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姓名:
院系:专业:班级:学号:
摘要: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是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第一次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关键词:代表人物,条件,发展,意义
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
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他们学习的内容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暴露无遗。
面对这种情况,资产阶级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又是如何挽救民族危亡的?他们又将学习西方的什么?对,是思想。
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政治: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②列强侵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2)思想文化: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3)经济:一战期间,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根本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指导思想: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4)宣传阵地:《新青年》
(三)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陈独秀指出,民主就是人权。
此口号源于法国《人权宣言》,也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启蒙思想。
在中国也不怎么新鲜,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期间就在宣扬。
而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它有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民主的、平等的、博爱的思想观念。
它不是政府给人民哪些权利,而是人们应该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权利。
这便是“德先生”新之所在。
集中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之“新”,是新文化运动反封建更加彻底的集中体现。
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已经认识到只在技术上制度上学习西方,反封建是不够的。
必须在更加深刻、更加彻底的角度来学习西方,反对封建。
提倡民主,是为了给中国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扫除思想障碍,开通前进的道路。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科学”主要指与愚昧、落后、盲从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忠、孝、节。
五常为仁、义、礼、智、信)。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培养“不犯上作乱”的顺民的工具,旧道德束缚下的人们就无法从骨子里去反封建。
要反封建、反专制,就必然要反对旧道德对人们的愚弄,反对作为旧道德的精神支柱的孔子学说。
在此旗帜下,展开了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讨论。
(四)评价:
(1)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
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
(2)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3)新文化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是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而当时的文学革命,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同时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
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时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目中,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伦理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正确,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宇宙观,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从中可以推出作为理想社会—一共产主义的必然来临。
虽然,很多西方学者指出,共产主义的学说和中国知识分子中大同世界的理想很类似,但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接受共产主义的主要原因还是认为它是知识真理,而不是道德理想。
在早期共产党人看来,(实际上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伦理这一部分比起其哲学现(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观(共产主义学说和资本论)一直是相对薄弱的。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很多马克思主义流派,但它们大多不是伦理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
然而,在本世纪三十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本着抗日救国的目标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一)开始:
开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也证明了马列主义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而李大钊同志则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表现:李大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二)传播概况:
(1)《新青年》出版讨论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一批马克思主义先进社团出现:“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俄罗斯研究会” 等;
(3)一批先进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中国带来了光明,被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推动革命的思想武器。
在此影响下,早期共产党组织开始建立。
(三)扩大:
(1)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2)出版面向工人的进步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四)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主义的开展。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大大增强了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追准备了思想基础,1921年7月,成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又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一)传播:
新文化前期主要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文化思想,而到了后期,马克思主义被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传播,也就是说,从新文化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最先传播。
(二)奠基:
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三)发展: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赋予了他们以新的涵义,使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
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更多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
他们强调,必须铲除少数人的特权,改变“大多数的无产劳动者困苦不自由”这种“不合乎‘德谟克拉西’的状况”。
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了。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为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
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
化的斗争,那么,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的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结束语: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如同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率先在一片荒原上披荆斩棘地开出一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破了封建专制制度一统天下的沉闷气息,让思想冲破牢笼,民族精神获得极大振奋。
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写的诸多热情洋溢的文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他的遗文都将永在,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引自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3、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朱汉国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