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信技术
第10章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的异步传输模式
•以字符为基本通信单位 •起始位标志着每一个字符的开始 •停止位标志着每一个字符的结束
13
串行通信的异步传输模式
平时通信线处于空闲状态(“1”状态),当有数据 发送时,发送方首先发一“0”,称为起始位;
接着发送数据位,数据位可有5~8位组成。 然后是校验位,校验分奇校验、偶校验、置0、置1、
31
例 : 发 送 数 据 序 列 : 1010001101 , 生 成 多 项 式 : 110101。发送数据序列*25:101000110100000
x5x4x2x0
1010001101 00000 -- 1
110101
010110 -- 7
0111011 -- 2
101100 -- 8
110101
在简单的控制系统中,大都采用异步方式。 在许多对数据交换量不大的系统,也采用异步方式。 数据通信系统中采用同步方式。
21
串行异步通信的传输制式
单工:仅在一个方向上的数据传送。 半双工:两个方向上交替地传送数据,同一时间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 全双工:可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送数据。
22
串行异步通信的同步
然后通信双方按照约定的波特率发送和采样对应数据 位。只要在一个字符传送期间,积累的误差不大于一 位数据传送时间。就不会发生错误。
因此,异步传输允许发送器和接收器不必用同一个时 钟,而是可以各有各的时钟(局部时钟),只要有同 一个标称频率即可,且对频率的精度要求也较低。
两次发送字符之间必须要有间隔时间(停止位),并 且每次字符传输,必须有一位同步信号(起始位)。
23
串行通信的校验----奇偶校验
在异步通信的格式中,可以包含一位校验位(奇、 偶校验)。
单片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串行通信在现代电子技术的领域中,单片机串行通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让单片机能够与外部设备或其他单片机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交流。
串行通信,简单来说,就是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输。
相较于并行通信,它所需的数据线更少,这在硬件设计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布线的复杂性。
想象一下,如果每次传输数据都需要同时通过很多根线,那得是多么繁琐和容易出错!而串行通信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单片机串行通信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就像是两个不太合拍的朋友在交流。
发送方和接收方各自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但他们通过事先约定好的一些规则来确保信息能被正确理解。
比如,规定好每个数据的位数(通常是 5 到 8 位)、起始位和停止位的形式。
起始位就像是一个打招呼的信号,告诉接收方“我要开始发数据啦”;而停止位则表示这一轮数据传输结束。
在异步通信中,双方不需要严格同步时钟,这使得它在很多应用场景中都非常灵活。
同步串行通信则更像是两个默契十足的伙伴。
发送方和接收方共用一个时钟信号,数据的传输在这个时钟的控制下有序进行。
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但也对时钟的同步要求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串行通信常用于与各种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比如传感器、显示屏、计算机等。
以传感器为例,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湿度、压力等数据,然后进行处理和控制。
为了实现串行通信,单片机通常会配备专门的串行通信接口。
比如常见的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SPI(串行外设接口)和 I2C(集成电路总线)等。
UART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
它的硬件实现相对简单,只需要两根数据线:发送线(TXD)和接收线(RXD)。
通过设置合适的波特率(即数据传输的速率),就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异步通信。
SPI 则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接口,它通常需要四根线:时钟线(SCK)、主机输出从机输入线(MOSI)、主机输入从机输出线(MISO)和片选线(CS)。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技术的比较分析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技术的比较分析一、引言在信息通信领域,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技术是两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
作为通信技术的基础,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二、串行通信技术串行通信指的是将数据按照顺序位逐个地传输,即一个位一个地进行传输的方式。
串行通信技术利用了线路稳定的优势,常用于远距离通信或者光纤通信中。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简单可靠:串行通信只需要两根传输线路用于发送和接收,并且不会出现并发的现象,使得电路设计和调试相对简单。
此外,串行通信在传输时不会出现时序问题,更容易实现可靠性通信。
2. 传输速率相对较慢:由于串行通信是按位传输,它的传输速率相对较慢。
因此,当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时,串行通信可能会显得效率较低。
3. 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串行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扩展传输线路的长度来实现长距离传输。
这使得串行通信在远距离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并行通信技术并行通信是指通过多条线路同时传输数据,即一次性传输多个位的数据。
与串行通信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 高传输速率:由于并行通信同时传输多个位的数据,因此它的传输速率较高。
这使得并行通信在需要快速传输大量数据的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2. 复杂的设计和调试:并行通信涉及多条传输线路的设计和调试,因此其硬件实现相对复杂。
并且,在高速并行通信中,也需要处理时序和同步等问题,加大了设计的复杂度。
3. 信号传输受限:由于并行通信需要较多的传输线路,信号传输的质量可能受到限制。
长距离传输时,信号衰减和时序偏移等问题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四、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对比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各有优势。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可以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1. 数据传输量:当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时,串行通信可能显得效率低下,而并行通信能够充分利用多条线路的传输能力,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串行通信常用格式
标题:串行通信常用格式解析
一、引言
串行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尤其在需要长距离通信或者高带宽成本的情况下,串行通信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详细解析串行通信的常用格式,包括RS-232、RS-485、USB、I2C以及SPI等。
二、串行通信格式解析
1. RS-232:RS-232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串行通信格式,其特点是数据传输速率较慢,但成本低,因此在一些对通信成本敏感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2. RS-485:RS-485是一种改进的RS-232,它在多站点通信中表现出了更高的可靠性。
它通过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减少了噪声干扰,增强了通信的稳定性。
3. USB:USB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支持即插即用,方便快捷。
USB通信格式支持高速和低速两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场合。
4. I2C:I2C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芯片之间的通信。
它通过两根线(数据线)和一根地线进行通信,适用于需要少量数据传输且需要节省空间的场合。
5. SPI:SPI是一种高速、低功耗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芯片之间的同步通信。
它通过四根线(数据线、时钟线、片选线和地址线)进行通信,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场合。
三、总结
串行通信格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
了解并掌握各种格式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有助于我们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方式,提高通信效率和稳定性。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11章串行通信.
