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0 过秦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0 过秦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
教版
课时作业〔十〕
一、根底稳固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氓.隶(ménɡ)藩.篱(fān)
蹑.足(niè) 瓮牖.绳枢(yǒu)
B.墨翟.(dí) 谪.戍(zhé)
万乘.(shènɡ) 从.散约败(zònɡ)
C.铩.羽(shā) 隳.名城(huī)
逡.巡(quān) 度长絜.大(jié)
D.棘矜.(qín) 锋镝.(dí)
鞭笞.(chī) 行.伍(hánɡ)
答案 C
解析“逡〞读qūn,“絜〞读xié。
2.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亡.矢遗镞(失去)
履.至尊而制六合(实行)
B.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奋六世之余烈.(威势)
C.瓮牖.绳枢之子(窗户)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固,金城
..千里(巩固的城池)
答案 D
解析A项,“履〞,登上;B项,“烈〞,功业;C项,“揭〞,举。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以下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①⑤|②⑦|③⑥|④B.①③⑤|②④|⑥⑦
C .①③⑤⑥|②⑦|④
D .①⑤⑥|②⑦|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③⑤⑥为使动用法,②⑦为名词作状语,④为名词作动词。
4.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
河为池 B.⎩⎪⎨⎪⎧奋六世之.余烈以致天下之.
士 C.⎩⎪⎨⎪⎧以.致天下之士尝以.
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皆明智而.
忠信 答案 B
解析 A 项,动词,沿袭/介词,凭借;B 项,结构助词,的;C 项,连词,来/介词,凭借;D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5.对以下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过秦论》 ②《出师表》 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 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 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 ⑨《石钟山记》 ⑩《师说》
A .除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 .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
④中的“序〞那么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 .“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 .“说〞是议论文;“记〞那么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答案 B
解析 B 项,后序,《指南录》前面有《自序》《后序》两篇,《〈指南录〉后序》这篇课文就是《后序》,并不在诗集的后面。
6.以下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例句:为天下笑者,何也?
A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B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 D
解析D项与例句同为被动句。
A项,判断句。
B项,状语后置句。
C项,定语后置句。
二、文本训练
阅读课文第四、五段,完成7~11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
及中人
..之中,率疲弊
..之间,而倔起阡陌..,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
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假设也。
②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③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
也?④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那么不可同年而语矣。
⑤然秦以区区
..之地,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
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找出节选文段中的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云集响应、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深谋远虑、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同年(日)而语。
8.文章第四段从几个方面对陈涉作了详细介绍,请简洁概括。
作者详细描写陈涉的用意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四个方面:社会地位、才能、兵员、装备。
与强大的秦国构成鲜明的比照,以引出中心论点。
9.陈涉的三个不利的方面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社会地位武器军队素质用兵之道深得民心
10.第五段中的6句话,划分层次恰当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⑤⑥句强调,与前面的句子构成第一层次,①与②③④并列划分为第二层。
11.翻译以下句子。
(1)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秦始皇已经死去,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遥远地区。
(2)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像影子似的跟着他。
(3)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同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那么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那么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假设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2.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窃.
怪天下之诸侯(私下) B .盖未尝不咎.
其当时之士(责怪) C .故莫如厚.
韩亲魏以摈秦(丰厚) D .佐.
当寇之韩、魏(支持) 答案 C
解析 厚:优厚、优待。
13.以下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以.五倍之地以.
