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古诗词汇总大全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汇总大全
目录
【小学一年级】
上册:
1、一去二三里
2、画
3、静夜思
下册:
4、春晓
5、村居
6、所见
7、小池
【小学二年级】
上册:
8、赠刘景文
9、山行
10、回乡偶书11、赠汪伦
下册:
12、赋得古原草送别·《草》
13、宿新市徐公店14.望庐山瀑布
15、绝句
【小学三年级】
上册:
16、夜书所见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8、望天门山
19、饮湖上初晴后雨
下册:
20、咏柳
21、春日
【宋】·邵雍
【sòng 】shào yōng 一去二三里,
yī qùèr sān lǐ
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 jiā
亭台六七座,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八九十枝花。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注释】
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
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
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
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
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2、画
huà
【唐】·王维
【táng 】wáng wéi
远看山有色,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 wú shēng 春去花还在,
chūn qù huā hái zài
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 jīng 【注释】
①色:颜色,也有景
色之意
②惊:吃惊,害怕.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
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
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
【赏析】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
静心者能品之。
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
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
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
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
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
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
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
仅仅是如此吗?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吗?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
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
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
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我们又将归往何方?去追寻什么呢?
3、静夜思
jìng yè sī
【唐】·李白
【táng 】lǐ bái
床前明月光,
chuáng qián míng yu
è guāng
疑是地上霜。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
ng
举头望明月,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低头思故乡。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注词释义】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
以为。
举:抬,仰。
【古诗今译】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
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下册:
4、春晓
chūn xiǎo
【唐】·孟浩然
【táng 】mèng hào rá
n
春眠不觉晓,
chūn mián bú jiào xiǎ
o
处处闻啼鸟。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夜来风雨声,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 花落知多少。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注词释义】
眠:睡觉。
闻:听见。
啼鸟:鸟鸣。
夜来:昨夜。
【名句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
”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
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
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
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
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
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5、村居
cūn jū
【清】高鼎
【qīng 】gāo dǐng 草长莺飞二月天,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
r yuè tiān
拂堤杨柳醉春烟。
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
n yān
儿童散学归来早,ér tóng sàn xué guī lá
i zǎo
忙趁东风放纸鸢。
máng chèn dōng fē
ng fàng zhǐ yuān
【注释】
⑴村居:住在农村。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醉:迷醉,陶醉。
⑷散学:放学。
⑸纸鸢:鸢:老鹰。
纸鸢:风筝。
【题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
是一幅自然景物和
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6、所见
suǒ jiàn
【清】袁枚
【qīng 】yuán méi 牧童骑黄牛,
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歌声振林樾。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意欲捕鸣蝉,
yì yù bǔ míng chán 忽然闭口立。
hū rán bì kǒu lì【注释】
1、欲:想要。
2、捕:捉。
3、鸣:叫。
4、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简析】
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
他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诗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小牧童,多么自在神气;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
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动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就留给读者去自己想像了。
7、小池
xiǎo chí
【宋】杨万里
【sòng 】yáng wàn lǐ泉眼无声惜细流,
quán yǎn wú shēng x
ī xì liú
树阴照水爱晴柔。
shù yīn zhào shuǐài q
íng róu
小荷才露尖尖角,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
n jiǎo
早有蜻蜓立上头。
zǎo yǒu qīng tíng l
ì shàng tóu
【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
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
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小学二年级】
上册:
8、赠刘景文
zèng liú jǐng wén
【宋】苏轼
【sòng 】sū shì
荷尽已无擎雨盖,hé jìn yǐ wú qíng yǔ g
ài
菊残犹有傲霜枝。
jú cán yóu yǒu ào shu
āng zhī
一年好景君须记,yī nián hǎo jǐng jun x
ū jì
正是橙黄橘绿时。
zhèng shì chéng huá
ng jú lǜ shí
【注释】
(1)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4)君:你,指刘景文。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
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品味】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
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
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9、山行
shān háng
【唐】杜牧
【táng 】dù mù
远上寒山石径斜,yuǎn shàng hán shā
n shí jìng xié
白云生处有人家。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
u rén 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tíng chē zuòài fēng lí
n wǎn
霜叶红于二月花。
shuāng yè hóng yúè
r yuè huā
【注词释义】