• GND:信号地 –为所有的信号提供一个公共的参考电平
• CD:载波检测(DCD) –当本地调制解调器接收到来自对方的载波信号时,该 引脚向数据终端设备提供有效信号
• RI:振铃指示 –当调制解调器接收到对方的拨号信号期间,该引脚信 号作为电话铃响的指示、保持有效
• 保护地:(机壳地) –起屏蔽保护作用的接地端,一般应参照设备的使用规 定,连接到设备的外壳或大地
相互转换
标准TTL电平 低电平:0V~0.4V 高电平:+2.4V~+5V
②数据通信设备(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DCE): DCE是对网络设备的统称,该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 点。自动呼叫/应答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和其他一些中间设 备均属DCE。
⑶ 信道 信道是传输信息所经过的通道,是连接2个DTE的线路,它包 括传输介质和有关的中间设备。 例: 公用电话线(经交换机接续),普通电话线是模拟信道, 带宽为300~3400Hz,很难直接远距离传输数字信号(0,1信号)
发送移位 寄存器及 其控制
RXD 串 接收 行
外 部 设 备
TXD 发送
⑵ DTE和DCE
①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是对 属于用户所有联网设备和工作站的统称,它们是数据的源或目 的或者即是源又是目的。例如:数据输入/输出设备,通信处理 机或各种大、中、小型计算机等。DTE可以根据协议来控制通 信的功能。
特点:传输速度快;硬件开销大;只适合近距离传输。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通过一位一位地进行数据传输来实现通信。 特点:具有传输线少,成本低等优点,适合远距离传送;缺点是
速度慢。
完成串行通信任务的接口称为串行通信接口,简称串行接口。 功能: (1)输入时,完成串行到并行格式转换 (2)输出时,完成并行到串行格式转换。
简述并行、串行、异步、同步通信原理
标题:并行、串行、异步、同步通信原理解析一、介绍并行、串行、异步、同步通信的概念1. 并行通信:指多个数据信号在同一时刻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多个信号可以同时进行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2. 串行通信:指数据信号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同一传输路径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信号只能依次进行传输,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节约传输线路资源。
3. 异步通信:指数据传输时没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按照不规则的时间间隔传输,需要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标识数据的起始和结束。
4. 同步通信:指数据传输时需要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传输,需要通过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二、并行通信的原理及特点1. 原理:多个数据信号同时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传输。
2. 特点:1) 传输速度快:由于多个数据信号同时进行传输,因此传输速度相对较快。
2) 传输距离有限:由于多条传输路径之间的信号相互干扰,因此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3) 成本较高:需要多条传输路径和大量的接口,成本相对较高。
三、串行通信的原理及特点1. 原理:数据信号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同一传输路径传输。
2. 特点:1) 传输速度慢:由于数据信号只能依次进行传输,因此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2) 传输距离远: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可以节约传输线路资源。
3) 成本较低:只需要一条传输路径和少量的接口,成本相对较低。
四、异步通信的原理及特点1. 原理:数据传输时没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按照不规则的时间间隔传输。
2. 特点:1) 灵活性高:数据传输时间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 精度较低:由于没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传输的精度相对较低。
3) 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由于数据传输精度较低,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数据量较小的情况。
五、同步通信的原理及特点1. 原理:数据传输时需要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传输。
第10章串行通信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10.2.1 方式0
1.方式0输出 方式0的发送时序见图10-5。
图10-5 方式0发送时序
10.2.1 方式0
1.方式0输出
(2)方式0输出的应用案例 典型应用是串口外接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同步移位寄 存器74LS164,实现并行端口的扩展。 图10-6为串口方式0,通过74LS164输出控制8个外接 LED发光二极管亮灭的接口电路。当串口设置在方式0输出 时,串行数据由RXD端(P3.0)送出,移位脉冲由TXD端 (P3.1)送出。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串行口发送缓冲器的 数据逐位地从RXD端串行地移入74LS164中。
10.1.5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例如,方式1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为
