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环境有机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对策

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对策

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对策雷州半岛是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一处重要的岛屿地理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特别优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雷州半岛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和修复雷州半岛的生态环境,可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为了改善环境保护状况,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可以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教育活动,向公众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并设立相关奖励机制,以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二、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于修复雷州半岛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政府应投资建设高精度的环境监测设备,并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

政府还应建立环境数据管理中心,对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为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雷州半岛的土地利用规划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划定各类土地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政府应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违规占用土地以及非法建设行为,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四、加强水体污染防治雷州半岛周边的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但同时也面临水体污染的威胁。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非法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推动企业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工作。

政府还应定期开展海水和河流水质监测工作,确保水体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五、推动植被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植被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在雷州半岛的合适地点推动植被恢复工作。

政府还可以在雷州半岛设立自然保护区,划定禁渔区、禁猎区等保护措施,保护和修复雷州半岛的生态系统。

六、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保护和修复雷州半岛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制定相关的旅游开发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游客参与生态旅游活动,同时保护和修复雷州半岛的生态环境。

保护和修复雷州半岛的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2024年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土壤作为生态环境的基石,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安全。

因此,深入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1. 土壤污染类型与成因我国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

这些污染主要源于工业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等。

其中,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2. 土壤污染的地区分布与程度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在各地区均有分布,但以工业发达、农业集中的地区尤为严重。

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由于长期接受大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土壤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此外,一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开采区的土壤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

三、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土壤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同时,土壤污染还可能引发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四、防治对策1.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土壤污染的状况和趋势。

同时,加强对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

2.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对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3. 实施土壤修复与治理工程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应采取相应的修复与治理措施。

如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土壤修复,同时结合农业生态工程措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对于严重污染的地区,应采取搬迁或转型等措施。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文本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文本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文本(送审稿)广东省人民政府二○○四年九月前言一、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珠江三角洲是当前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现代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在新的形势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对于珠江三角洲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优势,消除发展障碍,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遵循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的讲话精神,根据张德江书记关于“立足广东,着眼全国,面向世界,高起点地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珠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推动广东省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示,在省委、省政府与建设部的领导下,广东省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技术骨干联合组成了规划工作组,于2003年7月启动了本次《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朝着张德江书记提出的“要拿出最好的成果”的目标,规划工作组在199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和2003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细致分析,反复地深入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城市政府进行调研、走访、座谈、论证和征求意见,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论证会、咨询会30余次,先后提交了两次阶段性成果:《规划》思路在2003年10月8日向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部的领导同志作了汇报;《规划》纲要在2004年1月13日提交给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进行了讨论。

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深化、完善,于2004年5月完成了《规划》初步成果,2004年7月25日至26日,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部联合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规划》初步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名单及《专家评审意见》后附)。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教材第28页图2.18图表分析:本图是以中国省区地图为底图,指出了我国酸雨的分布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包括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市,尤其是浙江、江西、湖南一带燃煤较多,硫氧化物排放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酸雨较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发达,酸雨也很严重,是重酸雨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原因与土壤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北方土壤大多为碱性,飞扬的土壤颗粒可以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中和,而南方土壤多为酸性,缺少这样的中和。

(二)教材第29页案例案例分析:20世纪末期,北京城市空气一度受到严重污染。

作为我国首个投巨资治理大气环境的城市,案例分析了北京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和主要污染源,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治理措施,体现出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特点。

如下表。

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自然条件影响防治措施效果煤燃烧、汽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自然可吸入颗粒物气候较干旱,自然降尘较多,大风天气减少,逆温天气增多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颁布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扩大绿化面积,减少裸露地面;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空气质量改善2.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

3.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极大地改善了北京近年来的空气质量。

(三)教材第30页案例案例分析:本案例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了造成贵阳酸雨污染严重的原因,明确了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

如下表:搬迁污染大户、实施全市烟尘达标排放等措施。

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标本兼治的措施,因此,贵阳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学业达标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下图为某年春季某日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江三角洲PM2.5均值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第35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最新考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________下游。

(2)范围:包括A________、B 深圳、C________、佛山、江门、D 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E________和F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________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混杂的________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________体系。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4.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活学巧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工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出以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GDP迅速增长,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1.[全国卷Ⅲ,3~5]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中国七大水系污染情况及治理措施三组ppt课件

中国七大水系污染情况及治理措施三组ppt课件
五 淮河水域污染情况
淮河是一条省际河流, 横贯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流径34个地市共182个县(市)耕地面积和人口密度居全国7大江河流域之首。
淮河水污染的现状:在淮河流域8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只有54.8%的断面达到I一IV类水质要求,8.9%的断面达到V类水质要求, 干流水质基本达到规划目标高锰酸盐指数为III类的要求。 流域枯水期水质较差, 丰、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好.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辽河流域
四 辽河流域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最大河流,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古代称句骊河,汉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清称巨流河。发源于河北平泉县,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4个省区,在辽宁盘山县注入渤海。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22.9万平方公里,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辽河全流域由两个水系组成:一为东、西辽河,于福德店汇流后为辽河干流,经双台子河由盘山入海,干流长516公里;另一为浑河、太子河于三岔河汇合后经大辽河由营口入海,大辽河长94公里。
松花江的回忆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总局23日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为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于1月23日23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市政供水管网向市区供水。
"富民桥下海河水泛黄熏人“
污染好严重,心痛呀。
天津海河因污染物流入出现大面积死鱼
海河水域的治理措施
一、建立海河水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市环保局会同市水利局、市市政局、海河开发办、海河沿岸各区政府等有关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协商海河水环境保护问题。 二、完善海河巡查制度。海河沿岸各区政府,依据各自职责对海河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强水上巡查。 三、增加海河水质监测密度。对海河水质由月监测一次改为月监测两次,溶解氧、氨氮等主要指标每周监测一次。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 ;
路 67
+
_
4 + 7
8
,
<
1.
薄有 关 文 章 指 出 系统 认 识珠 江 三 角洲 大 气 灰 履 的 形成 机
制 影 响 及其 控 制途 径 建 立 和 发 展 相 应 的 预 测 预 报 系 统 将 为 制定 这一 灾 害 性气 候 事件 的控 制标 准 和 综 合 防 治 对 策 提 供稳 定 的科 学 支 持 图
月初 珠 江 三 角 洲 出现 了
,
! ∴
(
#
(
Ε
一次 空 气 质 量 和 能 见 度 均 十 分 恶 劣 的 灾 害 性 极 端 气 候 事 件 通过 分 析 发 现 其 形 成 原 因 主 要 与 台风 在 周 边 地 区 活 动 形 成该 地 区 持续 性 下 沉气 流 使 得 混 合层 被 明 显 挤 压 变
:
件下 生 长 的普 通植 物 来 说 其 Τ
9

