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届高三校模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命题人:袁万生苗青范绍旭2017年4月
24.某学者指出,在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共同作用下,同一家族的成员长期生活和劳作于同一地区,世代繁衍,家族本位成为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

这说明
A.宗法制度是家族意识形成的基础
B.家族意识的形成取决于社会存在
C.小农经济是宗法制度的经济基础
D.地理环境导致了群体心理认同
25.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按橘、漆、竹皆为亚热带植物, 上述植物的分布与当下不符。

这说明
A.文献史料具有主观性,不可尽信
B.实地调查的方式优于文献研究
C.南方农业经济水平逐步超越北方
D.要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下理解史料26.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

”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
A.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B.宣扬了“天理纲常”的永恒性
C.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D.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27.“(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

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

”作者意在表达
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28
由此可以推断
A.中国传统棉纺业实现了近代化B.外商对华洋布推销策略失当
C.中国借助世界市场捍卫民族产业D.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29.有学者这样描述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

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能够充分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
B.该现象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未成功的重要原因
C.该现象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得到改变
D.作者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
30.20世纪40年代四川、云南、湖南等省地租额迅速上升,其中四川一个县27户佃农的平均租率1941年为53%,1943年为73%,1944年为79%。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人口和军事、政治重心的西迁
B.日军对沦陷区大肆搜刮掠夺
C.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
D.国民党对中共进行经济封锁
31.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社会主义阵营某战略物资实施禁运,导致大批中、苏科学家进入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考察,云南、海南、两广以及福建等地也突然涌来大批南下移民。

据此推测该战略物资是
A.石油
B.钢铁
C.稀土
D.橡胶
32.在古罗马,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

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

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A.乘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B.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D.案件审理程序复杂
33.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

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
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D.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34.列宁曾设想了革命胜利后将要实施的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用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取代议会制,废除警察、常备军队,用全民武装来代替;废除官吏,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可以随时撤换;公务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这些设想
A.吸取了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
B.都在苏俄的政治实践中落实
C.并未否定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D.完全符合俄国革命的实际
35.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

这说明当时美国
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B.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D.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孝”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子女赡养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内容而得到普遍认同。

中国传统养老不但注重奉养,还要顾及精神追求。

此外,历朝统治者都对家庭养老格外关注,经常对年长者需要赡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减免赋役等方面的扶持。

——摘编自刘勇《中西方养老文化的初步比较探究》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流行着一种习俗,就是年迈的农夫或其妻子将农场及相关财产转让给家中的年轻人,年轻人与老年人签仃协议,定期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所需物品。

贵族们在晚年将大笔财产赠与修道院而被接纳到宗教团体中来,从而保证了老年赡养。

这种做法在工业化初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扬,不仅是贵族,就连手工业者等劳动者也开始用这种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老年生活了。

与人们签订养老契约的机构扩展到地方政府、兄弟会、友爱社等众多机构,革命性的出现了与老年人签订养老契约的专门机构,这成为近代养老保险的前身。

1889年德国率先推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此后,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福利国家中最重要的福利保险制度。

——摘编自张海川《西方家庭养老的时代演进及其启示》(l)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及中世纪欧洲养老的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欧洲养老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到东方去!到西方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娇正这种不平衡现象。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梁漱溟宣称: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自损其命。

二梁贬抑西方的物质文明,也相应地颂扬中国的特神文明;两人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
相反,胡适和其它一些人喊道:‘到西方去!”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特神面貌,甚至是体形。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所述现象。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4、45、46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指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材料一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从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到明清时期的“四辅官”、“内阁”制、军机处,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经变迁,虽然各部门的名称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只能基本不变。

材料二从1982年开始,我国先后进行过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推行大部制同时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大部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部制改革”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6分)45.(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10月14日,蒋介石召见英国大使卡尔:“我等中国人素讲信义,既不甘屈服于强国之威胁,亦不鄙视战争失利之国家。