当SMOD=1时,比SMOD=0时波特率加倍,所以也称 SMOD位为波特率倍增位。
10.1 串行口结构
10.2 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
CONTENTS
目
10.3 波特率的制定方法
录
10.4 串行口应用设计案例
10.2.1 方式0
方式0为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方式。该方式并不用 于两个AT89S51单片机间的异步串行通信,而是用于外接移 位寄存器,用来扩展并行I/O口。
if(nSendByte==0)
nSendByte=1;
//点亮数据是否左移8次?是,重新送点亮数据
SBUF=nSendByte; }
// 向74LS164串行发送点亮数据
TI=0;
RI=0;
}
10.2.1 方式0
1.方式0输出
程序说明:
01 程序中定义了全局变量nSendByte,以便在中断服务程
第10章
串行口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第2版)
串行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实验班号实验机位号50一、实验目的1.了解异步串行通信原理2.掌握MSP430异步串行通信模块及其编程方法二、必做实验任务1.了解MSP430G2553实验板USB转串口的通信功能,掌握串口助手的使用拆下单片机的功能拓展板,将主板上的eZ430-FET板载仿真器的BRXD,BTXD收发信号端口连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即可实现串口的自发自收功能。
接线如下图:思考:异步串行通信接口的收/发双方是怎样建立起通信的?答:异步串行通信的收发双方进行通信,在硬件与软件方面都有要求。
①在硬件方面需要两条线,分别从一方的发送端口到另一方的接收端口,从而实现“异步”;②需要一个通信协议,确保通信正确;③在这个实验中由于是自发自收,因此收发两方均为PC机,所以两条线其实是同一条线,而且由于是自发自收所以信号格式也是统一的,因此可以实现自发自收功能。
2.查询方式控制单片机通过板载USB转串口与PC机实现串行通信本实验通过编程实现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通信,信号格式为波特率9600bps,无校验,8位数据,先低后高,1个停止位,字符串以@结尾,单片机将接收到的字符保存在RAM 中,收到@字符之后再将所储存的字符发给PC机。
连线方式如下图:实验程序如下:#include "io430.h"unsigned char string[];int main( void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WDTCTL = WDTPW + WDTHOLD;void USCIA0_int(){UCA0CTL1|=UCSWRST; //swrst=1;//置P1.1、P1.2为USCI_A0的收发引脚P1SEL|=BIT1+BIT2;P1SEL2|=BIT1+BIT2;//时钟SMCLK选择为1.0MHzif (CALBC1_1MHz!=0xff){BCSCTL1=CALBC1_1MHZ;DCOCTL=CALDCO_1MHZ;}//设置控制寄存器UCA0CTL1|=UCSSEL_2+UCRXEIE;//设置波特率寄存器,采用低频波特率方式UCA0BR1=0;UCA0BR0=104;UCA0MCTL=UCBRS_1;UCA0CTL1&=~UCSWRST; //swrst=0}While(1){unsigned int j;for (j=0;string[j]!='@';j++){while((IFG2&UCA0RXIFG)==0);string[j]=UCA0RXBUF;}unsigned i=j;for (j=0;j!=i+1;j++){while((IFG2&UCA0TXIFG)==0);UCA0TXBUF=string[j];}}}思考:如果在两个单片机之间进行串行通信,如何设计连线和编程?答:a.编程:其中一个单片机可以继续采用本实验中所用的程序,另一个单片机则编程输出一串以@结尾的字符,之后进入接收状态,初始化及寄存器的设置部分的程序不变;b.连线:将一个单片机的P1.1、P1.2接口分别与另一个的P1.2、P1.1接口连接,控制两个单片机同时运行程序即可完成两个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串行通信实验原理
串行通信实验原理序串行通信技术是一种基本的数字通信技术,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的数字通信系统中。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在处理速度高、传输距离远、信号线使用少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现代计算机内部以及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中应用广泛。
串行通信实验是理解串行通信原理和掌握串行通信应用的基本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串行通信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读者在学习串行通信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实验原理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信号按照一个比特一个比特地顺序传输,每个比特之间通过同步信号进行分隔。
与之相对应的是并行通信,其数据信号在多根信号线上并行传输。
串行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线路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通信系统中。
2.串行通信的实现串行通信的实现需要用到一些重要的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同步信号发生器等。
移位寄存器用于将数据按照顺序存入、读出,并进行位移操作;同步信号发生器则用于发生用于分隔数据的同步信号,使得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序保持一致。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以ASM51单片机为例,演示了串行通信的应用过程。
