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名人故事大全
有关教育的名人素材事例
有关教育的名人素材事例1.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美国著名的人权领袖,他通过非暴力抗议倡导平等和公正,致力于废除种族隔离,赢得了数十万人的支持和尊敬。
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华盛顿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2. 小莫子(Malala Yousafzai):巴基斯坦女性教育活动家,她在10岁时开始与塔利班抗争,坚持女性要接受教育的权利。
她在2014年因为她和其他女孩们为接受教育而被塔利班袭击的事件,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3. 尤金尼·弗洛伦斯·古辛斯基(Eugene F. Gorski):美国教育家和改革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提出了“个人适应教育”的概念,主张从学生的个人能力、兴趣和需求出发进行教育,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
4. 约翰·杜威(John Dewey):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被认为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他主张强调经验和实践,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倡学生主导的学习和合作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意大利儿童教育家和医生,她开创了蒙特梭利教育法。
她强调儿童自主、自由和尊重其个性发展,倡导以感官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重视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
6. 罗杰·舒曼(Roger Schank):美国认知科学家和教育家,致力于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他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围绕实际问题和真实情境展开,鼓励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知识。
7. 杰奎琳·诺瓦科夫斯基(Jacqueline Novogratz):国际社会创业家,她创立了非营利组织Acumen,致力于解决贫困和社会公正问题。
她通过创新的教育项目帮助弱势群体提高教育水平,并为他们提供机会实现自己的潜力。
古今中外教育界的榜样无私奉献的老师们
古今中外教育界的榜样无私奉献的老师们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培养未来一代的责任和希望。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界,都有一些杰出的教师榜样,他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本文将介绍几位古今中外教育界的榜样,让我们共同敬仰他们的伟大事迹。
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奉为圣人。
他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尊师重道”,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倡导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被后世奉为圭臬,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
二、海什莱锡夫·冯·亨茨尼迪学院(1632年-1687年)作为西方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冯·亨茨尼迪被誉为“教育之父”。
他在17世纪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阶段理论,并大胆倡导实践教育,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
他的教育理论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海伦·凯勒(1880年-1968年)海伦·凯勒是美国教育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18个月大时,她因疾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但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激情,她在安妮·沙利文的辅助下,战胜了重重困难,学会了沟通和阅读。
海伦·凯勒智力超群,毕业于哈佛大学,成为著名作家和演讲家。
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有身体障碍的人,证明了教育的力量。
四、尤拉妮丝·诺伊曼(1906年-1998年)作为一位波兰犹太裔教育家,尤拉妮丝·诺伊曼在20世纪中叶与丈夫一起帮助了数百名犹太孩子逃离纳粹德国。
她们让这些孩子得以躲过大屠杀,并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被誉为“亲情家庭”的诺伊曼夫妇,在困境中展现了无私奉献和人道主义的价值。
五、马拉拉·优素福扎伊(1997年-)马拉拉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一位年轻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尽管年少,但她大力倡导女孩接受教育的权利,并经历了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对她的暴力威胁。
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有哪些
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有哪些很多名人除了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所成就,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有自己的方法的。
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名人教育孩子小故事一、罗斯福的家教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
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父亲学过法律,又经过商,很有钱。
罗斯福的父亲和母亲相差26岁,当罗斯福出生时,父亲年龄已经很大了。
罗斯福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可是很早就离家在外,罗斯福的降生给这个本来就十分幸福的家庭又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幼小的罗斯福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
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学习二三小时,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休息(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
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
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严格教育对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儿童尤为重要。
人生要经过许多磨难,特别是要成就大事业。
如果只会享福,不能受苦,这样的人将不能立足子社会,更不能为社会献身,为他人造福了。
因为这样的人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心理永远不去成熟。
罗斯福的家庭是民主的。
小罗斯福不满意母亲制定的严格作息制度,一次他提出了抗议,要求母亲给他“自由” 。
母亲认真地考虑了儿子的要求,允许他“自由” 一天。
到了晚上,6岁的儿子满身灰尘,一脸疲惫地回来了。
这一天儿子去干什么了呢?母亲没有过问。
罗斯福的母亲知道尊重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松弛一下,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二、毛泽东家教二三事毛泽东共有过10个子女,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其中大半都夭折或失落了。
伟人教育孩子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伟人教育孩子的例子:
1.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认为教育孩子要从娃娃抓起,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他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2.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他曾经写过一封《诫子书》给自己的儿子,告诫他要勤学、修身、明志、致远。