4

Φ
7

含 量都较高 生
模型 预 测 长 江 水 质
&

Η
:
: 2 & &+ 3
16
7
8
0
+
1 &2
7 长在 锰矿 区 的狗 牙根 香 附子 和 菜旅 中 Φ 的含 量 分 别达 到
8 1 /
> 6,
&
4 3
67 8 !
;
+2
Γ , :
;
<
&5
胡宏 昌
,
,
效 果 结果 表 明 美 人 蕉 和 风 车 草 在 漂 浮 植 物 修 复 系统对 氨 氮 的去 除 率均 在 合 系统 对 水 中 Α 金叶Β 宋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珠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珠江概况:珠江横贯我国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至于。

珠江流域片主要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及东国际河流、粤桂沿海诸河以及海南省,区域总面积65.4万平方公里,设计的行政区域有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福建8省(自治区)。

珠江流域是珠江片最大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组成,经八大口门注入南海,素有“三江会流、八口入海”的特征,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站整个珠江片的69.3%。

珠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30亿立方米,仅此于长江居全国第二,珠江也是目前我国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其主要干流税制常年保持在Ⅱ--Ⅲ类。

其中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全长2214公里。

发源于云南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一次经过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在广西梧州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

珠江水系主要特征: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站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是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贵州的山水地貌特征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珠江流域的中部,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多雨。

四季的特点是:春季阴雨连绵,雨季特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22度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

珠江含沙量少,是我国各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26~0.334公斤每立方米。

珠江现状: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

广州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

广州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

广州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分析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园林绿化等问题,提出了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森林包围城市、运用政策法令调控城市生态环境等解决措施,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 ,解决措施, 广州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引言: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简称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

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城市第三位。

200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113亿元,增长11.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8834元,增长10%。

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656亿元,增长7.2%。

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广州的发展目标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广州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广州作为经济重市,经过长期的工业发展,环境受到很大的污染,在城市布局、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城市建设、人口压力和环境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广州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广州城市生态环境问题1. 空气环境污染对于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汽车尾气以及工厂的排放。

大气污染物种的CO、NOx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并且环境浓度与排放源强大小成正比关系。

2010年机动车增加至173.34万辆,平均22.2km/h 车速情况下,计算出排放CO、NOx总量分别为:45.0t/h和289t/h。

并且不考虑固定源对市区大气的影响,估计2010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CO、NOx如下图:广州虽然加大了对工厂气体排放的力度,但是仍有许多工厂还是会偷排,无视人们生命安全。

