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及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及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一、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渐开线齿轮的轮廓曲线具体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及其避免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齿形和尺寸的异同点。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
1、齿轮范成仪(每人一台),绘图纸一张,透明纸一张。
2、铅笔、圆规、三角尺等(自备)。
三)、实验原理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轮齿条)互相啮合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
刀具与轮坯在机床链作用下一方面作定传动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
另一方面作径向进给运动并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切出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
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的齿廓,可以证明其所包络出来的齿廓也是渐开线。
现在用齿条渐开线(基因半径为无限大时渐开线为一倾斜直线)齿廓加工齿轮,那么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就是渐开线,即加工出的齿廓为渐开线齿廓.因为在实际加工时,我们看不清刀刃形成包络轮齿的过程,所以通过齿轮范成仪来表现这一过程,用铅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描绘在轮坯纸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轮齿范成的过程。
在形成过程中,为了能形成被加工齿轮的径向间隙,刀具的齿顶高应加高。
即:h a=(h a*+c*)m,如图3-l所示。
四)、齿轮范成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简介:
范成仪构造如图3—2所示,由机座、扇形盘、旋纽、齿条刀、溜板、螺钉等组成。
机座上有二孔,扇形盘2可绕轴心转动,齿条刀安装在溜板上,当移动溜板时借助于齿轮齿条的传动迫使轮坯(扇形盘)上的分度圆与溜板上的齿条中线作纯滚动.齿条中线与分度圆上刻有数字,移动溜板时,可以看到它们一一对应,即表示齿轮分度圆在齿条中线上作无滑动滚动.松开螺钉可改变齿条刀具相对于轮坯中心的距离,因
此齿条刀可固定在相对扇形盘的任一位置,如把齿条中线安装在扇形盘的分度圆相切的位置上,则可绘出标准齿轮的齿廓;当齿条中线安装在扇形盘的分度圆切线有一段距离时,(其移距值xm可在溜板两侧的刻度上直接读出),则可按变位值的大小和方向绘出各种正、负变位齿轮的齿廓。
旋钮是用来压紧轮坯纸的。
齿条插刀的基本参数为:
模数m=16mm,压力角a=20o,齿顶高系数ha*=l,顶隙系数C*=0.25。
大扇形齿轮分度圆直径:D=272mm
小扇形齿轮分度圆直径:D=160mm
本范成仪另配有一把模数m=8mm的齿条刀
五)、实验步骤;
1、轮坯纸的准备
(1)根据所用范成仪的扇形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和齿条刀的模数m,求出被切齿轮的齿数Z。
(2)计算出被加工的标准齿轮和正负变位(变位系数x=±0.5)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 a、齿根圆直径d f和基圆直径d b,并在纸上画出d a和d f。
(3)接着将图纸剪成比顶圆直径d a大2-3mm的圆形,最后剪下直径为35mm的安装中心孔。
2、标准齿轮的绘制
(1)松开螺钉及旋下旋钮,安装好轮坯纸,然后旋上旋钮,此时暂不要旋紧。
(2)调节齿条插刀,要求刀具中线与轮坯的分度圆切线重合,此时旋紧旋扭及螺钉。
并记下刀具此时在标尺的位置,作为绘制变位齿轮的基准。
(3)开始“切制”齿廓时,先将溜板和刀具推向一端,然后每当向另一端推进一个间隔2-3mm,就用铅笔描下刀具齿廓(即刀刃)所占据的所有位置。
依此进行,直到把刀具推到另一端为止,那么一系列的刀刃齿廓所包络的曲线就是渐开线齿形。
图3-3标准齿形
3、正变位齿轮的绘制
(1)松开螺钉及旅钮,将轮坯纸旋转,并要求刀具中线与分度圆切线重合,此时将旅钮旋紧,且将齿条刀平移远离轮坯中心一段距离xrn,其数据在标尺上读出,然后将螺钉拧紧。
