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
朱自清的《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掌握课文写景方法:①捉住江南春天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b.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方、拟人等修辞方法。
c.准确把握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本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写景散文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中。
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来表现自身酷爱自然,酷爱生活,努力探求将来,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方、拟人等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
琢磨文章捉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布置: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
2、理清课文写景的层次。
二、导入
(放几张春天景物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呈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气力。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今日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是怎样描绘的呢?让我们来学习今日的课文《春》,了解大好春光。
三、整体感知
1、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北京高校哲学系
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等名篇。
2、扫清字词障碍。
水涨zhǎng起来散sàn在草丛鸟巢cháo撑chēng伞应
yìng和ha酝yùn酿niàng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薄báo烟黄
晕yùn抖擞sǒu嘹liáo亮赶趟tàng儿宛wǎn转
3、听录音朗读,体会感情。
4、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用喜好、欢欣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5、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的思路。
第一部分(1—1):盼春
第二部分(2—7):绘春
第三部分(8—10):赞春
四、研究课文:
1、第一部分——盼春
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为什么要连用两个“期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可以表达期
盼的心情?
明确:这种叠用,一方面表达了憧憬春天的急迫和渴望的心情。
②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
天快到了?
明确: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特别准确。
写它
的脚步,把春天拟人化,让人倍感亲切。
五、练习巩固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酝酿()胳膊()抖擞()应和()支撑()
摇曳()宛转()黄昏()触摸()嘹亮()
2.依据拼音写汉字。
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xīnrán()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⑵鸟儿将cháo()何在fánhuānanya()当中,愉快起来了,hūp?ngyǐnbàn()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
风流水应和着。
⑶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着,戴着lì()。
他
们的房屋,xīxīshūshū()的,在雨里jìngm()着。
3、填空。
⑴全文围绕一个“春”字打开,着力地描绘了()、()、()、()、()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
整的春天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六、课堂拓展:搜集有关春天的俗语、成语、歌曲、诗词等。
七、作业:
1、誊录本课的生字词
德育渗透:欣赏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酷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1、背诵课文;2、就课文不理解之处之意
二、新课学习
1、检查朗读、背诵情况。
2、第二部分:绘春
(1)齐读第2段,思考:
①春天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满怀喜悦的心情,
先用了一句话对春回大地做了概括,学生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②总写春回大地后,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
点拨:“山”、“水”、“太阳”,运用拟人,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也表现了急迫而喜悦的心情。
③期望在文中一连显现两次,可否删掉一个?
不能,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人们盼春的心情急迫。
(盼
春之切)
④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3、朗读“春草图”,思考:
(1)质疑:捉住了春草的哪些特点?
点拨:嫩、绿、多、软
(2)质疑:“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点拨:“钻”“偷偷地”用得好,运用拟人生动地表现了春草
旺盛的生命力。
“偷偷”体现了人们在不经意间才发现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
予以小草感情的意识,使小草富有情趣,惹人喜好。
“钻”字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小草生命力的坚强。
(3)质疑:“嫩嫩的,绿绿的”是修饰小草的,按正常的语序
应当放在“小草”前,却将其放在句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起强调、突出的作用,强调春草嫩绿的特点。
(突出了
是春天的作用使小草充分了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4)质疑:写春草为什么又写人的活动?
点拨:既写春的到来给人们带来欢快,又从侧面烘托春草的嫩
绿可爱。
小结:眼中的春草似有似无,若隐若现,我们可以用一句诗句
来形容: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要看近却无。
”
4、朗读“春花图”,思考:
(1)质疑: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花的?
归纳:
①“你不让我,赶趟儿。
”写花朵多;(花态)
②“红的像火,像雪。
”写花色艳;
③“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④“闭了眼,梨儿”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⑤“花下飞来飞去”写蜂闹蝶舞,从侧面烘托春花的繁密,香
味浓郁;
⑥“野花满地是”写野花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但写野花多,而且颜色亮丽;
(2)质疑: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归纳:①“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拟人,生动写出春花
竞相开放的情景;
②“红的像火,学”运用比方、拟人,写出春花色艳(不但使
颜色更鲜明,也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
)
③“散在眨的”运用比方、拟人,写出野花多,颜色亮丽(不
但写出野花的繁多,而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野花在阳光照射下闪闪
发光的明丽颜色和春风吹拂下轻
轻摇摆的可恋爱态。
)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假如把“闹”换成“飞”好不好?
