语文自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养成语文预习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因为预习一般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自己读书、查阅资料、记疑点、识记积累、联想想象、分析解决问题。
(3)预习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根据经验,选择教材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重组认知结构,获得新的经验和感受,或发现疑惑。
而这些感受或疑惑可能就是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通过预习,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难点,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这样有效预习状态下去听课,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4)预习能促进学生思维。
叶圣陶先生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下不只是逐句讲解》中提出:“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
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
”引导语文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自己主动去探索文本内涵,深入思考,也就是动天君,从而提高思维水平。
2良好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曾发现,每次布置的预习作业如同虚设。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研究.doc
摘要:当今的初中语文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对语文课前预习并不是特别重视,因为教师没有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预习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预习,课下自主先把课文阅读一遍,在自主预习过程中享受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乐趣。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一些生疏的课文内容首先自主了解,虽然这期间会有很多困惑,但是困惑可以在预习过程中进行记录,等到课堂上再让教师整体解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事实上,很多教师都为学生布置了课前预习的作业,学生在理论上也知道课前需要预习,但是预习工作真正能够很好地完成的却寥寥无几,教师倡导预习,却并未对预习工作做真正指导,学生实际上根本没有预习。
传统的预习方法就是教师口头布置学生回家看看书,学生回家随便看看书,遇到问题一晃而过,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使得学生形成了被动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当培养出自主学习的学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正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实现语文新课程的总体目标。
如何进行有效预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创建学习小组,创造有效的学习条件为了能够保证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善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分配一两个语文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其他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每一个小组学生都能够很好的分配,这样既可以保证每组都有“领头羊”,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够使得学生有竞争意识,他们之间相互监督,为有效地预习创造很好的条件。
学习小组的学习能够更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小组的带动,他们的预习效果自然而然得到强化。
二、精心设计预习内容,预习的作业追求多样化很多学生不愿意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预习作业不太受学生的喜欢,合理的预习内容往往能够体现合理的预习方法,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1.预习作业应当有针对性。
“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研究工作计划
“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研究工作计划一、课题研究目标:1.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我承担的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在上半年的研究实践中,课题负责人和参研教师均能以《课题实验方案》所拟定的实验目标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负责人和课题组教师要不断探究研究初期阶段拟定的《实验目标》,不断进行实践研究,实验效果的测评。
用调研辩证的眼光看待课题方案,不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持续而坚定地把课题方案的完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项化培训本学期课题组的成员培训将从统一化开始向专项化转变。
每个参加课题组研究的老师将根据分配的不同工作职责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促使课题组学期工作深度拓展,体现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个性。
努力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更好的开张课题组后续工作提供扎实的素质保障。
3.注重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学期我们的理论学习主要是着眼于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我们实施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本学期我们的理论学习将集中力量于教师个体在课堂实践操作及研究总结两个层面。
同时我们将发挥如今网络的巨大作用,把网络上相关的理论知识集合起来,尤其要学习微课及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让大家了解到现今跟我们课题组研究方向一致的各种可能性力量,极其研究收获和研究过程,从中获取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
4.及时进行研究实践与反思案例的撰写教学实践与反思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
课题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课题组中负责的具体工作和研究实际,确定自己在本学期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研究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撰写教学实践和反思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教师做到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1. 引言1.1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避免了在课堂上完全陌生的情况下难以理解和接受知识的尴尬。
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提前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前预习还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1.2 现阶段学生缺乏课前预习的原因1. 时间管理不当:许多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各种课外活动,往往会把课前预习的时间压缩,导致无法充分准备课堂内容。
2. 缺乏意识: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课前预习对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就行,对预习持消极态度。
3. 自律能力不足:一些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能力,容易被手机、社交网络等外界干扰,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课前预习。
4. 学习动机不足: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觉得预习是一种负担和压力,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花时间进行准备。
5. 家长教育不到位: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习惯和方法上的指导不够,缺乏对课前预习的重视,导致学生在家中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督促。
