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界纪录的诞生忆上海石化四期工程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世界纪录的诞生忆上海石化四期工程建设
作者:陆益平杜重骏
来源:《上海企业》 2018年第10期
上海石化的发展,与上海产业改革开放40 年密切相关、血肉相连,可说是这个40 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现在回想其中可歌可泣的故事,仍心里难以平静。
我们领导和参与实施的
重要工程很多,而2000 年6 月18 日,这是个特别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天,70 万吨乙烯改造
工程开工,这标志着我们上海石化四期工程全面投入建设。
开工前,我在公司干部大会上说过
这样一句话:“在全球石化市场上,你说自己是甲A冠军有什么意义?这儿只进行一种比赛,
那就是世界杯——你要打就只能打世界杯!”要缩短与世界石化巨头的差距,就得在世界石化
大市场的棋盘上落子布局;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实现质的飞跃!
话是这么说,但要打好这个“世界杯”,却是要付出极大努力的。
只要看看那些数字,就
能明白当时四期工程的艰巨性了:70 万吨乙烯主体装置改造成功,可年新增30 万吨乙烯产能;全球最大的25 万吨双峰聚乙烯装置产出的管材、电缆护套等六大类高性能塑料专用料产品,
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完全可以替代进口;20万吨聚丙烯项目首次采用国产化工艺,规模达到
世界级;6.6 万吨腈纶改造工程不仅使上海石化的腈纶总产能跻身世界三甲,而且质量和差别
化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当时外国专家的推算,整个工期需要33 个月。
而我们认为这
个工期可缩短一年左右。
缩短一年,意味着可为国家多创造难以计数的市场急需的产品。
然而,对这个预计,外国专家并不认同。
上海石化的建设和发展从来就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改革开放为导向的,它的跨越式发展,也是一部打破常规、浓缩了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跨越史。
一期工程只用了3 年多时间即投入生产,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上海石化回报国人的是每人每年1 米化纤织物。
1985 年,二期工
程全面投产,上海石化每年向全国提供的化纤织物增加到人均3 米。
到1992 年三期工程全面
建成,上海石化连续实现“三级跳”,年产乙烯从最初的11.5 万吨增至45 万吨;在随后的技术改造中,两套装置的乙烯产能又分别提升到15 万吨和40 万吨。
这时,我们上海石化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油、化纤、塑集成度最高的综合性石化基地。
1993 年,上海石化又率先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内外三地上市的国际公司。
我们的这一发展历程证明,只
要齐心协力、按科学规律办事,完全有可能打破常规,取得提前完成四期工程的目标。
在四期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都是有家不回,把“铺盖”都搬到了值班室的。
我们是
领导,做出表率是完全应该的。
还是说说当时参加工程建设的一些感人的事迹吧。
“上海石化
的四期工程对国内技术、设计和设备的依托度很大。
”在我国石化专家这一带有赞扬性的话语
背后,蕴涵着几多艰难几多风险。
特别是大型裂解气压缩机等一些突破性项目,国内从无现成
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经验,但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带动力又非常大。
这能让国内制造吗?它毕竟
是整个乙烯装置的“心脏”所在。
多少人为此捏了把汗!我们经过周密考察,认为国内已掌握
了相关技术,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引进前是外方求你,一旦引进,在往后的维修中就是你
求他了。
”我对此深有感触:“不从技术、设备上改变仰人鼻息的局面,怎能提高企业的国际
竞争力?”而为了降低技术风险,我们不惜花重金请来洋专家替自己打工,到制造厂去监造、
把关。
难怪当70 万吨乙烯装置顺利投产时,国内的诸多制造商纷纷举杯相庆。
因为制造的
“瓶颈”一旦突破,中国制造业定将赢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这一几代石化人的梦想,终
于在四期工程中如鲜花绽放。
国内制造瓶颈的突破,也为缩短工期赢得了时间。
为了缩短四期工程,被称为拼命三郎的现场总指挥张志良,自开工以来,工地就成了他的“家”,回自己的家对他来说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春节前夕,他让秘书帮他安排一个晚上,
好好陪家人吃顿团圆饭,以补偿一下一年来对家庭的“欠债”。
最好的机会是小年夜,五分钟
就可以到家了,可工地上来了一个电话,他立马掉转车头回厂。
春节放假7 天,我和张志良7 天都在工地上“过年”。
动过两次手术的张志良说:“宁欠家人,不能影响四期工程的工期。
原始投资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早一天投产就意味着起码省下80 万银行利息呀!”
