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让语文课堂因质疑而精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因质疑而精彩
【内容摘要】
阅读教学离不开质疑,质疑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它伴随着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但在我们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往往习惯把知识组织得井井有条,对课程内容和每个细节都做到详尽解说,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误解也一一予以告诫,在这种细嚼烂咽,讲深讲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比较规范,不善于甚至也不敢提出问题,这无疑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禁锢凝滞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疲软、乏力的状态,成为制约语文能力的一个无法摆脱的瓶颈。

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质疑能力是适应新课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如何把握不同的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就自己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做简要的述说。

【关键词】鼓励质疑培养能力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而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能的重要标志,可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多么的重要。

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

学生只有在阅读中认真地思考,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才能进一步地去探究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不同的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语文课堂因质疑而精彩呢?
(一)消除心理障碍,由畏疑到敢疑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只偏重于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惰性状态。

长此以往,有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恰当遭同学嘲笑,对自己能否提出问题也产生疑问。

针对这种“畏难”现象,教师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是激发学生质疑兴趣,使学生学会质疑的起点。

1、名言激励,引导学生愿疑
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质疑的名言。

如: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

地质学家李四光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巴尔扎克也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

”我利用课堂和课余的时间常和学生一起探讨名言的内涵,使他们充分认识质疑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2、名人善疑为榜样,引导学生敢疑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人善疑的例子,这对学生敢于质疑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

如《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中,少年时的李四光就对草地上一块大石头的由来产生了疑问,最终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明白了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再如《玩出了名堂》一课中的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时给自己提出了问题:如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通过实践,他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我抓住文本中鲜活的实例向学生进一步阐明质疑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是人类学术、文化进步的第一步,引导学生以名人善疑为榜样,以疑为乐。

3、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乐疑
要让学生愿意质疑,敢于质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时,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

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

例如在上《邓小平爷爷植树》(人教版第二册)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练习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与课文的重点关系不大,有的同学问:“邓小平爷爷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天坛公园在哪儿呀?”“柏树是什么样子的?”显然,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是既然学生提出来了,老师就不能批评学生,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我只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问题,咱们可以课后再去解决,有些关于邓小平爷爷的事,还可以到图书馆查查资料。

而对那些提问提得好的学生,我又及时地给予了表扬,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保护,提问题也就能“放胆”了。

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有质疑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由敢疑到能疑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

”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

”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

1、针对不同的对象引导质疑
⑴质疑教材
教材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课文有深有浅,但对深浅的把握更多的取决于教师,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依赖的不是自己已有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而是依赖于教师对课文的“解释”
和“要求”,而学生一旦对教师有依赖心理,在学习中就不可能是主动的,因为教材缺乏独立可读性,他们自己根本就读不明白。

在这种被动式的语文学习中他们自己思考和质疑的机会很少,所以,语文教材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尤其是质疑能力的任务,还必须想办法消除学生的依赖思想。

此外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科书中也有些不尽合理之处。

我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曾经参加过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工作,钱报给全国影响最大的三个版本的教材挑“刺”,他特别高兴:“不管这‘刺’挑得对不对,无论是一线老师还是学生,有这种挑‘刺’的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学生给课本挑‘刺’,说明他相信真理,不迷信书本,这种探究精神尤为可贵。

”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

⑵质疑教师
韩愈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可也未必都对。

破除这种师道尊严的旧观念,鼓励学生随时向老师发出疑问。

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学生的“别出心裁”和“奇谈怪论”往往更能反映他对问题的独到见解,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⑶质疑教参
对学生而言,教参无疑是权威级的资料,但是现在的资料良莠不齐,有的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权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宗璞在散文《紫藤萝瀑布》中把“察言观色”错写成了“察颜观色”。

孙世恺在说明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把“穹隆”错写成了“穹窿”。

一位哲人说:“权威也会犯错,我们应尊重权威并虚心学习,但是决不能迷信权威,要有批判权威的勇气和信心。

” 随着试题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所谓标准答案渐渐退居成“参考答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已深入人心。

与时俱进,则需从批判地对待教材教参开始。

⑷质疑同学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胜过其他同学,得到老师肯定的欲望。

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这一心理,充分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合作学习。

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听懂发言,努力听出不同内容,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展开讨论。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激活了思维,在这和谐的思维竞争中,往往会有非逻辑的直接思维的顿悟、灵感的闪现,创新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