1.硬件连接将示波器的通道1连接到P1.0引脚上,通道2连接到P3.0引脚上,波形分别对应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2.编写程序编写程序,对串行通信的数据发送、接收、位移等进行设置和控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设置移位寄存器,将需要发送的数据从高位开始存入。
(2) 设置同步信号发生器,发生用于分隔数据的同步信号。
(3) 控制寄存器进行位移操作,将数据按照顺序读出并发送。
(4) 在接收方,需要通过串行口中断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处理。
3.实验操作按照编写的程序对硬件进行操作,发送一些测试数据,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以及数据是否正确接收和处理。
四、实验注意事项1.串行通信实验需要耐心和细心,对硬件和程序进行仔细的连接和设置。
2.在传输数据时,需要保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序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数据发送失败或者数据接收错误,因此需要认真设置同步信号发生器。
第八章串行通信技术
第八章串行通信技术§8。
1串行通信的概述及RS-232C总线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的:1、了解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相关概念。
3、了解RS-232C总线。
4、了解RS-232C总线电平及计算机信号电平教学重点:串行通信的方式教学难点:波特率的理解和信号电平的理解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授课课时:(2课时)扳书课题:§8。
1串行通信的概述及RS-232C总线引入新课:一、串行通信概述1、什么叫串行通信?并行、串行举生活中的例子(排横队行走,排纵队行走)说明;引出并行通信,串行通信的概念。
P00P01 外设1P02P0389C51RXD外设2TXD串行通信就是使计算机中的数据一位一位地按先后顺序在一根传输线上传送。
通常有两种基本的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2、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回顾在数字电路中所学的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可提问学生。
异步通信:异步——发送时钟不一定等于接收时钟。
如下图:数据传送是帧的形式传送,每一帧数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四部分。
其中数据位可以是5位、6位、7位、8位。
在一帧格式中,先是一个起始位0,然后是8个数据位,规定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接下来是奇偶校验位(可以省略),最后是停止位1。
用这种格式表示字符,则字符可以一个接一个地传送。
特点:不同速度的外设可相互传送,但传送数据比实际数据位数多(加起始位、停止位等),占用CPU时间,传送速度较慢。
同步通信同步——发送设备时钟等于接收设备时钟。
在同步通信中,每个字符要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字符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占用了时间;所以在数据块传递时,为了提高速度,常去掉这些标志,采用同步传送。
由于数据块传递开始要用同步字符来指示,同时要求由时钟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同步,故硬件较复杂。
发送方和接收方时钟完全一样,只要双方同时准备好(同步),可直接传送数据,无需附加多余的控制位,传送数据效率高,但设备要求高。
第七章 串行通信
0
1
0
0
0
1
1
0
0
0
1
1
1
1
1
起始位
数据位
校验位 停止位
0
1
0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8
§7-2 MCS-51串行接口
9
一、硬件条件
引脚:P3.0(RXD)——串行数据接收端 P3.1(TXD)——串行数据发送端 寄存器:SBUF (99H)数据缓冲寄存器 SCON (98H)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PCON( 87H )的SMOD位 其中SBUF物理地址有两个, 逻辑地址只有一个 接收缓冲器SBUF 发送缓冲器SBUF 串行发送时,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 串行接收时,从接收缓冲器SBUF中读出数据
两种方式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波特率不同: 方式2波特率固定, 方式3波特率可通过改变T1的时间常数来改变。
26
①方式2输出与方式3输出
预先在SCON的TB8位放入11位异步格式中的第9 位(可编程位),即发送数据的最高位。 在TI=0条件下,用指令MOV SBUF,A启动发送。 先发送起始位,再发送8位数据,然后把TB8中第9位 发出去,最后发一位停止位,发送完毕后置TI=1并请 求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软件使TI=0,并发送下 一个数据。 TB8中的第9位既可支持多微机通信,也可作为数 据的奇偶校验位。
19
串并转换: 74LS164: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用于发送 74LS166:8位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用于接收
20
二、方式1
8位异步串行通信口 TXD为数据输出线 RXD为数据输入线 一帧数据共10位: 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串行通信的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搭建串行通信系统,掌握串行通信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1. 一台个人电脑2. 两台串行通信设备3. USB转串口线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将数据按位顺序传输,相对于并行通信来说,节省了传输线的数量。
