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7 第17单元 第53讲 当代中国的外交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7 第17单元 第53讲 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二、世界现代史1.基层治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货币体系:二战后,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西方主要国家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实力一次又一次地飞跃,为纽约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战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击败英镑,成为货币霸主。

2.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分工的变化,国际合作加强。

3.人口迁徙、多元文化、战争与文化交锋:20世纪以来人口迁徙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徙。

一战进一步激发了亚欧非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二战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第53讲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主要外交成就。

考点定位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成就。

主题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方针(1)提出: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2)内容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015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含解析)

2015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含解析)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01.(2015年安徽卷文综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D.《论十大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准确推理的能力,题干中“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是解题的关键,突出了社会各阶层,且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由此分析备选项可以得出应该是《共同纲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制定的历史文献,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这一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双重性质,既行使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又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体现了代表的广泛性,能够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C符合题意;《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就抗战胜利后国家走向的谈判结果,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关,排除A;《论联合政府》是抗战即将胜利时,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单方设想,既不能说凝结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心血,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排除B;《论十大关系》主要是在中共内部总结建国以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经验的基础上由毛泽东结合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概括出来的,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关系并不密切,另外《论十大关系》涉及的利益关系在当时并不是没有矛盾,不能说“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排除D。

故选C。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共同纲领》【名师点睛】本题表达清晰,陈述简单,属于评论—判断型选择题,难度适中。

解题时需要把材料信息与已学相关史实综合在一起,进行判断获取正确答案。

一是就题干中所给史料,找出关键性词语,也就是所谓的“题眼”,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之处;其次就获取的信息,调用已学相关史实,即《共同纲领》的相关知识,最后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2015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及外交

2015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及外交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及外交一、选择题1.【来源】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山东卷)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它反映出当时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来源】2014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3.【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这是因为①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

③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

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来源】2013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北京卷20.图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图8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来源】2013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山东卷20、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

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来源】2013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新课标II卷31.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思格斯所若《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含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含答案)

2018年⾼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含答案)考点⼀:中华⼈民共和国成⽴01.(2018届重庆市⾼三5⽉调研测试历史试题)1949年新中国成⽴。

在开国⼤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曲》等核⼼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

这些措施A.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 标志着中华民族独⽴⾃主站了起来C.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D. 意味着⼈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答案】A02.(湖北省⼋校2018届⾼三第⼆次联考⽂综历史试题)新中国成⽴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办法》,初步确⽴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

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 巩固新⽣的⼈民政权B. 取缔⾮法的社团组织C. 防控境外的敌对势⼒D.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答案】A【解析】据材料“初步确⽴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可知对社会团体进⾏登记的⽬的在于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有利于巩固新⽣的⼈民政权,A正确;BCD均与材料和新中国的需求⽆关。

03.(⼭东省烟台市2018届⾼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949年7⽉,中共中央指⽰:“凡三万⼈⼝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迟三个⽉后,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民群众的重要⽅法之⼀。

”这⼀指⽰A. 为渡江作战进⾏战前总动员B. 执⾏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C. 有利于建⽴和巩固⼈民政权D. 标志⼈民代表⼤会制度建⽴【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学⽣抓住关键信息、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题⼲时间“1949年7⽉”结合新民主主义⾰命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04.(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17届⾼三第⼆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研究历史需要⼀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不同的历史观影响着⼈们对历史问题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史观越发多元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史观都是⾰命史观,认为近代中国是⼀段不断出现⾰命⾼潮的历史。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考点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01.(2022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对于即将参与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A【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日内瓦会议【名师点睛】新中国初期外交去年考到万隆会议,今年考查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重点。

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

02.(2022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答案】B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猎取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量。

本题以20世纪60年月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切入点,深化考查了考生对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月外交活动的生疏和理解。

新中国建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封锁,很多西方国家迫于美国压力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坚决的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欧美的外交封锁。

进入六十年月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削减了对中国的救济和支持,并且由于意识形态和领土问题与中国爆发争端和冲突,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往来。

这就要求同学在备考时要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生疏到在国家交往中,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底线,以此来看待国际交往中的行为和准则。

高考历史题精选2(当代中国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高考历史题精选2(当代中国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高考历史题精选(4)一、选择题:1、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

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2、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3、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

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

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7、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高中历史专项复习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高中历史专项复习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

本专题含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五个系统而实用的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被动开放(1)晚清外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立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和洋务事宜。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中法新约》第一次使列强取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特权。

《马关条约》使众多列强可向中国输出资本,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维新派希望列强支持中国变法。

