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3.激发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精神。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上我们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了课文的大意,背诵了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来背一背全文,看谁背得既快又准。
2.引导学生口头复述课文。
过渡:刚才的几位同学背诵得很流利。哪位同学能结合译文,将课文的第2自然段复述出来呢?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①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第二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③作者在第二句话中认为“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怎样的关系?
④你怎样看待“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
(2)学生分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推荐代表在班级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问题一: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件出示。)
明确: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故”承接上文,“而全在我少年”自然引出下文的内容。
问题二:第二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找出这句话的特点。
明确:特点一是结构相同,都是“少年……则国……”;特点二是字数上有规律,前三句都是六个字,中间三句都是八个字,最后两句都是十二个字。
②分析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是加强语气,突出强调。
③明确朗读要求。
明确:这是一组情感强烈的排比句,几个分句由轻到重,由短到长,一气呵成。朗读时要富有节奏感和旋律感,读出气势来。
问题三:作者在第二句话中认为“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作者用一个排比句说明了少年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中国少年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少年中国才能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这使得每一个中国少年理所当然地感到责任在肩。
问题四:你怎样看待“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
提示:这个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学生紧扣这一点各抒己见即可。
2.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遭遇变法失败的梁启超眼见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到践踏,目睹着广大百姓处于极端痛苦的境地中,他痛心疾首!但是他对祖国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坚信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中国少年一定能让祖国重新焕发神采,迎来光辉灿烂的前景。那么在他的眼中少年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1)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前七句话,找出其中提到的事物,照样子说一说各自的特点。
朗读语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示例:红日——东方初生,充满光明。
明确: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
巨龙——腾跃而起,气势逼人。
幼虎——啸声激荡,威震百兽。
雄鹰——展翅飞翔,飞沙走石。
奇花——含苞待放,生机勃勃。
宝剑——锋利无比,闪耀光芒。
思考:这些事物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共同点?
(2)理解象征手法,感悟少年中国的形象。
过渡:上面的事物大都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显示出强壮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力量,这些形象正和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的形象一样。请同学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来讴歌少年中国的。
①分析象征手法的具体运用。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象征();“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象征();“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象征();“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象征();“鹰隼试翼,风尘吸引”象征();“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象征();“干将发硎,有作其芒”象征()。
学生交流后明确: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少年中国的发展无可限量少年中国突然崛起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②体会象征手法的作用。
明确: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人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3)学生读第2自然段最后三句话,丰富少年中国的形象。
明确:“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描写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指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为下文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这几句话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形象。
3.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是一个生活幸福美好、前程似锦的东方巨人。想到这里,作者不由得说——(学生齐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感悟情感。
明确:情感主旋律——赞叹。
(2)体会作用。
明确:内容上——作者把“少年中国”与“天”、“中国少年”与“国”联系起来,热情地讴歌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美好未来,进一步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结构上——用感叹句总结全文。
4.学生朗读全文,梳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
明确:“少年中国”是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进步的中国,而“中国少年”应是有进取心、独立、自由、强大、智慧、敢于革新的少年。“少年中国”是作者的理想,而“中国少年”则是实现理想的希望。二者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
5.教师小结。
三、情感延伸,学有所获
过渡:作为一个中国少年,学习课文后,你是否感受到自己肩挑重担?是否对未来信心满满呢?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谈感受。
示例:少年智则国智。智,即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上进。遇到问题,要学会多思考,不能随心所欲,冲动行事。即使是去做一件很小的事情,完成之后,也要学会思考不足,并寻找改进的方法,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智”。
少年富则国富。富,并不是物质上的富裕,而是指思想和知识的储备达到了饱满的状态。我们的学习应该涉及方方面面,对科学、法律、文化等都应有一定的了解。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了强壮的体魄才能去拼搏和努力。同时,精神上也应强大,不能被小小的打击和挫折打败,只有这样,我们和国家才能在风雨中逐渐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