⑸质疑自己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质疑。

教会学生质疑自己,就是要教会学生质疑自己提出的质疑是否合理,是否必要,是否有依据。

自己对自己的质疑再质疑,是引导学生梳理质疑、筛选质疑、提高学生质疑实效性必须关注的环节。

2、把握不同的教学时机引导质疑
⑴在课题导入时引导质疑
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学生若能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并解决所提问题。

那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就能掌握了。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提出一系列相联系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些问题学习新课。

如教学《夜莺的歌声》,教师出示课题后,询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

如,夜莺是谁?为什么叫他夜莺?文中讲的是一只什么样的夜莺呢?夜莺唱歌给谁听?作者为什么要写夜莺的歌声?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想一探究竟的欲望。

⑵在新课教学时引导质疑
①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例如《月光曲》第3自然段,讲的是盲姑娘与哥哥一段感人的对话。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再引导学生抓重点词—“随便说说”进行质疑。

学生是这样质疑的:⑴“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⑵“随便说说”说了什么?⑶是“随便说说”的吗?⑷为什么说是“随便说说”的呢?这些问题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再如在教学《荷花》的第二段时,一学生提出为什么说荷花从荷叶“冒”出来?其他学生一时思路堵塞。

于是,我马上就问:“冒”与哪些词语意思相近?(长、钻、伸、穿……)我又顺势问:“作者为什么选择用‘冒’呢?通过对冒这个词的质疑,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冒”字让人感觉白荷花生机勃勃、喜气洋洋、亭亭玉立的样子。

学生体会到用词必须形象、准确,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②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句子是构篇的基础,以难句为切入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思想性和语言的艺术性,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如教学《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写了因美丽的小路不见了,鸭先生说:“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鸭先生的话恰恰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引导学生读到这里时,我及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导向,设计了提示性语言:“你读了鸭先生的话,想到什么问题吗?”学生立时茅塞顿开,纷纷举手,很自然地集中思考点展开思考,提出了“鸭先生为什么怪自己呢?”“鸭先生为什么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他怎样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等等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好了铺垫。

还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说“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和平之花指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展开质疑、讨论研究,使学生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

③从课文的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文章从字面看,仿佛前后矛盾,与文章题目不符合,实际是合情合理的,这往往是学生质疑问难的突破口,也是将课文内容深化的突破口。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可引导学生质疑:“我”不敢朝他那么看,但是又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呢?从而理解作者当时的那种矛盾、悲痛的心情。

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造成了文章的起伏跌宕。

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情况质疑,使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敢于批驳前人的观点,其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④从课文的标点符号上质疑。

标点符号不仅是作者写作内容的停顿,还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作者往往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多用一些“?!……”领悟了这些标点符号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也就可以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如《桥》一课,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把三个感叹号变成句号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学生发现用感叹号更能体现当时紧张的气氛,老汉的镇定和舍己为人高尚品质。

再如《鸟的天堂》一课,共有五处提到“鸟的天堂”,可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加引号呢?
⑤从课文前后照应的句子上质疑。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说到了“4月28日”,引导学生质疑作者运用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⑥从课文的中心句上质疑。

中心句相当于文章的文眼,是文章中心的揭示,是作者的点睛之笔,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抓住了它,学生对课文内容就能做到胸中有数,对文章的理解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半。

文章的中心句,一般有以下两类,一类能概括文章的内容。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喻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由此会问:1、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2、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另一类是点明了作者写作目的。

如教学《詹天佑》时,可抓住“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作为开启全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学生一下子就能抓住“杰出”“爱国”两个词与文本进行对话。

还有《一夜的工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章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抓中心句质疑实质是抓中心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质疑。

⑦从课文的写作结构上质疑。

如《凡卡》一文,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质疑:这篇课文主要写凡卡给爷爷写信,可是作者为什么在写信过程中穿插两次往事回忆呢?再如《给予是快乐的》一课,初读后学生发现,两段对话之间为什么插入一大段心理描写的句子?通过阅读理解知道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作者故意制造悬念让读者激起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
就学到了一种含蓄的、新颖的对话方法。

⑧从课文的写作手法上质疑。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

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荔枝》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可是作者为什么以“荔枝”作为题目呢?
⑶在总结延伸时引导质疑
质疑不是为了解疑,而是培养学生设问、发问、想问的习惯,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解决过程延续到课外和后续课程,为学生开辟更加广阔思维空间。

如叶圣陶《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结尾写到:“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我就启发学生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结尾”的问题。

有的学生这样说:“这样结尾不仅收束全文,而且有意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余地,令人回味无穷,是一种含蓄的写法。

