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护理指导:感染性腹泻病的治疗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有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等。
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月)有2个发病高峰。
根据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根据病情可分为: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易感因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少,且消化酶活性低,容易消化道功能紊乱。
2.小儿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相对多,消化道负担重。
3.胃肠道防御功能较差婴儿胃酸偏低,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胃肠道sIgA 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
牛乳中虽含部分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具极易被污染,所以说人工喂养小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小儿。
(二)病因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两类。
其中感染性约占85%以上,又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1.感染因素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有细菌、病毒与原虫等,肠道内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而导致腹泻。
2.非感染因素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过敏性腹泻;乳糖酶、双糖酶缺乏或气候突然变化等因素所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一)腹泻的临床表现1.胃肠道症状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较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
在一项早期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Pierce等人发现严重霍乱成人患者每6小时口服500mg四环素,持续两天后,平均排便量由安慰剂组的13.5升降至四环素组的3.9升,下降了71.1%;平均病程从对照组的75.5小时减至四环素组的31.6小时44。20年后在同样人群中进行的实验中,Rabbani等人发现,严重霍乱成人患者口服单剂量1g四环素后,与安慰剂组相比,总排便量、腹泻病程和微生物分泌均明显降低45。在以上2次试验中,也评估了呋喃唑酮治疗霍乱的有效性:第一个试验中呋喃唑酮的有效性与四环素基本相同44,而第二个试验中呋喃唑酮的有效性与安慰剂相似45,表明霍乱弧菌与许多其他细菌肠病原体一样,随着时间能对特定抗菌药产生抗药性46。对疑似或确诊霍乱的现有标准疗法为除了加强补液外,还应使用霍乱介质在某特定区域敏感的抗菌药47。
联系方式: Eduardo Salazar-Lindo, Av.El Polo 740, Of. C-410, Surco, Lima 33, Peru. E:esalazar@
急性感染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严重程度各异。有的患者出现轻度症状,数小时后就消失;但有的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脱水,酸中毒,血钾丢失或败血症,若持续多天可导致营养流失。由于发病突然且可引起一系列警告性症状如发热和呕吐等,因此即便是轻度腹泻也可使患者亲属感到不安。例如,据估计在北美和欧洲的急诊室,有4-8%的5岁以下儿童因急性腹泻就诊1,2。由于该疾病可导致高住院率或死亡率,使发展中国家的医疗负担在不断加重3,4。因此,及时、安全、有效地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对他们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讨论使用口服补液剂的同时,加用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措施
后少 ,先 快后慢 的原则 ,及 时纠正酸 中毒和 电解质紊乱 ,加强
巡 视 ;输 液速 度 过 快 易 发 生 心 力 衰 竭 及 肺 水 肿 ,过 慢 则 脱 水 不 能及 时 纠正 J 。
2 3 生命体征 的观察 .
注意 观察生命 体征 的变 化 ,严格 准确
的 比例 ( 以我 院为例 ) ,所 以要加 强对这 些群体 的卫 生宣 教 ; 另外 ,避 免长期使用抗生素 ,以免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及菌群交 替症 的发 生。
参 考 文 献
1 陈丽林 .感 染性腹 泻的护 理 [ ]华夏 医学 ,2 0 J 0 7,2 ( :9 8 0 5) 6
—
9 9 6.
2 护 理 措 施
理人员应 热情 开导、鼓励 患者使其积极配合和 治疗 ,争取早 日 康复 。 2 6 加强消 毒 隔离 和 开展 卫 生宣 教 切 断 传播 途 径 ,做 好 . “ 三管一灭 ” ,即管好 水源 、管 好粪便 、管好 饮食 、消灭苍 蝇 和蟑螂。对感染性腹 泻 的患 者做到早诊 断 、早 隔离、早治疗 。 做好 消化 道隔离 ,使用专用餐具 ,最好进行分餐 ,避免传染他 人。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 洗手 ,防止 “ 病从 口入 ” 。不吃
作者单位 :103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石景山医 院 004
4 姜天俊 , 秀 , 张 范荣 , .口服 补液盐 治疗 成人 急性感 染性腹 泻 等 脱水 的效果分析 [ ].中国全科 医学 , 0 9 2 (2 : 2 9 J 2 0 ,1 1 ) 2 3 .
