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2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暖”字来写小路,表现山村天气晴好,温暖和煦,写出了春天祥和的气息。
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一字至七字诗·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铣①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②。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注]此词写于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人闲居无事,陶醉于带湖美景,想与鸥鹭结为好友,并嘱托它可带白鹤一起前来。
B.题目交代了事件,上阕“凡我同盟鸥鹭”和“今日既盟之后”两处都照应了题目。
C.本诗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大量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语言的生动性。
古代诗歌阅读
湖南省常德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小题。
送人之常德
萧立之①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②拆补儿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以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注】①萧立之:南宋诗人。宋亡归隐。②“海图”:杜甫《北征》诗:“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意思是:床前两个小女孩,补缀过的旧衣裳刚过两膝,有海上景象图案的幛子裂开,因缝补而变得七弯八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以“秋风”“桐叶”“幽篁”“山鬼”等意象渲染、烘托出秋令之时送别的清冷、萧瑟、凄凉的氛围。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旧宅①
李世民
新丰②停翠辇,谯邑③驻鸣笳④。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注】①史载李世民于599年出生于武功别馆(位于陕西咸阳武功县),他在贞观六年(632年)衣锦荣归,重临武功旧宅,写下此诗。②新丰:刘邦仿老家丰地建城,并迁故旧居之,以娱思归之父,后更名为新丰。③谯邑:魏武帝曹操故里。④鸣笳: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这里指皇帝出巡到此。
16.钱钟书说:“这首诗感慨在元人统治下的地方已经没有干净土,希望真有个陶潜所描写的世外桃源。”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5.C
16.(6分)①“秦人”“降唐”二句,借桃花源中人远离战乱、不问世事的清净生活,表达对国破家败的深沉感喟和寻找桃花源来避世的期望。②“编蓬”“采桃”二句,劝友人去桃源编蓬结宅,过自由自在的隐遁生活,表达对没有战乱生活的向往。③“山林黄尘”表明人世间黄尘遮天,污浊肮脏,实在无处留念,不如寻得一片乐土来栖身避世;“莫回船”“不用归”,语重心长,传达出与元统治者誓不同流合污的心境。(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①此词表面是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作者表示要与鸥鹭为友,寄情于山水,他想到带湖的今昔,感慨人世间的悲欢和变迁;(4分)②实际上是在忧虑国事,叹惜自己的远大志向不能实现,包含了抑郁和悲愤的思想感情。(2分第①点,对带湖美景的喜爱、或与鸥鸟结盟(闲居生活)的快乐、或对人世悲欢的感慨,任意一点2分,但不超过4分;第②点,忧虑、叹惜、抑郁、悲愤,任意一点2分。)
C.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粉筛分。这两处写出茶具的精致和煎茶的细致。
D.末句写饮茶的好处:不仅可以洗去古往今来的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倦意,还可以驱散醉酒之人的醉意。
16.这首诗题为“茶”,诗人是如何写茶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15.D。诗句“洗尽古今人不倦”是说不论古时和今时,饮茶都会让人神清气爽,没有倦意;而不是“洗去古往今来的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倦意”。
D. 诗中作者重游故地,回忆往昔,述怀言志,其慷慨畅达之风与其平乱统一、建立功绩的气概胸襟是完全相符相应的。
16. 本诗颈联“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触景生情,又颇具理趣,请结合全诗分析说明。
【答案】15. B 16. 诗人以帝王之尊重归故里,面对亲切、熟悉的旧宅景物,抒发了对昔日峥嵘岁月的怀念、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扣题,用借代手法暗示作者帝王身份,又从视听角度在声色方面描绘出了帝王重归故里的荣耀气派。
B. 诗歌三、四两句描绘了旧宅环境,渲染出荒寂古朴、破败肃杀的氛围,整体上给人一种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觉。
C. 尾联遒健有力,既照应首联,又突出题旨,与作者另一首诗中的“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两句有着同样的宏伟气魄。
首联中“新丰”和“谯邑”分别是汉室和魏室的皇家龙兴之地,用他们来比喻自己的潜邸“武功别馆”,其中的意境不言而明。那么“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也就意味深长,暗示时间流逝,还意味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昔树”“今花”映带很好,很有沧桑感,同时富于哲理意味:一个朝代消亡了,一个新的朝代建立了,这就是历史。尾联气魄宏大,刚健有力,充满豪迈的情怀,既照应首联,总结了全诗,又点出了题旨,历来被认为与汉高祖刘邦《大风歌》气势相当。这种气势贯穿全诗,不难看出诗人在写景时流露出的豪迈与自信。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题。
书双竹①湛师房二首(其二)
苏轼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②。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楚桥秋暮阻雨
张耒③
水满城西钓艇横,云豪风弱晚冥冥。
天寒小店人愁雨,灯暗孤舟客卧听。
