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2-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16-2030年。

规划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城市规划区
规划区由核心区和外围区组成,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

核心区为依托中心城区的连续的城乡发展和控制要素密集地区。

其范围北至大小东沟森林风景区;东至红墩镇西界,经省道S230北侧山麓至汗德尕特乡所在农田区,转接汗德尕特河东侧和南侧山麓,与红墩至640台地公路相接;南至塘巴湖风景区、玉斯昆湖风景区南侧公路,接红墩至640台地公路;西至阿苇滩镇西界和切木尔切克乡喀拉塔斯村以东、切木尔切克村北侧山麓以南的部分。

总面积972平方公里。

外围区包括五指泉风景区和苛苛苏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分别为1平方公里和307平方公里。

规划按地域分成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为阿勒泰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082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北至拉斯特乡西域滑雪场,西至蒙利沟西侧山脊线,
南至机场北侧联络线、高速公路、阔克萨孜村北侧,东至将军山东侧山脊线,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

三、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充分抓住全疆大发展机遇,坚持特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资源环境优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并逐步走向富裕,把阿勒泰市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名城、阿尔泰山文化名城、特色宜居名城和绿色产业基地。

(二)城市发展战略
1、打造旅游名城
借助自治区、地区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冬季冰雪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四季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稳定疆内市场、扩大全国市场、突破国际市场,完善交通组织、度假接待等各项旅游服务功能,打造我国西部著名的国际冰雪运动名城、四季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阿尔泰山千里画廊旅游中心节点城市。

2、塑造文化名城
借助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依托阿尔泰山地理单元,整合阿勒泰独
特的远古文化、边疆文化、草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文化等各种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化研究,繁荣文化创作,促进文化交流,积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城市文化服务水平,建设阿尔泰山文化名城。

3、建设宜居名城
充分发挥气候和环境优势,积极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加强住房保障,完善社区服务,营建宜人的城市绿地和慢行系统,建设新疆有代表性的多民族和谐宜居家园、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健康城市。

4、建设绿色名城
放大生态优势,突出绿色特征,大力扶持绿色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建立高效、多元、清洁的城市能源结构,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打造中国重要的绿色畜牧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北疆新能源基地和科研基地。

四、城市性质和职能
(一)城市性质
我国西北地区国际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阿勒泰地区政治、文化中心
(二)城市主要职能
1、国际知名的冰雪运动城市
2、阿勒泰千里旅游画廊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3、阿尔泰山文化名城
4、阿勒泰地区公共服务中心
5、阿勒泰地区企业总部基地
6、特色农业和畜牧业科研基地
五、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达到10万人,远期达到20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近期控制在14平方公里以内,人均140平方米;远期控制在23平方公里以内,人均115平方米。

六、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市域内形成“一心一群多点”的城镇空间布局。

一心即中心城区,为市域城镇增长中心。

一群即中部绿洲城镇组群,即由中心城区、红墩、阿苇滩、哈拉尕什(一牧场)、切木尔切克构成的功能互补、产业关联紧密、基础设施共享的城镇组群。

多点指多个交通条件好、农牧业人口相对较多、带动乡镇地域增长的乡镇(团场)支点,西部绿洲分区以阿拉哈克为支点,南部绿洲分区以181团、萨尔胡松、北屯、切尔克齐、640台地等为支点。

七、城市用地布局
(一)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方向为“南延、北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城市功能提升。

(二)城市空间结构
沿克兰河方向形成城市南北拓展轴线和公共服务轴,打造各具特色的南、北两大城区,总体形成带型结构。

1、北区功能布局
北区主要发展旅游、商业服务、文化、居住、教育科研等职能,重点打造乌拉斯沟旅游接待区、十道巷商业游憩区、云母二矿特色风貌区、金山广场商业中心区、将军山运动休闲区、体育街文体游乐区等功能节点。

