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因素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接第158页)
入了商业化的发展,实现了规模化的经营。

此时,农村劳动力的工资由劳动力所创造的边际生产率来决定,市场决定了劳动力的分配机制。

2.3托达罗模型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托达罗着重于研究拉丁美洲国家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和拉丁美洲国家城市的就业状况。

其最终发现,就业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缺乏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这一矛盾将会长期存在。

为了能解决这一矛盾,托达罗通过研究人口迁移特征,迁移的动机等问题,提出了托达罗模型。

这一模型基于农村劳动力的角度,认为农村劳动力将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决定其从事行业,并确定是否进行迁移。

这一决策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城市和农村之间预期的薪资差距,这一差距越大,越容易促使农村劳动力向省市迁移。

第二,农村劳动力能否在城市就业,其开始关注自身的就业问题。

故,劳动力是否进行迁移的决策主要是基于城乡之间的预期薪资差距,而不是实际的薪资差距,也就是“预期收入理论。


2.4劳动组合理论
20世纪80年代,“劳动组合理论”诞生并被用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

也就是说,这一理论可以用以解释城镇和乡村之间没有巨大的收入差异,农村的劳动力还会不会向城市流动。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而言,劳动力的流动不单单是个人的决定,其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决策结果。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的收入极其不稳定。

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若所有的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那么其家庭的收入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与其稳定的生活支出不相适应,为了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家庭的劳动力需要从事不同的行业,以降低不确定性。

若某些劳动力能进入城镇务工,取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从事收入波动性与农业不同的行业,都能很好的降低家庭收入的不确定性。

换而言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动机不完全是为了取得更高的薪资,还有基于规避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的考虑,以使家庭拥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参考文献:
[1]陈姗,琚晓星.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基于重庆市1996-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05).
[2]杨继军,马野青.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阐释、数量匡算与经验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1(05).
[3]岳龙华.中国劳动力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05).
[4]唐环.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背景及转移方式[J].天府新论,2011(05).
[5]李连庆,王伟.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1(07).
摘要:经济系统中,由于人们精力、能力、信息等方面的局限性,在面临投资选择问题时很难达到经济上所说的理性人假设,而往往是“主观上是理性的,但客观上做不到”,因而经常会出现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悖的金融异象。

如果引入心理变量,放宽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就能很好地解释金融市场中频繁出现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投资需要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并分析其是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

关键词:过度自信情绪化投资后悔厌恶投资行为
人的大脑思维及情绪非常复杂,常常导致人们在理性的动机下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信息不充分或专业知识不足;二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可见,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时候占主导地位。

1本文选取了几个主要的、普遍的现象进行分析
1.1过度自信及其影响
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过度自信”的问题,过度自信不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而是指人们独断性的意志品质,是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行为决策上的认知偏差。

投资者常会高估自己投资的知识和能力,加之在证券市场上校准一个人的信念比较困难而且速度缓慢,所以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

下面进一步分析哪些原因导致了过度自信。

第一,残存偏差。

没有取得成功的交易者可能选择退出市场,仍在市场中的没成功的交易者平均控制的财富少于成功的交易者。

如果交易者高估了自己对其成功起作用的程度,则成功的交易者可能变得过度自信,且更多的财富由其控制。

第二,知识幻觉的出现。

知识幻觉指的是人们通常会相信,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他们对某种信息的认识也会增强,从而改进他们的决策。

另一项研究发现,一些信息版上的股票投资建议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如果投资者认为这些信息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就可能过分自信。

第三,关于控制的遐想。

人们常常认为自己对一些不可控制的事件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

产生这种错误看法的主要因素包括选择性、过去的结果、任务熟悉程度、结果序列、信息及积极参与程度。

第四,证实偏见。

人们只关注与自己的观点相一致的证据,而不关注也不收集和自己观点相抵触的证据。

即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找和自己意见一致的意见和证据。

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导致过分自信。

在投资过程中,适度的自信是有利的,但过度自信是十分危险的。

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特性较好地解释了证券交易量变化的困惑,投资者们自信会了解股价的走势,自信能判断哪只股票跌,哪只股票涨,导致误解了信息的准确性并且高估了其分析能力。

于是投资者就会做出包括过度交易、冒险交易在内的错误交易,使得最终的投资组合亏损。

在金融市场上,过度自信主要表现为过度频繁的交易,即更高的周转率。

因频繁交易出现的问题不仅仅包括
浅谈心理因素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陆佳慧(南京师范大学)
159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笔佣金的支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还会导致投资者买入错误的股票,卖出表现好的股票。

