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王宏
1964年1O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地区强光闪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成功的背后,也有一位温州籍的科研人员的功劳。
多年过去,关于原子弹的机密逐步解除,沈惠泉近日回温州探亲,向记者讲述了原子弹研发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莫名其妙被转学
今年68岁的沈惠泉身体单薄,脸庞清瘦,说话语速较慢,脸上总挂着微笑,外表显得比实际年龄老。
他说自己来温州暂住,在亲戚家里接受采访不方便,坚持大热天坐公交车出来接受采访,是位善解人意的老人。
1937年,沈惠泉出生在市区木杓巷。
1955年从温州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复旦大学物理系。
上大三的那年,有一天,学校党支部书记把沈惠泉叫到办公室,了解他的出身、海外关系等家庭背景。
让他意外的是,书记告诉他,因为国家建设需要,他和另外一些同学将被选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学习,但具体学习什么专业,连学校的老师也不知道。
听到这个消息,沈惠泉没来得及疑问,就兴奋得想跳起来,北京大学是他当初考大学的愿望,再说是国家需要,沈惠泉马上同意了学校的安排。
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
北京大学校园内,学生政治运动也一浪接一浪。
沈惠泉兴冲冲到北京大学报到后,学校老师说,他们要先去农村锻炼,地点就在北京的门头沟。
门头沟当时还是十分荒凉的农村,沈惠泉到了那里以后,在一户农家里住了下来。
可那户农家没有多余的床,他只好找来几块木板拼凑起一张“床”。
在门头沟,沈惠泉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挖土、种地、种菜、挑水,什么农活都要干。
很快,他的手上就磨出了一个个茧。
“但是更让我们焦虑的是,学校没有告诉我们要劳动多长时间,难道把我从复旦转学过来就是为了种地吗?”回忆起当初的这段生活,老沈坦言,当时因为年轻,难免对此有些顾虑。
第一堂是保密课
经过一个月的锻炼,沈惠泉回到了学校。
“原来那一个月的劳动,是锻炼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回到学校,沈惠泉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原子能研究。
而这个专业全国只有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才有设置,属于尖端的科技领域。
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保密课。
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的仪器设备情况,均不能对外界说。
对于各个课程授课老师的相关情况也不能对外透露。
同时,在与同学和家人通信时,也只能使用研究室对外的信箱号码,所有的专业只能使用代号,不能对家人多说一句和专业有关的话。
“起初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所学的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都弄不明白。
而我们对原子能专业的了解也极少,不知道学了这个以后要去干什么。
”
1959年7月底,沈惠泉提前结束学业,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就是钱三强。
他在何泽慧手下工作,从事核电材料研究。
此时,领导还告诉沈惠泉,国家正考虑要建核电站,他从事的是核能应用方面的研究。
谈恋爱都要证报
1960年底,沈惠泉进入了北京第九研究所工作。
这里没有挂单位的门牌,门口有军人站岗,不允许人随意进出。
周围居民觉得这幢4层的小楼非常神秘,却不知道这里就是研究核武器的专门机构。
北京第九研究所当时是中国核武器研究所的代称,是中国专为原子弹研制而设置的一个机构,为了保密,对外称北京第九研究所。
1960年8月23日,在核工业部系统工作的200多名苏联专家全部撤离回国,把重要的图纸资料一并带走。
在严峻的形势压力下,我们国家决定依靠自己的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研发原子弹。
直到这个时候,沈惠泉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那就是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在研究所里,沈惠泉在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等科学家的领导下,从事原子弹核性能研究。
“大家明确了任务后,都是以‘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来要求自己的。
因为苏联专家单方面的毁约,留下了很多技术空白。
虽然苏联专家撤走了,我们自己也一样能干出成绩来,大家工作时都铆足了劲。
”沈慧泉说,“因为核材料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证安全,大家在工作时非常小心谨慎。
当时的工作时间也相当长,一般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12点,几乎没有节假日,即使有,大家也会主动要求加班。
”
1964年春,沈惠泉被派到了青海的科研基地。
基地在青海大草原上,离县城十几公里。
那里空气稀薄,每走上几步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头晕目眩,气喘吁吁。
一段时间后,沈惠泉才适应了那里的环境。
基地对保密要求很高。
科研人员下班后,都要仔细整理自己的资料,装进基地发的专用文件包中,送到基地保密室保管。
第二天上班前,再从保密室领取资料。
科研人员连谈恋爱都要向单位报告,单位要对其对象进行审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才批准他们交往。
单位里有的同事谈对象因为审查不过关,最后只能选择分手。
成功爆炸还得紧张
基地里的科研人员在研制原子弹的同时,还在科研楼、宿舍附近挖一条条1米多深、2米多宽的壕沟。
原子弹是在离基地几千公里外的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他们挖壕沟干什么?
“在第一原子弹爆炸前的两三个月,我们接到一个通知,要我们每天在工作之余挖壕沟。
”沈惠泉解释,“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对我国研制原子弹很不利。
因为这个基地是苏联专家选的,规划图也是他们做的,苏联方面很清楚这个基地的情况。
有关方面当时考虑,在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苏联很可能用导弹对基地进行袭击。
”
“1964年10月16日,正当全国人民欢呼雀跃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我们高兴之余又显得特别紧张。
当时,科研基地的人都呆在房间里,如果一听到警报声,我们就要赶紧躲进挖好的壕沟中。
”沈慧泉介绍说。
过了一段时间,基地平安无事了,大家才放下心来。
为了安全起见,国家决定搬迁基地。
如今,这个基地己被撤销。
当地政府在科研基地的原址上建起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展馆,向世人展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辉煌历史。
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沈惠泉又参与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及其他科研工作。
1998年,他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退休后定居杭州。
说起这段经历,沈惠泉显得非常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