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概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货殖列传:司马迁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的见闻记述,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城市等,史志描述阶段的代表著作
商业地理手册:1889,奇泽姆,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分析: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促使经济地理学由描述走向理论解释,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与制度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加关注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研究涵盖企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劳动力市场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区域增长中的社会文化传统、关系型资产的作用,金融转型中文化的影响,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企业组织的变化:简单——复杂。

早期企业以单体企业为主,基于它们的研究形成了古典区位论,随着经济社会的演变,企业间的联系和协调加强,促进了区域科学的发展。

新的形势下,企业的组织愈加复杂,促使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

局限性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体企业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区位论具有局限性;随着研究向宏观方向发展,企业研究对于经济地理理论的形成和更新的指导作用会有所降低。

新近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尺度的变化:微观——中观——宏观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简单——复杂。

3.研究方法论的变化:简单——复杂。

规范发现实证分析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文化与制度转向
概念: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区位(微观)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中观及宏观)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对象的内涵:经济地理学概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公司经济地理学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地理学中地位:1.地理学学科体系2.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2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理论基础);
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经济地理学);
考虑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地理学→经济学)。

2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同样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彼此研究方法,学术期刊相通。

2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经济地理学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参考结构主义分析、文化与制度转向)。

理论研究重点: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与空间格局研究
区位: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定义:区位条件是指区位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分析侧重点不同:区位条件以区位场所为主,总结其所具有的与某一经济活动类型相关的各种条件;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决策者)而言,分析各种因子作用下,选择何地具备生产优势(包括成本收益优势等等)。

对于硬性条件必须满足的生产活动,利用区位条件可以进行区位选择;对于普适性比较强的生产活动,则需要决策者选择多种区位因子权衡分析,以决定生产场所。

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
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土地以两种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农业),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工商交通)。

在第一种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第二种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的区别:区位主体:单生产地、单工厂;多个生产地、多分部。

区位目标(大类):经济目标;经济目标+非经济目标。

具体目标(细分):只考虑综合利润或成本,一般不分析具体目标;包括市场占有率、人才、避免贸易摩擦,名声、形象等等。

区位选择基准(方法):求极值;考虑概率、风险、不确定性。

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而言的区位优越性。

随着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得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即在全球生产组织与体系中寻求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价格相对低廉并且供应有保证的原材料供应商。

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能源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缩减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促使传统能源技术的改进和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利用,降低了经济活动区位对能源的依赖,也使技术改进慢的大能耗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

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环境质量可能是某些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之一。

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在区位选择上面临诸多限制,往往会远离主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

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

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生产和服务的自动化程度逐步加强,现代经济活动显现出强劲的活力,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的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得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替代了劳动力数
量,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

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如厂房、设备等)和金融资本。

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且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的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成熟企业或大型企业会得到一般性金融资本的关注,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这种差异带动着相关企业的空间集聚。

信息:1技术研发与应用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技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对于地区和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外资乃至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技术研发比人口和产业显示出更加明显的地理集中,同时技术研发对不同的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主要影响高新技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因而也导致了这些产业的地理集中现象。

技术应用通过技术交流、扩散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取相当的利润,即技术的溢出效应。

这促使企业区位选择上有区域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高新技术园区:伴随产业集聚产生的新的空间组织形态,区域专业化和多样性有助于技术创新和溢出。

2信息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信息技术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能够产生“时空收敛”效应,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及其空间过程,重新塑造人地关系。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其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信息技术本身:与劳动力、资本、知识等共同发挥作用,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

2,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影响经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到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一方面,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业态的融合催生了新的产业业态,极大的丰富了经济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业态的区位,促使经济活动更倾向于选择信息基础设施健全、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

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交通三要素:交通网交通流地域
点——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差点、港口、机场等。

线——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交通流:人与物质沿着交通网移动;
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机理: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水路适合长途运输。

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水路适合长途运输。

对于区段定价的方式,经济活动在各个区段的端点最为有利。

2,运费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交通网可以用密度和结构(连接度+通达度)来表述;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其他条件固定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

交通便捷程度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可以用交通网的密度和结构(连接度+通达度)来表述;交通网的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指数越大,交通越便利。

交通网的密度: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交通网的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指数越大,交通越便利
通达度:衡量交通网络中点与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表示,这两个指数越小代表通达度越好;通达指数为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之和。

交通运输方式对区位选择的影响:1,公路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公路运输具有场站费用小,线路运输成本高的特点。

高速公路引起的空间收敛效应的主要结果是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空间相关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提高了区位决策的灵活性。

高速公路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基于面对面交流和弹性交流的部门在公路沿线的集聚。

2,铁路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铁路运输具有场站成本高,线路运输成本居中的特点。

高铁与高速公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空间收敛+沿线集聚),但其通行速度更快,因而影响范围更广。