3. 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他要求孩子们要诚实、勤奋、自律、有责任感。
他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这些伟人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同,但都强调了品德、道德、自律、勤奋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些教育理念对于今天的家长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中国名人的家教故事5则
中国名人的家教故事5则家风家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故事。
中国名人的家教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家教故事是关于我国名人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名人的家教故事,欢迎阅读!中国名人的家教故事篇一: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
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
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
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
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
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
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
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
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
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
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
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
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
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中国名人的家教故事篇二: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
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
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1、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基博乃是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的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
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悲伤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
此时的钱钟书正在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
等到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
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文学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权重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2、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天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社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共舞,无暇顾及。
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的如何爱孩子的嫌疑。
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
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
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
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社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
名人师生故事
名人师生故事1、程门立雪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
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
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
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
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
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2、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
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3、毛泽东感恩老师建国之初,毛泽东尽管政务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与徐特立之间的师生情谊。
一次,毛泽东特地派人来到徐特立的住地,邀请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饭。
席上,还专备了几样家乡风味的菜肴招待老师———一碗湘笋,一盘青椒,这是两人都爱吃的。
毛泽东抱歉地说:“徐老,请你来,没有好菜吃。
”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让老师坐上席,徐老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
”毛泽东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上坐。
”硬是让徐老坐了上席。
4、朱德敬礼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匆忙起身上前,破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召唤:“叶老师!”,而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5、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15个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一):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立刻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
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二):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明白它能飞;鱼儿,我明白它能游;野兽,我明白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能够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能够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能够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明白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三):刘绍棠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六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
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
老师姓田,十七岁就开始教书了。
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名人教育孩子的小故事有哪些
