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江西专版)第四单元16 短文两篇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6 短文两篇——陋室铭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6 短文两篇——陋室铭 课件(共51张PPT)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 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 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 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 人。相信自己!
通过本课学 习,你收获 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6.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
“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形成 了类比,他们的主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古代名 人,引古贤之名室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 代贤人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表 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做结,有什么作用?表明作 者怎样的心迹?
3、从下列事物中 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 莲花 松树
4、仿写《陋室铭》:
• 提示: • 1、仿照本文格式(注意押韵); • 2、可写学习篇(语文铭,英语铭等)、工作篇、处事篇、
交友篇、业余生活篇(上网铭、篮球铭等)……
示例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 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 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 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 友云:君交如水。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 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 安贫乐道的情趣。
背一背
1.方法指导。 (1)层意记忆背诵法:了解本文前后所写的内容,开始先以山、水
类比;然后再写环境不陋;接着写往来不陋;然后写生活不陋;最后 以诸葛庐和子云亭自况。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再分层背诵。
【代表作】 ➢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 《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等。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 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 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刺史。刺史应 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 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 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 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知县,实在欺人太甚,刘禹 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 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40张PPT)

再读理解
出名,有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灵验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 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再读理解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 仙人(居住)就能出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 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舍, 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 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写法探究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拟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衬托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反问
写法小练
试着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描写身边的物, 表达自己的志向。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 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洁身 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 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重点积累
一、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重点积累
二、古今异义 1.无案牍之劳形 (古:身体 今:样子) 2.可以调素琴 (古:弹奏 今:调解) 3.无丝竹之乱耳 古: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今:丝绸和竹子
重点积累
三、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 名词作动词,灵验。 3.无丝竹之乱耳 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4.无案牍之劳形 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陋室主人高洁 傲岸的情怀。
细读感悟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正反对照,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 道的情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7.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刘禹锡和陶渊明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甲文主要表现了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雅;乙文主要表现了陶渊明洒脱 不羁、任真自得的性格。
【乙参考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 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自得于真性情。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 空着,仍安然自若。”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 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 就有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释然感受。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要遇到 酒就喝。有时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收藏有一张素 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 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3.一词多义。(6分) (1)之水予陆独草爱木莲之之..花出淤(泥的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2)而濯温清故涟而.而知.新不(妖表(顺表接转)折) (3)鲜陶屡后见鲜不.有鲜.闻((新少奇))
4.古今异义。(2分)
亭亭净植.
植古今义义::
竖立 种植
5.词类活用。(2 分) (1)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长藤蔓;长枝节) (2)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闻)
二、比较阅读 【甲】《陋室铭》 【乙】陶潜①,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 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 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②融然③。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 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④素琴一张,弦徽⑤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 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陶潜:陶渊明,号“五柳先生”。②适:满足。③融然:和悦快 乐的样子。④畜:同“蓄”。⑤徽:系琴弦的绳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单元 16 短文两篇(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4单元 16 短文两篇(共42张PPT)
第四单元
16 短文两篇
目录导航
01 课内文言文阅读 02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 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词,并翻译全文。
出名,有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 只 )吾德馨( 德行美好 这 ( 神异 )。斯 ( ) 是陋室,惟 ( )。苔 . . ..
C.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起伏跌宕,全篇文气畅通; 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意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 种磅礴的气势。 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 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 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中国古代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 此境界。
答案:C
( 横生藤蔓)不枝 ( 旁生枝茎),香远 ( 远播 )益 ( 更加 )清 . . . . 靠近赏玩 竖立 ( 清芬 ),亭亭净植 (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 .. 焉。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 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只喜爱莲 ——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 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 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在水 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解析:A.只是;B.耳朵/罢了;C.映入/滴入;D.佛经/儒家经典
二、内容理解 1.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 (1)本文从三个方面写出陋室之雅:“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写出陋室环境之清雅;“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写出陋室主人活动之高雅;“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写出陋室主人交往的人之优雅。(用原文填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 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 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 为后文的对陋室的赞美埋下了伏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之二《爱莲说》课件(共5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之二《爱莲说》课件(共53张ppt)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用自己喜欢的语速语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爱莲说
导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爱莲说
周敦颐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学体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4、初步了解文章主旨。
了解作者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 (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 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 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 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自 主学习文言词句,疏通文意。
要求:小组内交流疑难词句,共 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随机检测:
1、解释下列字词
甚:
蕃:
予: 濯:
益:
鲜:
宜: 清涟:
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课文解读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 子。哎!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 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合作探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19张PPT)