说实话,当年我们领导班子成员人人都像张志良:记得一次次起吊特大型关键设备,我们
公司全部领导都早早赶到施工现场助阵。
即便是在40 多度的高温下,一站就是2 个多小时。
凳子就放在边上,但没有人坐下;凉棚就在不远处,但没有人进去。
老领导王基铭说,上海石
化人从来如此,这已成了上海石化的一种内在精神,一种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
将如此,兵亦然。
操作工姚伟的未婚妻特意从日本回国,准备早日完婚,连请柬都发出去了,小姚却自作主
张地把婚期给推迟了。
未婚妻不理解:扣点奖金算什么,我们并不缺钱,再说结婚是人生大事,法定婚假无人不准。
可小姚说:“这是我的事业,这里需要我的奉献。
一生也许只碰到一次这
样大的工程,这是年轻石化人的荣幸!”炼油化工部的龚振球,在决战阶段出现血尿,脚也浮
肿了。
医生让他住院,他非要到现场;妻子哭着哀求,他就瞒着她,让同事冒充家属在化验单
上签字。
他只强调一句话:“四期是石化人自己的事,等工程结束了再休息吧。
否则,我心里
不安。
”四期工程热电厂扩建的总工程师周贞茹,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别人劝他歇歇,他却
成天泡在工地上,一心想着多快好省。
连土方的运输与堆放,也硬给他抠出了17 万多元。
他说:“等我退休后,我就可以扪心无愧地说,我的一生献给了心爱的石化事业。
”
感人的事迹举不胜举,这样的求实献身精神,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推动着四期工
程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整个四期工程中15 万多台(套)的炉塔森林、600 多公里长的管道
方阵,在速度与质量中两全齐美;70 万吨乙烯装置22个月即告建成,比国际上同类装置节省
了14 个月。
它不仅在速度上创下了世界纪录,而且开车稳,一周内就进入满负荷运行。
杜重骏曾多次对我提起,与70 万吨乙烯主体装置改造同步进行的总投资达7.65 亿元的
6.6 万吨腈纶改造工程,也有许多感人的事迹。
这工程也是上海石化四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为应对我国加入WTO 后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 从2000 年10 月开始, 我们就正式实施
了该工程的改造, 前后仅用10 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拆车、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和调试运行等四
大战役, 创国内腈纶装置建设周期最短的纪录。
此外, 还使项目总投资从11.48亿元降至7.65 亿元。
这真是一个奇迹啊。
杜重骏有句口头禅“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他与我同事许多年,
从腈纶厂生产组长成长为公司主要领导,同这8 个字不无关系,这就是他的工作风格。
这次改造, 我们采用了公司自行研发的工艺软件包和年产3万吨NaSCN 二步法腈纶工程化成套技术,
从而结束我国腈纶行业没有自有技术的历史。
通过此项技术改造, 上海石化成功实现了腈纶生
产的大跨越。
单线产能、总产能2 项指标国内第一, 总产能跻身世界腈纶企业三甲。
纺丝速度
比改造前提高了5.5倍, 单线生产能力由原来的年产5 千吨增加到1.72 万吨, 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
装置产量达到6.6 万吨, 为国内第一, 加上该公司其它装置的产量, 我们上海石化腈纶
总产能年产15 万吨, 占当时全国总产能的30% 以上。
此外, 我们腈纶产品的优等品率从改造
前的10% 提高到90%, 品种大幅增加。
由此, 上海石化在国内腈纶行业市场的龙头地位得到了
进一步巩固, 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也进一步显现,大大增强了上海石化在腈纶行业与国外大
公司相抗衡的能力, 为迎接我国加入WTO 后的挑战做好了技术准备。
当年,美国石伟公司从事安装现场技术服务20 多年的专家特瑞赛先生对我们取得的这些
成就叹为观止:“这是我见到的建设速度最快、开车开得最好的装置!”是的,2002 年4 月
29 日,对于北欧化工公司执行副总裁施培德来说,更是个特别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他在这
场“国际打赌”中输了。
赢者就是我们上海石化。
一年前,按国际惯例,施培德坚信上海石化
少预计了一年工期。
为此,他下了“赌注”。
2002 年4 月29 日,当米粒般白花花的聚乙烯
塑料颗粒从一次试车成功的装置中源源泻出时,他不得不颔首认输。
这一年是上海石化的而立
之年,在而立之年,用我们的集体智慧和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团结进取、忘我献身的金山精神,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这个纪录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