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在近十余年取得较快增长之后,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主要问题包括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上升、纺织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低。

浙江纺织企业欲走出困境,必须从多个角度着力,如提高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国际影响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对现有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适当指导和协调;利用国际规则应对各种纺织品贸易壁垒。

关键词:纺织业,困境,发展,浙江
ABSTRACT
Zhejiang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textile and apparel production and export base.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after the rapid growing, Zhejiang textile industry faces variou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recent years. Zhejiang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s facing major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including revaluation of the RMB, financial crisis, rising prices of raw materials, small-scale textile enterprises, the management of low level, low level of technology. For textile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out of the woods, we must focus from various angles, such as to upgrade their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R & D capabilities,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to promote large-scale enterpri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trategy, 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diversified export market and to reduce the existing heavy reliance on export markets; the Government and trade associations the right direction and coordination; use international rules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textile trade barriers.
KEYWORDS:textile industry,dilemma,development, Zhejiang Province
正文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一节选题意义 (1)
第二节研究现状 (1)
第二章浙江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第一节浙江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第二节浙江纺织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
第三章浙江省纺织业纾困发展的若干建议 (9)
第一节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纺织企业竞争力 (9)
第二节推进企业整合,提高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大力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扩大国际影响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发挥政府指导与协调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各类纺织贸易壁垒.. (13)
第四章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选题意义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浙江自古就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纺织品服装业在全省的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浙江省支柱产业,也是全国纺织生产大省、出口大省。

浙江省是近几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最快,经济效益、出口额增长最快的地区,连续两年利润占到全国的1/3。

但近年来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各方挑战。

长久积累的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能力不强、缺乏品牌核心竞争能力等,已经显现出来。

此外,国际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金融危机导致海外市场需要下降,人民币引起纺织业成本上升,加上出口退税制度调整,使浙江纺织业雪上加霜,困难加重。

如何在当今特殊的环境下,保持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优势,使这个重要产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

本文结合浙江省纺织工业具体情况,分析浙江省纺织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纺织企业的摆脱当前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第二节研究现状
纺织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起重大作用,因此,纺织产业发展一直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极大关注。

众多学者对浙江纺织业的发展及当前遇到的问题做了透彻的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力的可行的解决措施。

多数研究表明,浙江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几大主要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粗放型增长方式依然存在,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不足。

近年来,浙江纺织业发展又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国内绿色生产环境法规和法律制度完善等,更加重了纺织业困难程度。

研究者提
出多种应对措施,如从改善企业管理着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品牌战略;国家和行业协会增强协调功能等等。

不少论者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利用各种经济理论从理论上解决浙江纺织企业的困境。

部分通过实践调查,市场调研等等方法来探讨浙江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道路。

不论从何种途径入手,浙江纺织产业必将在未来时间内经历各种阵痛,能否凤凰涅槃,需要拭目以待。

第二章浙江纺织工业概况
第一节浙江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己经有悠久的历史,而源头则可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大量的纺织工具。

1977年,第二期发掘时有出土了刻有蚕纹的雕器,这些文物表明浙江在距今6700多年前就有了原始工具进行的手工劳动,而到了汉代,浙江一带己能生产大批的丝织品。

北宋中期,由于北方受战争干扰破坏,致使丝绸中心由北向南迁移,为浙江丝绸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北宋后期,浙江己成为全国重点丝绸产地,到了明代,杭嘉湖一带己经出现了拥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和专门靠出卖劳动力的手工业工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清末尽管受到国外侵华势力的破坏,但在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得到恢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纺织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

1978—2008年,浙江省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在全国的比重由4.2%上升到22%,在全国的排位由第8位上升到第2位。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505家,职工总数193.8万人,销售收入7258亿元,出口交货值2220亿元,分别占全省同口径工业的21.8%、25%、19%、22.5%;主要纺织产品产量中纱、化学纤维、印染布、丝绸、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均居全国前列,其中代表现代纺织原料的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40.8%,居首位。

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行业中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数量也居全国首位。


纺织行业也是浙江出口贸易的主力。

2008年,浙江、广东和江苏占据全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前3位,出口额合计占57%。

其中,浙江出口422.4亿美元,增长18.7%,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22.8%。