变 质 或不 干净 的 食 物 和 未 煮 熟 的或 未 加 热 的 鱼 虾 蟹 肉 、腌 制
2 1 饮食护理 .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有不洁饮食史,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轮状病毒肠炎等,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03
02
01
鉴别诊断
03
CHAPTER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补液治疗
对于严重脱水的患儿,应立即进行补液治疗,以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常用的补液盐溶液包括口服补液盐和静脉补液盐。
止泻药
脱水
电解质紊乱
营养不良
01
02
04
诊断标准
每日大便次数≥3次,且呈水样或稀糊状。
大便常规检查无红细胞和白细胞,或有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大便培养阴性或阳性,但与临床症状不相关。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等。
03
大便培养阳性,可伴有发热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
食物中毒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指南的适用范围
制定本指南的目的是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一套规范、科学的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和管理方案,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本指南的意义在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诊疗效果。同时,本指南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保障儿童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成功案例二
某地区开展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防治项目,通过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和改善水质等综合措施,显著降低了该地区的腹泻病发病率。
成功案例介绍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死亡率的关键。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经验教训一
加强医院内部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这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病房通风和消毒等措施。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在2007年1月-2011年4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3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结果:观察组38例患儿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5例患儿中,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护理有效率为74.3%。
结论:在对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实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舒适型护理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92-01感染性腹泻主要是指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所导致的肠道炎症,由此引发腹泻,对于患儿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食欲不振、全身不适、大便次数增多等,严重影响到了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
因此,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要及时给予患儿对症治疗,以缓解患儿的痛苦,并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
而在对患儿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儿舒适型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实现其病情的快速改善[1]。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对其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07年1月-2011年4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3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7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岁,女性33例,年龄在11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需要及时的对症治疗。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小儿腹泻的治疗与护理
小儿腹泻一、定义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并造成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征。
6个月~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腹泻病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大类。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1)感染因素分肠道内和肠道外感染。
①肠道内感染:常见的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等。
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能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为四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及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耶尔森菌等均可引起感染性腹泻。