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古诗今译】
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名句赏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
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
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10、回乡偶书
huí xiāng ǒu shū
【唐】贺知章
【táng 】hè zhī zhāng 少小离家老大回,shǎo xiǎo lí jiā lǎo d
à huí
乡音无改鬓毛衰。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
n máo shuāi
儿童相见不相识,ér tóng xiàng jiàn b
ú xiàng shí
笑问客从何处来。
xiào wèn kè cóng h
é chù lái
【注词释义】
偶书:偶然写出来的。
鬓:耳边的头发。
衰:古音读作cuī。
指鬓发稀疏、斑白。
【古诗今译】
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
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名句赏析】
“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首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
前两句写游子重回故乡,淡淡的叙述中含有不可言说的兴奋和激动,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走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
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笑问客从何处来”。
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让;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全诗就在这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以如此简短的语言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这就是本诗千百年引起人们心灵震颤的重要原因。
11、赠汪伦
zèng wāng lún
【唐】李白
【táng 】lǐ bái
李白乘舟将欲行,lǐ bái chéng zhōu jiā
ng yù háng
忽闻岸上踏歌声。
hū wén àn shàng tà g
ē shēng
桃花潭水深千尺,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
n qiān chǐ
不及汪伦送我情。
bú jí wāng lún sòng w
ǒ qíng
【注词释义】
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
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
中。
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
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
“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
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
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下册:
12、赋得古原草送
别·《草》
cǎo
【唐】·白居易
【táng 】bái jū yì
离离原上草,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一岁一枯荣。
yī suì yī kū róng
野火烧不尽,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春风吹又生。
chūn fēng chuī yò
u shēng
【全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
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
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对仗工稳而气势流走,充分发挥
了“流水对”的优点。
它歌颂野草,又超出野草而具有普通意义,给人以积极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又含有深刻的寓意。
据《唐摭言》记载:“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
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资,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这两句诗显示了白居易青年时代的诗歌实力,使顾况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
直到现在还常被人引用。
13、宿新市徐公店xiǔ xīn shì xú gōng di
àn
【宋】·杨万里
【sòng 】yáng wàn lǐ篱落疏疏一径深,lí luò shū shū yī jì
ng shēn
树头花落未成阴。
shù tóu huā luò wè
i chéng yīn
儿童急步追蝴蝶,ér tóng jí bù zhuī h
ú dié
飞入菜花无处寻。
fēi rù cài huā wú ch
ù xún
【注释】
1.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
清县新市镇。
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
痛饮大醉。
留住新市徐公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2.篱落:篱笆。
3.径:小道。
4.阴:树阴。
5.急走:快速奔跑。
6.黄蝶:黄银色的美丽的蝴蝶。
【补充】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
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
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阴。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
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
“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14.望庐山瀑布
wàng lú shān bào bù
【唐】·李白
【táng 】lǐ bái
日照香炉生紫烟,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
ng zǐ yān
遥看瀑布挂前川。
yáo kàn bào bù gu
à qián chuān
飞流直下三千尺,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
n chǐ
疑是银河落九天。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
n
【注词释义】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
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天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古诗今译】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名句赏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
”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
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
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
“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
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15、绝句
jué jù
【唐】·杜甫
【táng 】dù fǔ
两个黄鹂鸣翠柳,
liǎng gè huáng lí mí
ng cuì liǔ
一行白鹭上青天。
yī háng bái lù shà
ng qīng tiān
窗含西岭千秋雪,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
ān qiū xuě
门泊东吴万里船。
mén bó dōng wú wà
n lǐ chuán
【注词释义】
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
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鸣:叫,啼叫。
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千秋,形容时间很长。
泊:停船靠岸。
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
【古诗今译】
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
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名句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一首如画的诗作。
全诗一句一景,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写构成。
前两句以黄鹂和白鹭对举,描述初春景象。
在翠柳和蓝天的衬托下,黄鹂婉转的鸣声和白鹭轻盈的身影,显得如此和谐而优美;句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了动感。
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
后两句写积雪不化的远山和乘风待发的江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万里”赋予这些景色以宏大的气势,它显示了身居斗室的诗人壮阔的胸怀,也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因为那顺江而下、穿三峡、过襄阳的万里东吴之途,也正是诗人日夜向往的回乡之路。
【小学三年级】
上册:
16、夜书所见
yè shū suǒ jiàn
【宋】·叶绍翁
【sòng 】yè shào wē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