数据表明,浙江成为我国纺织服装最大的出口基地。


目前,棉纺、丝绸和针织是构成浙江纺织的三大支柱产业。

宁波、绍兴和温州则是浙江纺织业重要生产基地。

宁波作为中国著名的服装之乡。

中国的第一个本帮裁缝流派和第一个西装流派都是宁波人创造的。

目前,全市共有服装工业企业1600余家,占全国服装企业总数的4.13%;服装生产能力达13.1亿件,占
①浙江省纺织产业概况及今后发展重点[DB/OL]./html/2009-3/20093494628.htm,
2009-4-30
② 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出口政策调整效果初步显现
[DB/OL]. /Html/IndustryNews/2009-2/11/_2009211155902535.htm, 2009-5-2
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2%左右。

其中,西装生产能力460万套;衬衫生产能力6200万件,女装、时装生产能力800万套,针织服装10亿件。

全市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出口创汇分别为120亿元、57.55亿元、6.8亿美元,成为宁波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绍兴作为浙江纺织的代表,自古就有‘旧出华舍万长绸”的美誉。

绍兴市纺织工业目前不仅是绍兴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近年来,绍兴纺织丝绸工业总产值、利税均占全市工业经济45%以上。

该市现有织机6万余台,其中2万多台无梭织机,占全国总量的1/4;年织造产量达27.6亿米,占全国织物总量的1/5,占全国化纤织物的1/3;印染能力达38.5亿米/年,占全国的1/4左右,绍兴市是我国最大的化纤织物及纺织制品的基地。

温州服装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国设立各种连锁专卖店己达万余家。

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使温州服装的产销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年产值256亿元,出口创汇329亿美元;服装产量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10;年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l/8;其中年产5万套以上西服企业有200家,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服装企业有800余家;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10家。

目前,温州服装业呈现出行业规模大,生产设备好,产品档次高,经营方式佳,发展势头强等五大优势,己成为温州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长远来看,浙江把环杭州湾纺织产业带打造成国际性的纺织产业区域品牌并进一步增强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竞争力强,产业集聚规模大、专业化协作水平高、配套功能完善,集生产、研发、交易、信息为一体的技术先进、研发创新能力强、涵盖面广、附加价值高、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国际先进纺织服装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和国际贸易中心,使浙江成为世界纺织产业的品牌集聚地。


第二节浙江纺织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自2007年以来,中国纺织业面临困境。

从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以及内销三项指标观察纺织工业,纺织工业目前情景不乐观。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今年2009年1-4月,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仅增长1.61%;去年全年约为2600亿元,同比增长8.75%,远低于近10年年均20%左右的高增幅。

1-4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477亿美元,同比减少10.16%,虽然降幅要低于全国出口整体降幅,个别种类商品情况稍好,但出口仍较低迷。

内销零售市场销售增幅已由去年底的两成多逐月下滑至今年初的15%左右,1-4月更是下滑至8%左右,已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浙江纺织产业与全国情况相似。

在纺织重要基地绍兴,纺织业全县亏损,
③柳嘉.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
④吴宇.中国纺织工业仍在低谷徘徊[DB/OL].
/fortune/2009-06/12/content_11531498.htm.2006-6-12
由于煤、电、油、运等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工业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左右,涨幅创下两年来新高。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2%左右,两者涨差由上年同期的1.6个百分点扩大到6.4个百分点。

据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显示,2008年3月出口景气指数为1006.00点,比上期下降22.82%,下降趋势明显。

而在温州,制鞋业也迎来了冬天,2008年春节后,已经关闭70多家企业。

2001年繁荣鼎盛时期温州拥有5000多家鞋企,而今,其中的一半已经消失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纺织业遭遇寒流?一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棉花短缺、化纤原料长期依赖进口、印染用水量过大、能源供应不平等、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及服装业发展过快,投资迅速扩张,产能和规模过剩等挑战。

这些挑战可分为三个类别,一是关于于企业环境的,如劳动价格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比值升。

二是关于产品因素的,如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

三是关于企业因素的,如企业规模小,分散度高;管理水平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等。

限于篇幅幅,本文主要选择下列因素进行考查。

一、人民币持续升值,金融危机影响渐深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一直处于上升的走势。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汇价首次突破“8.0”关口。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6.836”左右。