名人教育孩子的小故事有哪些教育孩子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名人都需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名人教育孩子的小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名人教育孩子的小故事1.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
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
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
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
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2.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
靠家庭教育取得成绩的名人例子
靠家庭教育取得成绩的名人例子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支持。
以下是一些靠家庭教育取得成绩的名人例子:
1.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2.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父亲的指导下不断练习,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3. 李嘉诚:著名企业家,连续 21 年蝉联香港首富。
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是一位教育家,他从小就注重对儿子的教育,教导他要勤奋、诚实、守信。
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嘉诚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4. 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曾连续多年成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的母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主妇,她注重培养比尔·盖茨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鼓励他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母亲的支持下,比尔·盖茨从小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人物。
这些名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影响。
他们的父母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习惯和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10篇)
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10篇)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篇1】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篇2】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
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教书育人的名人小故事
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名人教育的故事
名人教育的故事导读: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名人教育的故事,仅供参考~关于名人教育的故事【1】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
1917年回国后推行平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并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中。
格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陶行知在担任一所学校校长时,一次,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是呀,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关于名人教育的故事【2】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现代着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格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蔡元培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后,无意中读到一个叫胡玉缙的人写的一篇文章。
由于内容生动、材料丰富、详实,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他一连读了几遍后,便决定将其聘请到部中任职。
于是,他指示下属官员起草了一封信。
后成为着名国学大师的胡玉缙在当时学术界还是无名小卒,他与蔡元培素昧平生,有蔡元培这样的大人物来举荐他,本应是感激不尽。
名人家庭教育小故事精选9则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如何教育子女便成为摆在每位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下面是名人家庭教育小故事,欢迎阅读。
1、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
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
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4、鲁迅教子顺其自然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
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
现代名人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现代名⼈教育孩⼦的故事有哪些 不仅在古代有教育孩⼦的名⼈,在现代成功教育孩⼦的名⼈也很多,⼀起来看看,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现代名⼈教育孩⼦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 现代名⼈教育孩⼦的故事 1、李苦禅:给孩⼦做好⼈⽣榜样 李苦禅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李燕是他的⼉⼦。
在李苦禅的苦⼼教育下,李燕在画坛脱颖⽽出,也颇有造诣。
李燕⼦承⽗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说:“⼈,必先有⼈格,尔后才有画格;⼈⽆品格,下笔⽆⽅。
秦桧并⾮⽆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格恶劣,遂令百代世⼈切齿痛恨,见其⼿迹⽆不撕碎如厕或⽴时焚之。
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说到做到,率先⽰范。
⼀九三七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派⼈来请李苦禅“出⼭”:“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枪)的,⽐县长还神⽓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拒绝。
此后,他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
⽗亲的⾔⾏,⼉了看在眼⾥,听在⽿⾥,记在⼼⾥,化为⾏动。
““””结束后,有天,李苦禅叫来⼉⼦,说有关部门通知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
他对⼉⼦再三叮嘱:“上次叶浅予和陆鸿年把错领的那些东西都退给咱们了。
这正是看⼈⼼眼⼉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也要不⼈家啊!”也正让李苦禅说着了,在李燕领到的“杂画⼀批”中发现,⼀卷⼆⼗件黄宾虹未装裱之作,上有⼆三件书有李可柒的上款。
李燕遵未嘱,当即交还⼯作⼈员,并⽴即通知李查柒。
李可柒见⼼爱之物璧还,喜不⾃胜。
李苦禅听说后,也⾮常⾼兴。
当时在场的友⼈开玩笑说:“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讨幅⽜?”原来李可染画⽜是出了名的。
但李苦禅连连说:“物归原主是做可!”李苦禅逝世后,李燕曾在《风⾬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书中详细谈到此事。
由此可见,⽗亲的品格教育对他的影响之深。
“⼲艺术是苦事”李苦禅教育⼉⼦从艺,不是就事论事,⽽是“先苦其⼼志,劳其筋⾻,饿其体肤”。
关于教师的名人故事素材
关于教师的名人故事素材1. 爱因斯坦与教师:爱因斯坦在童年时代就读于一位热爱教育的老师的班级。
这位教师的热情与耐心让爱因斯坦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并激发了他的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事后称赞他的教师是最伟大的导师之一,感激他为自己铺就了成功之路。