法国屈服之后,中央领袖确有大部分主张重新考虑我国策者,然我人仍主张坚守此项原则,不应更张。

我人绝不改变我国家之特性。

”1940年1 1月1日,蒋介石约见卡尔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面交《中关英三国合作方案》。

其原则部分认定中国之独立自由为远东的和平基础,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英、美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

1942年,戈林的亲信洋克与桂永清谈判,要求中国“突攻印度,与德合作”,企图使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

蒋介石6月18日日记云:“对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绝之。

”随后,蒋介石即命陈布雷以陈本人的名义复桂永清一电:指示其“谢绝”,“以为此种提案,决不可能,亦难转达其意,覆绝为要”。

一摘编自杨天石《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召见英、美大使时的二战形势。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的对德态度及影响。

(6分)
46.【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881年,章士钊生于湖南善化县。

幼读私塾,13岁时即开始研究柳文。

1900年寄读于武昌两湖书院,后执教于家乡私塾。

1902年,受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考入南京陆师学堂学习军事。

次年进入上海爱国学社。

任上海《苏报》主笔,连续登载反清文章并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从事革命活动。

1914年,章士钊留英归国,其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系统论述了“调和立国”论。

认为:专制者,兽欲也。

遏此兽欲,使不得充其量,以为害于人群,必赖有他力以抗之。

与此同时,他一再指斥另一种极端——“暴民专制”。

他说:“往者清鼎已移,党人骤起,其所以用事,束缚驰骤卤莽灭裂之弊,随处皆有。

国人乃皇皇然忧,以谓暴民终不足言治……”
——摘编自《章士钊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士钊早期经历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章士钊的“调和立国”论。

(6分)
2017届高三年级校模试题(历史)参考答案
24—35:BD BACBA DCAAD
40.(1)古代中国:养老受道德约束;家庭赡养与国家扶持相结合;养老兼顾物质和精神的需要(6分)
中世纪欧洲:养老以契约维系;家庭养老与教会养老相结合;以物质供养为主(6分)(2)趋势:法制化、制度化、社会化、福利化、(5分)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国家干预经济,调整分配;对传统养老方式的继承;家庭结构的变化。

(答对四点即可得8分)41.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密切结合评析对象。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评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观点明确,基本结合评析对象。

②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现点。

③阐述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无观点或偏离解析对象。

②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

③表述不清。

示例:
材料中梁启超、梁漱溟贬抑西方,颂扬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可以挽救中国并拯救世界。

胡适则认为中国文化等一切落后,主张西化。

二梁与胡适的看法都有其合理性,又都有偏颇的一面。

(3分)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局势下,随着一战爆发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及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国知识分子重新审视中西文化,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中国命运的思考与探索。

(3分)二梁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存在弊端,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文明的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西方物质文明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二梁贬低西方物质文明.梁启超甚至认为科学是一战冲突的根源,显然是错误的,不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3分)胡适主张学习西方,鼓吹民主与科学,推动了思想解放,彻底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但存在片面肯定西方文化,一概否定中国文化的局限。

(3分)
(如果学生仅就二梁或胡适的观点进行评析,亦可酌情赋分。


44.(1)趋势:百官分权,皇帝集权(或分散、废除相权,加强皇权)。

(3分)
原因:封建经济的长期存在;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需要;融合了法道等各家精髓的儒家思想的理论支持。

(6分,每点2分)
(2)转变: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2分)
意义:有利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4分,每点2分)
45.(1)形式:德军突袭北欧、闪击西欧取得成功,法国等国家沦陷;英美对日加紧实施禁运政策;中国战场中日处于相持状态。

(9分)
(2)态度:拒绝德国的拉拢。

影响:打乱了德国的战略计划;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6分)
46.(1)新旧思想交替;帝国主义侵华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清政府日益腐败,革命风起云涌。

(9分)
(2)积极:“调和立国”论反对专制,有助于反对袁世凯的复古逆流和专制统治,加速民主进程;反对暴力斗争,主张以调和立国,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宽容。

消极:没有看到中国的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辛亥革命很不彻底,需要继续革命的必要。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