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等行业利润分别下降 3.19%、2.27%和 6.18%。

而纺织品出口最大利润不过6%~7%,多数企业只有3%~5%,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足3.7%,仅为全国工业利润率的65%左右。

浙江省纺织业的出口依存度在30%以上,人民币升值必将使企业本来就不大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浙江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美国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速度一直在加快,企业的出口利润因为汇兑的原因被摊薄了。

人民币的升值将进一步减弱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影响企业的出口及效益,给纺织品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纺织品出口处于全国前列的浙江无疑会首当其冲地面对这一挑战。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直接引发了美国经济放缓,进一步诱发了美元的贬值效应,大幅提高了美国的通胀比例,使美国从国外进口的几乎所有产品都出现了价格上涨,影响到美国每个家庭的消费支出,如从中国进口的服装。

按照理论计算,假如美国经济增长每降低1个百分点,相应进口就会降低1.65个百分点。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进一步向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可能很大,将直接影响到像纺织品的消费量,进而影响到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美日欧等消费市场正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走向低迷,浙江外向型纺织产业正在经受外部需求减弱的严峻考验。

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的影响
2006年9月,国家将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出口退税率的再次下调使不少纺织品出口企业面临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困境。

这些企业不得不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策略,由出口向内销转变。

据统计,2%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为整个服装业带来100亿元的利润损失,大量的出口企业不得不将出口退税率下调的负担转嫁到商品价格之中,提高纺织品价格。

贸易转移现象将更加明显。

一方面,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我国部分低附加值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量将相应减少,企业间竞相压价出口的局面会有一定好转,但另一方面,由于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纺织服装业发展迅猛,出口退税率下调后,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价格优势被削弱,部分订单将转移至这些国家。

而进口商为了自身贸易稳定发展,一般不愿轻易调换供货商,因此订单的转移便具有长期性,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可能失去部分国际市场。

出口方式将向加工贸易转移,贴牌生产可能增多,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将被削弱。

为降低出口退税率下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后从事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纺织服装企业将逐渐增多,但与此同时,以贴牌生产居多的加工贸易生产方式会阻碍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开拓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削弱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09年4月1日近期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将纺织品出口退税提高到16%。

出口退税率上调只是缓解了出口企业部分资金压力,但并未扭转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营困难的局面。

目前一些纺织企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产业层次不高,导致原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差扩大,直接的结果是企业利润减少,加上融资紧张,从而导致企业的应对能力减弱,影响到企业的调节能力和持续发展。

因此国家上调出口退税率,但其最终影响如何,目前仍无法估量。

三、原材料价格上涨
原料成本的大幅上升,成为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棉花是纺织品的主要原料,棉花价格的变化牵动着纺织企业的神经。

正所谓“七棉八纱”,棉花作为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其在棉纺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占比高达65%-70%,在2009年前三个月,国内328棉现货价格分别同比上涨5.67%、5.87%和6.99%,目前价格已接近14000元/吨。

在过去,浙江的棉花大多依靠美国等国的进口,但从今年前三个月来看,美棉价格快速上涨,三月价格达到89.75美分/磅,同比增长49.78%,远远高于国内棉价。

为此,纺织企业面临着进口棉价格优势的丧失和国内棉花供给过紧的矛盾。

与纺织原材料价格走高的趋势共存的是纺织品的价格一直疲软,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

服装价格下降1.9%。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4%,其中,服装价格下降1.6%;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3%,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2%,其中,服装价格下降 1.3%。

在上游成本压力不断提高而对下游议价能力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纺织企业今年的生存难度很大。


四、纺织品生产企业产能过剩,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浙江纺织品服装业发展过快,投资迅速扩张,导致生产能力和规模过剩。

2000年以来,浙江省纺织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2003年前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100%以上。

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已将纺织业列入存在潜在产能过剩的产业。

浙江纺织业众多民营企业均选择进入壁垒较低的制造环节,产品同质性严重。

近年来,浙江纺织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明显,但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特征也明显,依然有过多的中小纺织企业集中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品差别化率不高。

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浙江纺织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逐步显现。

