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分析阐述了第二语言习得和相关学科,特别是语言学、第一语言习得等学科的关系,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专题介绍先后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理论,分别是“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变异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多元发展模式”“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

三、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流派;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备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为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打下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基本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明确掌握关于语言学习的理论,并有意识的运用有关学习者行为理论的原则来控制、改善自己的外语学习,最终形成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独立见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基础,并为学生以后的教学实践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教学目标】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1)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发展的简要回顾(2)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3)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学时分配】4【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授课内容】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四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第五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发展的简要回顾【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难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授课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为什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把Corder 和 Selinder发表的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第二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教学目标】了解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1)了解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基本原理(2)理解对比分析走向没落和偏误分析兴起的原因(3)掌握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研究方法【学时分配】4【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授课内容】第四节对比分析第五节偏误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研究方法(2)难点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基本原理【授课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偏误分析是如何产生的?第三章中介语研究【教学目标】理解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中介语语用研究(1)了解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2)理解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3)掌握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后续研究;中介语语用研究【学时分配】4【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授课内容】第五节中介语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第六节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第七节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后续研究第八节中介语语用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2)难点中介语语用研究【授课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1.课外阅读资料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作业与思考题的要求如何理解中介语语用学的定义?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教学目标】理解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基本结论(1)了解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缘起;(2)理解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理论争议;(3)掌握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及其基本结论。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课程设计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课程设计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课程设计课程介绍第二语言习得导论是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学科。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掌握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口语、听力、写作和阅读等方面的第二语言能力。

课程大纲第一讲: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第二语言习得的意义•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区别第二讲: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习得假说•互补假说•输入假说•墨菲定律•克拉申说第三讲: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个人因素第四讲:第二语言听力习得•原声输入和修改输入•英语语音和语调的特点•提高听力的技巧•英语听力的评估第五讲:第二语言口语习得•图像式思维、听说链接和句子级输入•常用口语表达和语法结构•会话技巧和发音练习•口语能力的评估第六讲:第二语言阅读习得•阅读有关假设和背景知识•阅读策略和技巧•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设计•阅读能力的评估第七讲:第二语言写作习得•句子级模仿、语篇排列和修改技巧•不同类型写作的样例和要点•写作的内容和结构要求•写作能力的评估第八讲: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的制定•任务型教学和沉浸式教学•认知语言学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学生评估和反馈课程作业•第一次作业:对英语习得的理解和认知•第二次作业:阅读英语文章并进行分析•第三次作业:读音练习,模仿不同语调表达口音•第四次作业:写一篇简单文章,注意结构和语言表达•第五次作业:教材内容的思考和反思•第六次作业:听力练习,填空短文的听力主要是为了配合此课程的主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七次作业:结合教材和课堂讨论,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课程评估•平时作业(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掌握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将来深入研究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第一章:二语习得概述1.1 定义:二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习得一种非母语的过程。

1.2 重要性:二语习得对于个人发展、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3 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的区别:探讨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1.4 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介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交际法和交际语言教学等理论。

第二章: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2.1 个人因素:年龄、性别、认知能力、学习动机等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2.2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文化背景、语言接触等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2.3 教育因素:教学方法、教材、教师素质等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2.4 语言因素:语法、词汇、发音等语言要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第三章:二语习得的过程与阶段3.1 刺激阶段:学习者接触二语,对二语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3.2 习得阶段: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主动习得二语知识。

3.3 应用阶段:学习者将所习得的二语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中。

3.4 巩固阶段:学习者通过复习、实践等手段巩固二语知识。

第四章:二语习得的心理机制4.1 注意力:学习者关注二语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2 记忆力:学习者运用记忆策略,巩固二语知识。

4.3 语言习得装置:探讨大脑中负责语言习得的神经机制。

4.4 语言迁移: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第五章:二语习得的有效策略5.1 交际法:通过实际交流,提高二语应用能力。

5.2 浸泡式学习:全身心投入二语环境,加速习得过程。

5.3 任务型教学:以完成实际任务为目标,提高学习者动机。

5.4 自我调控学习:学习者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

第六章:二语习得的心理语言学6.1 心理语言学与二语习得:介绍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