尾气能引发人类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影响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神经系统等问题,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汇编(B辑)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二〇〇四年六月目录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1.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2.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的开发(KGCX1-SW-02)3.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1-SW-03)4.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KZCX1-SW-04)5.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完善(KGCX1-SW-05)6.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技术(KGCX1-SW-06)7.若干纳米器件及其基础(KJCX1-SW-07)8.核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KJCX1-SW-08)9.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KGCX1-SW-09)10. 微系统器件及共性技术(KGCX1-SW-10)11.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与药物创新体系建设(KSCX1-SW-11)1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研究(KZCX1-SW-12)13. 重要外来种的入侵生态学效应及管理技术研究(KSCX1-SW-13)14. 煤炭联产系统中动力生产核心技术研发(KGCX1-SW-14)15. 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技术(KGCX1-SW-15)16. 中国信息化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软件研究开发(KGCX1-SW-16)17. 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KSCX1-SW-17)18. 环渤海(湾)地区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研究(KZCX1-SW-18)19. 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研究(KZCX1-SW-19)20. 开放式和智能化的数控系统平台及产业化(KCCX1-SW-20)21. 万吨级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优化集成与标志性工程建设(KCCX1-SW-22)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一)基础科学局1.空间对地观测与应用研究(KJCX2-SW-T01)2.恒星形成的亚毫米波研究(KJCX2-SW-T02)3.FAST关键技术优化研究(KJCX2-SW-T03)4.空间太阳望远镜相关跟踪器和自动调焦系统研制(KJCX2-SW-T04)5.脉冲星接受机研制及相关技术研究(KJCX2-SW-T05)6. 山体滑坡灾害防治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KJCX2-SW-L01)7. 微系统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KJCX2-SW-L02)8. 海洋石油开发中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KJCX2-SW-L03)9.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和仿生技术(KJCX2-SW-L04)10.微重力科学若干基础性研究(KJCX2-SW-L05)11.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KJCX2-SW-S01)12.现代数学基础及应用中的若干前沿方向(KJCX2-SW-S02)13.超弦/M—理论研究及其在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的应用(KJCX2-SW-S03)14.高温超导移动通讯基站接收机子系统样机的研制(KJCX2-SW-W01)15.基于线性光学器件的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KJXC2-SW-W02)16.高场核磁共振及其在蛋白质与药物结合特性研究中的应用(KJCX2-SW-W03)17.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ZnO及其器件研究(KJCX2-SW-W04)18.极低温条件的实现和低维强关联电子体系研究(KJCX2-SW-W05)19.新型超导材料和物理问题研究(KJCX2-SW-W06)20.多学科平台散裂中子源的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KJCX2-SW-W07)21.磁性金属量子点的制备与研究(KJCX2-SW-W08)22.维生素D系列及其中间体光化学合成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研究(KJCX2-SW-H01)23.生物质洁净转化与利用中的绿色化学研究(KJCX2-SW-H02)24.微结构控制的界面膜组装与生物膜模拟(KJCX2-SW-H03)25.硫属化物溶剂热晶体生长(KJCX2-SW-H04)26.先进核分析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KJCX2?SW?N01)27.超重核性质及其合成途径与强子激发态、胶球性质的理论研究(KJCX2?SW?N02)28. 同步辐射高压高温实验技术及地幔地核重要矿物的物性研究(KJCX2?SW?N03) 29.新元素合成前期研究(KJCX2-SW-NO4)30.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二期预制研究(KJCX2?SW?N05)31.同步辐射生物平台的建立及应用于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方法研究(KJCX2?SW?N06)32.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探测器技术及实验方法研究(KJCX2-SW-NO7)33.HT-7准稳态高参数先进运行模式下等离子体特性研究(KJCX2-SW-N08)34.超快强场量子相干控制若干前沿问题研究(KJCX2-SW-N09)(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1.若干重要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KSCX2-SW-101A)2.重要动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KSCX2-SW-101B)3. 微生物重要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与分子进化研究(KSCX2-SW-101C)4.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控和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KSCX2-SW-102)5.种群暴发及其崩溃机理的研究(KSCX2-SW-103)6.植物的濒危机制和保护原理研究(KSCX2-SW-104)7.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机制及其生态效应(KSCX2-SW-105)8.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重要植物类群进化适应机制研究(KSCX2-SW-106)9.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群相互关系及服务功能的研究(KSCX2-SW-107)10.种子植物生殖器官演化与系统发育重建(KSCX2-SW-108)11.生境岛屿化及其生态学效应的实证研究(KSCX2-SW-109)12.长江江湖复合系统的生境破碎过程与对策(KSCX2-SW-110)13.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水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KSCX2-SW-111)14.极端嗜热微生物遗传过程及环境适应性机制的蛋白互作分析和相关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KSCX2-SW-112)15.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KSCX2-SW-113)16.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KSCX2-SW-114)17.川西北地区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生态生理及分子机理(KSCX2-SW-115)18.植物对干热河谷地区环境胁迫的适应机理(KSCX2-SW-116)19.种子顽拗性的机理及其长期保存技术(KSCX2-SW-117)20.遗传漂变和栖息地空间结构对种群生存力的影响(KSCX2-SW-118)21.珍稀濒危陆栖脊椎动物种群与栖息地可生存力分析(KSCX2-SW-119)22.南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研究(KSCX2-SW-120)23.生殖系统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2-SW-201)24.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表型的异常变化与免疫机制(KSCX2-SW-202)25. 脂类代谢细胞活动的调控及其相关疾病的机理(KSCX2-SW-203)26.药物成瘾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KSCX2-SW-204)27.人类重要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KSCX2-SW-206)28.重要肝病相关基因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的整合研究(KSCX2-SW-207)29.胆固醇吸收过程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与重要疾病的关系(KSCX2-SW-208)30.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功能蛋白质组以及蛋白质异常积聚和降解的研究(KSCX2-SW-209)31.细胞凋亡调节的分子机制与抗癌先导物的筛选(KSCX2-SW-210)32.神经细胞凋亡调控研究(KSCX2-SW-211)33.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分子机制及肽疫苗的研究(KSCX2-SW-212)34.人源化抗体及相关技术研究(KSCX2-SW-213)35.重要神经功能蛋白错误折叠机理研究(KSCX2-SW-214)36.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研究(KSCX2-SW-215)37.HIV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KSCX2-SW-216)38.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及应用研究(KSCX2-SW-217)39.组织工程技术平台的建立(KSCX2-SW-218)40.重要生物恐怖病原侦检技术的基础研究(KSCX2-SW-219)41.炭疽治疗药物作用靶点的确证研究(KSCX2-SW-220)42.情绪调节机制对儿童环境适应与创新的影响(KSCX2-SW-221)43.脑发育、可塑性与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KSCX2-SW-222)44.生物信息处理专用计算机与算法研究(KSCX2-SW-223)45.农作物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及相关机理研究(KSCX2-SW-301)46.畜禽水产疫病发生的生物学机理及其防治(KSCX2-SW-302)47.动物分子发育机理与遗传育种研究(KSCX2-SW-303)48.小麦超高产、优质育种的分子机理研究与新品种选育(KSCX2-SW-304)49.水稻第四号染色体转录图谱的建立和分析(KSCX2-SW-305)50.杂交稻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的研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KSCX2-SW-306)51.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KSCX2-SW-307)52.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KSCX2-SW-308)53.单子叶植物水稻形态模式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KSCX2-SW-309)54.盐芥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前期基础研究(KSCX2-SW-310)55.高等植物环境耐受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及抗逆性转基因植物的培育(KSCX2-SW-311)56.圈卷产色链霉菌尼可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KSCX2-SW-312)57.云南美登木和棉花的次生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KSCX2-SW-313)58.水稻黄单胞菌致病性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KSCX2-SW-314)59.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病毒杀虫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KSCX2-SW-315)60.动植物高效表达系统的建立(KSCX2-SW-316)61.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飞蝗两型转变的分子调控机理(KSCX2-SW-317)62.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2-SW-318)63.兰花种质资源收集、新种质的创制和开发利用(KSCX2-SW-319)64.中国特异猕猴桃遗传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研发(KSCX2-SW-320)65.特色观赏植物的种质创制和资源开发(KSCX2-SW-321)66.空间生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KSCX2-SW-322)(三)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1.南海及邻区大地构造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演化(KZCX2-SW-117)2.我国自然环境分异耦合过程与发展趋势(KZCX2-SW-118)3.青藏高原东北缘晚古生代大陆增生与中新生代陆内变形研究(KZCX2-SW-119)4.我国环境敏感带全新世温暖期的高分辨率环境记录(KZCX3-SW-120)5.珠江三角洲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KZCX3-SW-121)6.