【注】①双竹:即杭州广严寺;广严寺“有双竹相比而生,举林皆然”,故又名双竹寺。②红:油灯。③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16.①正面叙写。“香叶”“嫩芽”“黄蕊色”等运用描写手法,写出茶的动人芬芳和楚楚形态,表现茶的色、香、味等特点;全诗采用叙述手法,细致地写出煎茶的过程,也体现出诗人对茶的看重。②修辞刻画。如“邀陪”和“命对”运用拟人手法,将“明月”“朝霞”拟人化,写出了饮茶人的雅兴。③侧面衬托。“慕诗客,爱僧家”写茶受到诗人和僧侣的钟爱,“夜后”“晨前”句写人们从早到晚都喜爱品茶,从侧面赞颂了茶的品性之高和好处之多。(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满分——写出手法1分,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2分)
湖南省永州市南六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题。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①锐(diào):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②麹(qū)尘花:茶汤上面的沫饽(浮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诗句式灵活自由,从一字至七字,以特有的形式排列诗句,层次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
B.开门见山,第一字就点出了诗题《茶》。接着从碾茶、煎茶、品茶等多方面进行叙写,表现出了茶的特点。
B.颔联中“纵横”“高下”两个词,写出了乡村山水高阔、错落有致的环境特点。
C.诗歌以山村花草、鸡狗等景物,勾勒出一幅人烟稀少、寥落荒芜的村舍图景。
D.本诗语言质朴清新,在描摹自然宜人之景时善于炼字炼句,意象鲜明,意境清幽。
21.诗歌的颈联,与《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在写景手法及所表达的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蕴含着归隐的主题。
1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 请简要分析。(6分)
15.D【解析】“原因相同”错误。本诗作者表示要与鸥鹭为友,寄情于山水,实际上是在忧虑国事,叹惜自己的远大志向不能实现。黄庭坚《登快阁》的结尾,借万里归船和与白鸥结盟来表达归隐之情。
2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寺里傍晚击鼓,早晨敲钟,苏诗首句即点明寺庙的生活,照应了题目。
B.苏诗次句写诗人对着将熄的灯光闭门独卧,自然引出下面拨火的细节。
C.张诗写秋日的傍晚,虽然乌云密布,却因秋风的减弱延阻了秋雨的到来。
D.苏轼称赞张来的诗作“气韵雄拔”,张诗前两句可以体现这一风格特点。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诗人以“过旧居”为题,诗人眼前所见的是“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园池里的流水不断流淌更新着,老树也不断发出新芽开出新花,宅园里始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看出作者对旧院的感情,水清花开,那是有源有根,自己的成生也正源于此,颇有生于斯,长于斯之味。诗人面对旧宅景象,自然会有一种亲切感、熟悉感,也会生发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抚今追昔,难免有对昔日峥嵘岁月的怀念。
D.第七、八句写今年人日诗人与友人已相隔两地,再想到明年人日二人前途未卜,既有相思之悲,也有国势艰难之伤。
16.有人评价这首诗是“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有汉魏之风骨。请赏析本诗的语言风格。(6分)
15. C(C项,“表达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强烈的不满和批判之情”错误,应是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
16.语言朴素自然,又真挚感人。(2分)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只有浑朴自然的语言,诗歌的题目交代了事件,整首诗句围绕诗人的所见、所思、所感展开,叙事简洁明了,喜怒哀乐之情清晰明了,同时对于初春景物的描写也只用寥寥数语带过,(2分)诗句就是在这种简单明了之中,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怀友思乡的深挚情感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2分)(酌情给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句中“怜”字,既是表示诗人与杜甫之间感情的字眼,也是诗眼,全诗都是围绕“怜”字生发展开的。
B.第三、四句即景抒情,柳条萌发青青的嫩芽,梅花长满枝头,诗人眼前所见之景本是乐景,却撩动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C.第五、六句写自己身处边远之地,无法参与朝政大事,表达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批判之情。
湖南省郴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人日寄杜二拾遗①(节选)
高 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注】①上元元年(760),高适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此时,高适年将六十,杜甫也将五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聚会,更加深了别后的相思。到了上元二年人日这天,高适写了这首诗,寄到成都草堂。
B.“海图”句用典故写友人收拾衣装的情形,“笑指秦人溪”与“翠冷山鬼啼”的送别情景对比,诗情转向豁达。
C.“编蓬”二句用委婉含蓄之语写出了友人到达桃源后编蓬结宅、采薪食果的自由生活之乐,弥散着愉悦的气息。
D.本诗以友人去处为摹写重点,因情造境,为表达出对友情的珍重,描写自然景观,传达出亡国遗民的心声。
从景物的新陈代谢感慨王朝更迭,指出新朝取代旧朝的必然,流露出一统天下的豪迈与自信。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渲染出荒寂古朴、破败肃杀的氛围”错误,三、四句“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上句的“园荒”,表明旧宅被闲置无人居住;“径新”透露出帝王旧宅平时有人守护整葺。下句则由“园荒”带出“苔古”,由“径新”带出“阶斜”。路边阶下铺满绿茸茸的苍苔,遮住了半截斜阶。诗句给人以新旧交织的观感,这其中的旧正寓意着过去的自己,而新正象征着如今的自己。而如今的自己来到过去自己的住宅,那种新旧交织,给予人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