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1.背景
2.目的
3.检测方案
4.实施步骤
5.结论
1.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车站作为地铁交通的重要节点,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地铁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因此,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2.目的: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以保障地铁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3.检测方案:
首先,确定检测范围和检测标准。

其次,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X射线等技术,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进行检测。

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评估,确定修缮方案。

4.实施步骤:
1)确定检测范围和检测标准;
2)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进行检测;
3)根据检测结果,对问题进行分类和评估;
4)确定修缮方案,并进行修缮。

5.结论:
本文提出的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有效保障地铁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合理的修缮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主体结构尺寸
本工程主体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上18层,总高度约为
67.5米。

1.2主要工程材料
本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钢材、玻璃等。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
2.1编制说明
本文档是为了对本工程结构实体检测进行规范和指导而编制的。

2.2编制依据
本文档的编制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工程技术标准等。

三、结构实体检测
3.1检测范围及内容
本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的范围主要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和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等。

3.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3.2.1回弹
采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3.2.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采用静载荷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3.2.3检测报告
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并形成检测报告。

3.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3.3.1检测方法
采用无损检测法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3.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3.3.3评定及检测报告
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并形成检测报告。

3.4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3.4.1检测方法
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3.4.2检测内容及规范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3.4.3检测报告
对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并形成检测报告。

3.5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
3.5.1一般规定
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3.5.2外观缺陷检测
采用目视法进行混凝土构件外观缺陷检测。

3.5.3内部缺陷检测
采用无损检测法进行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检测。

3.5.4检测报告
对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并形成检测报告。

3.5.5混凝土缺陷处理
对于检测出的混凝土缺陷,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结构安全。

四、检测资源配置
本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应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配置。

五、结构实体检测保证措施
在进行结构实体检测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准确和可靠。

六、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在进行结构实体检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华新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与红荔路交汇处,是地铁7号线的一个岛式车站。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
DK23+051.917,全长为544.539m,其中南端长度为439.776米,北端长度为72.063米。

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为地下三层四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车站主体结构尺寸包括顶板厚度为1100mm,负一、负二层中板厚度为500mm,夹层板厚度为300mm,底板厚度为1300mm。

内衬墙厚度为负一、负二层侧墙800mm,负三层侧墙900mm,与连续墙形成复合结构。

车站主要工程材料包括强度等级为C35、P8防水混凝土的顶板、顶梁、底板、底梁、地下一、二层侧墙、通(风)道过梁及壁柱,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的中板、中板梁、中隔墙,强度等级为C50混凝土的立柱,以及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的底板下垫层。

后补孔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
微膨胀混凝土。

钢筋接驳器必须是经XXX等有关部门批准认
可的合格产品,并符合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经现场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回弹仪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2013)的规定,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2、回弹仪的使用方法:将回弹仪垂直于被测混凝土表面,轻轻敲击,读取回弹值,并按照标准表格进行计算。

3、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根据回弹值和混凝土标
准强度表格进行计算,得出混凝土抗压强度。

3.2.2碳化深度检测
1、碳化深度检测仪的技术要求:碳化深度检测仪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2013)的规定,应
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2、碳化深度检测方法:将1%酚酞溶液涂在被测混凝土
表面,观察颜色变化并读取深度值,或使用碳化深度检测仪进行测量。

3、碳化深度的计算方法:根据读取的深度值进行计算,
得出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3.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2013)的规定,采用钢筋探伤仪进行测量,并按
照规定的厚度进行比对,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3.4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1)的规定,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检测钢
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为了测定混凝土回弹值,建议使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回弹仪。

回弹仪必须具备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和检定合格证,并在明显位置上标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CMC及许可证证号等。

回弹仪必须符合以下标准状态的要求:
在水平弹击时,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07J;
在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刻度尺上的特定位置;
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
为80±2;
回弹仪应在-4℃至4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合格检验。

如果回弹仪具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该送检定单位检定:
在启用前;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半年);
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
经过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回弹仪应由法定部门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817进行检定。

在工程检测前后,回弹仪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试验,并应符合相关规定。

回弹仪率定试验应在室温为5℃至35℃的干燥条件下进行。

在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为了测定回弹值,应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

弹击杆应分
四次旋转,每次旋转90°。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
如果回弹仪具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常规保养:
弹击超过2000次;
对检测值有怀疑时;
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常规保养应符合以下规定:
在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
清洗机芯各零部件,重点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

清洗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他零部件不得涂油;
清理机壳内壁,卸下刻度尺,并检查指针,其摩擦力应为0.5~0.8N;
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
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
保养后应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率定试验。