青藏高原北部下地壳深部岩浆作用对地壳增厚动力学过程的指示(KZCX3-SW-122)7.陨石研究及其对地球圈层物质组成的认识(KZCX3-SW-123)8.地球深部水流体的实验地球化学(KZCX3-SW-124)9.中国南方大陆岩石圈拉张及其成矿作用(KZCX3-SW-125)10.晚中生代以来跨太平洋鱼类动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化(KZCX3-SW-126)11.早期哺乳动物系统发育研究(KZCX3-SW-127)12.中国西部典型沉积盆地优质油藏形成条件及动力学过程(KZCX3-SW-128)13.中国重要断代的界线层型以及年代地层数值化研究(KZCX3-SW-129)14.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早期演变(KZCX3-SW-130)15.地球深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研究(KZCX3-SW-131)16.卫-卫跟踪的重力场恢复和应用研究(KZCX3-SW-132)17.我国新生代构造尺度环境演变及其机制(KZCX3-SW-133)18.西南水电开发重大高难地质工程信息获取与安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KZCX3-SW-134)19.中国东部超深岩石对地球物质循环的指示(KZCX3-SW-135)20.空间环境灾害性事件的动力学过程和预报方法(KZCX3-SW-136)21.新疆铜金、钾盐紧缺矿产重点区带成矿条件与隐伏矿床预测示范研究(KZCX3-SW-137)22.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KZCX2-SW-210)23.重要海水养殖生物新品种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KZCX2-SW-211)24. 珠江河口及近海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与调控机制研究(KZCX2-SW-212)25.华北盛夏强烈天气发生机理及其中尺度数值预报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KZCX3-SW-213)26.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典型海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KZCX3-SW-214)27.海藻资源高值利用及环境治理的新途径(KZCX3-SW-215)28.南海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构效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KZCX3-SW-216)29.北京地区上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探测与分析(KZCX3-SW-217)30.南水北调背景下华北地区水资源最优调配的理论研究(KZCX3-SW-218)31.大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条件与成藏机理研究(KZCX3-SW-219)32.晚第四纪中国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中的海洋古环境特征(KZCX3-SW-220)33.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KZCX2-SW-317)34.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及对策研究(KZCX2-SW-318)35.长江上游植被的生态-水文效应及生态屏障建设对策研究(KZCX2-SW-319)36.东北地区10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2-SW-320)37.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重大事件复原及其影响研究(KZCX3-SW-321)38.青海盐湖卤水提锂工业化技术研究(KZCX3-SW-322)39.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山地灾害防治技术及环境影响研究(KZCX3-SW-323)40.干旱区雨养生物防风固沙体系的水环境研究(KZCX3-SW-324)41.地球科学数据信息导航系统建设(KZCX3-SW-325)42.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物质平衡及其对生态空间格局的影响(以三工河流域为例)(KZCX3-SW-326)43.新疆近5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3-SW-327)44.基于网络的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KZCX3-SW-328)45.内陆河(黑河)水-土-气-生观测与综合研究(KZCX3-SW-329)46.长江上游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与调控技术研究(KZCX3-SW-330)47.长江中下游洪水孕灾环境变化、致灾机理与减灾对策(KZCX3-SW-331)48.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系统物质循环研究(KZCX3-SW-332)49.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KZCX3-SW-333) 50.生态安全相关要素的定量遥感关键技术研究(KZCX3-SW-334)51.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发展战略(KZCX3-SW-335)52.中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KZCX3-SW-336)53.非典型肺炎(SARS)控制和预警地理信息系统(KZCX3-SW-337)54.定量遥感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KZCX3-SW-338)55.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KZCX3-SW-339)56.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与健康效应研究(KZCX2-414)57.长江中游生态系统变化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KZCX2-415)58.东北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潜力、稳定性与环境安全性研究(KZCX2-416)59.我国东南地区高度集约化农业利用下土壤退化的机制及合理调控(KZCX3-417)60.典型人工用材林与防护林衰退机理及可持续经营研究(KZCX3-418)61.WTO与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KZCX3-419)62.CERN生态环境数据开发与共性关键技术(KZCX3-420)6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CX3-421)64.水蚀预报模型研究(KZCX3-422)65.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及发展模式研究(KZCX3-423)66.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机理研究(KZCX3-424)67.森林水文过程及流域水资源调控机理(KZCX3-425)68.亚热带农业生态圈生物过程驱动的物质循环研究(KZCX3-426)69.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对土壤资源的影响与生态环境效应(KZCX3-427)70.华北地区典型流域地下水资源预测与可持续管理研究(KZCX3-428)(四)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1.高可信软件的形式化理论与方法(KGCX2-105)2.网络安全防护若干关键技术与防范实验平台(KGCX2-106)3.大功率、多功能水下遥控作业平台关键技术研究(KGCX2-107)4.互联网应用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技术和软件(KGCX2-108)5.图像与语音识别的认知机理和计算方法(KGCX2-SW-101)6.IPv6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城域示范系统(KGCX2-SW-102)7.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KGCX2-SW-103)8.“结构化保护级”安全操作系统设计(KGCX2-SW-104)9.超强超快激光综合实验平台及前沿交叉研究(KGCX2-SW-105)10.量子结构、量子器件的基础研究(KGCX2-SW-106)11.新型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器件研究(KGCX2-SW-107)12.微系统若干前沿技术研究(KGCX2-SW-108)13.空间冷原子钟的应用基础研究(KGCX2-SW-110)14.环境水体污染的激光在线监测技术研究(KGCX2-SW-111)15.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KGCX2-SW-112)16.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固定为全降解塑料的研究(KGCX2-206A)17.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KGCX2-206B)18. 气固两相反应系统研究和设计软硬件技术平台的建立(KGCX2-207)19. 重油(渣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催化剂及新工艺(KGCX2-208)20. 单壁纳米碳管大量制备技术及其储氢应用研究(KGCX2-209)21. 高性能工业燃气轮机叶片材料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KGCX2-210)22. 重污染的硝化、氧化和还原反应洁净新工艺研究与开发(KGCX2-SW-20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含氟质子交换膜的研制(KGCX2-SW-202)24. 苛刻条件下材料摩擦磨损与防护(KGCX2-SW-203)25.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研制(KGCX2-SW-204)26.介观层次上低维与块体无机复相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KGCX2-SW-205)27.生物质高值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KGCX2-SW-206)28.材料的表面纳米化工程(KGCX2-SW-207)29. 高性能聚丙烯腈炭纤维实验线设备改造(KGCX2-SW-208)30. 细胞凋亡的化学基因学研究(KGCX2-SW-209)31. 3MW生物质气化高效发电系统关键技术(KGCX2-306)32.200吨/日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KGCX2-307)33.光声智能火灾探测与清洁高效灭火的研究(KGCX2-308)34.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置与综合利用(KGCX2-SW-301)35. 深部地下工程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KGCX2-SW-302)36. 电动汽车驱动单元的研究开发(KGCX2-SW-303)37.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KGCX2-SW-304)38. 海洋波浪能独立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KGCX2-SW-305)39. 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KGCX2-SW-307)40. 干煤粉复合床气化工艺的研究与开发(KGCX2-SW-308)41. 光通信用关键元件及产业化技术的研究(KGCX2-405)42. 月球探测关键科学技术攻关(KGCX2-406)43. 空间环境预报及关键技术研究(KGCX2—407)44. 空间太阳望远镜关键技术攻关(KGCX2-408)45.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关键科学问题研究(KGCX2-SW-402)46. 星载短毫米波大气探测技术(KGCX2-SW-403)47. 糖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试开发(KGCX2-501)48. 镍钴羰基化精炼工艺与超细镍粉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KGCX2-502)49. 年产500吨无水氯化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KGCX2-503)50. 西部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清洁冶金分离技术(KGCX2-504)51. 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开发(KGCX2-505)52. 高效柴油降凝剂中试及产业化(KGCX2-SW-501)53. 西部荒漠化地区的治理技术与应用示范(KGCX2-SW-502)54. 新疆特产资源沙枣胶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KGCX2-SW-503)55. 基于Linux的跨平台藏文信息处理系统(KGCX2-SW-504)56. 农业生产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武陵山地区的开发应用(KGCX2-SW-505)57. 新疆雪莲规模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KGCX2-SW-506)58. 新疆草花总黄酮抗血栓制剂的研究(KGCX2-SW-507)59.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KGCX2-SW-6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重大项目简介1.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项目主管:首席科技专家:黄耀研究员、于贵瑞研究员依托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主管专业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起止时间: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参加人数:324人,其中高级职称115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10人,辅助人员3人,博士后20人,在读博士60人,在读硕士90人,其他1人。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社会实践报告专业:XXXX班级:XXXX学号:XXXX姓名:XXXXX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社会实践报告摘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1.1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2,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其中水利侵蚀面积165万,,22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水、风交错侵蚀面积25万,,,此外还有125万,,2的冻融侵[1]蚀面积。