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再有
感情地齐声朗读第二节。
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 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 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
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
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
的高洁品质,于是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 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就极少 爱菊花的,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 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 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 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 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自 主 探究
周敦颐(1017 -1073),
字茂叔,北宋哲学家、文
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
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 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他的诗文多抒怀之作。
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 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 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 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 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
课 堂 小结
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其独家的见 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
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
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 正直的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6课 短文两篇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6课 短文两篇 (共25张PPT)

课内精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A ) 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不宜偏私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芳草鲜美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太守谓谁 D.不蔓不枝 / 青树翠蔓
课内精读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 得妖艳。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 玩啊。
课内精读
2.文言词语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有仙则名 / 则自为其名
B.可以调素琴
C.何陋之有 /
/ /
以钱覆其口
康肃笑而遣之
D.惟吾德馨
惟手熟尔
课内精读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 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 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 劳神伤身。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洁身自好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课内精读
《陋室铭》
一、 字词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有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神异。 )。斯( 这。 )是陋室,惟 (只,只是。 )吾德馨( 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往来 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使……扰乱。 )耳, 无案牍之劳( 使……劳累。 )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019部编版 语文七年级下 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件1 (共39张PPT)

2019部编版 语文七年级下 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件1 (共39张PPT)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室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的陋室表面上简陋,其实在作者看来“何 陋之有”?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的注释和手 中的工具书,自主探究疏通文意,把握重点的文言词 语。我们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评选自学小能手。
2、一词多义。
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何陋之有。
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
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苔痕上阶绿。
同学们,刘禹锡曾经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 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 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 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
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
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锡因此
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
陋室铭
同学们,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
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 如,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 叫“座右铭”。唐代诗人白居易就 曾将汉崔瑗所作《座右铭》写在自 己的屋壁上,鲁迅先生将“早”字 作为座右铭。
李善说:“铭以题勒示后,
故博约温润。”此话有理。我
们今天读《陋室铭》,也同样 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的情操,追求道德品质的高尚,做堂堂正正的君子,
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新人教)七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课件(语文)

(新人教)七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课件(语文)

体裁·介绍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 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 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章法极为严密,从始 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 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 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 很值得品味。
新课·讲解
3.作者在陋室里过得怎么样?
1 生活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清幽雅静。 往来人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2 白丁。博学多才。
日常生活,可以调素琴......劳
3 形。高雅脱俗。
新课·讲解
4.你觉得作者写《陋室铭》的目的是要 突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是身居陋 室,却不以为陋,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 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陋室表现了 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品质。
(3)濯清涟而不妖 (省略句,谓语“濯”前
面省略了主语“莲”。 )
新课·讲解 精读课文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描写角度
环境 形态 香味 观赏
描写特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新课·讲解
2.作者赋予了莲花哪些君子的品格?
角度
特点
品质(品格)
(打一植物)
课堂·导入
周 敦 颐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出生于道州营道 (今湖南)宋代思想家, 代表作有《太极图说》 《通书》。
写作·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 元年(1068)擢为南康军(现在 江西星子县)郡守时写的。他曾 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 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 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 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 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 首,阵阵馨香扑鼻。作者凭栏放 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 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 《爱莲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8张PPT)
陋室铭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
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 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以增强个人 的魅力。
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简单了解作者、铭文 及托物言志。
2、准确、流利地朗读本文。
刘禹锡(772-842),唐代 诗人、哲学家,字梦得,彭城人, 祖籍洛阳,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 裔,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 客”,有“诗豪”之称,语出白 居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他是王 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 之一,称“二王刘柳”。
课文思路
山(仙) 名 水(龙)灵
陋室(德馨 )托
比兴,类比

景、人、事 不陋


诸葛庐

以古人自比 子云亭 类比、引用
主旨句: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主题: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 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
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托物言志: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 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 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 感情。
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刘禹锡与 柳宗元道义交,并称“刘柳”, 与白居 易酬唱往复颇多,合称“刘白”。 刘禹
锡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死后被葬 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其诗现 存800余首,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 卷,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 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
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 “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 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课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连词,就 名作动,出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