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制史名词解释
1、西周法律思想:“以德配天”对夏商神权思想的修正和补充,强调统治者要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是西周法律思想的重要发展,强调将教化和刑罚相结合。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不仅在西周各种具体法律制度以及宏观法制特殊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之中,被后世各朝统治阶层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的理想原则和正统的标本。
2、西周立法活动:
3、刑罚世轻世重:至西周初年提出了“刑罚的世轻世重”理论,并以此作为国家的基本刑事政策,来指导法律实践。
就是要根据时势的变化、根据国家的具体政治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用刑的宽与严、轻与重。
是长期的政治统治和用刑经验的结晶,这种理论和政策的提出,说明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阶层已经是深谙统治之术的统治者了。
4、婚姻六礼:是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
可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
对以后各朝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至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在一些乡村地区,缔结婚姻的形式仍然可以看到“婚姻六礼”的明显痕迹。
5、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时期关于解除婚姻的制度。
“七出”又称“七去”,是西周时期男子可以休妻的七项条件。
具体是指:不顺姑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口多言,去;盗窃,去。
“三不去”是夫家不能休妻的理由,具体指: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该制度是宗法制度下父权和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
作为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影响也极为深远。
汉唐乃至明清,各朝法律中关于解除婚姻的条件和限制的相关规定,大体上都没有超出“七出,三不去”的范围。
6、五听:是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诉真伪的五种观察方式,具体是指:辞听(语无伦次,说明所言非实);色听(如果面红耳赤,就说明所言非实);气听(如果气喘吁吁,就说明所言非实);耳听(如果听觉迟钝,就说明所言非实);目听(如果两眼无光,就说明所言非实)。
说明西周时期已经开始注意到心理学的一些问题,并能够运用司法心理学的一些经验,来处理案件,从侧面也说明西周的文化特别是法律文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7、铸刑鼎:春秋时期晋国的执政子产将刑书铸在鼎上,放在宫门口。
让全国百姓都能够看到这个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
8、战国法律思想:?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有的特权。
这样,开始打破了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而又有法可依,从而否掉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在执行刑罚时,加重对轻罪的刑罚,主要针对劳动人民的。
9、法经:《法经》是战国初期李悝制定的。
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它是适应日益发展的封建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出现的。
是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发展的产物。
10、法律答问:是朝廷和地方主管法律的官员对律令所做的权威性解释,它们与法律条文一样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1、挟书罪:秦代收藏违禁书的罪名。
12、城旦:是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名。
秦服四年兵役,汉确定其刑期为五年,夜里筑长城,白天站岗。
13、非公室告:是指父母控告子女盗窃自己的财产,以及子女控告父母、奴妾控告主人肆意对自己施加私刑的行为。
对于“非公室告”,不仅官府不予受理,而且若当事人坚持告发,则告者有罪;即便是他人接替告发,亦不在受理之列。
14、具五刑:秦代的一种酷刑,“当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
15、《九章律》:是汉初萧何参照秦律所写。
《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
通常所说的汉律,主要指《九章律》。
16、亲亲得相首匿:指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此原则为汉宣帝时所定,而且见面刑罚。
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孔子。
汉代儒家思想定为一尊之后,便成为汉代定罪更是量刑的一项原则。
17、汉朝刑制改革:
18、有罪先请:是汉律对身份不同的犯人,在逮捕、羁押方面采取不同的程序之一,是对封建贵族官僚的犯罪,如果需要逮捕,得先奏请皇帝,他们即使被批准逮捕,也不施加刑械,以示宽容。
19、秋冬行刑:汉代的死刑制度,汉代统治者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
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唐律规定“立春后决不死刑”,明清律中的“朝审”、“秋审”制度亦可追溯于此。
20、春秋决狱:是指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则以儒家的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其首倡者为董仲舒,强调以犯罪者的主观动机“心”、“志”定罪,不失为司法原则的发展和审判上的一种积极的补充,但在运作中容易产生流弊,在某程度上为“擅断论”提供了不实的依据。
21、北齐律改革:《北齐律》进一步改革体例,省并篇目确定为十二篇。
将《刑名》、《法例》合为一篇,称《名例》,冠于律首增强了法典结构的科学性。
改《宫卫》为《禁卫律》,将原来宫廷警卫扩及关禁。
增加《违制律》,完善吏制的法律规定,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其他篇目也多有损增。
史称“科条简要,法令审明”。
22、存留养亲:北魏时期,指犯人直系尊亲属年老应侍而家无成丁,死罪非十恶,允许上请,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将犯人留下以照料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实际执行。
这是中国古代法律家族化、伦常化的具体体现,这一内容亦为后代法律承袭。
23、准五服以制罪:是《晋律》首创,目的在“峻礼教之防”。
它是指亲属间的犯罪,据五等丧服所规定的亲等来定罪量刑。
这是自汉以来礼法合流的又一体现。
以后历代律典均相沿用,明代更将丧服图列于律首。
24、十恶:唐律“十恶”十危及封建皇权和封建国家的十种重罪的总称。
具体内容如下:一是谋反,二是谋大逆,三是谋叛,四是恶逆,五是不道,六是大不敬,七是不孝,八是不睦,九是不义,十是内乱。
25、义绝:是指唐代夫或妻杀伤对方直系尊亲或旁系尊亲的行为。
这种行为构成法律上的强制离婚的要件。
26、类推原则:类推首先是律文没有明确规定的,且必须是同类案件;对于应当从轻处理的犯罪,列举重款,轻者通过类推可以自明;对于应当从重处理的犯罪,列举轻款,重者通过类推可以自明。
唐代类推原则的完善反应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
27、化外人有犯:按照唐律规定,所谓化外人是指外国侨民,同属一国的侨民之间的犯罪,由唐代按其本国的法律处断;不同国籍的侨民犯罪,由唐代按照唐律处理。
这种将刑法的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的巧妙结合,在当时时间各国还是罕见的。
这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比较妥善地解决了外国侨民在华的争端问题。
28、折杖法:宋太宗创立的一种刑罚制度。
即将笞、杖、徒、流四种刑罚折算成杖刑。
29、刺配:宋太宗为宽贷杂犯死罪而立刺配之法,刺面、配流且杖脊,是对特予免死犯人的一种代用刑。
但后来则成了常用刑种之一。
30、翻异别勘:是指在宋代在录问或行刑时,犯人推翻原口供或申诉冤情而另行安排勘问、推鞫(ju)的重审制度。
分为原审机构改派同级他司重审的“移司别堪”与上级机构差官重审的“差官别推”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