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策略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策略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2T01:04:21.32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8期9月作者:李兰兰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李兰兰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安徽省合肥市 23001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求也愈来愈明显,故而,对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高等数学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手段不断创新,对数学人才培养力度增强,逐步实现人才知识结构掌握能力、逻辑思维理解能力、高等数学分析能力、解题与知识迁移能力提升,从而实现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增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策略思考

引言

把数学建模、数学实验融入高职高等数学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但在高职当前“2+1”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教学内容含量多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简单融入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必然会加重教师的压力和学生的负担,使得这一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1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

高等数学知识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对于高职教育学生而言,一部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数学基础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高等数学学习与知识理解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数学学科知识点复杂多变,学生缺乏高等数学知识分析能力,这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对于高等数学知识教学技巧掌握程度欠缺,降低学生高数学习效率,不利于教师建立高效课堂。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教师忽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影响了学生后续知识学习的能力。

1.2课程实践性差

在高等数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依旧将本科院校的课程模式作为高等数学改革的蓝本,虽然使高等数学的体系更加严谨、理论更加高深,但却割裂了实际问题与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此外,授课内容与方式缺乏实用性和专业性,通常以“填鸭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难以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而高等数学课程缺乏实践性,会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难以充分、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无法切实地提高专业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影响产教融合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效率。

2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策略

2.1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实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须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知识学习积极程度,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高等数学知识。对于教师教学而言,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互动能力,采用多形式教学,并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以及数学能力培养提升,采用有效情境创设教学、问题创设提问教学、信息化多媒体网络教学,抓住琐碎时间进行微课、慕课教学,将高等数学中难点重点知识利用视频、画面、图像形式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增强知识理解程度,提高整体学习效率。

2.2提高课程实践性

首先,高等数学教师应以数学课程为媒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产教融合开展情况,形成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群。随后结合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在课程目标上,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抓手,注重数学能力与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结合。其次,在课程内容和架构调整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应通过讨论法、模拟法、案例法或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破解专业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课程的实践性。最后,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层面上,高职数学教师必须重构评价体系,突出数学能力、专业素养及数学方法应用能力在评价指标中的比重,弱化知识评价对学生评价的影响。这样,学生才能将学习重点,从知识获取、应试考试,聚焦到自身能力培养与专业技能磨炼中,切实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3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课程以“实际问题案例→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应用数学(案例求解)→数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设置。首先,教学内容项目化也就是案例驱动意在促使学生从“算数学”到“用数学”的逐步转变,因为数学先于专业课或者同步开设,故选择合适案例是首要任务。建议以学生专业、生活、学习、游戏等较为熟悉的领域创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形成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数学表述,引起认识冲突,指导(引导)他们重构已有数学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法并实施解决(创造解决情境),把解决的经验总结提升形成明确的表述(经验显化),然后再一般化、抽象化(数学化),形成数学定理或方法。其次,计算过程工具化让学生减少繁重计算的压力。对于数学计算,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引入matlab等数学软件辅助,减少数学公式的推演,以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技能培养为重点来优化教学过程。最后,教学组织信息化将教师“教”为中心的出发点转变成指导学生如何“学”,也就是教学的主过程变成学生的相互研讨和自主学习。

2.4教学中巧用反例有益于提高学生逆

向思维能力传统观念认为,农科类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农学类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公式和掌握微积分的基本运算。显然,这种观念已不能适应新农科建设的要求,当今社会需要一批创新型人才,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上也必须要有所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中巧用反例对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乃至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中鼓励让学生自己给一些问题举出反例可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举反例的方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逆向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