6.2 语言理解与产生:探讨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和产生能力。

6.3 语言加工:分析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对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加工过程。

6.4 语言习得的心理障碍:探讨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4053【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学分】2【总学时】34【讲授学时】34【实验学时】【先修课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师范方向高年级学生【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第二语言(外语)习得的性质、特点、内容、理论研究流派、研究热点、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方法等。

本课程采用多元视角,对二语习得与教学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介绍与探讨,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二语习得与教学全过程的诸方面,学习和研究二语习得与教学理论,从而加深对二语教学这一认知活动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语习得与教学打下基础,提高科研能力,提高运用理论探讨和解决英语教学问题的能力,力争成为积极、自觉的思考者和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者、研究者。

【内容提要】第一章【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语言教学中几个最基本的议题,即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

[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理论基础的全貌,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审慎、理智、全面的思考,从中悟出自己的语言教学思路或理论。

[讲授学时] 2 学时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学与心理学的趋势第二节[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二章【第一语言习得】[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第一语言习得是认识第二语言学习原理的基础、掌握第一语言习得所涉及的主要议题、概念和主流理论观点.[重点难点] 使学生意识到虽然本章议题都尚无定论,但第一语言习得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系密切相关,其导向和成果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颇具启示.[讲授学时] 2 学时第一节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行为主义内在论功能主义第二节 [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问题]能力与行为理解与产出先天本质与后天培养普遍语法系统性与变化性语言与思维模仿实践输入语篇第三章【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对比】[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可做的三类对比及三类比较重涉及的6个议题(关键期假设;神经学的研究成果;精神运动协调方面的探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情感因素的作用;语言发展的因素)[重点难点]对本章所论述的因素进行综合思考,就任何一类比较形成自己的认识。

新 语言习得教案

新  语言习得教案

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案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ngshui University课程名称语言习得概论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班级 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授课教师刘云2013-2014 学年度第 1 学期(一)绪论(2学时)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也叫“二语习得”。

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认为成人L2学习者有两种独立的语言获得方式,两者在获得方式、心理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类型、作用等方面都不同Krashen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

学得的知识无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

即所谓“无接口观点”。

自然习得研究的证据表明,在习得情况下并未发生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学习者可以先学会某个规则,但是并没有习得这个规则。

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导致习得过程的发生。

无接口观点的证据:Seliger(1979)的证据: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则。

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知识不相关。

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是彼此独立的。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外语习得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的。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前者指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后者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汉语二语语音教案

汉语二语语音教案

汉语二语语音教案教案标题:汉语二语语音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并准确运用汉语二语的基本音素。

2. 学生能够辨别和纠正自己发音中的错误,并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对话和朗读练习。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投影仪2. 录音设备3. 汉语二语发音教材和练习册4. 学生练习册和笔记本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录音或展示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汉语二语语音学习的兴趣。

-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对汉语发音的认识和困惑。

2. 介绍汉语二语语音的基本特点(10分钟)- 通过课件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汉语二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 解释汉语二语中与学生母语不同的音素,如舌尖音、喉塞音等,并与学生的母语进行对比。

3. 学习和练习声母(15分钟)- 分别介绍汉语二语中的清辅音和浊辅音,并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 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声母组合,并进行朗读练习。

- 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要求学生在对话中运用所学的声母。

4. 学习和练习韵母(15分钟)- 分别介绍汉语二语中的单元音和复元音,并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 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韵母组合,并进行朗读练习。

- 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要求学生在对话中运用所学的韵母。

5. 学习和练习声调(15分钟)- 介绍汉语二语中的四个声调,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声调。

- 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单音节词和句子,进行朗读和模仿练习。

- 进行口语对话练习,要求学生在对话中运用所学的声调。

6. 总结和评价(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继续加强语音练习。

-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

- 对学生的发音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个别辅导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建议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发音练习,可以利用录音设备进行自我评估和纠正。

