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本文针对体育俱乐部教学这一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进行探讨,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
俱乐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俱乐部作为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均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处于迟缓状态,这是因为现阶段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本文就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分析和研究了完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概述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涵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在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与竞技体育中均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具有独特的和其他教育形式难以起到的重要作用。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学指导思想以注重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及教师教学能力为主,教学主题则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可以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最终可以真正掌握1-2项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的一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集技能教育、体能教育于一体,强调课内外学习与锻炼的有机结合,重视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将学校体育完全深入社会体育,以提高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适应性。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时代性、社会性、针对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较以往的专业课、基础课教学模式更具有优越性,因此它不但会是未来体育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还会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来看,其主要特点体现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以提高体育专项运动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基础,以期他们养成运动习惯,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奠定基础。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与现代体育的时代特征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体育认识的深入,运动方式应以温和的、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取代不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

现阶段我国教育是素质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强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而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心养性、育德教化等方面有其特殊的功能,是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它将从以往单纯的健身与传技中解放出来:以学生为本位,关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健康成长。

(二)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的优势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往往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课程内容要求,为对某一专项运动有一定爱好和兴趣的学生开设课程。

而且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统一安排课时计划,以传统的教学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注重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的计划性与统一性相结合。

而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传统教育中的以牺牲学生个性、兴趣、情感、爱好、才能为主的模式进行了更改,采用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教学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体育教学的单调与乏味,可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充分发挥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整体互动功能。

此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设立的教学内容和体育运动项目多以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主,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多元化的选择需求。

因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所以可以在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空间的基础上,为学生自己意向性所指的空间也提供了实现基础。

总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需求,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偏重竞技技能和技术的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处于最初的实践阶段,因此各校设置的课程也略有不同。

高校近年来的扩招造成了现有公共体育教学场地的不足。

据调查显示,体育场馆、设施均达标的高校才占5%左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

学生在进行选课时,多会选择球类项目,但教学场地与器材的不足影响了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效果。

此外,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这种教学模式管理也有待进一步的规范。

由于教师专项结构的不尽合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未来社会健身、娱乐、休闲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以往的体育项目,而是更为热衷于攀岩、定向越野、高尔夫等一些时尚的运动项目。

这就对目前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策略
更新教学观念。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应创造条件以保证学生有时间和场馆进行体育活动,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可利用社会文化的多元性、消费主体的选择性等市场理念对体育俱乐部的运作进行规范性操作,开创新的体育教学和锻炼方式,以提高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层次和服务质量,使之真正成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有益载体。

健全管理体制。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要建立、健全俱乐部的各类组织机构。

俱乐部要有章程、经费收支明细表,实行明确的分工责任制。

可把学校的体育设施逐步向社区开放,在恰当的时候引进一些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提供体育消费场所,这是其为实现体育消费者健康利益的经济功能的充分体现。

应打破年级界限并分层次教学。

俱乐部应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教学层次,打破以往的传统年纪界限,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素质条件和个人兴趣,自由地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而分层次的教学因目标、要求和进度均不一样,每一级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师特定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学生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也可以循序渐进的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水平提出明确的教学定位。

充实师资力量。

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上,我国高校一定要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培训师资。

通过在职培训和人才引进,充实和改善教师的年龄、知识、专业和职称结构,以适应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未来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不但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还要成为社区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所以这更要求其师资力量的保证。

完善考核制度。

规定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必须要参加一定学时的活动,并经考试合格才可给予相应的学分。

俱乐部考核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使考核既能反映学生运动与健康的总体水平,又能反映学生的进步程度,以培养合格的人才。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公共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应与其它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有所区别。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就应以学生参加的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辅以各方面的能力和各单项技能的进步幅度和健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拓宽选修时间和选项空间。

根据学生目前的多元化需求和学校现有的场地条件,应适当增设一些如攀岩、定向越野、高尔夫球等项目,以拓宽选项的空间。

而在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学校,应根据学校设定的体育课时间模块让学生自由的选择上课时间,这样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安排上课时间。

总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形势和学生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明确了其目标体系、建立更为合理的运行和管理机制、采用更为科学的考核办法、建立一支专业化水平和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才能使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向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和多元化体育的方向发展,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