依托城市南延疏解北区部分功能和人口,缓解建设压力,不断改善北区生活和游憩环境质量,提高宜居适旅水平。

2、南区功能布局
南区主要发展商务办公、文化体育、物流交通、科研教育等职能,同时延伸克兰河休闲游憩功能。

南区重点打造望湖街文体中心、黑山头-克兰岛-回龙岗大型城市公园、建业街行政办公区、湿地公园、火车站地区和阔克萨孜科教园。

充分利用近期项目集中建设的机会,加快南区基础设施投入,尽快形成一定规模。

(三)中心城区主要片区功能定位
1、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划分为12个居住分区。

(1)乌拉斯沟分区。

以多层住宅为主。

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居住用地41.2公顷。

其中,一类居住用地6.2公顷,二类居住用地35.1公顷。

(2)桦林公园分区。

以低层高品质居住区为主。

规划居住人口3000人,居住用地22.8公顷。

(3)生态园分区。

结合生态园建设集资房,改造克兰河沿岸危房,整治旧区环境。

以多层住宅为主,北部结合地形建设部分低层住宅。

规划居住人口2万人,居住用地73.6公顷。

(4)十道巷分区。

以旧区环境整治为主,塑造滨河景观,打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以多层住宅为主。

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居住用地32.4公顷。

(5)云母二矿分区。

以棚户区更新改造为主,结合旅游开发改善居住环境。

规划居住人口0.9万人,居住用地58.6公顷。

(6)解放路分区。

解放路延线多层为主,将军山沟以低层为主。

规划居住人口2.5人,居住用地65.8公顷。

(7)团结路分区。

结合西环路推进改造工作。

以多层住宅为主。

规划居住人口2.4万人,居住用地69.6公顷。

(8)白杨桥分区。

以多层住宅为主。

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居住用地32.5公顷。

(9)葡萄园分区。

以多层住宅为主,建设部分小高层。

规划居住人口3.5万人,居住用地83.3公顷。

(10)湿地西岸分区。

小高层住宅为主。

规划居住人口3.3万人,居住用地67.54公顷。

(11)火车站分区。

多层住宅为主,主要为站前商贸区、车站交通枢纽的居住配套。

规划居住人口0.3万人,居住用地12.5公顷。

(12)赛马场分区。

主要为科教园配套居住。

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居住用地28.9公顷。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1)行政办公用地
北区逐步疏解行政办公职能,保留文化路、团结路办公用地。

南区在望湖街和建业街中段集中布置办公用地。

此外,在赛马场南阔克萨孜村北设置一处地区总部及相关企业办公集中区。

(2)文化设施用地
北区保留市民族文化中心,整合市文化馆、市图书馆设施,在克兰河西岸体育场路南新建市博物馆,依托承化寺遗址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展示中心。

南区在柳树公园附近设置地区博物馆、地区文化馆和地区图书馆。

(3)教育科研用地
高等教育。

加快农牧业科研单位建设和地区师范学校、地区电大分校的校区建设。

在南区东南角积极引进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单位,建设绿色科研教育基地。

中等职业教育。

完善地区卫校、地区畜牧学校设施,发展旅游、会务、物流等各种地区性职业教育机构。

特殊教育。

在迎宾路和团结南街东南侧规划特殊教育学校。


础教育:保留现状小学,在南区新增3所小学和2所九年制学校。

(4)体育用地
保留地区体育场,搬迁地区体育馆。

在南区结合柳树公园建设体育公园,设置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分散布置小型运动场馆、灯光球场等设施。

将赛马场建设成为民族特色体育运动场地,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举行大型节庆活动。

鼓励学校与社区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促进共建共享。

结合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

(5)医疗卫生用地
构建“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级综合医疗设施体系,并与专科医院和疾控防疫系统相结合,形成健全的医疗救治、卫生保健和防疫体系。

结合社区中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社会福利用地
北区扩建社会福利中心,在克兰河西岸体育场路北岸新建老年活动中心。

南区在团结南街东侧新建养老院,含残疾人康复中心;在红墩路赛马场南面新建养老院。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按“市级-社区级”两级引导商业设施布局。

其中,市级商业中心2处,北区位于解放路、金山路一带,南区位于团结南路山水街、望湖街一带。

社区级商业设施12处,与居住分区相结合。

4、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
南区保留现状部分工业用地,鼓励发展珠宝加工、特色食品和高新技术产业。