2. 鼓励学生多参与口语练习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二语习得教案

二语习得教案

教案一. 教学对象:来自美国的初级汉语班留学生二. 课型:语法课三.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部分》第二册四. 教具:课本、多媒体课件等五. 教学内容:词汇、语法、课文内容六.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所学单词,理解课文及语法,并能熟练运用学的的新句型造句七. 教学重点、难点:除了……以外,本来,不得不八. 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 45分钟九. 教学步骤/环节/过程:㈠复习旧课:字、词、语法、写、说等。

(此部分需先提问学生上台演板上节学过的生词,目的不只是默写,更重要是回忆上节语法点,这个过程即包含监控,对上节内容的回忆和已学到知识的检测监控)下面是结合例子复习语法知识点1.这个超市不太大,但是东西很多。

(但是)2.我去商店买东西。

(连动句)3.我要买一件衬衣。

(要+动词)你要不要买皮鞋?/你要买皮鞋吗?我不要买皮鞋,我要买运动鞋。

4.“还是”和“或者”:表示选择⑴你要买运动鞋还是皮鞋?/你去还是他去?“还是”用于选择疑问句,如:⑵下午我看书或者听音乐。

“或者”用于陈述句,如:(比较:下午我看书还是听音乐?)5.的”字结构:功能与名词相当例一: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都有。

例二:红的、白的、黄的、蓝的、绿的都有。

另: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的”例一:这个超市里有吃的东西,有用的东西。

例二:这个书店很小,但是买书的人非常多。

6. 她们常常教我一些简单的汉语。

给您三百块。

双宾语句:动词+间接宾语(人)+直接宾语(事物)7. 给我那件蓝的,我看一看请试一试V一V:表示试着做某事补充:听一听、想一想、等一等第一部分总结:此部分需让学生用上节的语法点造句,老师检查学习掌握情况,改正必要改正的错误。

此过程包含监控。

㈡学习新课:(1)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除了早起以外,中国人晚上洗澡的习惯也是我到了北京以后才发现的。

一般来说,美国人经常早上洗澡,中国人却喜欢晚上洗澡。

我本来总是早上洗澡,来了中国以后,不得不改成晚上洗澡了。

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设计

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设计

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设计导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英语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二语习得理论作为指导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教师们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设计建议。

一、二语习得理论简介二语习得理论是指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和“获得假设”。

输入假设认为,学习者通过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来习得语言,而非通过教师的指导。

获得假设则强调了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与学习(通过学习语法规则等)是不同的。

这些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

教师需要将二语习得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例如通过阅读、听力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材料。

其次,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任务和评估方式。

三、教学设计建议1. 创设真实语境: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如购物、旅行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语言的习得。

2. 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

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英语。

“二语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语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语习得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任课教师:课程名称:二语习得理论Course Name: Theory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学时数:36小时学分数:2学分适用专业: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开课时间:教学第1周——教学第18周课程要求及目的:要求: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什么是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等基本概念。

通过对这些概念及理论的了解与掌握,能更好地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懂得如何在将来把外语教学搞得科学合理。

目的:通过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主要理论和观点、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依靠与相互发展的关系。

通过理论学习、实证思考,学生应懂得别人是如何来论证这一方面的理论的,从而学会自己应如何用这一方面的理论来合理地指导自己,从而培养自己,让自己开展在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合理的外语学习。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部分:二语习得的概念及框架(10学时)页脚内容1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什么是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等基本概念。

通过对这些概念及理论的了解与掌握,能更好地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懂得如何在将来把外语教学搞得科学合理。

第二部分:二语习得的三个方面(16 学时)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从语言学方面、语言交际的社会背景方面、以及会话者的心理因素方面对语言习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语言不是简单的一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的,而是多元相关的。

要把语言教学教好、学好,教师和学生必须对与其相关的方面的其它因素皆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

这样,他们才能把语言习得搞好。

第三部分:教和学中的二语习得(10 学时)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要从语言的功能来了解语言敎和学的原理。