串行通信一般采用帧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两台串行通信设备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
四、实验步骤1. 将一台串行通信设备连接到个人电脑的USB转串口线上,使用USB接口将其连接到个人电脑的USB接口上。
2. 打开串行通信设备的电源,并将其与个人电脑连接好。
3. 在个人电脑上打开串行通信软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并建立通信连接。
4. 在串行通信软件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
5. 在另一台串行通信设备上观察接收到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串行通信系统,并进行了数据传输。
在发送端输入的数据在接收端得到了正确的接收,表明串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串行通信较并行通信更经济和节省资源,因为它只需一根传输线,而并行通信需要多根。
2. 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慢,但可以通过改变波特率提高传输速度。
3. 串行通信的稳定性较强,不容易出现数据冲突和传输错误。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搭建串行通信系统实际操作了一次串行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实验目的得到了满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较慢,不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同时,串行通信的配置稍显复杂,需要设置多个参数。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使我们对串行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我们在日后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中更好地应用和掌握串行通信技术。
12_串行通信
1.2 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方式
尽管许多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具有全双工功能,但在实际应 用中,大多数情况下只工作于半双工方式,即两个工作站 通常并不同时收发。这种用法并无害处,虽然没有充分发 挥效率,但简单、实用。
数据线 数据线 发送端 地线 (a) 单工方式 数据线 1 数据线 2 地线 (c) 全双工方式 接收端 发送端 地线 (b) 半双工方式 发送端
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方式
(1) 字符帧(Character Frame) 在串行通信中,发送端一帧一帧发送信息,接收端一帧一帧 接收信息。两相邻字符帧之间可以无空闲位,也可以有若干 空闲位,这由用户根据需要决定。
起始位 0 D
0
奇偶 停止位 校验 D1 D2 D3 D4 D5 D6 D 7 0/1 1 (a) 无空闲位字符帧
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方式
(2) 波特率(baud rate) 每位的传输时间定义为波特率的倒数。例如:波特率为1200 bit/s的通信系统,其每位的传输时间应为:
Td
1 0.833(ms) 1200
波特率还和信道的频带有关。波特率越高,信道频带越宽。 因此,波特率也是衡量通道频宽的重要指标,通常,异步通 信的波特率在50bit/s~9600bit/s之间。波特率不同于发送 时钟和接收时钟,它通常是时钟频率的1/16或1/64。
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方式
2. 同步通信(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同步通信是一种连续串行传送数据的通信方式,一次通信只 传送一帧信息。这里的信息帧和异步通信中的字符帧不同, 通常有若干个数据字符,如下图所示。 同步字符帧由同步字符、数据字符和校验字符三部分组成。 其中,同步字符位于帧结构开头,用于确认数据字符的开始 (接收端不断对传输线采样,并把采到的字符和双方约定的 同步字符比较,只有比较成功后才会把后面接收到的字符加 以存储);数据字符在同步字符之后,个数不受限制,由所 需传输的数据块长度决定;校验字符有1~2个,位于帧结构 末尾,用于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字符的正确性的校验。
串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串行口的发送过程由指令MOV SBUF,A启动,即CPU由一 条写发送缓冲器的指令把数据(字符)写入串行口的发送缓冲器 SBUF(发)中,再由硬件电路自动在字符的始、末加上起始位 (低电平)、停止位(高电平)及其它控制位(如奇偶位等), 然后在移位脉冲SHIFT的控制下,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从TXD 端(方式0除外)一位位地向外发送。
⑵ 方式0接收
在满足REN=1和RI=0的条件下,串行口处于方式0输入。 此时,RXD为数据输入端,TXD为同步信号输出端,接收器也 以fosc/12的波特率对RXD引脚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采样。当接 收器接收完8位数据后,硬件自动置中断标志RI=1,并向CPU 发出请求中断,CPU响应中断(或采用查询方式)后,通过指 令(MOV A,SBUF)将接收的数据传送给累加器A。在再次 接收之前,必须用软件将RI清零。
⑵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SCON寄存器用来控制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和状态,它是一个 可按位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在复位时所有位被清零,其字节 地址为98H。SCON寄存器的格式 如下
