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高三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原文及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偏正短语,中⼼词是“特征”,指⽰物的显著特⾊。
“建筑”⼀词界定了作者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词,⽓宇轩昂,视野开阔,表现了作者作为建筑学⼀代宗师开阔的视⾓和强烈的民族⾃豪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课⽂
第⼀节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于实际需要,受制于⾃然物理,⾮着意创制形式,更⽆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在其环境中产⽣,先⽽胚胎,粗具规模,继⽽长成,转增繁缛。
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不⾃觉。
建筑之规模,形体,⼯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化兴衰潮汐之映影;⼀国⼀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貌。
今⽇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化,其故因此。
盖建筑活动与民族⽂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独⽴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
在军事,政治及思想⽅⾯,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
数千年来⽆遽变之迹,渗杂之象,⼀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构系统,随我民族⾜迹所⾄,树⽴⽂化表志,都会边疆,⽆论其为⼀郡之雄,或⼀村之僻,其⼤⼩建置,或为我国⼈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化精神之重,下⾄服饰、车马、⼯艺、器⽤之细,⽆不与之息息相关。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部,⾮但在其结构本⾝之材质⽅法⽽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淆乱⼀系建筑⾃⾝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
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于结构取法及发展⽅⾯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
(⼀)以⽊料为主要构材凡⼀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产⽣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产⽣其形式上之特征。
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构,故仅于⽯⾯浮雕⽊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料垒砌之法,产⽣其形制。
中国始终保持⽊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造结构之直接表现。
其在结构⽅⾯之努⼒,则尽⽊材应⽤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同时完成其本⾝完美之形体。
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忠于材料之应⽤,故中国⽊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
唐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程经验,所产⽣之美术风格也。
(⼆)历⽤构架制之结构原则既以⽊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第1⼀4图)。
第1图
以⽴柱四根,上施梁材,牵制成为⼀'间'(前后横⽊为枋,左右为梁)。
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
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槫,直⾄最上为脊槫,故可有五槫,七槫⾄⼗⼀槫不等,视梁架之层数⽽定。
每两槫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上加望板,始覆以⽡葺。
四柱间之位置称'间'。
通常⼀座建筑物均由若⼲'间'组成。
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柱与其梁枋,不借⼒于⾼墙厚壁之垒砌。
建筑物中所有墙壁,⽆论其为砖⽯或为⽊板,均'隔断墙'(CurtainWall),⾮负重之部分。
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
欧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质之构架建筑相同。
所异者材料及科学程度之不同⽿。
中国建筑之所以能⾃热带以⾄寒带;由沙漠以⾄两河流域及滨海之地,在极不同之⾃然环境下始终适⽤,实有赖于此构架制之绝⼤伸缩性也。
(三)以⽃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在⽊构架之横梁及⽴柱间过渡处,施横材⽅⽊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柱上,故为⼤建筑物所必⽤。
后世⽃拱之制⽇趋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例遂以横拱?quot;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第2图)。
第2图
⼀系统之建筑⾃有其⼀定之法式,如语⾔之有⽂法与辞汇,中国建筑则灾 睢⒍饭啊⒘骸 ぁ⑼摺㈤芪 ?quot;辞汇',施⽤柱额、⽃拱、梁、槫等之法式为其'⽂法'。
虽砖⽯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凿,仿⽊架⽃拱形制。
⽃拱之组织与⽐例⼤⼩,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四)外部轮廓之特异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风格之特素。
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
今分别⾔之如下:
1.翼展之屋顶部分屋顶为实际必需之⼀部,其在中国建筑中,⾄迟⾃殷代始,已极受注意,历代匠师不殚烦难,集中构造之努⼒于此。
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以及⾓梁、翼⾓,椽及飞椽,脊吻等之应⽤,遂形成屋顶坡⾯,脊端,及檐边,转⾓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被视为神秘风格之特征,其功⽤且收'上尊⽽字卑,则吐⽔疾⽽霤远'之实效。