2. 华盛顿与监护者:小乔治·华盛顿的父亲在他年幼时去世,母亲陷入悲伤无法照顾他。
然而,乔治幸运地拥有一位叫做玛丽·巴拉德的监护者,她不仅给予他爱和关怀,还为他提供了教育。
巴拉德教会了华盛顿许多重要的品质,例如诚实、努力和自律,这堪称他成为一位卓越领导者的重要基石。
3. 居里夫人与导师:居里夫人是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她的成功与她的导师恩里科·费米相伴而行。
费米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给予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工作的机会,并指导她进行研究。
费米激发了居里夫人的科学激情,影响了她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向,使她成为一位重要的科学家。
4. 约翰·道尔顿与实验室助手:约翰·道尔顿是一位英国化学家,被公认为现代原子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名篇论文《物质各种形式中的空间的存在的原理》是基于他与实验室助手李尔的合作研究结果。
李尔负责实验记录和实验室管理,他的辅助工作为道尔顿提供了时间和资源,使得道尔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研究中。
5. 孔子与学生: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学智慧和思想影响了世界各地。
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学者和教育家,如子思、颜回等。
孔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交流是他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证明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教育家的价值和影响力。
以上是关于教师的名人故事素材,可以用于文章、演讲或其他相关教育主题的创作中。
名人教育家的故事
名人教育家的故事读古书很费时间和精力,徐特立从不贪多,他遵循着两条原则:一是定量,一是有恒。
比如《说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读两个,计划一年读完。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名人教育家的故事,欢迎参考!名人教育家的故事一学而不厌讲究方法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
青年时期,他就酷爱读书,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
18岁时,为了谋生,他在做医生还是当塾师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都教书的道路。
然而,他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自己还要去拜先生学本领,因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给学生。
徐特立读书时很讲究方法,积累了一套自学经验。
20岁的时候,他准备读八股文,参加那时候的科举考试。
有一次,他步行80里路,跑到长沙城里,拜访有名的云峰先生,想请陈举人看看自己的八股习作写得怎样。
老举人看过他的八股文,下了一个评语:尚有一隙之明。
接着问他:为什么不读书,而要读八股?陈举人耐心地告诉徐特立: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八股文形式死板,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半年之后,徐特立又去拜访云峰,陈举人这次送给他一把扇子,并在扇面上题写了一段话: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
乡村无师又无书,但书即师耳。
张之洞《书目答问》即买书之门径,《輶轩语》即读书门径,得此二书,终生受用不尽。
徐特立非常高兴,马上跑到书铺买了《书目答问》和《輶轩语》带回家,当做自学指南。
以后,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牢记在心。
后来回忆往事时,徐特立很有感触地说:我一生知道读书的方法,就得益于那位举人先生。
读古书很费时间和精力,徐特立从不贪多,他遵循着两条原则:一是定量,一是有恒。
比如《说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读两个,计划一年读完。
他认为光贪多,不能理解和记忆,读了等于不读。
他在教中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本书,要求学生每天课余记一字,两年学完,有些学生偏要星期六同时学6个字,结果,到默写的时候,多半人都写不出来。
名人教育的故事
名人教育的故事关于名人教育的故事(通用10则)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多的名人,这些名人也是有着许多的故事。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的阅读。
名人教育的故事 1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现代着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格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蔡元培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后,无意中读到一个叫胡玉缙的人写的一篇文章。
由于内容生动、材料丰富、详实,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他一连读了几遍后,便决定将其聘请到部中任职。
于是,他指示下属官员起草了一封信。
后成为着名国学大师的胡玉缙在当时学术界还是无名小卒,他与蔡元培素昧平生,有蔡元培这样的大人物来举荐他,本应是感激不尽。
可出乎预料的是,胡玉缙接到邀请信后,非但没有感激,还给蔡元培写了一封抗议信。
原来,问题出在蔡元培让下属写的信中的个别字上。
信的全文是:“奉总长谕:派胡玉缙接收(教育部)典礼院事务,此谕。
”按字面理解,“谕”和“派”两个字是上级对下级的,包含着必须服从的意思。
而胡玉缙这时还不是教育部雇员,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因此他感到不是滋味。
特别是“谕”字,本来是封建专制时代使用的一个“特定词”,所以,胡玉缙认为无法容忍。
蔡元培接到胡玉缙的抗议信后,内心深为不安。
他立即给胡玉缙复信表示歉意,称“责任由我来负责”。
因部属拟稿用字失当,蔡元培主动承担责任,向人道歉,此事看似虽小,但从中折射出的这种律己不苟的高尚精神却是十分可贵的。
名人教育的故事 2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
1917年回国后推行平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并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中。
格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陶行知在担任一所学校校长时,一次,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关于教育的名人短事例
关于教育的名人短事例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许多名人都对教育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经历和理念不仅激励着无数人,也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关于教育的名人短事例。
1. 爱因斯坦:教育是点燃人类智慧的火炬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革命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
然而,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在传统教育体系下脱颖而出的学生。
他在小时候被认为是个学习困难的孩子,甚至被学校拒绝录取。
然而,他的母亲尤其重视他的教育,并鼓励他追求自己的兴趣。
正是在家庭的教育环境中,爱因斯坦得到了培养和支持,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是点燃人类智慧的火炬”,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和鼓励,就能发光发热。
2. 马云:教育要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马云是中国著名企业家,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
他对教育的看法与众不同,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因此,他在退休后创办了马云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推动创新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他的理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