明确:不好。
“闹”,不但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动作,渲染了喧闹的热闹景象,从侧面体现春花的繁茂、鲜艳、甜香)假如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
声响和景象。
所以,用“闹、飞”烘托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
声有色有味。
(4)写“春花图”按什么次序描写的?
树上繁花树中昆虫树下野花按从上到下,从高到低的次序来写
小结:春花图相像朱熹笔下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
是春”。
三、【反馈练习】
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1、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2、第④段写的是“春花图”,而划线的句子却写蜂蝶的多,这
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改成“长”行吗?为
什么?(2分)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这些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是()(2分)
a、草地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
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
情很愉快
c、是间接写草地,突出草的嫩绿可爱
d、写了草,又写人,构
成一个画面
5、选文的第③段写的是“春草图”,其中写春草“质地”的词语是写春草“色泽”的词语是写春草旺盛长势的句子是(3分)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答:
四:课堂拓展:课后研讨与练习
五、课堂小结;
捉住春天的景物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而且结构清楚:按盼春—绘春—颂春来组建全文。
构思美妙
六、作业:参照“春花图”,选取某个季节里的一个景物进行生动描绘。
朱自清的《春》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察看,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3、感受对春的期望、称赞之情,激发学生酷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憧憬之情。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选择几篇同学改写的《春之古韵》散文。
同学们,在你们将古
诗改成散文的过程中,都加上了自身察看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自
身对春天的情感。
今日让我们随着朱自清先生的脚迹,看看他笔下
的《春》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初步感受,进入文本
1、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跟跟随视频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完文章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欢快、欣喜)
三、提升感受,概括特点
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来描写春天呢?从字里行间中,我们
可以看出,他对春天充分了怎样的情感呢?
2、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美好的春景呢?
答: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
3、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图画,说说这幅春景图美在哪里?
(1)春草图
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c)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略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②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
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
③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春草充分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欢快。
④“钻”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朱自清的《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反复朗读文章,品味文章中清新美妙的语言,和对春天
的喜好之情,感受笔下春天的“新、美、力”。
(二)学习细致察看,捉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琢
磨是如何捉住景物特点,并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方、拟人、
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
二、本领目标:
(一)品味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美妙的语言描绘春天。
(二)学习比方、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酷爱自然,酷爱生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一、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的思想感情。
二、能较好的运用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细致入微的察看景物;捉住景物的特点去描写。
三、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一、琢磨文章捉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琢磨词语和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加深对春的理解和感受,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教学法,巩固基础知识,依据间接经验学习思考生活。
(3)合作讨论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沟通。
(4)提问法
授课类型】
讲授法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赏析课内外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
教学重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的思想感情。
2、能较好的运用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
授课类型:讲授法
教学内容与布置:
一、导入语
同学们,春天是令人神往的,由于她充分生机,充分了活力,
她如诗如画,美轮美奂,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春天的样子,
或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或柳絮纷飞细雨朦胧,但是无论如何她总能
给我们以美的感受。
大家确定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描写春天的诗歌,像是杜甫
的《春夜喜雨》,或是孟浩然的《春晓》。
不同的作家在他们的笔
下都曾深情地描绘过春天。
今日就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美丽的春
光中,读一篇描画春天的美妙的散文《春》,接受朱自清给我们的
那种春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
(一)介绍与作品
1、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
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在高校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高校哲学系,曾任中学老师,后任清华高校教授,这期间从事大量的散文创作,和学术研究;1946年7月知名民
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特务暗害,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
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于哪年8月在北平逝世,享年50岁。
2、作品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
约200多万字。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春》约莫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
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
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
喜万状,写下了知名的散文精品《春》,全文以酷爱春、称赞春的
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反映了他对美的努力
探求,对光明的憧憬,表达了他对将来的希望,流露了乐观进取的
精神。
(二)预习检查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面的词语: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
欣欣然:欢愉快喜的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酝酿:文中是
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
开花。
舒活:伸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喊伙伴,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
枝招展:比方姿态美妙。
招展,迎风摇摆。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四周涂抹淡墨或浅的
颜色,使画的紧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三)朗读课文
1、师生同读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读时呈现几幅春天的图画)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
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呈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让学生读后明确行文线索
(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察看,捉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
们划分出来.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早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将文
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期望和兴
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实在写——绘春。
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
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
称赞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呈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实在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四)探究质疑:
文章既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那接下来,我们先看第一部分:
一、盼春
1、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知我们春天
还没有来到?(“期望着”;“近”)
在这里,很明显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春具象化,一步
步的向我们走来。
2、“期望着,期望着”。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憧憬春天的急迫心情。
)
总的来说:第一部分,总起全文,写的是期望春天的到来。
运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天的脚步近了,是把抽象的春天实在化,
人格化了。
将春天比做人,她的到来便是渐渐的踩着步调款款而来。
更加生动形象。
两句叠词的使用,表现了对春到来的急迫愿望
二、绘春
春天来了,走到了的面前,瞧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部
分
1、请大家思考第二部分紧要讲的是什么?
