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3.2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3)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①冬季——位置南移。
②夏季——位置北移。
要点一 要点二
-27-
特别提醒(1)判断气压带、风带的思路,以纬定带(结合0°、30°、 60°、90°纬度),以向定半球(根据风向结合纬度判断南北半球)。或 直接根据风向判断南北半球,如风带为西南风的仅北半球的盛行西 风带,西北风仅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
夏季风 强于冬 季风
-12-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123
一、热力环流原理
1.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
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
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要点一 要点二
-25-
②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 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 (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 ①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②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要点一 要点二
-30-
要点一 要点二
典例研析 (2016·浙江金温台高二第九次联考)据印度媒体2015年5月30日 报道,热浪持续席卷印度大部,在过去三周中,极端高温已经导致印 度超过2 200人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1-
要点一 要点二
(1)导致印度高温天气发生的气压带或风带最可能是 ( )
A.盛行西风带
(2)根据气压带在纬度上的(结合0°、30°、60°、90°纬度)偏移方 向判断南北移动,进而判断夏冬季节,特别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 但季节相反。
-28-
要点一 要点二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季风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季风环流成因
南信D.风板跨块过运赤动道的受结地果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形成。因此主要原因是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关闭
(1)D (2)C
解析 答案
-32-
(2015·10浙江选考,3)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
其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郊区化 ②绿地面积增大 ③能源消耗加大
④城市人口剧增
A.①②
B.③④
-4-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二、风的形成过程
1.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 力,该力垂直于等压线 ,指向低压 。
2.受力不同情况下的风向
类型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图示 (北半球)
受力 风向
F1(水平气压梯度 力 )和 F2(地转偏向 力 )二力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平行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F2(地转 偏向力 )和 F3(摩擦力 )三力共 同影响 与等压线斜交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与南部。
要点一 要点二
-29-
特别提醒(1)东亚季风最显著是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东部,面向最大 的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2)南亚的冬季风是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形成。(3)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东南信风带北移,越 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还 有澳大利亚北部夏季的西北季风,是由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坡上升,形成谷风
坡下滑,形成山风
要点一 要点二
-19-
②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 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 的工业。
-20-
要点一 要点二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带 带 南北半球同纬
度各有一个 带
B 为低纬信风 带
(2)六个风带 D 为中纬西风 带 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F 为极地东风 带
Hale Waihona Puke -8-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
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
-9-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而形成的。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
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关闭
(1)C (2)D
解析 答案
-16-
要点一 要点二
热力环流举例及判断 1.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分析 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的成 因。
要点一 要点二
-17-
-6-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①低纬环流 高低纬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影响 ⇒三圈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7-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A 为赤道低气压 带
C 为副热带高气压 (1)七个气压带
E 为副极地低气压 G 为极地高气压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解析 答案
-13-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123
二、气压带、风带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是( )
A.① B.②
关闭
第(C1.)③题,北D半.④球的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故选B项。第(2)题,根据图①中气
压带(2)的图纬①度中位的置气可压判带断为是副( 热带)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东南信风带
(2)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关闭
第(A1).海题,陆根热据力题意性知质为的5差月异份,结合图形信息,可知印度此时受西南季风的
影响B.,海而陆西轮南季廓风的是影南响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
用下C.右气偏压形带成、的风。带第的(2季)题节,南移亚动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的东
-5-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特别提醒(1)三种力的不同特点。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②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 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③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 高度越高,作用越弱,高空忽略不计。 (2)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则夹 角越小。 (3)风向与所在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 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风 向向左偏。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11-
季 风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 向
性 质
源地
风 向
性质
分布 地区
冬夏季 风比较
①海陆热 力性质差 异;②气压 带、风带 的季节移 动
西伯 利 亚、 蒙 古
东 北 风
凉 赤道 爽 附近 干 的印 燥 度洋
西 南 风
印度半 岛、中 温暖 南半岛 湿润 和我国 西南等 地区
C.②④
D.①③
关闭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根据题意“热岛效应”,说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城市 人口多,能源消耗大,各种形式的能量释放较多。城市郊区化可适度减少 中心城市的集中程度,缓解“热岛效应”;绿地面积增大可缓解“热岛效应”。关闭 B
解析 答案
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 吹向城市。
②影响与应用: 一般把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把卫星城 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1-
要点一 要点二
2.等压面(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气压。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 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 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 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 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若近地面 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课时2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一、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
地面冷热不均 )。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即
-3-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其过程可归纳为: 近地面,冷热 不均→空气的上升 或下降 →同一水平面上的 气压 差异→大气的水平 运动→热力环流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关闭
第(A1).甲题,图B中.乙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
了赤C.道丙,受D向.丁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
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
关闭
(1)AB.赤(道2)B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 答案
-14-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123
三、季风环流
3.读以下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
~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123
(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23-
要点一 要点二
典例研析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 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关闭
一般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由图可知,甲地高空气压低于38°N高空的气
压,则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38°N的气压,因此近地面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故B项正确。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
关闭
第(正1)确题,的此是时,风( 从湖)面吹向陆地,②为下沉气流;④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
降水A.。城第市(地2)题面,城硬市化地使面湖硬陆化风,热减岛弱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
面积B.缩围小湖,造湖陆陆风使减湖弱陆;风风从增湖强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关闭 (1)CD.湖(陆2)C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B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解析
关闭
答案
-24-
要点一 要点二
大气环流 1.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 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解读 分析思路如下。 (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 ①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 下图。
一二三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一二三
-10-
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季 风
成因
海陆热 力性质 差异
冬季风
源地
风 向
西伯
利西
亚、 北
蒙风
古
夏季风
性 质
源地
风 向
寒 冷 干 燥
副热 带太 平洋
东 南 风
分布 性质 地区
我国东 温暖 部、日 湿润 本和朝
鲜半岛
冬夏季 风比较
冬季风 强于夏 季风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 避暑的好地方。
要点一 要点二
-18-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
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 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
要点一 要点二
-22-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 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 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B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