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

而自然形成1cm厚的土壤,需要300~600年的时间。

我国每年由于水土流失所带走的氮、磷、钾这些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的标准化肥。

1.2土地荒漠化程度日益严重。

2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荒漠化土地的面积高达2100,每年因多,,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

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2,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

1.3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质污染加重。

湖泊自1949年以来已减少500多个,面积减少1.86万,,2,占现有面积的26.3%,蓄水量减少513亿,3;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8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1.4水资源缺乏现象严重。

3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列世界第00,88为严重缺水3位。

按国际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000,,中国有18个区、30%的国土、60%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按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000,3为人类省生存起码需求量来衡量,全国有10个省区(市)、11%的国土面积、1/3以上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珠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类型、特征及生态防治对策

珠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类型、特征及生态防治对策
效 的修 复 维 护机 制 , 提 出 了流 域 综 合 性 生 态 防 治 对 策 。 关键词 : 珠 江 流域 ; 非点源污染 ; 生 态; 修复模式 ; 防 治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 X 5 9 2
文献标识码 : B Fra bibliotek文章编号 : 1 0 0 1 - 9 2 3 5 ( 2 0 1 3 ) S ( 1 ) - 0 0 0 6 - 0 5 积及人湖污染负荷量 ㈨ 。而且 , 石漠化潜 在威胁 不容小 觊 , 全流域岩溶面积 1 7 . 9 8万 k m , 目前的石漠化 面积达 5 . 2 1 万
“ ”
作, 但多数仍停 留在 径 流过 程 中污染 物输 移规 律及 特征 研 究, 很少从流域尺度 , 全局性角度来研究 , 且对 防治 对策较 少提及。基 于此 , 本文分 析 了流域非 点源污染 类型 、 特征 及 致因 , 并提 出相应的生 态 防治 对策 , 为珠 江流域 非点源 污染 防治提供 技术 支撑 。
用量达 到 3 6 0 0 k g・ h m l 1 , 远高于我国农 用化肥平均施用
量4 3 4 . 3 k g・ h m 和 国际公认 的化肥施用 安全 上限 2 2 5 k g

h m- 2 ( 1 2 ] ; 农药 施用量更高达 到 2 7 k g・ h m- 2 [ 1 t l 。同时 , 农
同时农万方数据田种植污水灌溉集约化养殖场畜牧业等农业活动以及村庄居民洗涤生活废弃物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物进入土壤和流域水系后将导致水体中的污染物悬浮物以及细菌总数严重超标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以及出现黑臭现象甚至鱼类种群濒临灭绝等重大生态影响
人 民珠 江
2 0 1 3年 增 刊 1・ P E A R L R I V E R