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口号盲目排外。

《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南京临时政府外交: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来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3)北洋政府外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掌握清政府全部统治大权并最终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后以基本接受“二十一条”来取得日本对其称帝复辟的支持。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走上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中共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都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有关。

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4)南京国民政府外交: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发动政变,篡夺了大革命果实,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抗战时期,英美苏等国谴责蒋介石破坏中国抗日大局,英美等国取消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企图实现控制中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过渡时期:面对两大阵营尖税对立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倒向苏联)等外交方针(还包含“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记忆:①尊重主权②不侵犯,③不干内政④等⑤和平),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016年高考历史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命题探究(含解析)

2016年高考历史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命题探究(含解析)

2016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命题探究(含解析)新人教版【高频考点解读】一个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两大主题: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曲折历程。

三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热点题型】题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例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

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答案 B【提分秘籍】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日益完善,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保证。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指导下,首先实践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两岸关系得到新的发展。

题型二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例2、(2014·江苏单科,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

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

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答案 C【提分秘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促成外交重大突破;新时期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高考历史一轮真题演练:《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高考历史一轮真题演练:《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高考历史一轮真题演练:《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第8讲[命题视角透析]1.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及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外交上命题立意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背景下的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与当今世界的焦点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进行链接考查。

2.引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新中国初期外交的三大方针,着重考查“一边倒”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必要性。

引用史料或伟人的言论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

结合重大新闻图片或新闻评论考查新中国初期和新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真题实战演练]1.(2011·江苏卷)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解析:本题可以从时间排除。

中苏关系恶化始于1956年,而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排除A项。

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B项。

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排除C 项。

走出去的目的是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发挥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应有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2.(2011·海南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

解题时根据题干的关键词:1955年、周恩来等,可知此次会议指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A3.(2012·山东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问题时提出来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初的外交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仇视封锁新中国,A项应为其主要目的。

2019届高考历史高考题型分类总结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2019届高考历史高考题型分类总结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
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
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 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
3
新时期外交政策 的调整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建 设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 环境。
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表现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 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一张图学透 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的外
交建树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 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例如2001年,中国、俄 罗斯等六国在上海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一张图学透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背景
新中国初期的 外交成就
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 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内:新中国成立,进行政权巩固和
提出时间: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与苏联争霸的
需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一张图学透
概况: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 20世纪70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 代中国外交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13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真题速递1.(2019·某某高考·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

”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答案】C【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出现,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没有改变美苏对峙格局,故A项错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无法消除,故B项错误;70年代,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是美苏,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能决定国际关系,故D项错误。

2.(2018·高考·19)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某某国)缔结和平公约。

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

随后,美国同意和谈。

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答案】A【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结合材料时间可知是因为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打败了美国,故A项正确;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未放弃冷战对峙,故B项错误;联合国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且材料中五大国不是联合国,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五大国缔结朝鲜的和平公约,朝鲜半岛并未实现统一,故D项错误。

3.(2018·某某高考·12)1984年10月,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X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

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中国现代史)0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中国现代史)0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

故答案为D。

【答案】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

故答案为D。

【答案】D▃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3 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3 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解析版)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22年高考未涉及)考点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01.(2022年江苏单科08)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知我,我确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掩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考点三:“文化大革命”(2022年高考未涉及)考点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2022年高考未涉及)考点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01. (2022年上海单科28)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殊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A.三权分立原则B.地方自治原则C.主权公正原则D.一国两制原则【答案】D【解析】考点六: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01.(2022年四川文综08)20世纪50年月,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消退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02.(2022年广东文综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

亚非拉毁灭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推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家,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
考点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01.(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A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日内瓦会议
【名师点睛】新中国初期外交去年考到万隆会议,今年考查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重点。

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

02.(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
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答案】B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外交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新中国建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封锁,许多西方国家迫于美国压力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定的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欧美的外交封锁。

进入六十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减少了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并且因为意识形态和领土问题与中国爆发争端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往来。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时要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到在国家交往中,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底线,以此来看待国际交往中的行为和准则。

考点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01.(2016年上海高考单科卷历史28)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三次建交高潮中第三次是发生在1979年。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1979年所取得的最重要得外交大事就是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引发了西方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C选项是20世纪末的事情;D选项发生在1972年。

【考点定位】中国走向世界·外交舞台的拓展·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建交
【名师点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外交热潮: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当时的主要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建交热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个时期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中美关系解冻也在此时期开始出现。

第三次建交热潮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在这影响之下西方各国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考点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01.(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

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

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答案】A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从宏观上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时期,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多次举办以不同文明对话
为主题的国际会议;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争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