使用回弹仪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时,需要对仪器进行清洁和保养。

使用完毕后,应将弹击杆伸出机壳,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以及刻度尺表面和外壳上的污垢、尘土。

不用时,应将弹击杆压入仪器内,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放入干燥阴凉处储存。

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时,需要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工程名称、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结构或结构名称、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同时需要了解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厂名,砂、石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信息。

施工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也需要记录。

检测原因也应明确。

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单个检测或批量检测两种方式。

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而批量检测适用于同类结构或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10~30%且
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在进行抽检时,应随机抽取,并使
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每一个构件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以下规定:每一个构件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
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
少于5个。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测区应分布在构件的两个相对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侧面上,但必须避开预埋件。

测区的面积不应大于0.04平方米,检测
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无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对于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每个测区应有清晰的编号。

在测量回弹值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上,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测点应在测区内均匀分布,相邻测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20mm,测点不应位于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
一次。

每个测区应记录16个回弹值,每个测点的回弹值读数
估计至1.
3.对于同一测区的16个回弹值,应直接剔除3个最大值
和3个最小值,计算剩余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

4.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T23的有关规定,对回弹平均值进行修正,以修正后的
平均值作为该测区回弹值的代表值。

5.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
构件测区数的30%。

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
每个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6.测量碳化深度值时,可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
孔洞,孔洞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孔洞粉末及碎屑应清除干净,不得使用水清洗。

采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溶液滴
在孔洞内壁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晰时,使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

7.根据上述方法计算的回弹平均值,结合现场测得的碳化
深度值,利用《回弹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T23中
的附表,查出该结构的混凝土强度。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8.回弹法评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应包括建设
单位、委托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名称、结构或构件名称、施工日期、检测原因、检测环境、检测依据、回弹仪生产厂、型号、出厂编号及检定证号、结构或构件的平均强度
值、标准差、最小测区强度值及强度推定值、出具报告的单位名称(盖章)、审核人、检测负责人、试验人员的姓名、检测及出具报告的日期、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3.1检测方法:采用钢筋探测仪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
检测,并通过剔凿原位检测法进行验证。

仪器性能和操作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T152的
相关规定。

在进行剔凿原位检测法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为了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该使用钢筋探测仪。

2.在已经测定了保护层厚度的钢筋上进行剔凿验证,验证
点数应不少于表3-1中B类,且不少于3点。

可以将能够直接
量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点计为验证点。

3.剔凿原位检测结果应该与对应位置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

当两者的差异不超过±2mm时,就可以判定两个测
试结果无明显差异。

4.如果检验批有明显差异校准点在表3-2控制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直接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

5.如果检验批有明显差异校准点数超过表3-2控制的范围,就应该对钢筋探测仪量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修正。

如果不能修正,就应该采取剔凿原位检测的措施。

6.剔凿原位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该按照以下规定进行:首先,应该使用钢筋探测仪确定钢筋位置;其次,在钢筋位置上垂直于混凝土表面成孔;最后,以钢筋表面至构件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作为该测点的保护层厚度测试值。

7.在工程质量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抽检数量及合
格判定规则,应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的有关规定执行。

8.在结构性能检测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
构件数量应该符合以下要求:首先,结构主体钢筋保护层检测的结构部位应该由监理、建设、施工单位三方共同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其次,应该将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相同的同类构件作为一个检验批,具体的划分为7个检验批:顶板、夹层板、负一层中板、负二层中板、底板、侧墙和钢筋混凝土立柱;接着,应该随机抽取构件,对梁、柱类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于墙、板类应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少于6根钢筋时应全检),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最后,将各受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按照《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2013)第3.4.7条计算均值推定区间。

9.当均值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不大于其均值的10%时,该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可按推定区间上限
值或下限值确定。

当均值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大于其均值的10%时,宜补充检测或重新划分检验批进行检测。

当不具备补充检测或重新检测条件时,应以最不利检测值作为该批检验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的规定,梁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7mm,板类构件允许偏差为+8mm,-5mm,受力钢筋的间距允
许偏差为+10mm,-10mm。

3.3.3 评定及检测报告
1、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
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样本进行检验,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技
术指标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2、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委托单位、建筑工程概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抽样方案及数量、检测日期、报告日期、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以及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3.4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3.4.1 检测方法
混凝土中钢筋的力学性能应采用取样法进行检测,截取钢筋试件时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受检构件和结构的安全。

钢筋截取位置宜选在应力较小的部位,钢筋试件的长度应满足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要求。

