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5准确而全面地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05 准确而全面地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对论述类文章的要点归纳来说,分析理解是基础,综合归纳是核心,概括表述是关键,因此,归纳内容要点要注重“两分析一总结”:
两分析:1.分析各个段落的内容以及与题干要求归纳的内容关系密切的语句等。

归纳文章要点首先要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把握每段话的主要内容,分析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同时,注重分析与题干要求归纳的内容相关的语句,明了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

2.分析相关语句的关键信息。

分析了段落之间、语句之间的层次关系后,就明确了归纳的要点,但还要注重分析每个语句的关键信息,以确保归纳全面、不遗漏要点。

一总结:总结每个相关段落、语句的主要信息。

很多试题中要求归纳的信息不是照抄文本内容就可以的,还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

特别须要注意的是,题干中即便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考生也要保证所有的信息是在文中有根据的。

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即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或主要内容。

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难点。

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
1.读原文,明宗旨。

考生对论述类文章一定要认真阅读,逐字逐句地研究、揣摩。

一般说来,按照文章的篇幅,考生在考试时可以把文章阅读两遍。

通过两遍阅读,从总体上弄清楚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框架,并圈点出文章的主旨句和诸多文段的领起句、总结句等关键语句。

2.读题干,明要求。

文章读完后,考生应认真审题,深入领会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指向。

3.梳语脉,定区间。

这里所说的区间,是指用来筛选题目中的信息的文章区间。

只有梳理清了语脉,锁定了答题区间,才能快速、准确地解题。

4.巧归纳,做概括。

这里所说的“巧归纳”,一是指善于摘取文章原句作答,二是指着眼某一文段,以文段中的关键词语为依托,归纳作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三教融合
李为香1.儒道互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所倡导的三教融合,都是为了抬高自身的地位,并使其在实际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免除来自政治与世俗的排斥。

最为显著的是儒教中的忠孝思想成为道教、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传入之初,在同儒教忠孝正统思想做斗争的过程中,吸取了中国文化中固有的忠孝思想,而这亦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开端与重要表征。

晋代孙绰的《喻道论》以问答形式论证了出家与孝道等问题,力主佛儒一致,实际上总是在寻找儒教的缺陷,然后以佛教教理予以补充。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宗教,世俗忠孝伦理自其产生之初就是其宗教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著名的“忠孝成仙说”以及“天仙不如地仙说”均是对儒家忠孝世俗伦理的弥补与延伸。

也正是从此意义上说,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李道纯的内丹心性学亦是融合三教的道教学理。

实际上,三教均重视心性,这是三教相通之处,也是三教融合或三教合一论被创造出来的内在依据。

总体来说,宋元明时期的道教对儒佛的吸收已进入成熟阶段,甚至出现了以倡导“三教合一”为宗旨的新道派,这说明到明代时,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已经发展成形。

这种“三教合一”显然是从属于道教的,是为道教的发展与传播服务的。

宋元明时期的高僧大德亦是沿承前代僧人的做法,高举“三教合一”的大旗,为佛教发展开辟道路,这一时期的佛教“三教合一”的特点在于倡导三教和谐,三教一家,但始终突出佛教的优先地位。

用儒教的经世弥补佛教的出世之偏,则是为了更好地宣扬佛法,为佛教的发展扫除现实的障碍。

儒家思想作为始终具有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在三教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佛教、道教想发展,必须从儒家思想中吸取能量,才可能创造出更顺畅的传播通道。

儒家知识分子作为有强势地位的社会精英,也必然在文化堡垒的塑造中担当重任。

晚明时的憨山德清是一个精通三教的佛教徒,能做到三教互释,但在这种互释、会通中,他始终坚持以佛教为中心,其诠释大多使用的是佛教话语。

这也反映了晚明学者在三教融合问题上的个体性认知与实践。

清代著名的道教学者和龙门派传人刘一明在传播道教时亦采用了“三教合一”的策略,他十分注重利用“三教合一”的思想资源来传道,而非重在三教关系之辩论。

其三教一家以及三教合参成就丹道的论说都显然是以道教龙门派思想为核心而作出的“合一”解读,其中传教的目的十分明显。

总体来看,自东汉末年以来各个朝代的佛道人士均重视对儒家思想资源的援引与利用,他们是“三教融合”与“三教合一”论调的重要“创造者”。

但无论佛道,其骨子里均与儒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大部分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

2.“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合。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的
教暗自抗衡与争宠,都在为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努力。

儒家伦理对佛道的作用,可以称为儒家对佛道的渗透与影响,但绝对没有达到融合,融合的基本意思是说三者互相打破各自的壁垒,其思想教义完全融为一体。

事实却并非如此,三教始终各自存在着,其思想主
张始终各有千秋,不能相互替代,而且为中国人的灵魂与信仰世界提供不同的道路选择。

(选自《古代文明》,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儒道释提倡“三教合一”的重要原因是儒道为提高自身地位和佛教想本土化。