高铁站区已经成为高铁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核心区域,高铁站区的产业按照与高铁关系的远近,可以划分为直接、关联、派生三大类(或者加上依存产业共四类)。

3,航空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航空运输具有快捷高效、安全舒适的特点。

航空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机场产业上。

机场产业分为两类:一类是机场业务关联业务;一类是机场周围地区发展的与空运相关的产业。

4,水路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水路运输具有线路运输成本低、场站成本高的特点,是长途运输
最为廉价的运输方式。

水陆交汇的港口是经济活动的活跃区,。

政策:1区域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区域政策指政府实施的规划和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

我国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区域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开以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2000年前后-2013左右;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旨在平衡区域差距;2014以来,重点开发京津地区冀,长三角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引导经济要素向重点开发地区集聚。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空间角度的重要发展战略和制度,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条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项主体功能区。

2产业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产业政策可以分为: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三类。

开发区是集中体现产业政策及其导向的经济活动区域,为了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政府会设立引导相关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流入的开发区,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等。

开发区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要重点吸引和扶助哪些行业发展,称为开发区的目标行业。

3环境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环境政策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区域环境污染、引导经济活动节能减排、提升环境质量
杜能圈形成机制:基于地租公式的规范性分析。

地租收入公式:根据假设,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为目标的合理活动,马车是唯一交通工具,则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

地租收入公式如下:R=PQ-CQ-KtQ=(P-C-Kt)Q。

R为地租收入P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为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假设全部销售)K为生产地距离城市的远近t为农产品运费率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第二圈林业圈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第五圈三圃农业圈第六圈畜牧业圈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经济学上的意义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微分学引入经济研究,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的局限性:1是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现实中基本不存在2.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杜能隐含条件为农村经营者为理性经济人,以商业农业为基础,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经营目的,
且有能力实现这一目的。

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性经营。

即使商品性经营,经营者目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经营方针也可能随之改变。

即使经营者始终追求最大利润,不一定能准确的获得并处理信息,即未必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能力。

3.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交通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摩擦的制约趋于变小。

4.逆杜能圈,土地投机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集聚因子:为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

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企业集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则为分散因子。

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相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

因此,一般区位因子简化为劳动力(成本)和运费两种。

特殊因子:为与特殊工业有关的因子,例如空气湿度,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韦伯工业区位论不考虑特殊因子的作用。

最终只分析:劳动力、运费,和集聚与分散因子。

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三个假定条件:已知原料供应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无限供应的劳动力。

最小运费原理: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产地都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代入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两个因子,得到一般区位法则: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Mi原料质量除产品加一
运费指向论: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原料指数:产品质量与局地原料质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区位重量:整个工业生产于分配过程中的总重量,即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3)区位三角形、区位多边形及范力农构架。

运费最小点应该是所有顶点构成的区位三角形/多边形的重力中心。

4)综合等费用线。

等费用线:对于单个消费地(市场)/原料地而言,呈同心圆状的运费相同点的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对所有消费地/原料地的全部运费相同点的连线
劳动力成本指向论:1)劳动力成本不是指工资的绝对额,而是指生产每单位重量产品所需的
工资;2)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思路低廉劳动力成本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比由运费最小地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额大时,则劳动力成本指向就占主导地位。

3)临界等费用线:与低廉劳动力成本(或集聚)带来的节约额相等的综合等费用线;低廉劳动力成本地点处于临界等费用线内侧时,区位移动;处于外侧,则区位不会移动。

4)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指数=平均劳动力成本/产品重量,劳动力成本指数越高,从最小运费区位迁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越大。

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也会越加向少数劳动力廉价地集中。

5)人口密度&运费率,人口稀疏的地区工业区位倾向于运费指向;口密集的地区工业区位倾向于劳动力成本指向。

运费率低的时候,倾向于劳动力成本指向;运费率高的时候,倾向于运费指向。

6)技术进步运输技术的提升——劳动力成本指向加强;
生产机械的提升——劳动力成本指向减弱
集聚指向论:1)集聚因子2)分散因子3)集聚指向的判断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

4)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
意义: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区位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帕兰德区位理论与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
帕兰德基本内容:运费:远距离递减;区位:端点布局,但也考虑实际情况选择综合费用最低点;市场区域划分:送达价格空间变化漏斗的相交处。

胡佛基本内容:运费:场站+线路,远距离递减,不同运输方式,意义;市场区域划分-采掘业送达价格空间变化曲面(边界线构成的面)相交处,制作业规模化效益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的极限距离处,即边界线与运费倾斜线相切处;区位:区位三角形端点布局。

相同:远距离递减,端点布局,送达价格空间变化曲面相交定市场。

不同:场站费,运输方式,市场区域划分分行业描述。

区位也是从区位三角形而不是线段的角度描述。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假定条件: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居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1.理论简介:提出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2.假定条件3市场区位模型:基本思路:廖什通过价格、需求和区位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以农户生产和销售啤酒为例,基于最大收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