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范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准备
3.各单体混凝土强度等级:
1#.2#.3#.4#.5#.6#.7#.8#.10#.11# 楼所有结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墙柱混凝土强度
等级: C30 ;9#楼所有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墙柱混凝土等级为: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基
础顶~12.700m ): C40 ,地上四层以上: C30。

4.填充墙中的构造柱、圈梁、过梁除结构施工图中特别注明外均采用C20 ;栏板、空调板、凸窗、飘板、女儿墙及其他混凝土装饰构件除结构施工图中特别注明外均采用C30。

5.每一结构层配置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水泥,不得混用。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掺入合适的外加剂,改善水泥和骨料的质量,降低混凝土的终凝温度,高湿度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变。

7.梁柱节点(含剪力墙柱与连梁等)钢筋密集部位,宜采用相应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振捣密实,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二)基础及地下室部分:
1. 车库底板及各单体底板为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有条件应按设计图中后浇带划分的区域一
次振捣完成,由于混凝土体量大,施工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防止混
凝土干缩和温差裂缝,同时应组织好施工流程,确保混凝土的浇捣质量。

2.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执行,混凝土的养护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 天。

3.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处的做法:
4.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采用高一个等级且掺有高效混凝土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

5.后浇带采用比相应结构部位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当后浇带是为调整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时(沉降后浇带),后浇带中的混凝土应在两侧结构单元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注。

施工
期间后浇带两侧构件应妥善支撑,以确保构件和结构整体在施工阶段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后浇带浇筑时的温度宜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接近。

6.本工程地下室属超长结构,施工时采用以下措施防止由于结构超长引起的裂缝:
a).应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配置混凝土,并可按施工规程要求适量加入优质粉煤灰。

b).采用碎石骨料配置混凝土。

c).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加强养护,采取合理的施工工序。

d).施工单位尚应根据规范规程及施工经验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

验收标准
1.砼必须振捣密实,不得有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砼梁、柱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 ,累计不大于400cm2 ,基础上一处不大于400cm2 ,累计不大于800cm2 。

2 .允许偏差值:
四、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撮捣→养护。

五、操作工艺
1.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
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 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lm 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mm 处。

浇捣时,浇筑与振
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 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
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
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
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4. 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 范围内。

施工缝的
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

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5.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
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和混凝土软弱层,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同配比减石子砂
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e)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1. 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以同时浇筑,反之宜先浇筑柱混凝土,预埋剪力墙锚固
筋,待拆柱模后,再绑剪力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

2.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 ,每层浇筑厚度按照规范的规定实施,因此必须预先安
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3.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
捣器应插人下层混凝土5~10cm 。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
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

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