中国生态环境风险及应对策略

中国生态环境风险及应对策略

中国生态环境风险及应对策略作者:夏光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5年第01期环境问题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也是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在已进入“十二五”最后一年,“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在积极的谋划之中,这都要求我们对环境形势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辨识未来生态环境风险,为国家制定发展和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提供基础信息和对策建议。

主要生态环境风险总体上看,当前和未来中国环境存在以下几大风险:环境质量风险,人群健康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生态安全风险,区域平衡风险,国际影响风险。

总体结论是:生态环境变化趋势比较复杂,问题仍然突出,风险有增有降,前景可能转好。

(一)环境质量风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有一定的趋稳向好态势,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1.水污染:有所控制,但难以根本解决。

水污染仍将是中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从大的方面看,大尺度的水污染问题,如大江大河、大型湖泊、城市水系的污染问题,有所改善或进展较大,七大水系好水质的占比上升,差水质占比下降(图1)。

但是小范围的局地性水污染问题,如居住环境脏乱、小流域水污染、农村小溪小河环境退化等,有一定加重或蔓延之势,总体上看未来水污染防治的压力很大,难以根本解决。

2012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

湖泊水环境质量有好有劣,富营养化仍是湖泊污染的主要表现。

地下水环境质量观察点中,较差和极差的占有很高比例。

2012年,全国地下水水质监测中,水质呈优良级的占11.8%;良好级的占27.3%,较好级的占3.6%,较差级的占40.5%,极差级的占16.8%(图2)。

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比较有保障。

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95.3%,与2014年相比,上升4.7个百分点。

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近岸海域水质一般(图3)。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

2.空气污染:改善与加剧并存,雾霾成为环境问题的代表性标志。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一城市生态环境状况2010~2011年,各城市污染减排力度加大,城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企业污染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污染减排效果有所显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改善。

但是,也应看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仍与广大公众的需求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控制污染、持续不断地改善生态环境仍是我国各城市未来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与努力方向。

(一)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从区域看,东部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中部和西部城市,中部城市在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实施机遇的同时,也应将保护环境作为重要工作。

西部城市需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更应关注环境保护,良好的环境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石。

从城市规模分析,小城市的城市空气质量一般好于大中城市,而直辖市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

1.县级城市空气质量好于地级以上城市2010年,全国城市[1]空气质量整体平稳。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2]为82.8%,比上年82.5%的达标比例高0.3个百分点,但达一级城市的比例比上年低0.6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比例增加0.4个百分点。

其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的城市占3.6%,达二级标准城市比例为79.2%,达三级标准城市比例为15.5%,劣于三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为1.7%(见图1)。

一些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相对严重,还有部分城市酸雨污染严重,城市大气污染控制任务依然严峻。

2010年,县级城市的达标比例为85.5%,与上年基本持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达标比例为81.7%,高于上年2.1个百分点。

[3]县级城市空气质量仍然好于地级及以上城市。

北京、武汉、兰州、乌鲁木齐、白银和陇南等城市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均低于80%,空气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1 2005~2010年监测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示意图地级以上及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大幅提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以石龙和容桂工业区为例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以石龙和容桂工业区为例

土壤与环境 2000, 9(3):177~182 Soi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ses@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60396)和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9M05302G ) 作者简介:颜文(1965-),男,博士后,研究员。

文章编号:1008-181X (2000)03-0177-06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以石龙和容桂工业区为例颜 文1,池继松2,古森昌1,汤贤赞1,陈 忠1,(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摘要:对珠三角两个代表性乡镇工业区的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来源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两工业区在主要污染元素类型和综合污染程度上很相似,表层土壤(沉积物)均以Hg 、As 、Cu 的污染为主,且均以Hg 的污染最严重;但在某些次要污染元素种类以及某些主要、次要污染元素的单个元素污染程度上存在一些差异。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进一步说明,两工业区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与我国尤其是本地区的工农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文章最后提出了乡镇工业区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几点建设性防治对策。

关键词:乡镇工业;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珠江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Soils (Sediments) in Industrial Area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Two Case Studies of Shilong and Ronggui Industrial AreasYAN Wen 1, CHI Ji-song 2 ,GU Sen-chang 1, TANG Xian-zan 1, CHEN Zhong 1( 1: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2: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Abstract: Two typical township industrial areas (Shilong town, Dongguan city and Ronggui town, Shunde city)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were chosen for this stud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urface soils (sediments) and core sediments from above two area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pollution elements and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degree are very much alike in both industrial areas,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ypes of secondary pollution elements and pollution degree of some single main and secondary pollution elements. The content variation of the heavy metals in core sediments from two area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the gathering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and sediments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developing stages and levels of township industry in studied areas. Some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sediments) of township industrial areas are presented.Key words: township industry; soils; sediments; heavy metal pollution; Pearl River Delta近年来,土壤和沉积物的化学污染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珠江三角洲咸潮灾害主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珠江三角洲咸潮灾害主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珠江三角洲咸潮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随着珠江三角洲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咸潮灾害已成为该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对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工业生产及其发展、农业用水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近十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咸潮比往年来的更早、持续时间增长、上溯影响范围趋大、强度趋于严重[1],给珠三角城市供水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危害了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国家防总被迫实践“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工程,实施骨干水库水量统一调度,以增加枯季河流径流量压咸补淡。

但由于调水距离上千公里,增调水量几亿立方米,这种远距离大规模调水面临着代价高、风险大、技术难度大等问题。

从水环境演变角度,珠江三角洲的咸潮灾害防治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环境影响的科学认识问题。