例如萧山化纤产能就已经与美国总产量相当,2006年美国从我国进口服装产品的平均单价仅为2.85美元,比全球服装进口均价约低10%。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也是如此,以嘉兴平糊服装为例,生产一件服装的加工费仅在1~2美元之间,其中还包括各种运营费用。

纺织品企业的低附加值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狭小。

虽然浙江服装的品牌效应在国内已经形成,但就国际市场而言,自主设计、人体测量、打版等技术还不成熟,模仿和跟进现象比较普遍,原创品牌效应不明显,服装面料50%~60%需进口,自产布料的织物风格、手感、疵点、色差、色牢度等工艺技术问题始终没有过关,染后整理技术水平落后于意大利、日本和韩国。

创新不足是浙江服装产品落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

五、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企业竞争力不强
从产业结构上看,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在科技和资本投入要求高的新型纤维、面料、中高档纺织品、生态纺织品、纺织机械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发达国家产业、装饰用纺织品在纺织品产品中的比重已达60%以上,而浙江省仅为30%左右。

长期以来,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以量取胜,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来料、来样、来片等是纺织品服装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

大量的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整体竞争力不强,例如织机无梭比率国际上已达80%以上,浙江省仅为38.5%,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产品已超过40%,浙江省仅为20%。

六、各类国际贸易壁垒成为纺织品服装进口的主要障碍
配额制取消之后,贸易壁垒尤其是非关税措施成为了发达国家限制纺织品⑤浙江纺织企业出口状况分析[DB/OL]. /jjlw/20090421/1393089_1.html,2009-6-10
进口的主要措施。

非关税措施主要有3种。

一是特殊保障措施。

2004年美国就分别利用特别产品保障措施和纺织品保障措施,对我国针织布、胸衣、袍服三类纺织品重新设限。

二是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2006年5月印度初裁我国的绸缎产品存在倾销,美国纺织品公司于2006年6月向美国商务部提出对中国出口聚酯短纤征收反倾销税的申请,要求平均向我国征收101.52%的反倾销税,同年欧盟曾酝酿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8类纺织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三是新贸易壁垒,主要包括绿色环保壁垒和技术壁垒。

浙江省出口的纺织品技术含量较低,生态标准不高,易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的限制。

此外,资源要素环境制约日益明显。

浙江土地资源稀少、一次能源短缺,纺织企业面临着比中西部纺织企业更加严峻的资源要素制约。

随着浙江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用地用能问题日益突出,纺织业承受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此外,随着浙江生态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政府加大了对污染企业整治力度,其中纺织印染企业成为整治重点之一,纺织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以及治理成本较以往显著增加,不少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第三章浙江省纺织业纾困发展的应对措施
浙江纺织业目前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但也不应悲观。

纺织业仍然有较为光明的前景。

目前,中国人均年纤维消费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公斤左右,约6.5公斤。

据研究资料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纺织纤维需求增长就会加快,现在的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纤维消费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

中国国内纺织纤维市场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国内纺织品消费市场呈现高档品牌和中低档消费并存,并都有较快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批高收入消费群体对纺织品服装消费要求更高,注重品牌和文化,追求时尚、舒适和健康,突出个性的消费趋势。

在传统服装发展基础上,职业服、休闲服、晚礼服及个性化消费不断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庞大的人口基数,多样化的需求,给纺织企业进一步细分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可能。

人力资源充足,劳动者素质较高是浙江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当前国际纺织品的生产技术日新月异,但是纺织企业依靠大量人工投入的传统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突破。

由于纺织工业大多数分支行业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劳动力成本及劳动者素质依然是影响纺织工业特别是服装行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均工资成本相对仍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美国Werner国际咨询研究所提供的2000年国际纺织工业每小时美元工资数据显示,我国纺织工业每小时工资为0.69美元,排名世界第48位。

分别相当于日本的1/37,美国的1/20,韩国的1/8,但比印度、巴基斯坦高20%左右。

而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却远高于南亚、中亚国家。

这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维系中国纺织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尽管浙江纺织业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也不应面对危机,无所作为。

为促使纺织产业早日脱离困境,本文提出几下建议。

第一节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纺织企业竞争力
人民币汇率调整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企业产生倒逼效应。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浙江纺织业在当前要提高纺织企业的利润水平,需要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进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获得利润。

浙江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重点必须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缺乏研发投入,先进国家的纺织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