鼓励特色手工业发展,建议结合北部特色风貌区布置。

保留城西入口处物流企业用地,改造油库西侧的棚户区为仓储用地,结合火车站集中设置仓储用地。

5、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466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0.3%,人均23.3平方米。

其中,公园绿地431公顷,人均21.6平方米。

公园绿地:规划形成市级公园、社区级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相结合的公园绿地系统。

市级公园绿地: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形成4处山体公园,8处以保护自然植被为主的特色植物景观公园。

社区级公园:结合社区商业中心建设社区级公园,
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

带状公园绿地:沿克兰河结合防洪堤围建设带状公园,创建休闲步行绿化长廊,滨河绿带宽度不小于30米,局部有实施难度的地段不小于20米。

电厂渠等灌渠两侧绿带宽度不小于10米,设置休闲设施、小品和绿化。

部分主干路两侧设置带状公园,宽度10-30米。

街旁绿地:在重要景观节点设置街旁绿地。

防护绿地:在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燃气、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周边设置防护绿地。

广场用地:保留现状金山广场、银水广场。

新增4处广场,分别位于中心植物园北侧、赛马场北侧、火车站东侧和北部桦林公园东侧。

在广场内完善小品、雕塑、绿化和座椅等设施。

附属绿地:按照《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配置新建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带中的绿地面积。

其中,新建一类居住用地绿地率不低于40%,休疗养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40%。

生态绿地:生态绿地由城市周边荒山绿地、林地、耕地、园地和草场组成,与城市绿地共同构成城市绿色生态系统。

规划充分发挥生态绿地的生态和景观价值能,
严禁破坏山体风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绿地,加强荒山绿化和水土保持,进一步提高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结合城市休闲游憩活动的拓展,增设必要的服务设施。

八、景观风貌规划
规划以自然地貌为背景,以克兰河为主轴,以城市特色风貌区为重点,形成“山、林、草、城、河融为一体”的“河谷山城“景观风貌格局。

建筑风貌宜体现高寒地区特征,鼓励探索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

建筑色彩整体宜采用偏暖色调,行政办公建筑宜采用天蓝色,商业服务设施宜采用暖红色,居住建筑则以淡色为主;建筑屋面宜采用坡屋顶以适应寒冷气候;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

九、综合交通
(一)对外交通
对外联系通道和出口。

中心城区对外形成东、东南、南、西、北五个方向的对外联系通道和出口。

(1)向东。

经将军沟至汗德尕特乡,接省道S230
(2)东南方向。

沿省道S230,联系红墩,向东与千里画廊旅游公路相连。

(3)向南。

经国道G216、西环路、迎宾路,联系火车站、机场、北屯-阿勒泰高速公路和北疆沙漠公路。

(4)向西。

经国道G217,联系布尔津、吉木乃。

(5)向北。

经创世路,联系小东沟、千里画廊旅游公路。

(二)客运站。

保留团结路客运站,在火车站地区新建客运站,占地2公顷。

(三)货运站。

保留城西物流用地,结合铁路站新建大、小货场。

(四)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由滨河慢行通道、街区慢行通道和游山慢行通道构成。

滨河慢行通道。

依托克兰河规划滨河慢行通道,宽5-6米。

河岸内侧、外侧分别布置步行路和自行车路。

街区慢行通道。

穿连各居住区中心,连接滨河慢行通道。

通道宽度8-10米,其中自行车道4-5米,两侧步行道各2-3米。

游山慢行通道。

结合东西两侧山体布置游山步行通道,宽2-3米。

(五)公共交通
2030年,公交车辆不少于200标台。

加密城区公交线路密度,增加旅游专线和城郊公交线,使公共交通线路达到17条以上。

改建现状长途客运站,新建火车站公交枢纽,形成两座客运枢纽。

在城西国道G216南侧规划公交保养场1处,保养能力为200标台,占地2公顷。

规划4处公交停车场,分别位于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附近,占地0.4公顷。

按每2-3万居住人口配置1-2处的标准来设置公交首末站,每处首末站占地1000平方米。

(六)社会停车场
规划大中型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数300-500个,用地面积1-1.5公顷。