语言不是完全靠讲解传授能学好的,而是要通过练来掌握的。

只有练,语言能力才能提高,语言习得才能产生。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方案计划大纲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4053【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学分】2【总学时】34【讲授学时】34【实验学时】【先修课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师范方向高年级学生【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第二语言(外语)习得的性质、特点、内容、理论研究流派、研究热点、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方法等。

本课程采用多元视角,对二语习得与教学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介绍与探讨,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二语习得与教学全过程的诸方面,学习和研究二语习得与教学理论,从而加深对二语教学这一认知活动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语习得与教学打下基础,提高科研能力,提高运用理论探讨和解决英语教学问题的能力,力争成为积极、自觉的思考者和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者、研究者。

【内容提要】第一章【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语言教学中几个最基本的议题,即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

[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理论基础的全貌,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审慎、理智、全面的思考,从中悟出自己的语言教学思路或理论。

[讲授学时] 2 学时第一节[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学习与教学语言学与心理学的趋势第二节[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二章【第一语言习得】[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第一语言习得是认识第二语言学习原理的基础、掌握第一语言习得所涉及的主要议题、概念和主流理论观点。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意识到虽然本章议题都尚无定论,但第一语言习得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系密切相关,其导向和成果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颇具启示。

[讲授学时] 2 学时第一节[第一语言习得理论]行为主义内在论功能主义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问题]能力与行为理解与产出先天本质与后天培养普遍语法系统性与变化性语言与思维实践输入语篇第三章【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对比】[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可做的三类对比及三类比较重涉及的6个议题(关键期假设;神经学的研究成果;精神运动协调方面的探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情感因素的作用;语言发展的因素)[重点难点] 对本章所论述的因素进行综合思考,就任何一类比较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二语习得课程名称(英文):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 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4604441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语言学授课对象:英语师范专业学生三、课程简介二语习得是关于描述和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及学习者因素的课程。

该课程对于英语师范生了解英语学习的过程,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主要包括如下主要内容:二语习得的关键问题、中介语、语料收集方法、语料分析方法、个体学习者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输入、互动与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策略、课堂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

四、课程目标1)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原则,熟悉主要的术语、概念和理论。

2)掌握语料收集和分析方法,并能简单分析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差异、心理及认知因素等方面。

3)作为未来教师,能够分析语言学习和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4)课程将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同时使师范生从学习层面领悟教学,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做准备。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课程概述1. 课时数:2节课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相关术语及定义;双语、多语现象和现状。

3. 学生学习任务掌握本章节的概念和术语、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堂陈述。

4. 教学方法教学按照下列程序展开:学生陈述---教师讲授---讨论---完成习题。

讨论主要有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课堂陈述,依据准备和表述情况进行评分。

5. 课外学习要求研读课本第二章内容,准备课堂陈述,完成课后习题(pp6)。

第二章第二语言习得课程基础1. 课时数:2节课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讲授内容包含语言学习本质,语言习得逻辑问题;学习和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框架。