SM0 0 0 1
SM1 0 1 0
工作方式 0 1 2
11
3
⑶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PCON主要是为CHMOS型单片机的电源控制设置的专用寄 存器,字节地址为87H,不能按位寻址。
甲机片内RAM中70H~7FH单元中的数据从串行口输出。 定义以工作方式2发送,TB8作奇偶校验位。其中 fosc=12MHz,波特率为375kbit/s,所以SMOD=1。 参考程序:
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MCS-51单⽚机的串⾏⼝及串⾏通信技术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串⾏通信有单⼯通信、半双⼯通信和全双⼯通信3种⽅式。
单⼯通信:数据只能单⽅向地从⼀端向另⼀端传送。
例如,⽬前的有线电视节⽬,只能单⽅向传送。
半双⼯通信:数据可以双向传送,但任⼀时刻只能向⼀个⽅向传送。
也就是说,半双⼯通信可以分时双向传送数据。
例如,⽬前的某些对讲机,任⼀时刻只能⼀⽅讲,另⼀⽅听。
全双⼯通信:数据可同时向两个⽅向传送。
全双⼯通信效率最⾼,适⽤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此外,通信双⽅要正确地进⾏数据传输,需要解决何时开始传输,何时结束传输,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等问题,即解决数据同步问题。
实现数据同步,通常有两种⽅式,⼀种是异步通信,另⼀种是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在异步通信中,数据⼀帧⼀帧地传送。
每⼀帧由⼀个字符代码组成,⼀个字符代码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位4部分组成。
每⼀帧的数据格式如图7-1所⽰。
⼀个串⾏帧的开始是⼀个起始位“0”,然后是5〜8位数据(规定低位数据在前,⾼位数据在后),接着是奇偶校验位(此位可省略),最后是停⽌位“1”。
起始位起始位"0”占⽤⼀位,⽤来通知接收设备,开始接收字符。
通信线在不传送字符时,⼀直保持为“1”。
接收端不断检测线路状态,当测到⼀个“0”电平时,就知道发来⼀个新字符,马上进⾏接收。
起始位还被⽤作同步接收端的时钟,以保证以后的接收能正确进⾏。
数据位数据位是要传送的数据,可以是5位、6位或更多。
当数据位是5位时,数据位为D0〜D4;当数据位是6位时,数据位为D0〜D5;当数据位是8位时,数据位为D0〜D7。
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位只占⼀位,其数据位为D8。
当传送数据不进⾏奇偶校验时,可以省略此位。
此位也可⽤于确定该帧字符所代表的信息类型,“1"表明传送的是地址帧,“0”表明传送的是数据帧。
停⽌位停⽌位⽤来表⽰字符的结束,停⽌位可以是1位、1.5位或2位。
停⽌位必须是⾼电平。
接收端接收到停⽌位后,就知道此字符传送完毕。
串行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串行通信的原理与应用1. 什么是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式,它将数据位逐个按照顺序传输,与之相对的是并行通信,后者是将多个数据位同时传输。
串行通信的主要特点是数据传输的速度相对较慢,但在距离较远、线路复杂或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串行通信更为可靠和经济。
串行通信常被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串口通信、串行总线等领域。
2. 串行通信的原理串行通信的原理基于如下几个要点:2.1 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是指数据位逐个传输的过程。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位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传输,相邻的数据位之间通过特定的通信协议进行区分和同步。
2.2 帧同步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串行通信中通常需要引入帧同步机制。
帧同步机制用于确定数据帧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使接收方能够准确识别出每个数据帧并进行解析。
2.3 通信协议串行通信需要定义一套通信协议,用于规定数据的格式、传输速率、起始位、停止位、校验位等信息。
通信协议是串行通信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它使得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按照相同的规则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解析。
2.4 数据编码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常需要进行编码处理,以确保数据的传输和解析的可靠性。
常用的数据编码方式包括ASCII码、二进制编码、差分编码等。
3. 串行通信的应用串行通信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的传输需要通过网络传输介质进行,而网络传输介质的带宽通常较为有限。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计算机网络通常使用串行通信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
常见的例子包括以太网、串口通信等。
3.2 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指计算机通过串行接口与外设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串口通信在嵌入式系统和外部设备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常见的串口通信方式包括RS-232、RS-485等。
3.3 串行总线串行总线是一种将多个设备通过串行方式连接起来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