病毒感染主要有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其次有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小圆形病毒中的诺瓦克病毒、冠状病毒、星状及杆状病毒等。
②肠道外感染:婴幼儿在消化道外感染(如中耳炎、咽炎、肺炎)时也可并发腹泻。
过去认为是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现在很多情况下发现肠道内也有该病原感染的存在。
(2)饮食因素如饮食过量、加辅食过快、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等。
(3)其他因素如牛奶过敏引起的过敏性腹泻、由于双糖酶缺乏引起的糖原性腹泻、药物过敏引起的腹泻及气候突变不适应所致的腹泻等。
2.发病机制(1)细菌及病毒的致病作用①细菌黏附在肠黏膜上繁殖,如大肠埃希菌有含丝状膜蛋白的纤毛,可附着在肠黏膜上,并可通过其运动穿透覆盖在肠黏膜上的黏液胶层,而损伤肠黏膜的微绒毛,影响其吸收功能。
②某些细菌如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可产生耐热及不耐热的毒素,分别激活腺苷酸及鸟苷酸环化酶,通过一系列作用兴奋细胞膜上的蛋白激酶,而促进Cl-分泌,抑制Na+吸收。
另一些细胞毒素则可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影响其功能。
③微生物的侵袭性:轮状病毒、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可侵袭肠黏膜,引起其结构破坏、功能不全。
(2)婴幼儿胃肠道抵抗力差,代谢旺盛,消化系统负荷重,而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酶活力差,神经体液调节功能较差。
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感染性腹泻;预防;护理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患胃、肠、胰、胆等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腹泻,由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腹泻就称为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 diseases)。
感染性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体、多因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长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其预防及护理工作也得到临床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情况,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者142例,均符合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标准[1]。
其中,男65例,女77例;急性腹泻52例,慢性腹泻90例。
起病时间1 d~6个月,平均1.2个月。
1.2 护理方法(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2]:精神烦躁或萎靡都可以是脱水的表现;面色发灰或皮肤发花,出冷汗,精神极度萎靡,四肢发冷,脉搏细数,尿量少,都是休克的表现;观察患者有无肌肉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心律失常等低钾血症的表现;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告知医师,积极对症处理。
此外,还要监测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及伴随症状。
(2)饮食护理: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热能过度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可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食物中的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加重了胃肠的负担。
还应供给低渣饮食,可以尽量减少食物在消化后给肠胃消化道留下的残渣量,从而减少粪便量,并排除机械性的刺激以及任何刺激物质,以减少肠胃道的蠕动,使其获得休息,使病人早日康复。
(3)用药护理[3]: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严格执行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治疗药物,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
新生儿肠炎的护理(1)
实验室检查
肠炎通常根据发病季节、病史、临床表现及大 便性状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病因往往不明确。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可行大便培养、涂片、 病毒抗原检测来检测病原体。还必须判定患儿 有无脱水及电解质、酸碱紊乱。
治疗
1.饮食疗法 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3.药物治疗
护理诊断
1.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腹泻、呕吐体液丢失过多
新生儿肠炎的护理
查房内容
1.病人基本资料、简要病史 2.入院相关检查 3.主要治疗措施 4.疾病相关知识 5.护理措施 6.出院指导
基本资料及病史
患儿姚思颖,女,年龄26天,住院号 242464,因“解稀黄便7天伴臀红3天”入 院,查体:T37.6℃,R35次/分,W3650g, 神清,反应可,无明显脱水貌,皮肤轻度 黄染,臀红伴皮疹近破溃。
效果评价:患儿腹泻次数由每天8-10次变为每天 4-5次,腹泻明显好转。(7.3)
护理措施(二)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2)监测体重变化:体重下降每天最多不超过 体重的1%-2%。 (3)静脉补液: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根据病 情合理安排补液速度和预估补液量,保证出入 量平衡。
效果评价:患儿体温稳定,无腹泻,大便为黄软便, 精神可,无酸中毒、低血钾及休克等表现。 (7.2 )
出院情况
(1)症状:T37℃,R38次/分,T3700g,奶量 80ml,无吐泻。 (2)查体:神清,反应可,皮肤微黄,无皮 疹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晰,脐部干燥,四 肢肌张力正常。肛周皮肤完好。
出院时间:2016年7月3日10:00
出院指导
1.