另外,过于自信的心理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冒险行为。

理性投资者试图使收益率最大化,使风险最小化,而过于自信的投资者会误判风险程度,往往要承受更大的风险。

这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这些投资者倾向于买入高风险的股票。

一般情况下,高风险的股票来自新的公司和高贝塔系数的小公司。

第二,投资组合通常比较单一,进一步降低了投资组合收益。

1.2情绪化投资及其影响
情绪化投资者的格言是“快速决策、快速投资、尽最快可能获得利润”。

当人们的风险决策涉及金钱时,情绪可能会战胜理智,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对自己情绪敏感的人,就属于冲动型投资人,他们倾向于以情感带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会将同样强烈的情绪倾注于投资决策。

作为投资人,他们买进一支股票的原因是它的某一部分引起了自己情绪的共鸣,于是便买进。

情绪对金融决策的影响称为错误归属偏差,人们总是错误地把他们的情绪带入正在进行的金融决策中去。

好(坏)情绪增加(降低)投资风险资产的可能性。

情绪化的投资人有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他们具备敏锐的直觉。

但就长期而言,情绪化的投资者并不是出色的投资者,不足以承担整个决策的重任。

即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获得信息,也不会对形势作出详细分析,在决策时费时甚少。

他们不会为评判花太长时间,参照的信息也很少,所以就很容易成为自己选择性判断的牺牲品,错过那些比他已获得信息需要更长时间来处理的意外信息。

这类投资模式虽然令人兴奋,结果却总令人失望,因为缺乏分析,无法稳定地把思想完全集中在当时的情绪上,这种模式几乎使长期获利成为不可能的事。

情绪化投资人会把股票视为个人化的事物,将其持有的股票理想化,同时也极易陷入极度失望的深渊。

在股市中,伤害与失望比恐惧更难驾驭,因为恐惧时有时无,但失望更容易导致投资人鲁莽地卖出持股。

一般来说,投机性股票的价格对情绪变化更敏感。

1.3后悔厌恶及其影响
所谓后悔厌恶是指当人们对自己做出的错误决策感到痛苦。

为了进一步避免后悔,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该理论的核心是:①与非胁迫情形相比,在胁迫情形下,采取的行动产生的后悔要轻微。

②与错误行动相比,没有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要轻微。

③与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所引起的后悔相比,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所引起的后悔要强烈。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将亏损与自己的决策失误相联系,那么感受到更为严重的后悔;如果将亏损归结于无法控制的因素,那么后悔程度要轻一些。

有利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会使责任者感到骄傲,不利的结果会增加责任者的后悔程度,与骄傲相比,如果后悔多,在这种情况下,责任者就会尽量避免采取这一行动。

④想象采取合适行动后的舒适是引发后悔的因素。

⑤后悔与选择集中包含过多的选项有关,这会提高人们据以划分收益和损失的参考点,导致更多的结果被划分为损失。

此外,多余的选择可能增加人们的决策制定成本和心理成本。

如果一个人选择余地很小,就可能不存在后悔问题。

后悔影响人们的决策。

有一种理论认为,投资者不愿卖出下跌的股票是为了避免因自己错误的决策而感受到痛苦和后悔。

由于受到这种心理的左右,投资者可能持有亏损股票,而出售盈利股票。

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盈利股票的成交量高,而价格下跌的股票交易量低。

这意味着投资者必须多缴纳税款。

另外,投资者获得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往往较低。

后悔厌恶导致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时,与其积极行动,不如消极行动,走老路子。

他们会认为后悔的经历是不愉快的,通常对变化没有强烈的偏好,也许每天会遵循同样的工作路线,以最小化未来的后悔程度,因为熟悉能降低后悔的影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较高风险的选项即是后悔最小化的选项的情境。

这样的情境是:给定两个选项,一个风险高,一个风险低,决策者总是能知道高风险选项的最后结果。

在这样的情境下,如果选择低风险选项,决策者就可能因知道高风险选项的最后结果好于低风险选项,从而感到后悔。

2针对投资者的相关建议
①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了解自己常犯的心理偏差,确定自己的心理模式,这样就可以利用自身力量克服心理弱点,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投资情绪,简单地说就是“战胜自我”。

②投资者同时还需要了解其他投资者的心理,洞察大众的投资情绪,方能赢得利益的博弈,从而“战胜他人”。

③注重提高自身的理性水平,在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作出努力,使自己受益的同时也使国家的经济运行更加健康。

另外,政府也要引导投资者建立健康的投资理念,有关部门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优化投资市场规模,确保市场运行的稳定。

④要以破釜沉舟的心态从容地面对金融市场,牛市中戒贪及熊市中戒惧。

⑤明白投资的原因,制定量化的投资标准,控制投资环境,建立投资组合。

参考文献:
[1]施东晖.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J].世界经济. 2001(10).
[2][美]罗伯特·J·希勒著.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军,吴冲锋.从有效市场假设到行为金融理论[J].世界经济,10:74-80.
[4]Odean.Are Investors Reluctant to Realize Their Losses? [J].Journal of Finance1998a,(53):1775-1934.
作者简介:陆佳慧(1992-),女,江苏海门人,学生,本科在读,金融。

160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