B .儒家的忠孝思想对道家的影响说明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儒道互补。

C .三教融合被创造出来的内在依据是三教都重视心性,这是三教的相通之处。

D .精通三教的憨山德清坚持以佛教为中心代表了晚明学者对“三教合一”的认知。

【答案】C
2.道教、佛教吸收儒家思想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案】(1)儒家思想是具有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在三教中有优势,道教、佛教的传播、发展须要吸收儒家思想。

(2)儒家知识分子是社会精英,在文化传播中担当重任,道教、佛教吸收儒家知识分子可以强化本教的传播。

【解析】
重点抓住道教、佛教吸收儒家思想的具体做法,然后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
并简要概括。

道教、佛教提倡的“三教融合”、吸收儒家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儒家的思想,即用儒家的某些思想来丰富本教思想;二是重视对儒家知识分子的吸收,即让儒家知识分子信仰本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莫砺锋 黄天骥
分合是贯串近两千年中国思想文化
史的一条重
要线索,对中
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归纳内容要点”就是在分析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段落、层次本质内容进行概括。

就归纳的范围
北宋建立以后,一反前代后周的灭佛政策,对佛教采取了保护、鼓励的措施。

僧尼人数迅速增加,中断已久的译经重又开始,并先后五次大规模地刻印佛经。

在晚唐五代曾受到打击的各种佛教宗派重新兴盛起来,尤其是禅宗与净土宗在宋代非常流行。

禅宗又主动吸收儒、道两家的思想,并力求适应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

因此士大夫在接受禅学时,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

由于宋代的儒、道、释三种思想都从注重外部事功向注重内心修养转变,因而更容易在思想的层面上有机地融合起来。

到北宋中叶,三教合一已成为一种时代思潮。

理学家虽然以纯儒自命,但他们的性命义理之学其实都以释、老为津梁。

士大夫对传统的处世方式进行了整合,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挤的两极。

前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大致上可分成仕、隐二途,仕是为了兼济天下,隐是为了独善其身。

这两者是不可兼容的。

宋人则不然。

宋代士人都有参政的热情,经科举考试而入仕是多数人的人生道路。

入仕之后也大多能勤于政务,勇于言事。

然而他们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即使功业彪炳者也不例外。

因为宋人已把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看作人生的最高目标,一切事功仅是人格修养的外部表现而已。

所以宋代的士大夫虽然比唐人承担了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也受到朝廷更严密的控制,但并不缺乏个性自由。

他们可以向内心去寻求个体生命的意义,去追求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

宋人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结盟结党的做法得到普遍的认同。

宋人认为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是整个传统或整个阶层中的一部分,应当受到理性和道德的制约。

宋人的个体意识不像唐人那样张扬、发舒,他们的人生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

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这些特征都植根于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和生活态度之中。

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禅宗原是充分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是慧能开创的南宗禅,经过南岳、青原一二传以后,越发将禅的意味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宋代的禅宗更以内心的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与此同时,宋代的儒学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

宋儒弘扬了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相结合的传统,更加重视内心道德的修养。

所以,宋代的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

在他们看来,生活中的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不是小节,应该体现在内心而不是外表,因而信佛不必禁断酒肉,隐居也无须远离红尘。

随之而来的是,宋人的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

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具有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是高雅还是凡俗之物。

而言,可以是某一段落,可以是几个段落,也可以是整篇文章。

归纳内容要点“三步操作法”: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2.梳理文
脉,关注标志性词语。

3.圈定答题范围,全面筛选整合。

审美情趣的转变,促成了宋代文学从严于雅俗之辨转向以俗为雅。

这在宋诗中尤为明显。

宋代诗人采取“以俗为雅”的态度,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原文有删改)
1.文章第2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答案】(1)宋代士大夫整合了传统的处世方式;(2)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

【解析】
认真阅读第2自然段,不难看出,该段主要是讲宋代文人不同于前代文人的
文化性格和生活态度,考生对文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即可。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文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 .北宋建立后,儒、道、释三家思想逐渐有机融合,到了北宋中期,三教合一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思潮,三教的思想都从注重外部事功向注重内心修养转变。

B .三教合一使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性格有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更加冷静、理性,对艺术的追求也以平淡为美。

C .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变化,禅宗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信佛不必禁断酒肉,儒学重视内心道德的修养,不再追求审美客体的高雅。

D .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诗歌表现手段增强,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这是因为宋代诗人采取“以俗为雅”的态度。