2.注意保暖,根据室温变化增减衣物,每日开窗 通风一次。
儿科护理腹泻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护理专业三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腹泻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和护理技巧。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儿童的健康理念,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腹泻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和护理技巧。
3. 儿科护理腹泻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等。
2. 教师简要介绍腹泻病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二、讲授新课1. 腹泻病的病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反应等。
2. 腹泻病的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糊状、脓血便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3. 腹泻病的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4. 腹泻病的治疗方法: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
5. 腹泻病的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营养状况:体重、身高、面色、精神状态等。
(3)大便性状、颜色、次数、量、气味等。
(4)局部皮肤情况:肛周、臀部皮肤等。
(5)饮食评估:饮食习惯、饮食量等。
(6)酸碱失衡及脱水情况。
6. 腹泻病的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清洁、舒适,保持空气流通。
(2)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等。
(3)调整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
(4)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肛周及臀部皮肤粘膜损伤。
(5)纠正体液不足,按医嘱进行补液治疗。
(6)观察电解质紊乱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一例腹泻病患儿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情、制定护理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护理方案,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腹泻病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的护理体会
1 . 2临床表现 : 多数患儿急性起病 , 每天腹泻次数 平均 8 1 , 自身的心态。 —5次 穿刺时选择走向清晰 , 比较粗 、 的血管, 直 若患J I: L ̄ I 大便 为 黄稀 水 便 或 蛋 花 汤样 便 数 无 黏液 脓 血 , 有 2 例 有 肢 末 梢 凉 管 收 缩 , 局 部 热 敷 以改 善 血 液 循 环 , 尽 量 使用 多 仅 3 血 可 并 粘液血便 ,8 9 例伴 呕吐 发热 ,3  ̄ ̄ 98c之间 , T 8C 3 . o 多数有咳嗽 、 静脉 留置针 , 以减少患儿痛苦。穿刺后妥善固定 , 并注意预 防患 流涕 等上 呼 吸道 感染 症 状 。轻度 脱 水 7 例 , 1 中度 脱水 3 7例 , 重 儿 自行拔 除 针 头 。按 医嘱 正确 配 制药 物 , 理 安排 补 液顺 序 。 合 正 I
观察 和精 心 护理 显得 尤 为重 要 本 科 20 07年 1 月 至 2 0 年 5 242静 脉 输 液 的护 理 : 面 对 陌 生 的人 、 境 现 为 害 怕 、 t 09 .. 患儿 环 , 表 月收 治婴 幼儿 腹泻 病 10例 , 将护 理体 会 介绍 如 下 : 5 现
多, 多 是由 病原、 多因素 起, 有呕 l热 者可弓 所引 可伴 l、 产重 叶发
水 } 蠢薹混匆, 并柱 腹 或两餐之间 服用。口 R 液应给家 服OS
起脱 水 和 电解 质 紊乱 。发病 年 龄 多在 2 以下 , 岁 以 内约 占半 长示 范 正确 的配 置 方法 , 据病 情 指 导服 用量 。 岁 1 根 一般 轻 度脱 水 I S I
, 具 抑 应记 录 呕吐 的次 数 、量 及性 质 等 。并 应详 细观 察 患儿 的精 神 状 消化 道 黏膜 还 具有 很 强 的覆 盖保 护 能力 有 收敛 止泻 、 制致 病菌 、 利于双歧杆菌生长和提高黏膜防御功能等多种作用闭 。灌 况、 面色、 生命体征 、 尿量等全身症状 , 注意脱水、 中毒的恢复 酸 肠时应注意 : 灌肠前做好患儿及家属 的思想工作 , 消除其紧张 睛 情况 及 有无 腹胀 、 神 萎 靡和 心音 低 钝 等缺 钾症 状 的 出现 按 精 并
儿科必备知识之小儿腹泻病
儿科必备知识之小儿腹泻病病因引起婴幼儿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原因。
1.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RV属;杯状病毒科的诺如病毒属和札如病毒属;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其他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科的环曲病毒等。
(2)细菌感染1)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根据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不同致病毒性和发病机制,已知菌株可分为5大组: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最早发现的致腹泻大肠埃希菌。