4 外汉概论 之四 第四讲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教程教案

4   外汉概论 之四 第四讲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教程教案
19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
发展中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来自3 方面。
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
理论批评
来自实践的批评
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有许多偏误并不是母语负迁移引 起的。如母语汉语的英语二语习得者将child的复数形式 说成childs,是由student:students类推而来的,跟母 语无关。这类偏误可称为“非对比性偏误”或“非干扰 性偏误”。 Brooks曾概括出引发学习者偏误的4种原因: 1)学习者不了解结构类型,因此出现随机性偏误。 2)正确的模式没有得到足够的练习。 3)由一语引起的误解。 4)学生遵循一般规则,但这一规则不适用某一特殊情 况。 只有3)是由母语干扰造成的,其余3类原因引发的偏误 都是非干扰性的。也就是说,只研究干扰性偏误的对比 分析,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不象以前说的那么大。
其实,对比分析的心理学部分应该研究
干扰产生的条件。即,考察一语二语的 区别何时导致负迁移产生偏误,何时不 导致负迁移产生偏误。 光根据一语和二语的语言区别来预测和 解释偏误是否产生是很难的。 心理学的解释能帮助我们确定干扰是否 发生、何时发生的非语言学变量到底是 什么。
一个可能的变量是二语习得环境。 干扰在自然的二语习得中并不是主要因素; 因为学习者广泛、密集地接触目的语。 但在学校教学中,学习者总是在课间使用一 语,强化顺抑制,使干扰大量出现。 另一个变量是学习者的学习阶段。 Taylor的研究证明,初级和中级阶段的学生会 出现大量干扰。前者主要源于负迁移,后者 主要源于目的语的规则泛化。
有学者认为,这些语言差异可以跟学
习困难联系起来,列出“困难等 级”(hierarchy of difficulty)。构成的困 难等级从零级逐步升到最高级。 但这种观点仅基于语言差异等级相当 于学习难度等级的观点,虽然有一定 的道理,但没有实践研究支持,也没 有心理学理论的支撑。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一、引言1. 介绍二语习得的概念和重要性2. 解释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的区别3. 强调二语习得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二、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介绍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语言习得的过程2. 认知理论:讲解认知发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3. 社会语言学理论:探讨社会互动和文化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三、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1. 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智力等对二语习得的影响2. 社会因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对二语习得的作用3. 语言因素:语言距离、语言输入、语言输出等对二语习得的贡献四、二语习得的过程与阶段1. 早期阶段:语音感知、词汇积累和简单表达2. 中期阶段:语法规则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3. 后期阶段:语言能力的巩固和高级语言技能的发展五、二语教学策略与应用1. 交际法:介绍交际法的原则和教学实践2. 任务型教学:讲解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法3. 语言技术教学:探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六、二语习得中的常见问题与挑战1. 错误分析:解释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2. 习得与学习差异:探讨习得与学习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3. 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分析学习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七、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1. 文化差异与交际策略: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策略2. 文化认同与二语习得:探讨文化认同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3. 跨文化交际活动设计:设计课堂跨文化交际活动,提升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八、二语测试与评估1. 测试类型与方法:介绍常用二语测试类型(如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及评估方法2. 测试焦虑与应对策略:分析测试焦虑对学习者表现的影响,提供应对策略3. 测试评价与反馈:讲解如何对学习者的二语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习者进步九、二语习得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介绍案例研究、访谈、观察等定性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2. 定量研究:讲解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定量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3. 混合方法研究:探讨如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提高二语习得研究的全面性十、二语习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驱动的二语习得:展望、大数据等技术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前景2. 多模态语言教学:探讨多模态语言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像等)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3. 终身学习与二语习得:强调终身学习理念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培养学习者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些章节内容可以作为您教学的参考,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语习得PPT学习教案

二语习得PPT学习教案
来的习得机制,单靠语言输入是学不会语言的。 • 另一方面,外在的语言输入为学习者提供的仅仅是关
于目的语结构规则的“正面证据”(positive evidence),缺少“反面证据”(negative evidence)。 • 结果: 知道“怎样说”,不知道那些规则“不能说”。
因素
第24页/共77页
一、语言输入与语言形式调整的研究
(一)“外国人话语”的特点 “外国人话语”——指外国人的话语?(×)
——指对外国人说的话语。 Ferguson:“外国人话语”是指说某语言的人对该
语言能力有限者或者根本没有该语言能力者所使 用的一种简化的语体。 “外国人话语”与标准英语有三方面不用:
5
第27页/共77页
合语法的与不合语法的 “外国人话语” Grammatical and ungrammatical foreigner talk
第28页/共77页
Ungrammatical talk
Ferguson 认为不合语法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种类 型
1. 省略某些功能词(系动词、冠词、连接词、屈折词素等) Mary (is) doctor. This (is) car.
第35页/共77页
配对互动任务实验:
48名被试被分为两组,即母语者—母语者16对,母语者—非母语者 16对,每16对被试面对面的进行6项口头表达任务,如自由交流、 游戏提示、参与游戏等。游戏结束后,首先对两组被试语言形式 调整进行统计分析,如平均时长、名词和动词的频次以及句子复 杂性的分析;然后对两组被试的“互动调整”进行统计分析,如 “自我重复”、“确认”、“理解检查”、“请求澄清”等分析。
这样才能使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23页/共77页