(2)重复标准齿轮绘制方法的第(3)步骤。
4.负变位齿轮的绘制
其绘制方法和步骤与绘制正变位齿形基本相同,其不同的只是齿条刀向轮坯中心
移动一段距离xm。
5、绘制完毕后取下图纸,并将范成仪恢复到原状态。
图3-4变位齿形
六)、实验内容
1、用m=16的齿轮插刀分别绘出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完整齿形1一2个。
如图3
-5所示,(17齿齿轮必做,10齿齿轮选做)
图3-5
2、在绘制过程中,注意观察齿轮产生根切的现象及根切的部位,并分析产生根切的
原因然后绘制不产生根切的齿廓。
二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基本技能。
2、加深理解渐开线的性质,巩固并熟悉齿轮各部分尺寸与基本参数之间的相互
关系。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被测圆柱齿轮。
2、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1、确定齿数z。
齿数z可直接从被测齿轮上数出。
2、测定模数m和压力角α。
由渐开线的性质可知,齿廓间的公法线长度AB与所对的基圆上的弧长A0B0长度相等。
根据这一性质,游标卡尺(或公法线长度千分尺)跨过k个齿,测得齿廓间公法线长度Wˊk,然后再跨过K+1个齿测得其长度为Wˊk+1。
由3-5可知 Wˊk=(K-1)P b+S b
Wˊk+1=KP b+S b
由上述所述可以看出,测定公法线Wˊk 和Wˊk+1可求出基节P b,从而确定出齿轮的压力角α和模数m。
(1)测定公法线长度Wˊk 和Wˊk+1:
公法线长度测量按图3-6所示方法进行,首先测出Wˊk,测定时注意:使游标卡尺的卡脚与齿廓工作段中部附近相切,即卡脚与齿轮两个渐开线齿面相切在分度圆附近。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应在齿轮的不同部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出Wˊk+1。
(2)确定基节P b,模数m和压力角α:P b= Wˊk+1- Wˊk
根据求得的基节,查阅齿轮基节数值表3-1即可得到与测量值P b最接近的值,并可同时确定齿轮的模数m和压力角α
3.测定齿顶圆和齿根圆及计算全齿高
为减少测量误差,同一数值在不同位置上测量三次,然后取算术平均值。
当齿数为偶数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测出,当齿数为奇数时,直接测量得不到真实值,而必须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如图3- 7所示,先量出齿轮安装孔直径,再分别量出孔壁到齿顶的距离H1,和孔壁到齿根的距离H2。
则可按下式求出: 齿顶圆直径d a=D+2H1
齿根圆直径d f=D+2H2
计算全齿高h:
奇数齿全齿高h= H1- H2
偶数齿全齿高h=1/2(d a-d f)
查公差值表确定)与同样跨齿数的标准齿轮公法线长度不一致时,所测的齿轮就是变位齿轮,对于一对啮合的齿轮传动来讲,就要确定其传动类型和大小齿轮的变位系数。
(1)齿轮传动类型分为零传动、正传动和负传动三大类,可以用比较中心距的方法来判别其传动类型,为此,应先计算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 :
a 2
1=m(Z 1++Z 2) 再测量实际中心距a ˊ.
用实测的中心距与标准中心距比较
a ˊ= a 为零传动(标准传动或高度变位)
a ˊ> a 为正传动(也称正角度齿轮传动)
a ˊ< a 为负传动(也称负角度齿轮传动)
(2)确定变位系数x
判定一个齿轮是标准齿轮还是变位齿轮并求出其变位系数x ,应该将其公法线长度的测量值W k ˊ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确定变位系数x时,应根据被测齿轮的齿数z和模数m, 从表3-2查出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既理论计算值W K0),W K =W K0m ,W K0为m=1,α=20,时的直齿圆柱标准齿轮跨k 个齿的公法线长度值。
W ˊk =W K +2xmsin α X=α
sin 2Wk -Wk m ′ 若x ﹥0,则被测齿轮为正变位齿轮
若x ﹤0,则被测齿轮为负变位齿轮
(3)确定啮合角,分离系数y 和齿顶高降低系数。
啮合角α′=arccos(α/α′cosα)
齿顶高降低系数 σ=X 1+X 2-y 分离系数 y=(α′-α)/m
四)实验内容
测定一对相啮合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并判别它是否为标准齿轮,对非标准齿轮,求出其变位系数。
有能力的同学可再测一个径节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