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大全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大全五篇)
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目的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

课堂是抓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提高等等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来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建立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教研员、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帮助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新课改的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育评价历史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为此,提出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课堂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

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

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

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专业的眼光、专业的晶质、专业的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形成。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的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思想,评价教师对文本价值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对
语文课堂特点的把握。

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把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课堂教学质量上,放在教师的综合素质上,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

3.过程性原则。

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最后表现,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或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奖励、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唯一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调整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把评价的目光放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关注教师课前对文本价值的钻研是否到位,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最后对自己的教学评估是否适度。

关注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是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有效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手段,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要把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自身、学生及他人的多元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具有促进意义。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实际上是对教学全过程的合理分解,其目的在于让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双方都共同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关注这个过程中既要评价“教”,又要评价“学”。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施1.多元互动评价。

(1)自主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主要由执教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评价量标对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自评,对自己所认为的有效行为进行描述,把自己在课前的教材认识、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完成情况以及自己对课堂中的得失利弊作一个介绍。

评价自己课堂教学之中的成功之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

这样的评课方
式能打破以往的评课方式,改变上课与评课相脱离的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学校教研风气的形成。

(2)主体评价。

主体评价通常由校长、教研员、同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人员作为评价的主体,在听课后对执教者所进行的评价。

听课后这些方面的人员根据自己对课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而作出的评价意见。

执教者作为被评价的客体,应根据自己对
把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让执教者和听课者双方针对课堂教学充分发表意见。

这种评课形式应建立在上课者和听课者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

上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自己的教学,听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价其教学,主客互动,调动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需要时,还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

由听课者对上课者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授课情况、学生学习方面以及教师素质方面提出问题,由上课者作出陈述。

这样的评课,既可以发挥上课教师的主动性,体现教学评价的个性,又能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出评价的共性。

2.分层课堂教学评价。

(1)随堂听课评价。

从数量上看,听课评课活动大量在随堂教学的环境中发生。

这种形式的语文教学,给予老师的教学评价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

与精心准备、反复试讲的课相比,对这些数量众多的课堂教学,重在关注教师的素质提高,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按评课量标的要求面面俱到,这种评价是收效甚微的。

(2)专题研究课评价。

在学校大兴教学研究之风的今天,许多学校经常开展上语文专题研究课的活动。

对这样的教学评价;要在(评价标准)的指导下,紧紧地围绕研究课的主题来评价,突出一个“研”字。

把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点与研究课的要点结合起来,使研究课的研究主题深人人心。

(3)公开示范课评价。

为培养骨干教师、辅导年轻教师而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往往
由有经验的教师或语文学科教学中有影响的教师承担。

对这样的课进行评价,侧重在评价量标的达成度和语文教学风格方面。

突出“示范性”,倡导学习者学其方法、学其风格。

评价可以把上课者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独由见解、擅长之处作出比较鲜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并加以提炼和升华,让评价起到示范作用。

(4)优质竞赛课评价。

为发现和培养教学新人,建立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队伍而举行的教学竞赛、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发掘和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

对这样的课进行评价,应突出甑别和选拔的功能,采用统一标准,从严要求。

在分析对比中选优,在选优中总结教学经验,将评优与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目的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

课堂是抓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提高等等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来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建立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教研员、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帮助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新课改的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育评价历史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为此,提出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课堂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

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

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

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专业的眼光、专业的晶质、专业的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形成。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的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思想,评价教师对文本价值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对语文课堂特点的把握。

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把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课堂教学质量上,放在教师的综合素质上,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

3.过程性原则。

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最后表现,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或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奖励、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唯一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调整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把评价的目光放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关注教师课前对文本价值的钻研是否到位,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最后对自己的教学评估是否适度。

关注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是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有效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手段,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要把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自身、学生及他人的多元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更
加客观、真实、有效,具有促进意义。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实际上是对教学全过程的合理分解,其目的在于让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双方都共同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关注这个过程中既要评价“教”,又要评价“学”。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施
1.多元互动评价。

(1)自主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主要由执教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评价量标对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自评,对自己所认为的有效行为进行描述,把自己在课前的教材认识、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完成情况以及自己对课堂中的得失利弊作一个介绍。

评价自己课堂教学之中的成功之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

这样的评课方式能打破以往的评课方式,改变上课与评课相脱离的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学校教研风气的形成。