二语习得教案

二语习得教案

Fossilization: the cessation of learning or progress. few learners can reach the proficiency level of the native speakers‟ in language learning.
6. discussion:
4.3 morphology and lexicon morph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word formation. E.g., before is composed of be and fore, and these two parts are called morphemes, which are the minimal unit of meaning.
--discourse analysis --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 education
and others.
2. Examples of SSLA research
2.1 题目: 词汇量、词汇深度知识与 语言综合能力关系研究 (变量关系) (1)研究问题: --词汇量、词汇深度知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预 测语言综合能力及分项语言能力? --词汇量的扩大是否引起词汇深度知识的增长? 对不同词汇量的学习者,词汇广度与深度知 识的关系是否相同?
5. The nature of nonnative speaker knowledge
the language system created by L2 learners is called interlanguage (IL), which contain elements from the L1, the L2 and those created by learners themselves.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

二语习得教案考试重点一、二语习得理论基础1.1 定义及重要性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概念强调二语习得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1.2 主要二语习得理论介绍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等分析各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应用二、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2.1 个人因素介绍年龄、性别、认知风格、动机、态度等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分析各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具体作用2.2 社会文化因素介绍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等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分析各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具体作用三、二语习得的过程与阶段3.1 习得与学习解释习得与学习的区别分析习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3.2 发展阶段介绍沉默期、语法干扰期、调整期、成熟期等阶段分析各阶段的特点及教学策略四、二语习得教学策略与应用4.1 教学方法与技巧介绍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分析各种方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及效果4.2 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分析如何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兴趣、水平等因素设计教学活动五、评估与测试5.1 评估方式介绍口试、笔试、课堂观察等评估方式分析各种评估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5.2 测试设计与分析介绍如何设计有效的二语习得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为教学提供反馈和建议六、语言输入与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6.1 语言输入解释语言输入的概念及重要性探讨如何提供足够的、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6.2 语言输出解释语言输出的概念及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语言输出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七、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7.1 语言迁移概述解释语言迁移的概念及类型(正迁移、负迁移)探讨语言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7.2 减少语言迁移的策略分析如何通过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减少语言迁移介绍避免错误、利用已有知识等策略八、语言习得中的错误分析8.1 错误分类介绍错误分类及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各种错误产生的原因及特点8.2 错误处理策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介绍宽容对待、纠正与反馈等策略九、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9.1 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分析如何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设置课程及选择教材强调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与学习者需求的一致性9.2 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探讨教师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角色分析教师如何通过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十、二语习得研究及其启示10.1 研究方法与成果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分析各种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10.2 发展趋势与展望分析二语习得领域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二语习得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十一、学习策略与二语习得11.1 学习策略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分类,如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等。

二语第二单元教案

二语第二单元教案

二语第二单元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第二语言的基本语法、词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第二语言进行日常交流。

1.2 课程内容本单元将介绍第二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

第二章:语音学习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第二语言的音标和发音规则,提高发音准确性和语音美感。

2.2 教学内容本章将介绍第二语言的音标系统、发音规则和常用语音表达,并通过发音练习和听力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第三章:词汇学习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本单元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2 教学内容本章将介绍本单元的主题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词汇练习和口语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第四章:语法学习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本单元的语法规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

4.2 教学内容本章将介绍本单元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并通过语法练习和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

第五章:综合实践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法、词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5.2 教学内容本章将通过口语交流、听力训练、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第六章:听力训练6.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听力训练,学生将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对话和短文,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6.2 教学内容本章将提供多种听力材料,包括对话、故事、新闻等,旨在通过不同的语境和话题,训练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听辨和理解能力。