【答案】D
世方式;(2)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

第3自然段,写宋代文人的审
1.文章第
1自然段先交代了统治者从北宋建立以后对待佛教的态度,然后写佛教的重新兴起以及“三教合一”的时代思潮对宋代文人性格特征的影响等。

2.文章第2自然段写“三教合一”使宋代士大夫文化性格区别于前
朝的具体特点:有参政的热情,在参政时也注重人格修养的完善。

3.文章第3自然段写宋代文人审美情趣发生的变化:将禅的意味引用到现实生活中,更加注重内心道德的修养。

4.文章第4自然段写宋代文人情趣的变化使宋代文学转向“以俗为雅”,并以宋代诗歌为例说明这种情况。

“概括中心意思”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对作者思想观点、写作意图的概括。

这是一个抽取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考生要做到整体把握大意,明辨关系,提炼整合。

论述类文章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而文章的中心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概括中心意思,需要考生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
之间的关系,
结合作者的写
作意图,全面
概括,不能以
偏概全。

概括文章
的中心思想可
从“三看三抓”
的角度进行。

“三看”
分别为:1.看
标题。

2.看文
章的开头、结
尾。

3.看论证
过程。

“三抓”
分别为:1.抓
重点,以点带
面。

2.抓筛选,
全面完整。

3.抓综合,概
括归纳。

(2018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地域文化散文
地域文化散文是指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创作的散文。

一个散文作家生活在特定地域,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受的特定地域文化的熏染、体验、感受和领悟潜存心中,当他创作散文时,他的主体意识就自然落脚于特定地域文化的根基上,把特定地域的文化结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信仰习惯、价值观念等贯注其中并恰切地展示出来。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

鲁迅先生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注意。

散文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或地域文化风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描写对象;一是来自作家。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从描写对象来说,包括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格、方言、行为、文化传统等。

比如环境,在美学家丹纳看来它与种族、时代并列为文学三要素之一。

他认为自然的地域环境是通过对人的影响而影响文学艺术的。

他在《艺术哲学》中明确提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而这正好直接关乎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的形成。

地域文化因素作为人物活动的外部环境进入散文作品,大体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

在散文中,它们主要展示为一种独特的、气韵生动的人物画面与场景画面,给人以直观之感,或勾画出一种情调、一种氛围,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逼真的审美效应。

当然,体现于散文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环境,还是人物以及其他因素,都是经过作家体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

地域风情永远与人的生命存在着交织现象。

因此,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地域文化知识积累以及他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理解力等就成为最关键的了。

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首先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长地,来自他的故乡、故园。

那里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给他以熏陶、感染,遂形成他最基本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

这种心理素质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它甚至可以伴人终生。

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传达的就是这种意绪。

这种故乡情绪,或曰乡土情结,是构成作家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

正因为如此,大凡地域特色写得深致感人的作家,很少不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

如西北作家贾平凹,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历史现实为创作的背景,并且越来越广阔、深入地表现着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社会心理、个人命运的变迁,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

他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主要是秦汉文化意识。

他的《黄土高原》《秦腔》《走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

地域文化散文拓展了散文作品的文化域,折射出作家对本土文化的洞悉与思考,呈现了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揭示出人们忽略的种种地域文化现象,形成了各具形态的地域文化新格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散文作品的文化档次和审美品味。

(节选自董小玉《贾平凹地域文化散文的审美观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域文化散文是指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创作,且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散文。

B.地域文化散文能恰切地展示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结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信仰习惯、价值观念等。

C.地域文化散文常常通过描写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格、方言、行为、文化传统等来展现其地域特色。

D.地域文化散文拓展了散文作品的文化域,呈现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因而有更高的文化档次和审美品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散文作家生活在特定地域,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受的特定地域文化的熏染、体验、感受和领悟潜存心中,并在创作时展示出来。

B.丹纳和鲁迅的话告诉我们,有着鲜明地域特色或者地域文化风情的散文更能够被世界各国人们接受。

C.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知识积累及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理解力在地域文化散文创作时最为关键。

D.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在作家贾平凹的《黄土高原》《秦腔》《专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中得到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本人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形成与作家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长地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因素息息相关的。

B.柳宗元的“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中传达的乡土情结,构成了作家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它甚至可以伴随作家终生。

C.大凡地域特色写得深致感人的作家,大都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他们创作的具有地域文化意识的散文,从文化的深度去揭示人们的生存世相。

D.在美学家丹纳看来,特殊地域的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为文学三要素,它直接关乎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的形成。

1.D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项,曲解文意。

丹纳的话的意思是自然的地域环境会影响作家的创作。

3.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项,“它”指代不明,“它”不是指“自然的地域环境”,而是“自然的地域环境是通过对人的影响而影响文学艺术的”。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