EPEC侵入肠道后,黏附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肠黏膜微绒毛破坏,皱嬖萎缩、变平,黏膜充血、水肿而致腹泻,可累及全肠道。
②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可黏附在小肠上皮刷状缘,在细胞外繁殖,产生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而引起腹泻。
③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可直接侵入肠黏膜引起炎症反应,也可黏附和侵入结肠黏膜,导致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引起痢疾样腹泻。
该菌与志贺菌相似,两者О抗原有交叉反应。
④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黏附于结肠产生与志贺杆菌相似的肠毒素,引起肠黏膜坏死和肠液分泌,致出血性肠炎。
⑤黏附-集聚性大肠埃希菌:以集聚方式黏附于下段小肠和结肠黏膜致病,不产生肠毒素,亦不引起组织损伤。
2)空肠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亚型3种,95% ~99%的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所致。
致病菌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引起侵袭性腹泻。
某些菌株亦能产生肠毒素。
3)耶尔森菌:除侵袭小肠、结肠黏膜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
4)其他: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均可引起腹泻。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霉菌、毛霉,婴儿以白念珠菌性肠炎多见。
儿科腹泻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临床实践,了解儿科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自身在儿科护理领域的专业素养。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儿科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2. 提高自己在儿科护理领域的临床操作技能;3. 培养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三、实训内容1. 病例分析(1)患儿基本信息:男,2岁,因腹泻、呕吐、发热就诊。
(2)病史:患儿于2天前出现腹泻,每日大便5-10次,呈水样便,伴有呕吐,发热,体温最高达38.5℃。
病前有食用不洁食物史。
(3)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面色苍白,心率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90/60mmHg。
腹部稍膨隆,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活跃。
(4)辅助检查:大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0.0×10^9/L,中性粒细胞0.8,血红蛋白110g/L。
2. 诊断根据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3. 治疗方法(1)补液:根据脱水程度,给予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抗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钠。
(3)对症治疗:如止吐、降温等。
4. 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尿量等,及时报告病情变化。
(2)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
(3)环境护理:保持病房清洁、安静,定时通风。
(4)心理护理:关心患儿,安慰家属,缓解焦虑情绪。
四、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儿科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我掌握了补液、吸氧、吸痰等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在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中,我学会了如何关心、安慰他们,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4.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观察和护理
22・ 8
右 江 医学 2 1 0 2年 第 4 O卷 第 2期
Yo j n dc l o r a 2 1 , 14 . ui gMe i un l 0 2 Vo. 0No 2 a aJ
换 注射 部位 , 并用 5 硫 酸镁 热湿 敷局部 。 0
结 果
忌 , 以连接 三 通 管 建立 多条 输 液 通 道 。急 危 重 患 可 者 在抢 救过 程 中 随 时需 要采 血 行 各 种 检 验 , 治 疗 为
预 期 目标 。 留置 针管 径大 , 静脉输 液 速度 快 , 在抢 救
[3 - 薜 2
花 , 瑞 峰 . 科 学 及 护 理 [ . 版 . 京 : 民卫 生 程 产 M] 2 北 人
出版 社 , 0 8 3 . 2 0 :4
I ] 文艳 , 丽 花 . 脉 留置 针 致 静 脉 炎 的 预 防 与 护 理 [] - 范 3 段 静 J.
包 头 医 学 ,0 0 3 ( ) 1 2 2 1 , 4 3 :8 .
[3 雪 琴 , 刚艺 . 4刘 彭 临床 护理 技 术 规 范 [ . 州 : 东 科 技 M] 广 广
出 版 社 ,0 7 2 8 2 0 :2 .