攻山西千里之秦 B.⎩⎪⎨⎪⎧而.不免于灭亡而.见利之浅 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D.⎩⎪⎨⎪⎧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
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答案 C
解析 C 项,均为“的〞。
A 项,前为“凭借〞,后为“来〞;B 项,前为“却〞,后为“而且〞;D 项,前为“替〞,后为“认为〞。
14.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本文是史论,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古讽今,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
B .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山东各国的交通要道。
C .在作者看来,六国如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就能得以共存了。
D .本文采用了比照论证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
答案 B
解析 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山东各国的交通要道,而且在于如果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韩、魏从背后乘机攻打,就非常危险了。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1)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
(2)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而落入秦国手中呢? 解析 文言文翻译除兼顾直译、意译之外,还要注意其中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如(1)
中的“之〞“疾〞,(2)中的“委〞“折〞。
另外,(2)句中“以〞后面的省略成分要补出来。
【参考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却不能免于灭亡。
我常常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思考,认为一定有可以使六国保全自己的策略。
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谋臣,他们对于祸害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国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
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服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服魏国。
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么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知道了。
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秦国来说是危险的事。
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
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忧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
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了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而落入秦国手中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强秦的侵略,因此,不如优待韩、魏来排斥秦国。
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
凭借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
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前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么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
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
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哀吗!
四、语言表达
16.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短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2)贾谊指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解析(1)注意“揭〞“赢〞“景〞的正确书写;(2)注意不要遗漏虚词“也〞;(3)注意“策〞“侯〞“履〞“笞〞的正确书写。
17.提取以下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个解说。
(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拟系统的。
答:二十四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十四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作了较系统的记录,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变换能力。
短句变长句具体可分两步:弄清该系列短句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可充当长句主干的一个句子,立为长句主干;将其他短句改为该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并按一定的语法或语意的关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常人的看法是,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链中,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底层,__①__,然而有少数植物却能吃动物。
它们能够捕食昆虫,如苍蝇、蚊子等,__②__;有时它们甚至可以捕捉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如蛙类、小蜥蜴、小鸟等,所以又被称作食肉植物。
自然界有不少食肉植物,__③__,可以分为被动捕捉型和主动捕捉型两种。
被动捕捉型食肉植物,以自身的优势或特点来引诱昆虫,纹丝不动地就把昆虫囚禁起来,然后加以消化吸收;主动捕捉型食肉植物,那么要通过自身的运动,将猎物捕获,再慢慢地消化。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是要被动物吃的②所以被称作食虫植物③根据其捕捉猎物方式的不同
励志小语: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荷兰]凡·高一、根底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以降,中原大规模人口因战争而南迁,江南逐渐呈现出美丽富庶的汉族文明和繁荣兴旺的水乡。
( )“饿殍遍野,人竞相食〞;江淮之南,名流雅士集聚兰亭,________,造就一个王羲之及其旷世的美学经典,“线条之美,刺人心魄〞。
到唐宋,江南这方“刺人心魄的美〞已是旗帜高张,________。
颇具传奇色彩的花间词人韦庄一生________,晚年面对西岭初雪、锦江如练的美景,仍不忘填词感慨:“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 ),清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再说,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究竟实指何处?似乎只能是“处处皆有此景,人人皆怀此情〞的江南。
自然,更不会有人去指摘丘迟笔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描写太过________,因为人们心中对江南大抵都有这么一幅图画。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魏晋以降,中原大规模人口因战争而南迁,江南逐渐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汉族文明和美丽富庶的水乡。
