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优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第1篇】
一、教材简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一篇课文,课文首先概括写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写圆明园昔日的美丽景观和珍贵收藏,最后写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谁都知道,圆明园当年的样子和它毁灭的经过已成为历史,要想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历史重演,让学生经历一下从辉煌到毁灭的过程,那样,学生就会带着切身感受去理解课文,并能激发起强烈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堂课我决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重现历史。

二、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选择
本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倒叙的编排方式,首先感慨圆明园的毁灭损失之巨大,再通过回顾圆明园昔日辉煌和被毁的经过进一步加以说明。

若按课文的编排,学生要经历由恨到爱再到恨的感情变化,这是一种由落到起再到落的折线型变化过程。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感情,我采用了顺叙的教学方式,首先领略圆明园昔日的
美丽景观和珍贵收藏,再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最后得出认识即“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样学生的感情经历的则是由爱到恨到更恨的变化过程,这是一种逐步下降的直线型变化。

学生不同于演员,情绪感情变化说来就来,就学生来讲,直线型感情变化远比折线型感情变化要直接些、快捷些。

学生的感情变化是我这次教学的一条思路,不同的感情变化,预示着教学的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圆明采风,萌发自豪感;第二阶段是名园毁灭,激发失园恨;第三阶段是再走圆明路,树立强国志;第四阶段是讨论建名园,增强报国心;第五阶段是总结全文,升华爱国情。

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本篇课文的情境性、思想性较强,在圆明采风一段,我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语言渲染,多媒体演示等,创设了一个“圆明园之旅”的情境,带领学生首先,园外观布局;接着,园内看景观;然后,屋内看收藏;最后,观后谈感想。

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自豪感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学中不必进行过多的琐碎的分析讲解。

我仅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特点。

第三自然段音韵、意境较美,我让学生用“读一读”的方法进行学习,读中感受圆明园景观的美与风格各异。

第四自然段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收藏的多与珍贵,我让学生用“举一举”的方法进行学习,也以此促使学生逐步养成查阅收集资料的习惯。

学完二、三、四自然段后,我
让学生说一说“你最想对着圆明园说句什么话?”,这事实上是一个让学生感情外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当学生感情已到达爱的顶峰时,教师话峰一转,用“以上风格各异的景观,以及那么多、那么珍贵的收藏,却在几天内化为乌有”这一强烈对比效果的事实,促使学生感情急剧降温,由爱的顶峰落入恨的低谷,再通过对比理解词语,看录相激情,谈感受,感情朗读等,使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加剧,转变为一种强烈的“失园恨”。

最后,通过观看圆明园废墟照片,辩论以及朗诵,使学生由一种“失园恨”上升为一种“强国志”和“报国心”,从而使教学达到一个高潮。

最后总结全文,齐读课题,升华爱国情感,结束教学。

另外,课题《圆明园的毁灭》也是我设计教学的一条思路。

一分析就会发现,本课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定中结构的偏正词组。

由板书不难看出,我首先由定语“圆明园”开始,用“画”一画的方法认识圆明园“布局”的特点是“巧众星拱月”,用“读”一读的方法感受圆明园“景观”的特点是“美风格各异”,用“举”一举的方法体会圆明园“收藏”的特点是“多最珍贵”,总的来说,堪称“瑰宝、精华”,但却被“掠”、被“毁”、被“烧”,落脚在了中心语“毁灭”上。

最后再紧扣课题进行总结,即“圆明园是瑰宝是精华的辉煌历史我们要记住,但圆明园被掠、被毁、被烧的屈辱历史我们更要记住”,课题分析完后,教学也进行完了。

最后,齐读课题,结束教学。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推进,声象等现代技术手段因其形象、
直观的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进入了课堂,为教育所使用。

以下是我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考虑。

1. 用在重点、难点处
首先必须明确,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它起的只是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时,就要考虑用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凭着兴趣面面俱到,这肯定是一大忌讳,因为有时面面俱到往往会导致一面都不到。

尽管有的用的时间很少,犹如蜻蜓点水,但我觉得,与其这儿点一下那儿点一下地浪费时间,不如扎扎实实地抓几个问题,那样可以抓得更深些,更透些。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之所在,从而利用多媒体,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课件,我主要采用了五张加一组幻灯片、两段录相,份量较大的是两段录相,第一段《圆明美景》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景观的美与风格各异,它和那组幻灯片《圆明收藏》一起,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爱”的情感;而第二组录相《圆明园的毁灭》和对比理解词语的那张幻灯片则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恨”的.情感。

这爱与恨碰撞的结果就是最后一张幻灯片“朗诵词”所烘托的效果,即“强国志、报国心”。

前面说过,学生感情的变化是我本次教学的一条思路,也是文章的重点,应该说,课件对突出教学重点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而《众星拱月图》和《圆明园鸟瞰图》则帮助学生理解、明确了圆明园的布局,可以说是突破了一个难点。

有些事物,光靠空想是想不出来的。

2. 不能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件做好后,在什么时间展示也需认真考虑,特别是类的课件。

应该说,这类课件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较好的直观、形象效果。

但如果一来就出示给学生,学生有时就会乐得偷懒,“一切都是现成的,我只管看就行了,何必还要去想呢?”那样,在一定意义上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怎么办呢?应当在语言文字和之间留有一个想象的余地。