串行总线通常由一根线路连接多个设备,减少了线路的复杂性和成本。
第6章--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第 n字 符 帧 8位 数 据
停 奇偶 止 校验 位
D7 0/1 1 0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0/1 1
空闲位 111
第 n+ 1字 符 帧
起
始 位
8位 数 据
0 D0 D1 …
图6.3 异步通信帧格式
第9章 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1) 起始位:在没有数据传送时,通信线上处于逻 辑“1”状态,当信号变为0时表示起始位。
实际用户并不一定用到RS- 232C标准的全部信号 线,常常使用9针非标准连接器替代25针连接器,称 为DB-9。
第9章 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方向 到DCE 到DTE 到DTE 到DTE
到DCE 到DCE 到DTE 到DTE 到DCE 到DCE
名称
第2路发送数据 发送时钟
第2路接收数据 接收时钟 未用
例:当约定为奇校验时,数据中“1”的个数与校验位“1”的个数 之和应为奇数;当约定为偶校验时,数据中“1”的个数与校验位“1” 的个数之和应为偶数。接收方与发送方的校验装置和方式应一致。接 收字符时,对“1”的个数进行校验,若二者不一致,则说明传输数据 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第9章 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同时传送的通信方法,如图6.1所示。 特点:传输控制简单、速度快。但距离长时传输线多,成本高。
2)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构成信息的二进制字符的各位数据一位一位顺序地
传送的通信方式,如图6.2所示。 特点:传输控制复杂、速度慢,但传输线少,成本低。
第9章 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P0.7
微型 计算机 (89C51)
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送到通信线路上去。 2)解调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6.串行通信技术一、实验目的1.了解异步串行通信原理;2. 2.掌握MSP430异步串行通信模块及其编程方法。
二、实验任务1.PC机上的串行通信接口及其控制程序的使用参看讲义,了解PC机的标准异步串行接口协议,用孔孔交叉线连接两台PC机的串口,利用“串口调试助手程序”控制PC机串口,实现两台PC机之间字符串的传送。
2.掌握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硬件连接参看附录A实验板原理图,了解MSP430F1XX串口模块相关引脚和实验板串口接线(插座S3:P3.4-UTXD0,P3.5-URXD0,P3.6-UTXD1,P3.7-URXD1),及其经RS-232电平转换后的信号(插针P7:TXD0,RXD0)。
思考:设计单片与PC机进行串行通信时,硬件设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注意进行电平转换(2)注意USART0与电脑进行串行通信时要将2、3与电脑串口的2、3进行交叉连接3.查询方式控制串行通信的收发,在实验板上设计接线,编程实现接收PC机的串口发送来的字符串,字符串以字符@结尾,MCU将接收到的字符串保存在RAM中,接收到字符@后,MCU开始将接收到的字符串发给PC机,PC机侧用串口助手程序接收并显示收到的字符串。
(建议单片机串口时钟选择ACLK=32.768KHz,波特率9600bps).用USART0与电脑串口进行通信时的程序如下:#include "io430.h"char string[]; //声明一个没有长度的数组变量int i,j; //声明两个全局整型变量void USART0_int(){U0CTL_bit.SWRST=1; //设置SWRST=1P3SEL_bit.P4=1; //设置P3.4为UTXD0P3SEL_bit.P5=1; //设置P3.5为URXD0U0CTL|=PENA+PEV+SPB+CHAR; //设置异步串行通信方式的协议为数据8位、偶校验、2位停止位U0TCTL_bit.SSEL0=1; //波特率发生器时钟来源选择为ACLKU0TCTL_bit.SSEL1=0;U0RCTL_bit.URXEIE=1; //接收到数据无论对错,都存入U0RXBUF,并置位URXIFGxU0BR0=0X03; //波特率设置U0BR1=0;U0MCTL=0X91;ME1_bit.UTXE0=1; //使能发送模块ME1_bit.URXE0=1; //使能接收模块U0CTL_bit.SWRST=0; //设置SERST=0}void delaytimes(unsigned int i) //声明并定义一个延时函数{unsigned char j;while(i--){for(j=0;j<125;j++){;}}}int main( void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WDTCTL = WDTPW + WDTHOLD;while(1){USART0_int(); //串口初始化for(i=0;;i++) //一个没有上限的循环{while(IFG1_bit.URXIFG0==0); //检测接收缓冲器是否为空string[i]=U0RXBUF; //接收一个字符并保存if(U0RXBUF=='@') break; //当接收完@的时候,跳出循环}for(j=0;;j++) //定义一个没有上限的循环{while(IFG1_bit.UTXIFG0==0); //检测发送缓冲寄存器是否为空U0TXBUF=string[j]; //取一个字符发送delaytimes(1); //延时,保证空闲为有足够长度if(U0TXBUF=='@') break; //当发送完@的时候,跳出循环}}}思考:1)如果采用单片机的串口1完成,如何设计实验连线,程序该如何修改?