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7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唐朝国力强盛时期,一方
面对外关系自信、开放,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丰富社会生产与生
活。材料从服饰切入,描绘汉人服饰融入了多个少数民族及中东国家的 服饰因素,体现了多元化特征,A项正确。
4.(2017内蒙古集宁期中)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 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 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 “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 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B )
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隋朝时南北方农业基本持平 D.唐代东南地区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答案 D 依据表格可知,汉代治水活动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但南方的 浙江等地也有,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故B项错误。 此表反映的是治水活动情况,反映不了整体农业状况,故C项错误。
翠真怪之产。”唐诗亦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人生
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材料中反映了 ( B ) A.商业经营的市坊限制被打破
B.江南地区经济实力上升
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D.小农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 知,扬州经济繁荣,城市繁华,体现了江南地区经济实力的上升,所以B项 符合题意。A项出现在北宋时期;C项中“破产”的说法错误;D项与材料 内容不符,材料说的是城市和商业,不是农业,故均排除。
◆史料呈现
隋唐时期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史料 以(令狐)熙为汴州①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②抑工商,民有 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 令狐熙传》 两京诸市署:③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 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④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 三百而散。
第7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第 7讲
考纲要求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1.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1)魏晋时期的农耕技术与土地制度(均田制);(2)隋唐时期的农耕技术与
经济的繁荣;(3)魏晋至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4)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 2.思想与科技文化 (1)道教、佛教冲击儒学;(2)唐代的“三教合一”;(3)唐代火药的应用; (4)南北朝农书——《齐民要术》;(5)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2)手工业
a.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b.唐朝独特的美术陶制品“④ 唐三彩 ”曾风行一时。 c.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邢窑的白 瓷制作精美。
(3)商业 a.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称为“草市”的民间集市。唐朝时“草市”的作 用已经十分显著,“⑤ 夜市 ”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原有“市”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入儒来重生自己,最终 发展为“三教合一”。 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 睫。
6.隋文帝于585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用查看相貌的办法核实
年龄),户口不实者,里正保长受流刑。大功(堂兄弟)以下,必须分家,各为
户头,以防容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A.增加中央控制的赋役对象
B.建立输籍定样的户籍制度
C.发展完善隋朝的政治制度 D.防止地方势力的结党营私 答案 A “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 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被治罪,因此大量隐 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的控制人口和赋税收入。故A项正确。其余三 项不符合题意。
本讲考点
考点1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考点2 魏晋、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考点1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a.北魏到唐朝前期曾推行① 均田制 ,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相应 的义务。 b.隋唐时期出现② 曲辕犁 ,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c.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经使用③ 立井水车 作为提水灌溉工具。
隋唐时期的城市特征
1.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的。地方上的中
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 2.这时期的城市,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 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这一时期,城市中的绝大部分居民是官僚、地主等消 费人口。这时期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分开。白天定时开市、 闭市。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 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
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b.唐朝时长安、洛阳最为繁盛,扬州“雄富冠天下”;作为地区经济中心 的杭州、湖州商业十分发达。 思维启迪 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诗句描写了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提示: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
主题
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尽管城市里有商业者,但一方面是绝对,另
一方面城市商业在手工业作坊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只能以转运远地的奢侈品为主要 的业务,以满足王公贵族对奢侈消费品的需求。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典例 (2017江西上饶联考)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铜币主要 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 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是 ( C ) A.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
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
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 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韩愈《原道》
◆读史指导 (1)史料1出自古代书籍,其内容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观点,①②分别体现 出自古代学者的学术著作,宏观上叙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
《② 金刚经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误区警示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不同的科技概念,印刷
术是二者的统称,雕版印刷术是隋唐之际的发明,活字印刷术宋代才出 现。 (3)文学: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 “诗仙”的美誉,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有“诗圣”的美誉,“三吏” “三别”是其代表作。 (4)艺术:东晋③ 王羲之 被称为“书圣”,擅长行书和草书。唐代欧
阳询、柳公权和颜真卿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柳体和颜体,张旭和
怀素是著名的草书家。
巧思妙记 七种字体的特点
思维启迪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夸赞某位书法家说:“张旭三杯草圣
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该书法家擅长何种书体? 提示:草书。
主题
◆史料呈现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佛、道的交融
史料1 (《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①禳 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②臧否,属儒家。 ——葛洪《抱朴子· 外篇· 自序》 史料2 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③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 史料3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④佛于晋、魏、梁、隋之
典例 (2017河南豫南质检五)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529—595)在其
《颜氏家训· 治家》中记述:“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
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这段记述能 够反映当时在邺下地区 ( B ) A.妇女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B.儒家纲常名教地位的动摇 C.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D.政治腐败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解题关键 准确提取材料中妇女活跃的信息。 答案 B “专以妇持门户”说明,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较为活跃, 表明儒学正统思想受到挑战,儒家纲常名教地位动摇,故选B项。
A.民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答案 B 由材料中“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联系所学知识
可知,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官营手工业,因为只有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是专
供皇室和贵族使用的,而且技艺水平最高,与题干相符,B项正确。
5.(2017陕西西安二模)《旧唐书》记载:“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
易混辨析 牛耕不是中国传统耕犁定型的标志 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定型的事件是曲辕犁的发明,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 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易混辨析 精耕细作的农业 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它是中国
传统农业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 因素。
B.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C.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D.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解题关键 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重量”来分析。 答案 C 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故 C项正确。
1.(2017课标Ⅲ,26,4分)
土地规模(亩) 20以下 20~130 户数 24 103 户数比例 17.3% 74.1%
2.(2017黑龙江牡丹江期末)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
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 D )
陕西 汉 三国 晋 南北 朝 隋 唐 9 32 4 11 3 32 1 24 — 4 — 15 1 18 1 12 2 44 — 20 4 29 18 2 — — 河南 19 10 4 — 山西 4 1 1 1 河北 5 1 2 3 甘肃 1 1 — — 四川 — 1 — — 江苏 1 3 2 8 安徽 1 3 — 4 浙江 4 2 3 2 江西 1 — 1 1 福建 — — 2 —
流思想状况,③说明该学者接纳三教交融的情况。 (3)史料3选自韩愈的文章,④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了 儒学主流思想的地位,韩愈对这种现状表示了担忧。 ◆史料应用 (1)史料1、2表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何种趋势? 提示 儒、释(佛教)、道合流,三教合一的趋势。 (2)史料3中“不入于老,则归于佛”说明了什么现象?对此韩愈提出了 怎样的主张? 提示 道教和佛教空前兴盛,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复兴儒学。
考点2 魏晋、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魏晋、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
(1)思想 a.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 价值观念的地位。
b.唐代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唐朝中后期,李翱和① 韩愈 成为北
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科技: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3.(2017福建福州测试)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
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 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鹘衣装回鹘 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 A ) A.社会生活开放多元 C.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 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
——《新唐书· 百官志》
◆读史指导 该史料选自古代史籍,属于原始史料,其中“刺史”“令”“丞”都是 官职名称。①③说明隋唐时期,政府设置专门官员管理商业。②说明令 狐熙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并严禁向街开门。④表明对商业活动有 严格的时间限制。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说明隋唐时期,政府对商业的管理政策。 提示 抑制商业发展;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京”设置市署说明了什么。 提示 政府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唐代商业繁荣;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131~300
300以上 小计
10
2 139
7.2%
1.4%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C.均田制破坏严重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 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地占有130 亩以下土地的户数占总数的90%以上,反映了当时自耕农户占主体,这 说明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选A项。B项与表格信息不符;C、D两项 表格信息无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