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语文阅读的试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语文阅读的试题技巧
第一篇:解析语文阅读的试题技巧
阅读试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
好的阅读题,应能够考出考生真实水平。
真实水平指的是什么?首先,能读懂文本的基本意思。
一篇文章,作者说了些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运用了什么手法,能够说得正确、清楚,这就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是真实水平的体现。
再高明一点,能欣赏文章好在哪里。
第三个层次,不受作者观点和视野的局限,能够审视批判。
目前高考阅读试题,只考了前两个层次,第三个层次,还未涉及。
一,文言文阅读
2017年全国一共有十五套高考卷,它们的选材仍然是以人物传记为主,具体篇目如下。
《后汉书·孟尝传》全国卷(河南等)
《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全国卷(四川等)
《晋书·吴隐之传》全国卷(新疆等)
《汉书·疏广传》全国卷(广西等)
《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北京卷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天津卷
《说苑·政理》《资治通鉴·李广》上海卷
《新唐书·列传·忠义·夏侯端》重庆卷
《资治通鉴·唐纪·魏元忠》湖北卷
《许逖传》浙江卷
《北史·王罴列传》辽宁卷
《苏轼·放鹤亭记》湖南卷
《史记·申屠嘉传》福建卷
《宋史·徐勣传》江苏卷
《孔子家语·颜回》广东卷
只有湖南卷选的是苏轼的一篇散文,其余全部是人物传记。
材料来源大多出自史记类书籍。
从考法方面看,除上海卷外,各地的文言
文试题仍严格遵守2017年颁发的《考试大纲》,即四道选择题,一道翻译题,沿袭历年考法,只是按大纲要求减少了一道选择题。
且减少的大多是考查古今异义的一道题。
四道选择题分别为实词、虚词、信息筛选和文意理解。
2017年十五套试卷文言文题目,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题目类型的稳定性。
所谓“类型稳定”,指的是文言文的四道单选题已经定型,保持着高度的稳定。
二、出题思路的延续性。
所谓“思路延续”,指的是命题本着“选材从没读过,考查的知能点课内学过”的原则;着重考查考生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其中不论是筛选信息还是把握文意,都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立意。
三、试题难度有所增加。
所谓“难度增加”,指的是2017年语文试题,全国卷也好,各省卷也好,在文言文的考查中都适当加大了难度,这主要表现在减少一道客观单选题,加重文言文的翻译题量和分值。
四、试题的区分度较高。
在语文高考中,文言文考查的区分度一向是最高的,由于文言文题型稳定,知识严谨,命题科学,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有很好的区分功能。
在今后的高考中,语文试题变化肯定是有的,但在文言文这一块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四道单选题加一道翻译题是高考改革与发展的结果,符合语文命题的一贯精神原则,基于上述认识,考生在文言文复习中必须以课本为本,抓好课本上所有文言篇目的复习,结合课本,落实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二,古诗鉴赏
2017年各套题古诗鉴赏设题情况
试题体裁作者题号,诗题题型设题
全国Ⅰ河南等)诗(唐)张籍16,秋思主观分析诗中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全国Ⅱ(四川等)词(宋)宋祈16,木兰花主分析上半阕如何描写春色,“闹”字好不好,为什么
全国Ⅲ(青海等)词五代)欧阳炯 16,江城子主分析诗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所含的深意,结合全诗赏析全国Ⅳ(广西等)词(宋)晏几道16,鹧鸪天主为何描写杜鹃啼叫,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北京卷诗(宋)苏轼 12,红梅客分析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
天津卷诗(唐)李白 16,听蜀僧濬弹琴主分析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结合全诗谈对第四联的理解
上海卷诗(明)杜庠16.17.18,赤壁主观题与一副对联对比阅读分析诗中的对偶,及重点词语,结合全诗写一段对第三联的鉴赏文字
浙江卷词(唐)李白 16,菩萨蛮主观题(1)“空”字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2)分析词所表达的内容是写“游子思故乡” 还是写“思妇盼归人”,或兼二者
江苏卷诗(唐)柳中庸16,征人怨(边塞诗)主为什么本诗是边塞诗,通篇无“怨”字,句句有怨情,作赏析
湖北卷诗(唐)王湾 16,次北固山下主分析“失”与“阔”的两个字哪个更好,第三联的意思及其情与景的关系
湖南卷诗(唐)郎士元 16,听邻家吹笙主提供前三联的分析,完成第四联的分析
辽宁卷词(宋)苏轼 16,蝶恋花主分析“绕”与“晓”哪个更恰当,结合词的内容,分析俞陛云对上阕的评价
福建卷诗(宋)朱淑真 16,秋夜主从三四句中找最能体现诗感情的一个字,分析这两句如何营造意境
广东卷诗(唐)杜甫 16,江汉主观题分析诗中“片云”,“孤月”“落日” “秋风”几个意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分析诗中主题重庆卷诗(宋)梅尧臣16,东溪诗中最能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张的诗句,体现的思想感情及如何体现的一、鉴赏题材范围要有所扩展,虽然要以唐诗为主,同时还要兼顾唐词、宋词、宋诗以及其他时代诗词作品,甚至包括散曲,阅读面尽量大些。
二、要着重训练鉴赏主观题是不可怀疑的,但重点要从能抓住关
键词语,也就是抓“诗眼”,分析其妙处入手,进而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表达,思想倾向等。
三、既要训练答题的灵活性,鼓励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答题,更要培养思维的准确性,答题的严密性,同时,考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工夫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考生还要尽量多学习掌握一些古代文论中前人的批评,使自己的鉴赏更趋科学与丰富。
第二篇:2015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成人高考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毗连琵琶筚路蓝缕
B.伶仃拎包身陷囹圄
C.格式楼阁恪尽职守
D.拾掇点缀忧心慑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乖戾过谦荒无人烟
B.松驰聒噪看风使舵
C.聆听门禁天翻地复
D.双赢户籍言简意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支青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
B.大佛湾的上万尊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
C.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
D.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之间距离很远,像是的战士,伫立在
广漠的戈壁当中,看日月轮转,大风奔流,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的宿命。
A.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
B.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
C.阔大无疆独树一帜与生俱来
D.一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侏罗纪世界》公映前一周,制片方为影评人和有关专家组织过小范围试映,结果美言不多。
B.要改变目前教学内容繁、难、偏、重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和教学的误区不可。
C.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能够控制恐惧的区域,这将有助于改进创伤后压抑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D.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种梦境往往会被顽皮的鱼鹰搅破。
②忽然间鱼鹰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
③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模模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④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⑤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
⑥一转眼,鱼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嘟地吞下去。
⑦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
A.①⑦⑥④②⑤③ 8.③①⑤②⑦④⑥
C.①⑦②⑥③⑤④