接线如下:用串口1进行通信的程序如下:#include "io430.h"#include "io430.h"char string[];int i,j;void USART1_int(){U1CTL_bit.SWRST=1; //设置SWRST=1P3SEL_bit.P6=1; //设置P3.6为UTXD1P3SEL_bit.P7=1; //设置P3.7为URXD1U1CTL|=PENA+PEV+SPB+CHAR; //设置异步串行通信方式的协议为数据8位、偶校验、2位停止位U1TCTL_bit.SSEL0=1; //波特率发生器时钟来源选择为ACLKU1TCTL_bit.SSEL1=0;U1RCTL_bit.URXEIE=1; //收到数据无论对错,都存入U1RXBUF,并置位U1BR0=0X03; //波特率设置U1BR1=0X00;U1MCTL=0X54;ME2_bit.UTXE1=1; //使能发送模块ME2_bit.URXE1=1; //使能接收模块U1CTL_bit.SWRST=0; //设置SERST=0}void delaytimes(unsigned int i) //声明并定义一个延时函数{unsigned char j;while(i--){for(j=0;j<125;j++){;}}}int main( void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WDTCTL = WDTPW + WDTHOLD;while(1){USART1_int(); //串口初始化for(i=0;;i++) //一个没有上限的循环{while(IFG2_bit.URXIFG1==0); //检测接收缓冲器是否为空string[i]=U1RXBUF; //接收一个字符并保存if(U1RXBUF=='@') break; //当接收完@的时候,跳出循环}for(j=0;;j++) //定义一个没有上限的循环{while(IFG2_bit.UTXIFG1==0); //检测发送缓冲寄存器是否为空U1TXBUF=string[j]; //取一个字符发送delaytimes(1); //延时,保证空闲为有足够长度if(U1TXBUF=='@') break; //当发送完@的时候,跳出循环}}}2)如果两个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如何设计连线和编程?如果改为两个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程序与单片机与电脑之间的串行通信一致,但在连线上有所差别。
以串口0通信为例。
单片机1的P3.4接单片机2的P3.5,而单片机1的P3.5接单片机2的P3.4脚接线如下:3)如果波特率改为2400bps,如何编程完成?波特率改为38400bps呢?以下程序中,涂黄颜色部分,表示修改部分○1波特率改为2400bps#include "io430.h"char string[];int i,j;void USART0_int(){U0CTL_bit.SWRST=1; //设置SWRST=1P3SEL_bit.P4=1; //设置P3.4为UTXD0P3SEL_bit.P5=1; //设置P3.5为URXD0U0CTL|=PENA+PEV+SPB+CHAR; //设置异步串行通信方式的协议为数据8位、偶校验、2位停止位U0TCTL_bit.SSEL0=1; //波特率发生器时钟来源选择为ACLKU0TCTL_bit.SSEL1=0;U0RCTL_bit.URXEIE=1; //接收到数据无论对错,都存入U0RXBUF,并置位位URXIFGxU0BR0=0X0d; //波特率设置U0BR1=0;U0MCTL=0Xaa;ME1_bit.UTXE0=1; //使能发送模块ME1_bit.URXE0=1; //使能接收模块U0CTL_bit.SWRST=0; //设置SERST=0}void delaytimes(unsigned int i) //声明并定义一个延时函数{unsigned char j;while(i--){for(j=0;j<125;j++){;}}}int main( void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WDTCTL = WDTPW + WDTHOLD;while(1){USART0_int(); //串口初始化for(i=0;;i++) //一个没有上限的循环{while(IFG1_bit.URXIFG0==0); //检测接收缓冲器是否为空string[i]=U0RXBUF; //接收一个字符并保存if(U0RXBUF=='@') break; //当接收完@的时候,跳出循环}for(j=0;;j++) //定义一个没有上限的循环{while(IFG1_bit.UTXIFG0==0); //检测发送缓冲寄存器是否为空U0TXBUF=string[j]; //取一个字符发送delaytimes(10); //延时,保证空闲为有足够长度if(U0TXBUF=='@') break; //当发送完@的时候,跳出循环}}}○2波特率改为38400bps#include "io430.h"char string[];int i,j;void USART0_int(){U0CTL_bit.SWRST=1; //设置SWRST=1P3SEL_bit.P4=1; //设置P3.4为UTXD0P3SEL_bit.P5=1; //设置P3.5为URXD0U0CTL|=PENA+PEV+SPB+CHAR; //设置异步串行通信方式的协议为数据8位、偶校验、2位停止位U0TCTL_bit.SSEL0=1; //波特率发生器时钟来源选择为SMCLKU0TCTL_bit.SSEL1=1;U0RCTL_bit.URXEIE=1; //接收到数据无论对错,都存入U0RXBUF,并置位位URXIFGxU0BR0=0X13; //波特率设置U0BR1=0;U0MCTL=0X04;ME1_bit.UTXE0=1; //使能发送模块ME1_bit.URXE0=1; //使能接收模块U0CTL_bit.SWRST=0; //设置SERST=0}void delaytimes(unsigned int i) //声明并定义一个延时函数{unsigned char j;while(i--){for(j=0;j<125;j++){;}}}int main( void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WDTCTL = WDTPW + WDTHOLD;while(1){USART0_int(); //串口初始化for(i=0;;i++) //一个没有上限的循环{while(IFG1_bit.URXIFG0==0); //检测接收缓冲器是否为空string[i]=U0RXBUF; //接收一个字符并保存if(U0RXBUF=='@') break; //当接收完@的时候,跳出循环}for(j=0;;j++) //定义一个没有上限的循环{while(IFG1_bit.UTXIFG0==0); //检测发送缓冲寄存器是否为空U0TXBUF=string[j]; //取一个字符发送delaytimes(1); //延时,保证空闲为有足够长度if(U0TXBUF=='@') break; //当发送完@的时候,跳出循环}}}三、已完成的选作实验任务4.中断方式控制串行通信的收发编程:采用中断方式接受和发送完成任务3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