小型机动车公共停车泊位数为50-100个,采用分散布局,服务半径200-300米。

规划在出入口附近布置4处大型社会停车场。

十、市政基础设施
(一)给水工程规划
城市用水量。

2015年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3万吨/日,2030年为6万吨/日。

城市水厂。

规划保留和扩建三水厂,至2030年规模达到6万吨/日,占地4公顷。

在南区新建蓄水池,蓄水规模1万立方米,占地2000-3000平方米。

(二)排水工程规划
污水量:至2015年,城市污水量为2.4万立方米/日;2030年为4.8万立方米/日。

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5万吨/日。

近期保留现状阿勒泰污水处理厂,服务其以北片区。

远期关闭。

在现状中水库北侧新建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5万t/d,占地不小于6hm2。

现状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一并进入该管网系统,进入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进入中水库。

(三)电力工程规划
最高用电负荷。

至2015年,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为23兆瓦,2030年为113兆瓦。

110千伏变电站。

扩容现有110千伏金山变电站,建设110千伏南区变电站。

(四)邮电工程规划
通信网络。

尽量利用现有局所,根据目标网规划,在现有局所和局房条件合适的局址中建成大容量目标交
换局;对于周围小容量局服务区的新增用户,可以利用远端模块和各种接入手段接入目标交换局。

增设移动基站站点,使移动通信全覆盖。

有线电视网。

形成完整的双向化光纤传输网,每300-400户为一个光接收点。

光缆架设到楼,有条件的入户。

电视节目频道实现数字化播出,开通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邮政支局(所)。

每3-5万人设置1处。

人口稠密地区服务半径0.5-1.5公里,其它地区1.5-3公里。

(五)供热工程规划
热负荷预测。

2030年,总热负荷约550兆瓦。

热源。

北区和南区的现状和新建区域锅炉房。

区域锅炉房。

北区合并一、二供热分区,扩建二区锅炉房为其供热;合并三、四供热分区。

逐步改造合并现状锅炉房,以天然气取代煤,调整能源结构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南区结合开发时序建设1处区域锅炉房,热负荷300兆瓦,满足5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

锅炉房占地4公顷,燃料为天然气。

(六)燃气工程规划
气化率。

规划气化率近期80%,其中管道天然气70%;远期为98%,其中管道气90%。

用气量。

2015年为1225万立方米/年,至2030年为21276万立方米/年。

(七)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生活垃圾处理量:2015年日生活垃圾量为120吨,年垃圾总量为4.5万吨;2030年分别为240吨和9万吨。

城市公共厕所按6座/平方公里设置。

生活垃圾逐步采用分类收集,收集率达到90%。

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应单独收集、运输和处理。

按按服务半径0.8-1公里、服务面积2-4平方公里配置小型垃圾转运站。

十一、环境保护
通过环境功能区划和执行各类环境建设标准,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

大气污染控制策略: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推广使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实现集中供热,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强建设工地管理,防止扬尘。

水污染控制对策和措施: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坚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

污水处理厂出水最终排入污水库,进库污水需达到二级B以上标准。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实施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加快地区性的和各医疗单位的医疗垃圾焚烧设施的建设。

十二、综合防灾
(一)防洪工程规划
防洪标准:克兰河市区段、将军山沟、园艺场沟、东后街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其它山洪沟为30年一遇。

山洪沟排洪渠除盖板段外的明渠规划线外侧设置5-15米宽保留区。

(二)抗震工程规划
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可按7度设防,重要设防类工程如学校、医院等应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三)消防工程规划
城市主干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为主要避震疏散通道,主要疏散通道两侧建筑倒塌后应有7-10米的通道。

消防给水主要依靠城市供水系统,沿城市干路按120米间距设置消防栓。

(四)人防工程规划
阿勒泰市为国家二类人防重点城市。

设立市级指挥中心和区级指挥所两级指挥系统。

结合城市建设开发地下人防工程,合理修建地下油库、气库和地下商场、停车场、文娱活动场所,以及各种物资仓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