D.③①⑦⑤②⑥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共16分,每题4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我国古代人民早就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关于地震前兆丰富的记载。
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古书《隆德县志》上也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
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则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
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出现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l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信息。
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
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地震活动异常。
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二是地形变化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三是地球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四是地下流体的变化。
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的一些其他气体,都是地下流体。
用仪器测量地下流体的化学成分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7.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地震前兆是地震前地表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
B.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我国古代人民才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
C.《隆德县志》最早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发生现象。
D.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古人关于地震的某些认识是正确的。
8.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井水的涨落、泉水水温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地声和地光都属于地震宏观前兆。
B.根据大量的宏观前兆,有关部门成功预报出了1975年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
C.自然界发生“宏观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
D.燃放烟花爆竹和发射信号弹等人为事件,有时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地震前兆。
9.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或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来进行测量。
B.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以及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弱的变化。
c.利用精密仪器测定震源区的重力、地电和地磁,可以判断地震时地球的物理变化。
D.用仪器测量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量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的发生。
10.下列语句,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地震的预防
B.地震的预测方法
C.地震活动的异常情况
D.地震的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25分)
人生识字糊涂始
鲁迅
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
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
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
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
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竞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
自以为通,别人也以为通了,但一看底细,还是并不怎么通,连明人小品都点不断的,又何尝少有?人们学话,学不会的是几乎没有的,一到学文,就不同了,学会的恐怕不过极少数,就是所谓学会了的人们之中,请恕我坦白地再来重复地说一句罢,大约仍然糊糊涂涂的还是很不少。
这自然是古文作怪。
因为我们虽然拼命地读古文,但时间究竟是有限的,不像说话,整天的可以听见;而且所读的书,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
这一种“有所得”当然不会清清楚楚,大概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以为通文了,其实却没有通,自以为识字了,其实也没有识。
自己本是糊涂的,写起文章来自然也糊涂,读者看起文章来,自然也不会倒明白。
因此我想,这“糊涂”的来源,是在识字和读书。
例如我自己,是常常会用些书本子上的词汇的。
虽然并非什么冷僻字,或者连读者也并不觉得是冷僻字。
然而假如有一位精细的读者,请了我去,交给我一枝铅笔和一张纸,说道,“您老的文章里,说过
这山是‘峻噌’的,那山是‘巉岩’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副样子呀?您不会画画儿也不要紧,就勾出一点轮廓来给我看看罢。
请,请,请……”这时我就会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
说是白话文应该“明白如话”,已经要算唱厌了的老调了,但其实,现在的许多白话文却连“明白如话”也没有做到。
倘要明白,我以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识非识的字放弃,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也就是学学孩子,只说些自己的确能懂的话。
至于旧语的复活,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须选择,二须有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义。
11.第三段所说的“同样的方法”是指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局限?(6分)
12.作者认为,学话容易、学文难的原因是什么?(6分)
13.第四段中,作者为何会“恨无地洞可钻”?(6分)
1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白话文变得“明白如话”?(7分)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5~17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日:“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日:“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日:“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韩非子·说难》)
15.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联系这些语句的内容,说说胡国被消灭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8分)
16.文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此二人”指的是谁?(4分)
17.宋国的富人“智人疑邻”表现了什么心理?(4分)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l8—19题。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众芳摇落:百花凋谢。
暄妍:明媚鲜艳。
霜禽:寒冷季节里的鸟儿。
合断魂:一定会深深迷恋。
微吟:低声吟诵。
狎:亲近。
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
18.诗人首联就将——与——对比,写出了梅的不同凡响、不染尘俗的格调与品质。
(2分)
19.第三、四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的?第五、六句写梅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7分)
六、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暴雨中,100多个孩子站成两排,手举雨伞,相向而立,搭起了一座近200米长的遮雨“彩虹桥”。
没带伞的孩子,可以通过这座“桥”到食堂就餐。
近日,这组拍摄于某中学校园内的温馨照片,在网络中引发热议。
部分网友的留言如下:
甲:“这是雨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
乙:“这是不是学校在利用学生作秀?”