⽽其最可注意者,尤在屋顶结构之合理与⾃然。
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结构⼯程之当然结果,⾮勉强造作⽽成也。
2.崇厚阶基之衬托中国建筑特征之⼀为阶基之重要;与崇峻屋⽡互为呼应。
周秦西汉时尤甚。
⾼台之风与游猎骑射并盛,其后⽇渐衰弛,⾄近世台基阶险遂渐趋扁平,仅成⽂弱之衬托,⾮若当年之台榭,居⾼临下,作雄视⼭河之势。
但宋辽以后之'台随檐出'及'须弥座'等仍为建筑外形显著之轮廓。
3.前⾯玲珑⽊质之屋⾝屋顶与台基间乃⽴⾯主要之中部,⽆论中国建筑物之外表若何魁伟,此段正⾯之表现仍为并⽴之⽊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相间⽽成,鲜⽤墙壁。
左右两⾯如为⼭墙,则⼜少有开窗辟门者。
厚墙开辟窗洞之法,除箭楼仓廒等特殊建筑外,不常见于殿堂,与垒⽯之建筑状貌⼤异。
4.院落之组织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室、廊庑、周屋、⼭门、前殿、围墙、⾓楼之属,成为庭院之组织,始完成中国建筑物之全貌。
除佛塔以外,单座之建筑物鲜有呈露其四周全部轮廓,使⼈得以远望其形状者。
单座殿屋⽴⾯之印象,乃在短距离之庭院中呈现其⼀部。
此与欧洲建筑所予⼈印象,独⽴于空旷之周围中者⼤异。
中国建筑物之完整印象,必须并与其院落合观之。
国画中之宫殿楼阁,常为登⾼俯视鸟瞰之图。
其故殆亦为此耶。
5.彩⾊之施⽤彩⾊之施⽤于内外构材之表⾯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
虽远在春秋之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夫且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已有规定。
⾄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
其装饰之原则有严格之规定,分划结构,保留素⾯,以冷⾊青绿与纯丹作反衬之⽤,其结果为异常成功之艺术,⾮滥⽤彩⾊,徒作⽆度之涂饰者可⽐也。
在建筑之外部,彩画装饰之处,均约束于檐影下之⽃拱横额及柱头部分,犹欧洲⽯造建筑之雕刻部分约束于墙额(Frieze)及柱顶(Capital),⽽保留素⾯于其它主要墙壁及柱⾝上然。
盖⽊构之髤漆为实际必需,⽊材表⾯之纯丹纯⿊犹⽯料之本⾊;与之相衬之青绿点⾦,彩绘花纹,则犹⽯构之雕饰部分。
⽽屋顶之琉璃⽡,亦依保留素⾯之原则,庄严殿宇,均限于纯⾊之⽤。
故中国建筑物虽名为多⾊,其⼤体重在有节制之点缀,⽓象庄严,雍容华贵,故虽有较繁缛者,亦可免淆杂俚俗之弊焉。
6.绝对均称与绝对⾃由之两种平⾯布局以多座建筑合组⽽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
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
庭院数⽬⽆定。
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
⼀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秩序均为左右分⽴,适于礼仪(Formal)之庄严场合;公者如朝会⼤典,私者如婚丧喜庆之属。
反之如优游闲处之庭园建筑,则常⼀反对称之隆重,出之以⾃由随意之变化。
部署取⾼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接近⾃然,⽽⼊诗画之境。
此两种传统之平⾯部署,在不觉中,含蕴中国精神⽣活之各⾯,⾄为深刻。
7.⽤⽯⽅法之失败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为主要构材,砖⽯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程,以⽯营建者较少。
究其原因有⼆:
(1)匠⼈对于⽯质⼒学缺乏了解。
盖⽯性强于压⼒,⽽张⼒曲⼒弹⼒⾄弱,与⽊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通常⽯匠⽤⽯之法,如各地⽯牌坊、⽯勾栏等所见,⼤多凿⽯为卯榫,使其构合如⽊,⽽不知利⽤其压⼒⽽垒砌之,故此类⽯建筑之崩坏者最多。
(2)垫灰之恶劣。
中国⽯匠既未能尽量利⽤⽯性之强点⽽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设法予以解决之努⼒。
垫灰材料多以⽯灰为主,然其使⽤,仅取其粘凝性;以为⽊作⽤胶之替代,⽽不知垫灰之主要功⽤,乃在于两⽯缝间垫以富于粘性⽽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完全接触以避免因⽀点不匀⽽发⽣之破裂。
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
古希腊罗马对于此⽅⾯均早已认识。
希腊匠师竟有不惜⼯⼒,将⽯之每⾯磨成绝对平⾯,使之全⾯接触,以避免⽀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师则⼤⼑阔斧,以⼤量富于粘性⽽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为混凝⼟,以供应其⼤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
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材,不谙⽯性,亦互为因果⽽产⽣现有现象者也。
⼆、属于环境思想⽅⾯,与其它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
(⼀)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四千年以上,⽽地⾯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垣残基之类,已属凤⽑麟⾓,次者如汉唐⽯阙砖塔,不⽌年代较近,且亦⾮可以居⽌之殿堂。
古者中原为产⽊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盖中国⾃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程,欲以⼈⼯与⾃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然⽣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使其永不残破之野⼼。
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材料⼯程之过。
此种见解习惯之深,乃有以下之结果:1.满⾜于⽊材之沿⽤,达数千年;顺序发展⽊造精到之⽅法,⽽不深究砖⽯之代替及应⽤。
2.修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唯珍其旧址及其创建年代⽽已。
唯坟墓⼯程,则古来确甚着意于巩固永保之观念,然隐于地底之砖券室,与⽴于地⾯之⽊构殿堂,其原则互异,墓室间或以砖⽯模仿地⾯结构之若⼲部分,地⾯之殿堂结构,则除少数之例外,并未因砖券应⽤于墓室之经验,致改变中国建
筑⽊构主体改⽤砖⽯叠砌之制也。
(⼆)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古代统治阶级崇向俭德,⽽其建置,皆征发民役经营,故以建筑为劳民害农之事,坛社宗庙,城阙朝市,虽尊为宗法,仪礼,制度之依归,⽽宫馆,台榭,第宅,园林,则抑为君王骄奢,⾂民侈僭之征兆。
古史记载或不美其事,或不详其实,恒因其奢侈逾制始略举以警后世,⽰其'⾮礼';其记述⾮为叙述建筑形状⽅法⽽作也。
此种尚俭德,诎巧丽营建之风,加以阶级等第严格之规定,遂使建筑活动以节约单纯为是。
