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内容要点概括题”针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内容要点概括题”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米的恩典
甘典江
①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

象禾实之形。

”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

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

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④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

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⑤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

《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

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

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⑥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

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

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⑦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

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

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

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⑧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

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⑨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

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

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

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

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

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

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⑩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

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

”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⑪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
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

⑫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

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⑬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

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

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⑭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⑮从一粒大米的恩典
..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一句的意思是自“断奶”吃饭,我们便开始接受米的恩典,此句拓宽了吃饭的时间跨度,强调“民以食为天”。

B.《说文解字》《易经》中的词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更增强了文本的厚重与力量。

C.文中叙述,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

后来,大米开始自由流通,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

D.文章认为,米成为商品进入超市,它与土地的紧密关系已经断裂,追求物质消费的人们就难以体会米所承载的精神内涵。

解析:选C “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错误,文中使我突发恐惧的原因是:要是哪天人们没有了粮食怎么办。

“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错误,原文是“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点题,明确交代“米”是我最敬重的一个汉字,凸显了对“米”的敬重,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文章把人们“吃饱饭前”的时代和“吃饱饭后”的时代,对米的不同态度和认识作对比,凸显了人们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的变化,表达了深深的思考。

C.文章把米作为力量、创意和精神的象征,每一粒米都是天与地的馈赠,是艰辛的劳动成果,我们只有敬畏粮食,才会敬畏自然,感恩生命。

D.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内涵丰富,语言极富感染力,告诉读者粮食不仅是抽象的一种消费符号,更是至善至美的对象。

解析:选D “不仅是抽象的一种消费符号”不符合文意。

作者认为粮食被抽象成一种消
费符号是人们物质欲望膨胀的结果,应该批判。

3.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

(4分)
答:
解析:大米的“恩典”指大米给予我们的恩惠,梳理文章思路可知,答案信息集中于文章前半部分(①~⑥段)。

由《说文解字》《易经》的解读可知,大米丰富了中华文化;“民以食为天”,大米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大米从土地中孕育化生,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由第⑥段内容可知,生产米的梯田给人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参考答案:(1)“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

(2)文中的“恩典”有以下内涵:①“米”丰富了中华文化;②“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③“米”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④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4.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6分)
答:
解析:概括文章主旨,可以结合文中的“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等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

指出物质富裕后不能过度物质消费,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文本一:
燕南园62号——记恩师林庚[注]
袁行霈
燕南园62号是一个中式的小庭院,庭院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右手数竿竹子掩映着几扇窗户,窗棂雕了花的,那就是静希师住房的东窗,窗边就是他经常出入的东门。

走进东门穿过走廊是一间客厅,客厅南窗外有一段廊子,所以客厅里的光线不很强,有一种舒缓从容的氛围。

从客厅一角的门出去,右转,再打开一扇门便是他的书房,那里东、南、西三面都是窗子。

冬季的白天只要天晴,总有灿烂的阳光照进来陪伴着老师。

这正应了他的两句诗:“蓝天为路,阳光满屋。


静希师在五十年代末期就买了电视机,那是一台苏联制造的黑白电视机。

他喜欢体育,常看的是体育节目。

那时候电视机还是稀罕物,第26届世乒赛期间,系里的年轻教师们每天
都到他家观看比赛的实况转播,他的家成了演播厅。

就在这次比赛结束以后不久,老师买了一张乒乓球台,放在院子靠近南墙一片宽敞的地方,系里的青年教师常去那里跟老师打球,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老师的眼神好,对球的感觉敏锐,处理球的手法细腻,会突然抖腕发力,改变球的方向,使我招架不住。

我在北大求学和工作的五十一年间,不知多少次进出这庭院,进出这客厅,在那里向老师求教,一起谈论学问和人生。

有时候老师让我进入他的书房,我们隔一张写字台面对面坐着。

我们距离更近,谈话也更亲切。

不管甚么话题,老师都有独到的见解。

有一次谈到孙悟空,他说孙悟空身上有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愤慨情绪和叛逆精神。

1962年静希师开始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上部,他告诉我,李白的《独漉篇》,别人都不选,我们要选。

这首诗我原来没有留意,经老师指点,细细读了几遍,才明白它很能代表李白独特的风格,末尾四句:“罗帏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这样奇特的想象和构思,这样明快而新鲜的语言,非李白写不出的。