3. 罗尔斯:教育应关注公平与正义约翰·罗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对教育的研究以及对公平与正义的思考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尔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不论其出生背景、种族、性别或经济条件。
他主张通过公共教育来弥补社会不平等,提供公平的教育资源,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潜力。
他的思想为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追求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的广泛关注。
4. 马克思:教育是塑造人类的重要力量卡尔·马克思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奠基者之一,他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是塑造人类的重要力量。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影响深远的教师事迹精选集
影响深远的教师事迹精选集引言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教师,他们的事迹不仅影响了学生,也影响了整个社会。
本精选集旨在整理和传播这些教师的优秀事迹,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精选事例1.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理念,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让更多的平民有机会受到教育。
他的学生遍布诸侯各国,很多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陶行知陶行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他创办的晓庄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陶行知还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方针,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陈丹燕陈丹燕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名教师。
她的作品《我的老师》描述了她作为一名乡村教师,长期坚守在贫困山区,为孩子们提供教育的故事。
她的坚守和爱心,让更多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也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
4. 张丽莉张丽莉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名小学教师,因在课堂上用身体保护学生而被媒体广泛报道。
她的英勇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最美女教师”。
她的事迹激励了更多的人关注教育事业,也激励了更多的教师投身教育事业。
结语这些教师的事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展现了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名人故事
阅读关于教育的名人故事,让我们对教育进行反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育的名人故事,供各位参考。
教育的名人故事篇1
焦耳求知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
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
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总结:尊重孩子的天性,适当放手,让孩子探索,对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行合理的引导,激发孩子的天赋。
教育的名人故事篇2
高斯解数学难题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的声音都颤抖了,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做出来。
”导师让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这道题。
青年很快就解开了这道题。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牛顿也没有解出来,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后来,每当这个青年回忆这件事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就无法解开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总结:孩子大都少有循规蹈矩思想,少有畏惧心理。
有些事情,
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孩子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其实,畏难情绪害怕的不是困难,而是害怕自身,对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把畏难情绪也灌输给孩子;应该鼓励孩子敢想敢做,建立自信。
教育的名人故事篇3
他是最聪明的孩子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曾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
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
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
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
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天,父亲说要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
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
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
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
“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
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他就会成功。
总结: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将决定孩子不同的命运。
可是,当孩子表现不好时,许多家长却往往一味地指责,抱怨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结果,很多父母把原本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教育的名人故事篇4
梁实秋:机智的幽默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北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
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于是,刘真便请在场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走上讲台,挂着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教育意义:梁实秋从一次演讲联想到京剧,可见他的知识渊博;而他适时地调动气氛的能力,又见他为人的机智和幽默。
教育的名人故事篇5
艾伦:做好了,就是机会
有一个名叫艾伦的孩子,9岁时在祖父的农场时里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捡牧场上的牛粪饼。
一般的孩子嫌这份活儿脏,都不愿做,而艾伦却干得好极了。
由于他捡牛粪饼表现出色。
祖父给了他一个向往已久的工作——放牧马匹。
这件事深深影响了小艾伦,使他坚信这样一则人生信条:手头的工作无论多么低贱,只要做好了,就是机会。
长大后,他从每星期挣1美元的肉铺帮工做起。
这份工作虽然低微且工作条件恶劣,但他干得很出色,因为他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信条:做好了,就是机会。
后来,他成为每星期可得50美元的美联社记者。
再后来,他又成为年薪150多万美的首度执行官。
教育意义:艾伦的人生信条告诉我们,机会,就在于我们把每件工作做好,不管所做的工作多么微不足道。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那些看似细小低微的工作往往是我们成功的阶梯。
适用话题;细节、机会、认真、有句话常挂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