崇伟新巧之作,既受限制,匠作之活跃进
展,乃受若⼲影响。
古代建筑记载之简缺亦有此特殊原因;史书各志,有舆服⾷货等,建筑仅附载⽽已。
(三)着重布置之规制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儒教兴盛,尤重礼仪。
故先秦两汉传记所载建筑,率重其名称⽅位,部署规制,鲜涉殿堂之结构。
嗣后建筑之见于史籍者,多见于五⾏志及礼仪志中。
记宫苑寺观亦皆详其平⾯部署制度,⽽略其⽴⾯形状及结构。
均⾜以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平⾯之……分布上者,固尤深于其它单位构成之因素也。
结构所产⽣⽴体形貌之感⼈处,则多见于⽂章诗赋之赞颂中。
中国诗画之意境,与建筑艺术显有密切之关系,但此艺术之旨趣,固未尝如规制部署等第等之为史家所重也。
(四)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夫之事。
盖建筑之术,已臻繁复,⾮受实际训练,毕⽣役其事者,⽆能为⼒,⾮若其它⽂艺,为⼠⼈⼦弟茶余酒后所得⽽兼也。
然匠⼈每暗于⽂字,故赖⼝授实习,传其⾐钵,⽽不重书籍。
数千年来古籍中,*术书,惟宋清两朝官刊各⼀部⽿。
此类术书编篡之动机,盖因各家匠法不免分歧,功限料例,漫⽆准则,故制为皇室官府营造标准。
然术书专偏,⼠⼈不,匠⼈⼜困于⽂字之难,术语⽇久失⽤,造法亦渐不解,其书乃为后世之谜。
对于营造之学作艺术或历史之全盘记述,如画学之《历代名画记》或《宣和画谱》之作,则未有也。
⾄如欧西、⽂艺复兴后之重视建筑⼯程及艺术,视为地⽅时代⽂化之表现⽽加以研究者,尚属近⼆三⼗年来之崭新观点,最初有赖于西⽅学者先开考察研究之风,继⽽社会对建筑之态度渐改,愈增其了解焉。
本篇之作,乃本中国营造学社⼗余年来对于⽂献术书及实物遗迹互相参证之研究,将中国历朝建筑之表现,试作简略之叙述,对其蜕变沿⾰及时代特征稍加检讨,试作分析⽐较,以明此结构系统之源流⽽已。
中国建筑历史之研究尚有待于将来建筑考古⽅⾯发掘调查种种之努⼒。
教案
教学⽬标
⼀、知识教育⽬标
1.引导学⽣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弄清⽂章的重点和难点。
⼆、能⼒培养⽬标
1.学习本⽂科普⽂章的语⾔特⾊,并指导学⽣在说明⽂或议论⽂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的⼀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学⽣探究问题的能⼒。
三、德育渗透⽬标
激发学⽣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标
通过学习,提⾼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科普⽂章的语⾔特⾊,并指导学⽣在说明⽂或议论⽂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弄清⽂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的⼀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学⽣探究问题的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明确⽬标
1.引导学⽣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弄清⽂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科普⽂章的语⾔特⾊,并指导学⽣在说明⽂或议论⽂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整体感知
1.导⼊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座雕像,被⼈称为这所⼤学中的第⼗⼆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戴⼀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的⼀篇科普⽂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建筑学家,清华⼤学教授,中国*党员,⼴东省新会县⼈。
梁思成教授1901年4⽉20⽇⽣于⽇本,1915年⾄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康乃尔⼤学,不久转学⼈宾⼣法尼亚⼤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法尼亚⼤学建筑系硕⼠,1927年、1928年在哈佛⼤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
1931年⾄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
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1946年为清华⼤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1947年6⽉,应美国耶鲁⼤学之聘为访问教授。
1947年1⽉⾄1947年6⽉,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厦设计委员会顾问。
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学荣誉博⼠学位。
解放后,于1952年加⼊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中国*,曾当选为第⼀、⼆、全国⼈民代表⼤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都⼈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9⽇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究⽅⾯,梁思成教授⾃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具有很⾼的学术价值。
梁思成教授还以巨⼤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了探索。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科学⽅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献的学者之⼀。
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明确本⽂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读课⽂,整理⽂章的结构脉络。
(2)⼩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息于亚洲⼤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漠,西阻⾼原,南接丛林,在⼀个相对独⽴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格的中华⽂化。
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瞩⽬的⼀种。
本⽂作者是中国现当代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学,后到美国宾⼣法尼亚⼤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厦的设计⼯作,⼀⽣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的精⼒。