丙:“我们为什么不能温情一点看待这件事呢?你没看见孩子们在欢笑吗?”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一、语文知识(共24分每题4分)1-6DACBBD
二、现代文阅读(共16分每题4分)7-10DACD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1.(6分)第一问:孩子学话的方法(3分)
第二问:不容易全部学通(3分)
(意思对即可)
12.(6分)①学话的时间非常长;学文的时间有限
②学话的语言环境有利;学文需要读的书时间跨度大,内容驳杂。
(意思对即可)
13.(6分)因为这两个词是从旧书上抄来的,作者自己也不曾深究其意,一经他人询问,便有些羞愧难当。
(意思对即可)
14.(7分)①尽量使用有生命力的当代口语(4分)
②谨慎选取,有根有据。
(3分)
(意思对即可)
四、(25分)15.(8分)
翻译: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以此来使他心情愉快。
(2分)
胡国君主听说了此事,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
(2分)经验教训:遇事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假象蒙骗。
(4分)(意思对即可)
16.(4分)关其思(2分);邻人之父(2分)17.(4分)相信亲近的人,怀疑疏远的人。
(意思对即可)18.(2分)摇落的众芳(1分);暄妍的梅花(1分)(意思对即可)19.(7分)第一问:(5分)视觉角度;嗅觉角度(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5分)第二问:(2分)
拟人。
20.作文
第三篇:试题解析
o 试题解析:
账面余额:初始计入该资产账户的金额,即该资产的原价,不扣除该资产的折旧、摊销及减值准备;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扣除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后的金额,通常涉及的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扣除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提示:如果是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不涉及折旧及摊销的,账面价值即账面余额扣除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第四篇:试题解析(定稿)
4、【解析】考点:宋代农业的商品化。
从材料可以看出,湖州等
地方多是以养蚕植桑为主,其他地方也是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而谷物的不足则是依靠市场,反映了农业的商品化。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宋朝潮州、严州农民以蚕桑为生,谷食不足;洞庭山区多种柑橘桑麻、蜀地种茶、颖昌府种菜,其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材料中农民并没有放弃农业,只是由种植粮食为主转而以各种经济作物为主。
故排除A、D。
材料中也没有反映商品流通程度。
故排除B,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2014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
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
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参考答案】A
【点评】仍旧是自主命题以来稳定的考查形式,四项三列,分别考查形近字、音近字和多音字。
同时延续上年的小变化,引入成语的考查,仍旧是两组成语。
B中xiá、C中dí、D中fǔ。
D,“俯仰”考查了两个第三声相遇,前者发第二声的经典知识点。
A.chěng/pìn shù/sù sài / sè
B.xiá è/ yè fǒu/ pǐ
C.bàng/páng dí lěi / lèi
D.shèn /chān fǔ xiān/xiǎ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
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
【参考答案】A
【点评】没有了去年的虚词。
两个成语、两个词语(实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
A连篇累牍:累,重叠,堆积;牍,古代写字的木片。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多为贬义。
此处并没有体现出贬义。
B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
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此处使用正确。
C梳理:梳爬整理。
这里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
D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
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参考答案】C。
【点评】A项偷换主语。
“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偷换主语。
“贝母”应该是“被采集起来”。
B项语序错乱。
应该先是“达成一致”,再“定稿”。
D项“不仅……还”属于递进关系,前后内容倒置,应该是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