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何知识具有很⾼的抽象性,⽽本课⼜是学⽣初次较深⼊研究⽴体⼏何图形,准备了以下教案,供⼤家参考!
篇⼀
学习内容:
长⽅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标:
1.初步认识⽴体图形、认识长⽅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操作等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学习数学的兴趣,进⼀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操作等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
⼀些长⽅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
1.谈话引⼊,回忆以前学过哪些⼏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图形)
2.投影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提问:这些还是平⾯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定的空间,它们都是⽴体图形。

提问:在这些⽴体图形中有⼀种物体是长⽅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体?
3.举例:在⽇常⽣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体的物体?长⽅体⼜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认识长⽅体的⾯、棱、顶点。

(1)请学⽣拿出⾃⼰准备的长⽅体学具,摸⼀摸,说⼀说。

你有什么发现?(长⽅体有平平的⾯)
板书:⾯
(2)再请学⽣摸⼀摸长⽅体相邻两个⾯相交的地⽅有什么?讲述:把两个⾯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有什么?(⼀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在长⽅体教具上指出⾯、棱、顶点。

学⽣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体的特征。

(1)⾯的认识。

①请学⽣拿出长⽅体学具,按照⼀定的顺序数⼀数,长⽅体⼀共有⼏个⾯?(6个⾯)有⼏组相对的⾯?(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观察长⽅体的6个⾯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都是长⽅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是正⽅形。

教师分别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进⼀步验证长⽅体相对的⾯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完全相同。

④请学⽣完整叙述长⽅体⾯的特征。

(2)棱的认识。

教师出⽰长⽅体框架教具,引导学⽣注意观察
①长⽅体有⼏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根据学⽣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家把长⽅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下。

(3)顶点的认识。

课件演⽰: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定的顺序数⼀数,长⽅体有⼏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把长⽅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下。

3.认识长⽅体的直观图。

(1)请学⽣拿出长⽅体学具,放在桌⾯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个⾯?(三个⾯)
(2)怎样把长⽅体画在纸上或⿊板上。

4.认识长⽅体的长、宽、⾼。

(1)讨论:要知道长⽅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体的长、宽、⾼。

习惯上,长⽅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垂直的棱叫做⾼。

(3)拓展:⽼师将长⽅体横放、竖放,让学⽣分别说出长⽅体的长、宽、⾼。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观察长⽅体纸⼱盒,说出各个⾯的形状,哪些⾯形状是相同的?各个⾯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体的棱长和。

(3)第4题:让学⽣通过观察,发现长⽅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与其中⼀条棱垂直的⼏条棱相互平⾏等。

(4)第6题、第7题学⽣独⽴完成。

四、课堂⼩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体,知道了长⽅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长⽅体
相交于⼀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体的长、宽、⾼。

长⽅体的六个⾯都是长⽅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是正⽅形。

相对的⾯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篇⼆
教学⽬标:
1、结合具体的长⽅体和正⽅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体和正⽅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体和正⽅体的表⾯特点。

2、能够认识长⽅体和正⽅体,具有初步的⽴体空间想象能⼒。

3、使学⽣感受到长⽅体和正⽅体与⽣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能够熟练的掌握长⽅体和正⽅体的表⾯特点。

教学⽅法:
师⽣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体模型、正⽅体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导⼊
教师出⽰教学板书,请学⽣观察下列长⽅形和正⽅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长⽅形和正⽅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回答问题。

(长⽅形和正⽅形都有四个直⾓;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形四条边都相等。


⼆、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体或正⽅体?
教师提问学⽣:⽣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体或正⽅体?
教师出⽰长⽅体和正⽅体模型,让学⽣观察长⽅体和正⽅体有什么特点?
学⽣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长⽅体和正⽅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回答:(长⽅体有6个⾯、8个顶点、12条棱,对⾯⾯积相等;正⽅体有6个⾯、8个顶点、12条棱,6个⾯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回答)
板书设计:
长⽅体的认识
长⽅体:6个⾯、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积相等;
正⽅体:6个⾯、8个顶点、12条棱,6个⾯⾯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篇三
⼀、教学⽬标:
1、教会学⽣认识长⽅体。