答:紧要是对春天的景物的描绘,这里面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人们迎春。
2、请同学朗读第二段,并思考:
(1)在第二段中,瞧到了什么?
答:瞧到了山,水,太阳。
(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2)第二段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样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天刚刚
到来时的样子。
勾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从这一段开始,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的
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
为什么会先有一个
整体的印象呢?由于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
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裳,什么样
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裳的
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3、请同学朗读第三段,并思考:
(1)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答:这一段讲的是春草。
(2)春草有什么特征呢?是怎样描写它的呢?
答:“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软绵绵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对春草的那种喜好之情。
(3)这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字能不能改成“长”,好不好?为什么?答:不能。
“钻”字更好,用“钻”字,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
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惊喜的感觉。
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
草相像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一句中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
喜悦之情。
在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幅春草欢快图。
(4)第三段是从那个方面来写小草的?
答: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来写小草。
“嫩嫩的,绿绿的。
”始
终到“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都是从视觉上来写的,仿佛我们的眼
前也是那大片大片有嫩又绿的小草一般。
“草软绵绵的”是从触觉
来写的,就像是我们吃的棉花糖一般。
4、请同学朗读第四段,并思考:
(1)这一段紧要写的是什么?
答:紧要写的是春花。
(2)这一段是从哪方面来写春花的呢?
答:从颜色和香味上,“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
雪”“花里带着些甜味”。
(3)这一段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排比,“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
比方,“野
花满地是~还眨呀眨的”。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心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答: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
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5)这一段中有相互的对比,请找出来。
答: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搭配: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
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颜色与甜味
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
的花们相映衬。
5、请同学起来朗读第五段,并思考:
(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答:这一段写的是春风。
(2)这一段中春风有什么特点?
答:像母亲的手,温暖,轻柔。
请同学们想象,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触摸着你,还像什么?
(发散思维,自有联想)
(3)写春风通过那几种感官来写的?
答: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
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
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
脆、委婉,风声水声的轻快,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
风是无形的,但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6、请同学起来朗读第六段,并思考:
(1)第六段写的是什么?
答:这一段紧要写的是春雨。
(2)这里的春雨有什么特点?
答:密,细“像牛毛一层薄烟”
(3)在这一段中,“可别恼”、“树叶儿”“小草儿”这些词
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答: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
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细密、闪亮、绵长;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润泽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分了诗情画意。
7、请同学起来朗读第七段,并思考:
第七段为大家描画出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答:一幅迎春图。
孩子们忙着放风筝,老老少少纷纷出门,或
是舒活筋骨,或是去上班,或是下地做农活。
一片欣欣向荣。
三、颂春
1、请同学起来朗读最终一部分(8—10),并思考:
(1)最终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答:是通过三个比方,表达对春的歌颂。
(2)这三段可不行互换,或者是合为一段?为什么?
答:不行。
用比方手法。
三个比方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
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终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五)课堂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
这篇散文捉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称赞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气力,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勉向上。
(六)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盼春心切;拟人→喜春之情。
春草图:情态、质地、色泽、长势
春花图:多、艳、甜
第二部分(2~7绘春:春风图:柔和、芳香和悦
春雨图:常常、细密、轻快、润物
迎春图: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第三部分(8~10)赞春:比方→“新”、“美”、“力”
三、课外作业
1、朗读并背诵全篇课文。
2、课文中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称赞。
在这阳光明媚、新
芽萌发的春天里,你想到些什么?请依据课前在郊外所察看到的写
一段话。
朱自清的《春》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
等词语。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琢磨文章捉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难点
琢磨文章捉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方、拟人、
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歌曲)好了,同学
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唱歌歌
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假如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
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
来学习我国现代知名朱自清
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北京高校哲学系毕业。
作
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约莫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
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
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
喜万状,写下了知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努力探求,对光明的憧憬,表达了他对将来的希望,流露了乐观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