3.4.2 检测内容及规范
需要进行批量检测时,应根据进场批次进行划分。

当无法确定进场批次或无法确定进场批次与结构中位置的对应关系时,宜已同一施工段中的同类构件划分。

在工程质量检测时,钢筋抽检数量和合格判定规则应按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执行。

对于判定为符合要求的检验批,可采用设计规范规定的钢筋力学性能参数进行结构性能评定;对于判定为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批,应提供每个受检钢筋力的检测数据。

必要时,建议进行结构性能检测。

在结构性能检测时,应将配置有同一规格钢筋的构件作为一个检验批,并按表3-1确定受检构件的数量。

随机抽取构件,每个构件截取1根钢筋进行检测,截取钢筋总数不应少于6根。

当检测结果仅用于验证时,可随机截取2根钢筋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应将各受检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值按《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2013)第3.4.7条计算均值推定区间。

当特征值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不超过均值的10%时,可以按照推定区间下限值确定该批11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值。

如果特征值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超过均值的10%,建议进行补充检测或重新划分检验批进行检测。

如果无法进行补充检测或重新检测,应以最小检测值作为该批检验批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值。

针对受损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应在损伤状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并根据约定的抽样原则选取同一损伤类别中的钢筋进行检测。

宜取力学参数的最低检测值作为该类别受损钢筋力学性能的检测值。

检测报告应包括委托单位、建筑工程概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抽样方案及数量、检测日期、报告日期、检测项目的类别、使用部位、生产厂家、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以及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应分为外观缺陷检测和内部缺陷检测。

混凝土构件外观缺陷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并判定其严重程度。

现场检测时,应对受检范围内的混凝土构件外观缺陷进行全数检查。

如果无法进行全数检查,应注明未检查的构件或区域。

混凝土构件外观缺陷的相关参数可根据缺陷的情况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例如漏筋长度可用钢筋或卷尺量测,孔洞直径可用钢尺量测,表面裂缝的最大宽度可用裂缝专用测量仪器量测等。

对于怀疑存在内部缺陷的混凝土构件或区域,应进行全数检测。

如果无法进行全数检测,可根据约定的抽样原则选择重要的构件或部位,或外观缺陷严重的构件或部位进行检测。

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宜采用超声法进行双面对侧检测,对于判别困难的区域应进行钻芯验证或剔凿验证。

在进行超声波检测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时,应根据检测要求和现场操作条件,确定缺陷测试部位,并且符合相应的声学参数测量规定。

2、在进行混凝土测位前,必须确保表面清洁平整。

如有必要,可使用砂轮或高强度快凝砂浆进行修平。

抹平砂浆应与待测混凝土表面牢固粘结。

3、为保证首波幅度测读的精度,应选择较高频率的换能器。

4、换能器应与混凝土测试表面紧密结合,耦合层内不得夹杂泥沙或空气。

5、在进行检测时,应尽量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内部钢筋轴线平行。

如果无法避免,应确保测线与钢筋的最小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的1/6.
6、根据测距大小和混凝土外观质量,应设置合适的仪器发射电压和采样频率等参数。

在同一测位时,应保持仪器参数不变。

7、在检测过程中,应记录声时、波幅和主频值,并在必要时存取波形。

8、如果在检测中出现数据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复测校核或加密测点不测。

3.5.4检测报告应包括委托单位、建筑工程概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依据标准、抽样方案和数量、检测日期和报告日期、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和结论。

报告编制后,应进行内部审核,审核无误后由主检和审核人签字,交由总工审定。

报告完成后,应存档并发放给承接室。

3.5.5混凝土缺陷处理的具体方案详见《华新站南端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方案》。

四、检测资源配置包括施工器具和人员配置。

施工器具包括回弹仪、锤子、碳化深度测定仪、钢筋探测仪、卷尺
(5m)、超声波检测仪和换能器。

人员配置包括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仪器专业操作人员和其他工种,共计14人。

五、为保证结构实体检测质量,应成立专门的检测小组,并确保混凝土试件与结构实体的养护条件相同。

钢筋保护层要在现场实测实量,不得弄虚作假,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完成后进行核实,最后作出评定结果。

所有结构实体检测工作均应
在监理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仪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检测人员应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检测侧墙回弹较高位置时,必须确保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

6、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及时上报检测结果,如果出现较大误差或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应制定相应方案和措施,避免出现重大事故。

六、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1、我们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条例、规范、标准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2、我们需要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3、在进行检测前,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确保检测人员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主体结构实体检测。

4、我们要保护好检测仪器,并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检测。

同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使检测人员自觉遵守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5、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检查所使用的安全用品、工具和设施以及电气、机械设备等,并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

6、在高温天气进行检测时,作业人员容易中暑、产生疲劳,从而引发质量、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应根据气温情况,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温度最高的时间段。

同时,现场预备足够的凉茶和防中暑的药品,确保工程质量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