因此, 开展珠江三角洲咸潮灾害的主因探讨及基于主因的防治对策研究,将有助于提升科学认识,进而为珠三角咸潮灾害防治提供决策参考。

一、咸潮与咸潮灾害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指含氯度大于河水含氯度并随潮流涨落进退于河口区的潮水,它是高矿化度的海水因引潮力作用而倒灌进入河道与河水相混合的结果[2]。

河口地区咸潮上溯是入注海洋河流的河口最主要潮汐动力过程之一,是河口特有的自然现象,也是河口区的本质属性。

因此,咸潮的本质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

当咸潮入侵的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供水危机,形成咸潮灾害[3]。

即咸潮从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自然现象转变为处于非平衡的灾害现象。

咸潮的严重程度,以每升水所含氯化物浓度来衡量,即为一升河水中氯化物(包括氯化钠)的毫克数量。

一般而言,咸潮灾害发生的指标衡量为河水咸度超过供水水源咸度上限250 mg/L。

二、珠江三角洲水文和咸潮演变概况珠江三角洲河涌交错,水网相连,大小河道324条,河道总长约1600km,网河密度0.81~0.88km/km2,是世界上网河密度最大最复杂的三角洲之一。

珠江三角洲网河年均承泄西江、北江和东江径流量3004亿 m3,谭江等其他河流的径流量 256亿 m3,其中流经广州地区的径流量约1141亿m3。

PM2.5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PM2.5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PM2.5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以及工业生产的规模都较以往更大。

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开始日益凸显出来。

尤其是以PM2.5污染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对市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在文中,笔者简要说明了PM2.5的危害以及现阶段质量面临的困难;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PM2.5;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引言近几年我国的PM2.5污染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在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已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由于PM2.5的成因较为复杂,因此以往的防治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方面是第二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三废排放的过程;另一方面居民生活出行所造成的颗粒也会附着在空气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

可见,在PM2.5防治中需要多方面考虑,结合国内的经济、政治等问题因地制宜的制定方案。

一、PM2.5污染的危害(一)降低生态质量PM2.5指的是半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部分物质附着在空气中会形成霾,使城市空气的质量大幅度下降。

固体颗粒不仅有着极强的光波吸收能力,而且还进一步阻碍了太阳光的散射。

这就导致PM2.5超标后,城市的能见度显著降低,雾霾天气也正是由此造成的。

而光作为动植物摄取热量的重要途径,一旦出现了细微的温度变化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除此之外,降水还会冲刷夹带颗粒物进入地表、地下水循环,使淡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

由于PM2.5大多是工业生产以及尾气排放所造成的,因此含有较多的硫元素。

在降水过程中化合生成硫酸型物质,极容易腐蚀土地、城市基建。

(二)威胁身体健康PM2.5主要是一些可吸入的颗粒物,这就使得市民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据统计,超过七成的PM2.5颗粒能够进入呼吸系统,破坏人体的器官机能。

而颗粒物中不乏一些重金属污染物,人体吸入后不仅可能出现咳嗽、哮喘等现象,甚至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浅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

浅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

浅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摘要:珠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受自然条件和工程条件的影响,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态势,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造成了阻碍。

因此,相关部门需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价值,探索更加高效的保护技术与管理手段,促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得到良好控制。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保护措施1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域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在全国七大江河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长江。

单位面积产流量位居全国第一。

但时程分布不均,汛期(4月至9月)平均径流量占比年平均径流量高达80%。

珠江流域缺乏大型湖泊、洼地,径流调蓄能力低,平均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

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利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用水保障,达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并实现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理想目标,进而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其作用发挥。

2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流域水体污染风险大珠江流域水体水质总体情况较好,八成以上河流水质在Ⅲ类及以上。

但是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底,其中珠江三角洲等地的部分城市水源合格率较低。

部分农村地区面源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及生活污水污染水源。

随着流域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也进一步加重,水污染治理面临较大挑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严重影响流域供水安全。

2.2水资源工程建设不完善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珠江流域缺乏大型湖泊、洼地对径流的调蓄作用。

珠江干流大型水利工程还在陆续建设中,调节性能较低的中、小型工程和塘坝供水能力占比较高。

珠江干流上游天生桥一级、龙滩等工程对流域径流调节起到关键作用,但中游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施工建设期,调节能力有限。

珠江三角洲近几年失去优势原因

珠江三角洲近几年失去优势原因

一、珠江三角洲近几年失去优势原因改革开放来,这里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本钱优势,吸引了大量台商前来投资建厂。

随着企业增多和生活水平提高,土地、劳动力本钱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材储蓄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

二、美国农业带形成原因乳畜带(美国北部):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且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散布密集,因此畜牧业超级发达。

玉米带(美国中部):这里是温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棉花带(美国南部):这里原为棉花带,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己经衰落。

现己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小麦带(美国中部):这里地势低平,土质好,冬季冷而长,适宜耐寒能力强的小麦生长,密西西比河为浇灌提供发良好的条件畜牧和浇灌带: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浇灌农业亚热带作物带(美国东南部):这里地处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适宜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3、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