以上是现阶段学生缺乏课前预习的主要原因,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2. 正文2.1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1. 设立明确的预习任务:在每堂课开始前,老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需要预习的内容和目标,包括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等。
任务要具体明确,让学生知道该如何下手。
2. 制定合适的预习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天或每周的预习计划,包括预习时间安排、预习内容划分等。
关于课题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doc
关于课题“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研究工作总结(2014下半年)石嘴山市第二中学袁丽华2014年下半年(2014年7月一11月)是课题筹备阶段,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在与本校本年级(八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反复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本着自愿自主、合作共赢的研究目的,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
小组成员结构合理,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
其中有年富力强、富有初中话文教育教学研究经验的高级教师两名——李静、王志勇,他们曾多次参与或独立承担过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具有扎实的课堂教学功底和研究能力。
还吸收了两名二级教师一一张燕和陈芳芳,这两位老师正当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好时•光,她们年轻向上,好学习,乐钻研,尤其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方面肯研究,是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
为了高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在交流沟通中达成了研究过程中的人员分工共识:课题负责人袁丽华负责组织和协调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李静和王志勇老师负责编写调查问卷初稿,并负责在大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调查问卷定稿,王志勇老师同时•还要负责负责课题开题报告初稿的拟定工作;张燕老帅负责撰写研究总结;陈芳芳老师负责统计问卷调查数据,并就大家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讨论,写出分析报告。
二、组织培训课题组成员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三次。
2014年7月,组织学习了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范树成的著作《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及其改革的特点》,了解到美国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历程中,同样强调学生本位的理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能动性。
学习了余文森教授在其《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一•书第三章中例举了洋思、东庐、杜郎口三个有效教学的典型个案。
了解了国内目前在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养成方面的探索状况。
2014年9月,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学习了一线教师陈丽娟的研究论文《让预习先行》,江苏徐云老师的研究论文《精心学案预设,倾心动态生成》。
两位一线教师用教学实践告知我们,培养学生预习先行的意识习惯和方法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重塑师生关系的需要,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势在必行。
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
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1. 引言1.1 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的重要性学生语文自主预习是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提前预习所学内容的过程。
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自主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对学习重点和难点有所把握,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通过自主预习,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最重要的是,自主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学生语文自主预习是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预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更显得尤为重要。
1.2 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一步。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主预习习惯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提高学习效率。
在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来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自主预习习惯才能让他们及时获取知识,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有效利用时间。
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提问,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培养自主预习习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设立明确的预习任务设立明确的预习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关键一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立具体、明确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中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浅谈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doc
浅谈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从教语文多年,我深切感到: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极强,“近朱者赤,近墨者墨”,因而学校和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也正是这种特点,给我们创造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也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因此,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入手,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谈谈点滴看法。
一、运用“读书五步歌”,提高预习兴趣第一步: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课的所有内容,包括注释、练习。
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如语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
第三步:查,就是查工具书,要把查出的内容多读几遍,牢牢记住并掌握它的意义;如语文中遇到新词,不仅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数学中遇到新的概念,要弄清概念的产生及概念的内涵和应用范围。
第四步:读,是在一看、二画、三查之后去朗读课文或读解题过程、知识形成过程。
朗读的好处不仅是帮助记忆,而且还能帮助你理解新课的内容。
第五步:记,到了这里,预习并没有结束,还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笔记一记。
“记”有两个意思:一是记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新的知识要点;二是记下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
这就是说,把课本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起来,拿到课堂上来解决。
这样,你在听课时就会全神贯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培养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提高学习效果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
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