后来他仍不断鼓励我在学术上要胆子大一些,要追求突破,只要是经过自己认真研究得出的结论就要坚持,不必顾忌别人一时的看法。

这使我想起他对自己所提倡的“盛唐气象”的坚持,当这个见解刚发表的时候,遭到强烈的反对,但他从未放弃,后来终于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他常常把自己新写的诗读给我听,并让我评论。

我特别喜欢他51岁时写的那首《新秋之歌》,诗的开头说:我多么爱那澄蓝的天/那是浸透着阳光的海/年轻的一代需要飞翔/把一切时光变成现在。

这首诗里洋溢着对年轻人的爱和期望。

他鼓励年轻人飞翔,希望他们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诗的结尾是这样的:金色的网织成太阳/银色的网织成月亮/谁织成那蓝色的天/落在我那幼年心上/谁织成那蓝色的网/从摇篮就与人做伴/让生活的大海洋上/一滴露水也来歌唱。

这样铿锵的韵律,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意象,这样新鲜的感受和语言,四十年后读起来还觉得好像是旦晚才脱笔砚的。

几十年近距离的接触,我越来越感到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

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我从未听他背后说过别人的坏话;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

他九十岁出版的诗集《空间的驰想》,用物理学家的眼光思考时间和空间,呼唤人类对空间的突破。

他可贵的独特之处,或者说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乃在于他是以诗人之心从事研究,是带着新诗创作的问题和困惑来研究古典文学的,同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

他对“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的提倡,既符合建安和盛唐诗歌的实际,也启示着新诗创作的一种突破的方向。

静希师在燕南园62号这栋住宅里生活将近六十年了。

虽然院子大门的油漆已经剥落,室内也已多年没有装修而显得有些破旧,但住在这里的年近百龄的主人精神依旧!有时趁着好天气我陪他在燕园散步,他不要我搀扶,自己昂首向前,步履安详。

他曾告诉我,走路一定要昂起头来。

他一辈子都昂着头,而昂着头的人,精神是不老的!
文本二:
盛唐气象之继承了建安风骨,盖为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建安时代是一个解放的时代,那是从两汉的宫廷势力之下解放出来,从沉闷的礼教束缚之下解放出来;于是文学也就有力地从贵族文学中解放出来,带着人民胜利的心情、民主要求的信念。

建安也是一个艰苦的时代,因为一切都似乎是草创的。

一种荒凉高亢的歌声,所谓“惊风飘白日”“高台多悲风”,就是建安风骨的基调。

而初唐社会上残余的门阀势力与诗歌中残余的齐梁影响,到了盛唐就一扫而尽。

这一种解放的力量,也就是建安风骨真正的优良传统。

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

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

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

盛唐诗歌的色调要比建安更为鲜明,其基调也更为爽朗。

(选自林庚《盛唐气象》) [注]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燕南园62号”既是一处庭院,也是本文构思的重要依托,文章写人记事,叙议结合,首尾呼应,形散神聚。

B.林庚提出“盛唐气象”的见解,并在《独漉篇》的诗句中读出了“盛唐气象”,在《新秋之歌》中表现了“盛唐气象”。

C.文章写林庚打球“突然抖腕发力”,走路“昂首向前”“一辈子都昂着头”,注重抓住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D.从日常闲谈到传道授业,从诗歌创作到学术研究,林庚都表现出既源自天性又久经修炼的独特气度和风范。

解析:选B “读出了”“表现了”盛唐气象于文无据。

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蓝天为路,阳光满屋”两句,诗境清新明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体现了近体诗鲜明的形象性和韵律美。

B.林庚先生告诉袁行霈,坚持将别人都不选的李白的《独漉篇》选入《中国历代诗歌选》,说明治学严谨细致的重要性。

C.林庚“盛唐气象”的见解一直遭到学界的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表现了一位杰出学者的学术自信和风骨。

D.《新秋之歌》对“网”这一意象的运用以及《说“木叶”》中对“木叶”的美学辨析,体现出林庚非凡的艺术感受力。

解析:选D A项,“近体诗”有误,林庚是现代诗人;B项,“严谨细致”欠妥,应是
“坚持自己得出的结论,不必顾忌别人一时的看法”; C项,“一直遭到”有误,应是“刚发表的时候”。

★7.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文本二简要回答。

(4分)
答:
参考答案:同:都有一种解放的力量。

异:基调不同。

建安风骨的基调荒凉高亢,盛唐气象的基调鲜明爽朗。

★8.有人认为林庚达到了“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

如果以此为主题写一则《燕南园62号——记恩师林庚》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6分) 答:
参考答案:①多角度、多侧面刻画人物。

②突出人物的独特之处。

③强调写诗、治学、为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