(2)主体评价。

主体评价通常由校长、教研员、同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人员作为评价的主体,在听课后对执教者所进行的评价。

听课后这些方面的人员根据自己对课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而作出的评价意见。

执教者作为被评价的客体,应根据自己对
(3)互动评价。

把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让执教者和听课者双方针对课堂教学充分发表意见。

这种评课形式应建立在上课者和听课者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

上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自己的教学,听课者依据评价量标评价其教学,主客互动,调动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需要时,还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

由听课者对上课者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授课情况、学生学习方面以及教师素质方面提出问题,由上课者
作出陈述。

这样的评课,既可以发挥上课教师的主动性,体现教学评价的个性,又能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出评价的共性。

2.分层课堂教学评价。

(1)随堂听课评价。

从数量上看,听课评课活动大量在随堂教学的环境中发生。

这种形式的语文教学,给予老师的教学评价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

与精心准备、反复试讲的课相比,对这些数量众多的课堂教学,重在关注教师的素质提高,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按评课量标的要求面面俱到,这种评价是收效甚微的。

(2)专题研究课评价。

在学校大兴教学研究之风的今天,许多学校经常开展上语文专题研究课的活动。

对这样的教学评价;要在(评价标准)的指导下,紧紧地围绕研究课的主题来评价,突出一个“研”字。

把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点与研究课的要点结合起来,使研究课的研究主题深人人心。

(3)公开示范课评价。

为培养骨干教师、辅导年轻教师而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往往由有经验的教师或语文学科教学中有影响的教师承担。

对这样的课进行评价,侧重在评价量标的达成度和语文教学风格方面。

突出“示范性”,倡导学习者学其方法、学其风格。

评价可以把上课者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独由见解、擅长之处作出比较鲜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并加以提炼和升华,让评价起到示范作用。

(4)优质竞赛课评价。

为发现和培养教学新人,建立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队伍而举行的教学竞赛、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发掘和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

对这样的课进行评价,应突出甑别和选拔的功能,采用统一标准,从严要求。

在分析对比中选优,在选优中总结教学经验,将评优与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探究
【内容提要】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有趣的课堂、一个
对话、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探究的课堂。

探究和把握这些基本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我们主动实践语文新课程理念,不断改革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全面实现新课程所确立的“三维目标”,不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快乐、有趣、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的基本评价标准”这一带根本性、导向性的问题,我们希望弄清楚新课堂与旧课堂到底有哪些区别,以探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问题,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这里,就个人的初步的思考和探索,谈一些看法。

一、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课堂
快乐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是新课程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

那么,怎样才能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呢?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个充满”:
1、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

要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

2、激励性语言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确保“学生无错”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坚持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商量沟通;尊重学生人格原则,不伤害学生自尊。

其次是提倡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课堂用语:如盼其成功:“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促其成功:“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帮其成功:“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3、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赏识能使人灵感涌动。

赏识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
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就要包容学生,在包容中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作为教师,我们永远也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

”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能读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分享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快乐。

二、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

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

……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识。

”因此,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必须抓住多种对话方式,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在方式上不应再是单向的传授与示例,而是平等对话、合作探究。

由于对话的地位是平等的、气氛是民主的、内容是“非预设性”的(开放的、动态的)、目标是“非精确性”的、感情是真实的、方法是“非指示性的”,因而对话教学与我们传统的驯化教学状态和传授教学状态相比较,至少具有四个显著特点或优势:即具有和谐的教学氛围、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面向学生的广阔天地、能挖掘无限的创新潜力。

三、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拓
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中要能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必须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开放策略:
1、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

传统教学的教学时空是封闭的,以上课、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始和终结,教师走进课堂才表明教学的开始。

开放的教学时空是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的。

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前开放。

比如,课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帮助预习新课,以便课堂上与教师、同伴、文本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

2、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新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

开放的教学课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构建起开放的教学课型;二是指不搞统一的教学课型,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如茶馆式其操作程序为:“课前预习教材→七嘴八舌谈见解→教师适当作点评。

”等等,各具特色,开放多变。

`
3、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开放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是用好有字之书,包括教科书(引导学生读好用好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课外书(古代多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

”如果诗人说“功夫在诗外”的话,那么学生则是“功夫在课外”)。

二是关注无字之书(教学起源于劳动、生活,理应回归生活。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应该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三是开发自己的书(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感悟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