先读语言文字,再把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象化,最后再出示,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从语言文字开始,经过抽象,再到具体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比如《圆明园鸟瞰图》的出示,我让学生读书后先画一画,这是一种理解的方式,完成从文字抽象到形象的过程。

画出来后再让学生看看实际的,这是检验自己抽象过程的方式。

看了后,有的学生会想:“我想的真不错”,体验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有的则会想:“我画的还差一小点,下回再努点力”。

这样,在检验的同时,还实现了一定意义的自我鼓励。

录相《圆明美景》的出示也是这样,在学生神游的基础上,再去亲眼看看,边比较一下和自己想的一样吗?完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渡,也激起了一种浓浓的自豪感。

而录像《圆明园的毁灭》则是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增强了“失园之恨”,这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我想,这样出示的效果一定比直接出示要好得多。

3. 引导学生去自己获取信息
进入信息时代,单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
的需求。

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以后的发展。

我觉得,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施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一种现代信息氛围,更要让学生进入到获取信息这一过程中来,即不仅“观之”,而且“动之”。

在我所用的这个课件中,除了《众星拱月》图外,其余资料都是学生通过上网或是图书馆里找来的,只要引导学生动起来,找到的资料远比老师一人找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学生查找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四、教后记
本堂课,成功的地方不少,比如说,紧扣重点设计教学,使学生感情在学习中逐步升华,达到教学目的。

再比如说,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维训练,如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画一画圆明园布局示意图;读完第五自然段后,让学生想一想,当时笼罩北京城的还有什么;看完圆明园废墟后,想一想,碑一样的石柱上刻着什么……
但也有一个很大的不足。

本次教学我导得过多,限制得过多了,比如我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用读一读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用举一举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相当于教师带学生到果园里摘水果,叫学生们“来,我们一起摘这棵,用这种方法摘”,若能让学生到果园后,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果树,自由选择摘果子的方法,最终也能把果子摘完,那样,学生会摘得更自由些,更高兴些。

可我觉得,自己还没找到更好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第2篇】
【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六年制小学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残垣断壁、一片灰烬。

本文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这篇课文流露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强烈仇恨。

根据本教材的育人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我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学习写文章要有中心”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体现了大纲“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文理结合、教书育人的要求。


【说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我在新授前,凭借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
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
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

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
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

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习,学生练习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5、教具准备:
影仪、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

【说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由“学会”变成“会学”,正如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

因此,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提(质疑)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第3篇】
品读文本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主题单元“勿忘国耻”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读看《圆明园的毁灭》,我先是为圆明园昔日的的灿烂辉煌而自豪,随即而来的是满腔的怒火和无限的惋惜.细细品读,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独具匠心,选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了中华民族受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也为后文的学习积淀学法.
纵横联系说目标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于圆明园的具体情况缺乏感知,对这篇课文的深层感悟有一定的困难,基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及教材特立拟定如下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销毁、众星捧月、玲珑剔透”等词语. 有愁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
的情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重点:通过阅读,了解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难点:(1)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 (2)明白作者大篇幅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原因.
三、以生为本说策略
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为此,我将采用“以读促悟、想象入境、读写迁移、资料链接”等学法引导学生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环环相扣说流程
本文我预设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读学词,读通课文,理清脉路,学习课一的片段.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激情导入,走近圆明园孩子们,当作者目睹圆明园被断壁残垣的凄凉不禁写下这样的语句:圆明园是······的损失,既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那昔日的圆明园中究竟有什么?将师充满激情的语言犹如轻风掠过,将学生的兴趣撩拨起来,而且既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又自然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走进圆明园总览圆明园布局学习第二自然段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的确,语文教学必须贴着地面踏实行走,不能天马行空.因此,在教学此段时,我采用“百读百悟——交流反馈——画面展示——理解朗读”等环节引领孩子理解“众星拱月”之意,从中体会圆明园的规模宏大,独特的美
观.浑然天成的布局,发出这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感叹. 细赏风格建筑: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读、熟读,看看圆明园中还有什么?用笔画一画.在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回答中圆明园价值的不可估量有了整体的印象. 用心读读,透过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孩子潜心读文后,?一串串文字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画面,想象着、朗读着,圆明园仿佛就在眼前. 孩子自读感悟的基础上链接播放画面,老师配示描述,一个个各具特色,诗情画意的景观呈现在眼前,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一片惊叹声中,孩子们为我因拥有这一园村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自豪.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阅读,总读,阅读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我采用品读引读,想象读,引导孩子读出对圆明园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了解珍贵文物
教学此段主要通过“上自”、“下已”等体会圆明园奇珍异宝、年代久远.
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损失可是,这一切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却变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860年10月——(生读)随即抓住生词“闯进”“凡是”“统统”任意可与坏再现侵略者野蛮行径,接着播放当时画面.文字这样的画面犹如一瓢冷水瞬间把满心的激情自豪瞬间浇灭.取而代之的是满腔怒火,是深沉的反思.
(三)走出圆明园
1.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课件定格在熊熊大火的画面)面对这把罪恶
之火,你有什么话想说?提示?“这把火,烧毁了”在略带深沉的的余曲中,一名句句或指责或反思的话语从笔尖流淌.这一练笔既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又了实践运用.无形中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2.文章为什么要花大量篇幅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正因为深切地体会到了昔日的辉煌,才会更加痛心,这一问题旨在学生体会文章写法,突破难点.
五、画龙点睛说板书
勿圆明园的毁灭
国学观美毁
(不可估量的价值)?(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