第七章:口语表达7.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口语表达练习,学生将能够流利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日常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2 教学内容本章将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提供多种口语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主语分类
(a) 名词/代词做主语 (非标记主语)
• 他是我们班班长。 • 李明喜欢赵晶。
2020/9/28
(b) 不定式作主语
To keep healthy means you should do exercise regularly.
(c ) 现在分词作主语
Smoking is harmful.
2020/9/28
e.g. Don’t begin a sentence with a conjunction and do not end a sentence with a preposition.
4.2.2 descriptive grammar: the patterns underlying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s by native speakers in communication
2020/9/28
2.3 题目: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主语 的习得研究
(1) 研究问题:
(a)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标记性主语 和非标记性主语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b)不同的标记性主语是否对中国英语学习 者产生不同的难度?
2020/9/28
(C)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主语的习得 是否会随着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增长?
2020/9/28
(2)定义: --词汇深度:学习者掌握一个词的全部 意义和用法的程度
--词汇广度(词汇量):阅读词汇量或 消极词汇量,反映的是了解一个词最常 用含义的能力。
2020/9/28
(3)结论:
词汇广度、深度知识均能有效预测语言 综合能力,其中词汇深度知识对语言综 合能力的预测力强于词汇广度知识,这 一优势体现在对完形填空及写作的预测 中;总体上,词汇广度与深度知识呈高 度正相关,但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仍落 后与词汇广度知识。
2020/9/28
6. discussion: 6.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LA research and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20/9/28
-- The focus of pedagogy research: the lesson planning, classroom activities, tasks, evaluation used by the teacher with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SLA is concerned with the constraints that influenc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2020/9/28
Fossilization: the cessation of learning or progress. few learners can reach the proficiency level of the native speakers’ in language learning.
(3) 结论: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非标记性主语的习得明显 好于对标记性主语的习得,并且三个水平组 对这两类主语的习得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 是说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对标 记性主语的习得更容易。另外,从他们给出 的判断原因来看,他们对非标记性主语更加 熟悉。学习者对四种标记性主语的习得存在 不同的程度困难。总的来说,中国英语学习 者对英语主语的习得会随着水平的提高而提 高。
45.2 syntax the knowledge we have of the order of elements in a sentence.
Two types of grammar 4.2.1 prescriptive grammar grammar rules that are taught in school, often without regard to how they are actually used by NNS.
---why most L2 learners do not reach the same degree of proficiency in the L2 as in their L1. --- why only some learners can achieve native-like proficiency in more than one language.
2020/9/28
(3). What is the scope of SSLA ?
--- how learners create a new language system with limited input
--- what is learned and what is not
2020/9/2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Susan Gass & Larry Selinker
2020/9/28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Review: (1) What is SSLA ?
the study of how second languages are learned, including the processes and constraints underlying the learning of a second language by children and adults in natural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settings.
--linguistics --psychology --psycholinguisitics --sociology --sociolinguistics
2020/9/28
--discourse analysis --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 education
and others.
2020/9/28
4.3 morphology and lexicon morph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word formation. E.g., before is composed of be and fore, and these two parts are called morphemes, which are the minimal unit of meaning.
2020/9/28
5. The nature of nonnative speaker knowledge
the language system created by L2 learners is called interlanguage (IL), which contain elements from the L1, the L2 and those created by learners themselves.
2020/9/28
--- Do the rules created by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vary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of use?
2020/9/28
(4). Areas of study that are relevant to SLA
2020/9/28
language after the learning of the native language be it the second, third, or fourth language.
3.4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learning of a nonnative language in the non-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
2020/9/28
2. Examples of SSLA research
2.1 题目: 词汇量、词汇深度知识与 语言综合能力关系研究 (变量关系)
(1)研究问题: --词汇量、词汇深度知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预
测语言综合能力及分项语言能力?
--词汇量的扩大是否引起词汇深度知识的增长 ?对不同词汇量的学习者,词汇广度与深度 知识的关系是否相同?
2020/9/28
--- the nature of learners’ hypotheses of the rules of the L2: are the rules formed like those in the L1 or in the L2?
--- are there universal patterns common to all learners regardless of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2020/9/28
what are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sounds and what sounds are found in what parts of words. e.g: bnick is not possible
brain is possible
2020/9/28
2020/9/28
(2) What is the goal of SSLA ?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SSLA is exploring the change of learners’ internal mental state, i.e., competence, revealing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 and intelligence by examining their perform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