2、教会学⽣⽤纸壳动⼿做长⽅体。

3、使学⽣认识并理解长⽅体的长、宽、⾼。

4、培养学⽣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

5、培养学⽣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

⼆、教学重点:
掌握长⽅体的特征,认识长⽅体的长、宽、⾼。

三、教学难点:
学⽣理解长⽅体相对的⾯完全相同的特点;体会棱与顶点的产⽣。

四、课前准备:
长⽅体实物、长⽅体框架教法学法实践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引⼊。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下,以前学过哪些⼏何图形?
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图形)
2、出⽰图。

这些你看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什么图形?
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图形吗?(不是)
⽼师:这些物体都占有⼀定的空间,它们的形状都是⽴体图形。

3、举例。

在⽇常⽣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形状是长⽅体的物体?
正因为有了长⽅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神奇。

这节课我们就⼀起⾛进长⽅体,来领略长⽅体的奥秘。

板书课题:长⽅体的认识(⽼师根据学⽣回答,利⽤多媒体在计算机屏幕上显⽰下列图形。


4、认识长⽅体的⾯、棱、顶点。

( 1)请学⽣拿出⾃⼰准备的长⽅体学具,摸⼀摸、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长⽅体有平平的⾯)
( 2)再请学⽣摸⼀摸长⽅体相邻两个⾯相交的地⽅有什么?(边)
⽼师讲述:我们把这两个⾯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 3)再请同学摸⼀摸长⽅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有什么?(有⼀个点)
⽼师: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 4)师⽣在长⽅体教具上指出⾯、棱、顶点,学⽣依次说出名称。

⽼师说出顶点、⾯、棱的名称,学⽣迅速在学具上指出。

5、研究长⽅体的特征。

(1)师:⾯、棱、顶点⾥⾯还蕴藏着许多特征,你们想不想知道?
观察⼿中的长⽅体实物⽐⼀⽐,数⼀数,量⼀量,相信同学们⼀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你们有信⼼吗?
(2)⽣采⽤⾃学、⼩组讨论,同桌探讨等形式,从数量、形状、⼤⼩等⽅⾯研究长⽅体的特征。

(3)交流⾃⼰的发现
顶点有什么特点?(8个)棱有什么特点?(12条,怎样数不容易遗漏?相等的棱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有怎样的特征呢?(6个⾯。

是长⽅形,⾯的⼤⼩关系怎样?)
长⽅体相对的⾯有怎样的特征呢?(⾯积相等,形状相同)
(4)投影出⽰两个长⽅形:这是两个⾯积同为90平⽅厘⽶的长⽅形,⼀个长是10厘⽶,宽是9厘⽶;另⼀个长是15厘⽶,宽是6厘⽶。

它们可以做长⽅体相对的⾯吗?
6、教学长⽅体的长、宽、⾼。

(1)师:观察⽼师⼿中的长⽅体框架,如果把长⽅体的棱分组的话,你会怎样分?⽣思考并试着分⼀分。

(2)揭⽰概念:相交于⼀个顶点的三条棱和长度分别称之为长⽅体的长、宽、⾼。

(3)长、宽、⾼各有⼏条呢?(⽣试说)
(4)⽣试着指出⼿中长⽅体的长、宽、⾼。

(5)(变换长⽅体的摆法)现在它的长、宽、⾼呢?
(6)⼩结:虽然是同⼀个长⽅体,但摆法变了,长、宽、⾼也就随着发⽣变化。

(7)⼝诀:
长⽅体⽴体形,8顶6⾯⼗⼆棱;棱分长、宽、⾼,每组四条要记好;6
个⾯对着放,对应⾯都⼀样。

7、完成P19做⼀做
(1)做⼀个长⽅体
(2)观察并回答
总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六、教学结束:
作业布置:要求学⽣回去动⼿做个长⽅体,下节课带来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