产后 大 出血 性休 克患者 的时候能 快 速输 入液 体或 血 液 , 短 时间 内可 补 充 大量 液体 , 速 扩 容 , 在 迅 提升 血
免 了因为孕 产妇 子 痫 抽 搐 或 躁动 而 引 起 针 头脱 出 、 液 体渗 漏等情 况 , 既可 减少穿 刺对 患者 造 成 的痛 苦 , 又减轻 护理 人员 工作量 , 而提 高护 理质 量 , 护 理 从 使 人 员 有更 多 时 间观 察 病 情 , 早 发 现 问题 , 时 处 及 及 理 , 止各种 意外 情况 的发 生 , 抢救 护理 工 作达 到 防 使
最新儿童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管理
最新儿童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管理摘要和关键词摘要腹泻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种之一,其中感染性腹泻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
2012年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HEA)、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与美国感染病学会标准和实践指导委员会(SPGC)审核和批准成立了儿童和成人感染性腹泻管理的多学科专家组。
2017年发布了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对感染性腹泻的诊治管理进行了审定和推荐,现介绍指南中有关儿童部分的内容。
关键词儿童;感染性腹泻;诊断;管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腹泻的定义是指粪便水分及粪便次数异常增加,通常24h内3次以上。
应当注意,粪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
腹泻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种之一,也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和认知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染性腹泻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
2012年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SHEA)、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与美国感染病学会标准和实践指导委员会(SPGC)审核和批准成立了儿童和成人感染性腹泻管理的多学科专家组。
2017年发布了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C11o诊治指南对感染性腹泻的诊治管理进行了审定和推荐。
指南的各项建议中,I表示强烈推荐,∏表示中等推荐,IΠ表示微弱推荐;A为高质量的证据,B为中等质量的证据,C为低质量的证据,D为非常低质量的证据。
现介绍指南中有关儿童部分的内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管理水平。
1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特征1.1 哪些临床、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特征对诊断和处理感染性腹泻患儿具有提示作用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获得腹泻患儿详细的临床资料和暴露史,包括在其他情况下有无类似病史(IB)o1.2 哪些临床、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特征对诊断和处理发热及血便患儿具有提示作用建议:(1)应当对发热或便血患儿做肠道病原学评估,包括沙门菌、志贺菌和弯曲杆菌,这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IC)[2]o(2)发热患儿无论有无腹泻,只要有到流行区的旅游史、接触过近期有流行区暴露人员准备的食物、或有沙门菌属的实验室暴露,均应考虑肠源性发热(IB)[3]o1.3 哪些临床、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资料与并发症或严重疾病相关建议:(1)应当评估所有年龄组急性腹泻患者的脱水状况,脱水会增加威胁生命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尤其对于儿童和老年人(IA)。
儿科腹泻查房总结范文
一、查房时间及地点2022年X月X日,我院儿科病房进行了儿科腹泻查房,地点为儿科病房。
二、查房目的1. 了解儿科腹泻患儿的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总结儿科腹泻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3. 交流护理心得,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三、查房内容1. 患儿病情介绍本次查房共有5名患儿,年龄分别为1岁、2岁、3岁、4岁和5岁。
患儿均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部分伴有发热、脱水等症状。
2. 病情分析根据患儿病情,结合临床经验,诊断为以下几种腹泻:(1)轮状病毒肠炎: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腹痛。
(2)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发热、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里急后重。
(3)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有腹痛。
3. 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腹泻,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保持患儿饮食卫生,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2)纠正脱水:根据患儿脱水程度,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3)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等生命体征,以及脱水症状。
(4)对症治疗:针对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给予相应药物。
(5)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4. 护理体会通过本次查房,我们总结了以下护理体会:(1)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注重营养支持,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3)做好心理护理,关心患儿及家属,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4)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及家属掌握腹泻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四、总结本次儿科腹泻查房,我们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了详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了患儿得到有效治疗。
同时,我们也总结了护理经验,提高了护理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儿科腹泻的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做好床边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注意手的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对病儿的衣物、尿布、用具等物应分别消毒处理。