B.魏晋以降,中原人口因大规模战争而南迁,江南逐渐呈现出美丽富庶的汉族文明和繁荣兴旺的水乡景象。
C.魏晋以降,中原大规模人口因战争而南迁,江南逐渐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水乡和美丽富庶的汉族文明。
D.魏晋以降,中原人口因大规模战争而南迁,江南逐渐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汉族文明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大规模〞修饰的是“战争〞,应放在“战争〞前;二是成分残缺,应在“水乡〞后加上“景象〞;三是搭配不当,“美丽富庶〞应该修饰“水乡景象〞,“繁荣兴旺〞应该修饰“汉族文明〞。
应选D项。
2.依次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江淮以北,战火纷飞这里分辨得清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
B.江淮以北,战火纷飞这里哪分辨得清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
C.战火纷飞的江淮以北这里分辨得清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
D.战火纷飞的江淮以北这里哪分辨得清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
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根据下文的“江淮之南,名流雅士集聚兰亭〞句式对应关系,可确定第一空应为“江淮以北,战火纷飞〞,排除C、D两项。
再根据下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知,第二空应选“分辨不清〞的反问句,可排除A项。
应选B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流觞曲水万众瞩目颠沛流离矫揉造作
B.行云流水万众瞩目颠扑不破装腔作势
C.行云流水万众一心颠沛流离装腔作势
D.流觞曲水万众一心颠扑不破矫揉造作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古代风俗,人们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聚集在水滨宴饮,以祓除不祥,魏晋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
后人引水回环成渠,流觞取饮,以此为乐,称为“流觞曲水〞。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第一空说的是王羲之等名流兰亭集会,应用“流觞曲水〞,可排除B、C两项。
“万众瞩目〞形容广阔群众都很关注。
“万众一心〞指千千万万的人一条心,形容很多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
第二空强调江南的美引人关注,应用“万众瞩目〞,可排除D项。
应选A。
另外,“颠沛流离〞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颠扑不破〞的意思是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
第三空语境说的是韦庄一生,应用“颠沛流离〞。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装腔作势〞指成心做作,装出某种情态。
第四空语境强调“描写太过〞,而不是“成心〞,应用“矫揉造作〞。
4.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与论证上有一些问题,请根据要求作答。
多与陌生人交谈,可以使自己的大脑得到锻炼。
①有些创造家就是在与陌生人的交谈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创造创造的。
经常说话,尤其在陌生人面前,并且总是尽量说得准确、鲜明、生动些,②就能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
③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和陌生人交谈时,思维会变得敏锐起来,各种原先没有想到的内容,必定会出现在脑海里。
④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性。
⑤为了使自己的大脑得到锻炼,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多与陌生人交谈。
(1)根据文意,必须要删掉的句子是:________(序号)。
(2)文段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句中存在“语序不当〞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序号)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
(2)“必定〞改为“可能〞“有时〞“也许〞“或许〞皆可
(3)②修改为:就能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
解析(1)“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性〞这些
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材料与观点游离,应删去。
(2)“必定〞把偶然误作必然。
(3)原句颠倒了因果,应互换位置。
5.下面是某场辩论会决赛的局部辩词,请根据提示作答。
正方二辩:人类总是有一种不甘落后的精神,我们应该以做红花为目标,做绿叶的人也想做红花,做绿叶的只是没有到达目标而已。
反方二辩:对方误认为红花才能令社会进步,其实绿叶的团结精神亦能推动社会进步。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做红花,不是只有红花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绿叶也能起作用。
正方三辩:人应该是去竞争做红花的。
反方二辩:正方二辩犯了严重的错误,要以红花为目标,并不代表去做红花。
对方也默认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红花。
正方四辩:绿叶是团体合作,绿叶在合作中,也想突出自己成为红花。
主持人:时间到。
下面有请正方二辩提问。
正方二辩:奥斯卡金像奖中有一个奖项是颁发给最正确男女配角的,你们认为他们是红花还是绿叶?
反方一辩:是绿叶。
正方二辩:为什么你们认为是绿叶呢?
反方二辩:他们是出色的绿叶,像雷锋一生都在默默地为人民效劳,而去世后一直被人们传颂,他就是绿叶,而不是红花。
①双方的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方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主持人〞的话语下面,正反双方均运用了________。
(论证方法)
答案①人应该做红花还是绿叶(或者人要当红花还是绿叶) ②人应该做绿叶③举例论证(或者事实论证)
解析此题考查对辩论赛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开头的两段,可以推知双方的辩题为“人应该做红花还是绿叶〞。
根据“正方三辩:人应该是去竞争做红花的〞,推知正方的观点为“人应该做红花〞,进而得出反方的观点为“人应该做绿叶〞。
在“主持人〞讲话后,双方都引述事例,所以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
二、文言文阅读
(2019·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
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
....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
..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
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
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
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6.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
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应选C项。
7.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