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份依赖入口。

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份靠出口。

但日本也有发展经济的的优势:①便利的海运,②发达的科技,③高素质的劳动力,④高效率的管理。

4、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①西部地域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动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五、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1)辐射的基础和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2)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3)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带向南北辐射(4)辐射的意义——利用本地域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六、上海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①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口岸②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重要的金融中心④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⑤最大的商业中心⑥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研 究和防治 中存在的 问题提 出了相应 的研 究对策 ,指 出该领城 的发展 方向。
【 关键词】有机物 ;污染现状;防治对策;珠江三角洲
中圈分类号 :X 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2 5 (0 6 4—0 2 6 3 8 X 20 )0 0 8—0 4 人 体 和 生 物 体 的 内分 泌 系 统 ,妨 碍 免 疫 功 能 或 使 之 失
10多 种 , 其 中பைடு நூலகம்包 括 芳 香 烃 类 、 卤 代 烃 类 、 农 药 类 8
等 【 ,且 数 量 和 种 类 仍 在 迅 速 增 加 ,甚 至 还 发 现 了 一 1 ] 些 没 有 注 册 使 用 的 农 药 【 。地 下 水 污 染 研 究 已从 无 机 2 ] 污 染 转 向微 量 有 机 污 染 ,并 上 升 为 地 下 水 环 境 保 护 领
域 的首 要 研 究 问 题 。
参 考 文 献
1 张甘霖 , 朱永 官,傅伯杰 .城市 土壤 质量演 变及其生 态环境效 应
[ .生态学报 ,2 0 ,2 ( ) 3 - 5 6 J ] 0 3 3 3 :59 4 .
境 问 题 。 以 北 京 延 庆 为 例 ,其 土 壤 p 值 背 景 值 为 H 8 2 ,20 .6 0 4年 的 p 值 为 80 ;又 如 石 家 庄 降 雨 的 平 H .6 均 p H值 已经 低 于 5 6 . 。在 这 样 的 一 个 逐 渐 酸 化 的 背 景
环 境 污 染 已成 为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持 续 稳 定 协 调 发 展
的主 要 制 约 因 素 ,特 别 是 有 机 污 染 物 , 因其 自身 的 生 物 积 累性 、毒 性 和 “ 致 ” 作 用 ( 癌 、致 畸 、致 突 三 致 变 )对 环 境 影 响 尤 为 严 重 ,其 中 “ 久 性 有 机 污 染 物 持
出版社 ,2 O . 0 2
5 陈峻崎 等.石 家庄市 环境污 染状况及抗 污染植 物 的选择 [] J.河
北林业科技 , 0 1 : 6 3 ,4 . 2 0 ,1 3 - 8 9
6 黄士良等.苔藓植物对石家庄市 区大气污 染的指示作用研究 [] J.
河北 师范大学学报 ( 然科学版 ) 2 0 ,2 6 :6 5 6 0 自 , 0 4 8( ) 1 - 2 . 7 王中华 .浅析 岗南水库 的产 流条件 [] J .河北 水 利科 技 ,1 9 , 99
下 ,硫 素 对 于 土 壤 的 威 胁 会 大 大 加 强 。 并 且 随 着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推 进 ,硫 素 的 累 积 也 会 呈 现 加 速 的 趋 势 。在 这 两方 面 的共 同 作 用 下 ,就 会 产 生 化 学 定 时炸 弹效 应 。 我 们 对 于 这 个 埋 藏 在 身 边 的 定 时 炸 弹 应 该 予 以 重 视 。通 过研 究 石 家 庄 市 区 中心 至 西 部 郊 区研 究 石 家 庄 土壤 中 的 硫 状 况 ,查 明 硫 元 素 的 迁 移 路 线 以 及 在 不 同 形 态之 间 的转 化 过 程 ,可 以直 接 评 价 本 地 区 土 壤 因 空 气 造 成 的 污 染 程 度 ,评 估 硫 元 素 的 累 积 在 各 个 阶 段 的
维普资讯
环境 与可持 续发展
20 0 6年 第 4
ENVI RONM E NT AND UsrAr S N B £DcVEI U E J
— —
Q !

珠三洲境机染状防对 江角环有污现与治策
汪 珊 孙继 朝 张宏 达 荆继 红 刘 景涛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0 06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 8 ) 50 1 . 0 03
【 摘要】本文综述了珠江三角洲环境有机污染研究现状,列举了该区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
水环境 中有机 污染状况 ,指 出有机 污染已成 为环境 污染研 究 中极其重要 的 内 ,并就 该 区有机 污染调 容
( 0 s ”多 为 低 浓 度 、 高 毒 性 、半 挥 发 性 ,在 自然 条 P P)
件下 极 难 降 解 ,可 在 空 气 、水 和 迁 徙 物 中 长 期 残 留 或 远距 离迁 移 ,在 远 离 排 放 源 的 陆 地 或 水 域 生 态 系 统 中 沉 淀 、蓄 积 ,并 具 脂 溶 性 ,易 在 人 体 和 生 物 体 内 产 生 生 物 积 聚 作 用 ,通 过 食 物 链 产 生 显 著 的 生 物 富 集 作 用 。 这 些 持 久 性 有 机 污 染 物 已 成 为 环 境 激 素 ,干 扰 或 损 害 市 化 、工 业 化 造 成 的 含 硫 气 体 排 放 对 于 土 壤 影 响 不 明 显 ,一 定 程 度 上 甚 至 有 利 于 该 地 区 植 物 的 生 长 。 但 这 并不 是说 这 一地 区 就 可 以忽 略 硫 素 的 危 害 。 事 实 证 明 , 随着 我 国工 业 化 的 发 展 土 壤 酸 化 已 经 是 一 个 巨 大 的 环
调 ,引 起 生 殖 发 育 的 变 异 并 影 响 生 命 的 繁 衍 ,威 胁 着
生 物 多 样 性 并 可 能 损 害 整 个 生 态 系 统 ,从 而 严 重 威 胁 着人类 的生存 与发 展。持久 性 有机 污染 被列 为全 球八 大 环 境 问 题 之 一 。 目前 ,地 下 水 中 已 发 现 有 机 污 染 物
2 崔岩山 ,王 庆仁 .土壤 与 大气 环境 中硫 行 为及 其对 植物 的 影响
[]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 ,1 3 :8 -8 . 0 2 0( ) 0 2 3 袁可能 .植 物 营养 元 素 的土 壤化 学 [ .北 京 :科学 出版社 , M]
18 9 3.
4 陈怀满等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 [ .北京 :科学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