由这样⼀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作了简要的说明。
地域分布是⼴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乎涵盖了整个东亚⼤陆:东到⽇本,南⾄越南,北⾄蒙古。
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
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
(⼀)(⼆)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讲⽴体构成,单个的建筑⾃下⽽上⼀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讲平⾯布局,⼀所房⼦由⼀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法,即以“⽊材做⽴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构架或钢⾻架”从结构原则上是⼀样的。
(四)说明⽃拱的作⽤,先给予⼀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形短⽊”,⽃是“⽃形⽅⽊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拱”。
它不但可“⽤以减少⽴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还具有装饰作⽤。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
(六)⾄(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装饰等⽅⾯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化的骄傲。
(七)从着⾊⽅⾯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颜⾊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胆的”,不但在⼤建筑物中使⽤朱红⾊,⽽且还⼤量⽤彩绘来装饰⽊架部件。
(⼋)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到结构部件、脊吻、⽡当,⼩到门窗、门环、⾓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
⽤材⽅⾯的装饰特点,有⾊的琉璃砖⽡、油漆、⽊刻、⽯雕、砖雕等,⽆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上的解释,给读者⼀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定之规,“有⼀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律”的⼀⾯;⼜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
作者以“词汇”和“⽂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章”’的构成原理,并进⽽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较,说明中国建筑⼀直坚持⽊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价值,还具有很⾼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的风格是不⼀样的,体现了不同的⽂化⼼理,体现出不同的⽂化特点。
我们⾸先要了解⾃⼰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它的“⽂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
全⽂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特征,是⽂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很⼤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法,揭⽰“为什么”的问题,进⼀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段,从古为今⽤的⽴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特征中的哪⼏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特征,并不是平均⽤笔的,⽽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化的特⾊;(三)结构⽅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彩,⼤胆使⽤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法’”?
【明确】这是⼀种⽐喻的说法,借语⾔⽂字中“⽂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法’”,是中国建筑⼏千年来形成并沿⽤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语⾔和⽂学”为喻。
各民族建筑的功⽤或主要性能是⼀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表达同⼀个意思,语⾔形式却不相同⼀样。
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教学反思
《中国建筑的特征》对深圳的学⽣来说既陌⽣⼜熟悉,陌⽣的是深圳⾼楼林⽴,现代化⽓息浓郁,难觅古迹;熟悉的是“世界之窗”“民俗村”等景点近在咫尺,间接感受还是有的。
因此在本节课的第⼀课时的教学中,我以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为主要设计理念,让课堂成为学会的舞台。
为激发学⽣兴趣,拉近与学⽣的距离,我设想了三种导⼊⽅式:图⽚、学⽣介绍物品、问知名⼤学建筑系,后来觉得⽤图⽚导⼊较符合公开课的教学模式,所以我展⽰了六组世界各地域建筑风格的图⽚,让学⽣猜猜是哪个地域的建筑,重点是最后⼀组韩国、⽇本、中国建筑的区别,接着让学⽣说说他印象中中国建筑的特征,由此⾃然联系到课⽂第⼀⾃然段中中国建筑的体系问题。
然后简介梁思成,让学⽣⽐较同学对中国建筑特征的归纳与梁思成的总结有何不同,再次激发学⽣阅读兴趣。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要把握阅读的详略,重点是九⼤特征,要精读,那么前两⾃然段由⽼师引导学⽣跳读。
我着重抓了四个关键词,第⼀段的“分布到很⼴⼤的地区”强调地域之⼴,“弟兄”能否换成兄弟,从⽽说明谁是兄谁是弟;第⼆⾃然段主要
抓“3500年来”说明历史悠久,“不断在技术上和艺术上”能否说成“艺术上和技术上”引导学⽣注意说明的顺序,⽂章的结构,进⽽交代第⼀课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对九⼤特征的归纳。
为激活学⽣主动参与的意识,我将学⽣分成四个⼩组竟读,看哪个⼩组概括的准确。
为训练学⽣的归纳概括能⼒,在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