污物放入污物桶内,轻型病人可限制喂奶次数及奶量,给予口服含适量电解质的液体,重型吐泻频繁的病儿可暂禁食,使胃肠道有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恢复消化功能,但禁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营养供给,一般8~12小时。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护理感染性腹泻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肠道内缺乏能中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泌型IgA,防御感染的功能低下,加之消化功能和各系统的调节功能都较差,易患感染性腹泻。
本病常在产科婴儿房或新生儿病室造成暴发流行,对小儿威胁大,应引起重视。
发病原因多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菌与病毒引起,如致病性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轮状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
真菌与寄生虫亦可引起腹泻。
感染可由孕母阴道或经被污染的乳品、水、乳头、食具等直接进入消化道,或由成人带菌者感染,亦可由其他感染经血行、淋巴或邻近组织直接蔓延进入肠道,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发病机制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某些菌株可以侵入肠粘膜引起炎症,大便可有脓和血,排便次数增多但量少。
有些菌株并不侵入肠粘膜而产生肠毒素引起腹泻。
肠毒素分为耐热及不耐热两种。
不耐热肠毒素作用于肠粘膜表面,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变成环磷酸腺苷(cAMP),大量的环磷腺苷可抑制水和电解质通过小肠壁吸收,促进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水泻。
耐热的肠通过激通过激活乌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鸟苷酸腺苷(cGMP)水平增高引起肠道分泌增加而发生腹泻。
轮状病毒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小肠绒毛缩短,绒毛细胞破坏,钠、氯的正常转运的失调。
双糖酶的活力减低,葡萄糖的吸收功能不良,出现水样腹泻。
由于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型表现为吃奶差、呕吐、精神稍萎靡、轻度腹胀、不安等,腹泻每日数次至10次左右,可出现轻度脱水及酸中毒。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
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最多。
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如进食过多、过少、过热、过凉,突然改变食物品种等引起,也可由于食物过敏、气候变化、肠道内双糖酶缺乏引起。
感染性腹泻80%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为轮状病毒,其次为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等。
临床表现:1.腹泻的症状、体征(1)胃肠道症状: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达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天大便可达10余次以上,每次量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2﹚全身中毒症状:轻型腹泻患儿偶有低热,中、重型腹泻患儿有发热,精神萎靡或烦燥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等。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1)脱水:主要为口渴、眼窝及前囟凹陷、眼泪及尿量减少、黏膜及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弱、烦躁、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等。
1)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
2)脱水的性质分为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道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而产生。
(3)低钙和低镁血症临床表现:震颤、手足搐搦、惊厥.多在补液后出现。
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缓解,注意低镁。
(4)低钾血症临床特点: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出现U波,P-R 、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
辅助检查:(1)粪便检查轻型腹泻患儿粪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中重型腹泻患儿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有些可有不同数量的红细胞。
(2)生化检查血清钠可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钾,钙在脱水纠正后可下降,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主要护理诊断:1.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治疗方案一:适用于无脱水患者,可在家庭治疗,提出家庭治疗三原则:
(1)即给患者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可选用米汤加盐溶液、糖盐水或ORS,小于2岁及2~10岁,每次腹泻后分别服用50~100毫升及100~200毫升);
(2)给患者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牛奶喂养2-3天,以后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以上患儿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每日进食,每日加餐一次,直至腹泻停止后二周。
(3)如果三天不见好转,即应停止家庭治疗,带患者去医院诊治。
2.治疗方案二:适用于轻至中度脱水患儿,用ORS及时纠正脱水,ORS新配方为每100ml 水中加氯化钠
3.5g枸椽酸钠2.9g氯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g.
(1)最初4小时内ORS的用量为:
年龄
<4月
4-11月
12-23
2-4岁
5-14岁
体重(Kg)
6
6-9
9-12
12-16
16-35
用量(ml)
200-400
400-600
600-800
800-1200
1200-2200
亦可用以下公式计算:体重(Kg)x75=用量(ml),如果患儿想喝还可以多给,鼓励继续母乳喂养,6个月以下非母乳喂养儿应额外给100-200ml白开水,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帮助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
(2)如患儿呕吐,等10分钟再慢慢喂服,如患儿眼睑出现浮肿,停止服用ORS,改用白开水或母乳,4小时后重新估价患儿脱水状况,然后再选择适当方案继续治疗。
3.治疗方案三:适用于重度脱水患儿。
(1)需立即静脉输液,按100ml/Kg计算,静脉输液方法见下表
年龄
第一阶段(20ml/Kg)用等张液
第二阶段(80ml/Kg)用2/3或1/2第液
<1岁
1小时
6小时
>2岁
1小时
5小时
经输液有尿后按每日100-200 mg/kg补充氯化钾。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