浅谈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方法1. 引言1.1 引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往往面临着大量的课外阅读和作业,如果缺乏自主预习的习惯,很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学业成绩。
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中学生养成语文自主预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的习惯,如利用互联网资源、设置奖励机制、组织小组学习、学生自主选择预习内容以及开展主题讨论活动。
通过这些方法的有机结合,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引言】2. 正文2.1 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的重要性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自主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知识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自主预习,学生可以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且,自主预习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此,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预习,共同提高学习质量。
【字数:183】2.2 方法一:利用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是培养中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互联网资源丰富多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与语文学习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预习,例如推荐优质的教学网站、博客、论坛等,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主题的文章、资料等进行预习。
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教学视频、互动课件等,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预习。
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课题“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研究工作总结(2014下半年)
石嘴山市第二中学袁丽华
2014年下半年(2014年7月一11月)是课题筹备阶段,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
在与本校本年级(八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反复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本着自愿自主、合作共赢的研究目的,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
小组成员结构合理,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
其中有年富力强、富有初中话文教育教学研究经验的高级教师两名——李静、王志勇,他们曾多次参与或独立承担过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具有扎实的课堂教学功底和研究能力。
还吸收了两名二级教师一一张燕和陈芳芳,这两位老师正当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好时•光,她们年轻向上,好学习,乐钻研,尤其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方面肯研究,是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
为了高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在交流沟通中达成了研究过程中的人员分工共识:课题负责人袁丽华负责组织和协调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李静和王志勇老师负责编写调查问卷初稿,并负责在大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调查问卷定稿,王志勇老师同时•还要负责负责课题开题报告初稿的拟定工作;张燕老帅负责撰写研究总结;陈芳芳老师负责统计问卷调查数据,并就大家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讨论,写出分析报告。
二、组织培训课题组成员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三次。
2014年7月,组织学习了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范树成的著作《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及其改革的特点》,了解到美国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历程中,同样强调学生本位的理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能动性。
学习了余文森教授在其《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一•书第三章中例举了洋思、东庐、杜郎口三个有效教学的典型个案。
了解了国内目前在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养成方面的探索状况。
2014年9月,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学习了一线教师陈丽娟的研究论文《让预习先行》,江苏徐云老师的研究论文《精心学案预设,倾心动态生成》。
两位一线教师用教学实践告知我们,培养学生预习先行的意识习惯和方法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
的需要,是重塑师生关系的需要,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势在必行。
这一次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信心。
2014年10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进一步明了课标对初中生语文学习的要求,对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要求。
同时还学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的著作《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学习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开展此项研究过的思想认识,打开了大家的眼界和思路,厚实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理论。
三、组织问卷调查
由课题组成员设计完善调查问卷,于2014年11月10日第六节课,在本年级学生中(主要是课题组的成员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中)发放问卷586份,开展不记名式问卷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了解我校八年级学生在语文预习方面的原有状况,并于2014年11月12日大课间时间对本年级7位语文老师发放了教师调查问卷,从老师了解掌握的层面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通过师生双方的反馈课题组更加全面真实地获取了学生在语文预习方面的真实情况。
在课题组成员精心统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大家就调查数据展开了分析讨论, 发现了很多比较共性的问题,梳理出出来并将其确定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这项工作为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明确了方向。
四、撰写研究方案
在课题组成员对调查问卷反复商讨交流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方案。
方案设计到研究的总体目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的方法、各阶段要达成的研究目标等宏观上的规划,也明确了微观上的研究计划,例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预习指导策略研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培养策略,还例如预习状况评价手段等。
研究方案是大家研究思路的一个预设和初步共识,是研究的指导思路, 是否有效,有待在研究过程中考证并修正。
五、完善了课题立项申报书,撰写了课题开题报告
虚心听取了课题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立项申报书的内容,并撰写了课题开题报告,做好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六、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题开题报告会
2014年11月20日,石嘴山市第二中学召开了自治区级课题开题报告会。
会上
学校教科研部主任李文龙首先宣布了我校已立项的自治区级课题及其负责人,并就课题研究提出的具体的管理和研究要求。
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所负责的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向及意义等。
学校校长鼓励各位老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鼓励已立项的课题负责人高质量地进行课题研究,并表明大力支持课题研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