”有的学生这样说:“这样结尾,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有的学生却这样说:“这是一篇序文,是为吸引游览者,要想真的了解这里的风景,还必须去看一看,其实是为苏州园林作艺术广告。

”(三)引导学生学会释疑,由能疑到会疑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因此光有质疑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当的释疑能力。

宋代朱熹有句名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发现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学生由此产生新的疑问,这样“生疑——释疑——再生疑”不断循环往复,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因此在学生质疑后,教师不应简单给个答案,而应把探究获得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学过程要围绕问题解决展开,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切磋学问。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质疑,教师更应学会巧妙释疑,我们可以用下面几个方法::
1.讨论分析,归纳释疑
讨论的基本形式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员应是不同等次学生的合理搭配。

引导学生多怀疑,多争辩,活化学生思维。

如《田忌赛马》一课最后讲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调抽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结果反败为胜。

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有个学生问:“如果齐威王和田忌还是用原来的马赛第三场,结果会怎样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热烈争论,生1:齐威王会获胜。

生2:田忌能获胜。

可最终争论的结果是“马的出场先后定胜败,赛马时先派马的吃亏,后派马才能获胜。

”这与原文说“马的出场顺序定胜败”相比就是一个升华。

2.发挥主导,引中释疑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与学生合作学习时,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讨论、启发、指导、鼓励、反馈,做好引导、沟通工作。

经过讨论交流以后,教师要针对学生想领悟而没有领悟到,经过研究又研究不出来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归纳小结。

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有个小朋友举手说:“老师,小蝌蚪明明问的是他们的妈妈在哪里,而鲤鱼妈妈回答的却是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这不是答非所问嘛?”显然,这个小朋友对作者的写作逻辑表示了怀疑。

于是,我引导他们再仔细地读一读鲤鱼妈妈的话,看看鲤鱼妈妈的话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很快,就有小朋友说:“鲤鱼妈妈的话有两方面的内容,前一句告诉了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后面一句‘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告诉了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在哪里。

”我连忙接上:“那说明,鲤鱼妈妈还是回答了小蝌蚪的问题,并不是答非所问。

那她为什么除了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在哪里,还要告诉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呢?”顺着思路,学生马上就回答出了:“因为小蝌蚪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鲤鱼妈妈怕他们就是见到了自己的妈妈,也不认识,所以还告诉他们妈妈的样子”。

就这样,孩子在大胆的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对课文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圆满地完成了这一部分的学习。

3、反复阅读,自主释疑
学生往往对文中的一段文字,一句话,一个词提出疑问,教师则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边读边思考,自己释疑。

例如在《揠苗助长》一课中,学生提出“巴望”一词是什么意思?教师不作回答,引导学生反复读相关段落,边读边想,学生从这一段中的“焦急,天天都去看,转来转去”等处,明白了“巴望”就是盼望、希望、总是想着的意思。

4、化减难度,逐步释疑
对于文中学生提出了颇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大题进一步设问化难为易,放缓坡度,然后由浅入深,层层启发,最终使学生解决问题。

如《大海的歌》中,学生提出“为什么课文中提出‘大海唱着欢乐的歌?’”这一问题,可把这一大题化成几层小题,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1)会唱歌吗?(2)经常在什么情况下唱?这样就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5、补充资料,帮助释疑
小学语文教材是有很多地方是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
果光靠我们去讲、去读,是不能让学生完全明白的,徜若我们用点相关索材辅助一下,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了。

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提出问题。

比如学习《观潮》这一课注意倾听的同学都能问出这样几个问题:农历八月十八为什么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农历八月十八为什么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海宁市的盐官镇为什么是观潮的最好地方?这几个问题恰恰是课文内容的空白处,需要通过资料的补充来解决的。

比如我利用了其中一个问题——“农历八月十八为什么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来为学生感悟课文的中心服务。

释疑前先请学生观看几幅图片:埃及金字塔、黄果树瀑布、万里长城。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都被称为“天下奇观”,这些奇特的景象与我们今天所看到钱塘江大潮有什么不同吗?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这些景象在一年四季中的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看到,而钱塘江大潮的观潮日只有一天——农历的八月十八,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中心。

教师补充资料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很自然地渗透了质疑方法的指导,又将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当然,引导质疑并不是为了单纯地补充资料,其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释疑,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走向深入。

总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陶行知先生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强化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关键。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要为学生设立质疑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风气和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之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杨淑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育理论与实践
[4] 杨淑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育理论与实践
[5] 王存宽于淑儿《提问的技巧与策略》化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