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三角皮带轮工艺设计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皮带轮的铸造工艺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通过对所给材料QT450-10的性能分析,确定加工方法,为手工造型,然后根据零件图确定铸件图,铸造工艺图,及铸造方案,通过查铸造手册确定加工余量,收缩率,浇注系统等,考虑是否留冒口,尽量使铸件无夹渣、气孔等缺陷,得到铸件后进行机械加工,根据零件图上所需零件形状及粗糙度选择刀具及加工方法,确定基准,确定背吃刀量,最后得到成品。
关键词:三角皮带轮 QT450-10
第一章零件概述
1.1 零件基本信息
名称:三角皮带轮材料:QT450-10
外形尺寸:Φ290mm×90mm 生产批量:大批量
铸件三位图:
1.2 零件结构特征及作用
皮带轮依靠摩擦传动,也就是主动轮靠摩擦力带动皮带,再由皮带带动从动轮,而传动比则是靠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大小比,其原理跟齿轮传动是一样的而不
同于齿轮传动。
1.3 零件结构审查
查看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平行度和对称度是否符合零件要求
1.4 零件技术要求
1、铸造圆角R5
2、铸造斜度 1:10
3、所有倒角2×45°
4、本皮带轮为DZ10减速器
5、铸件重要的工作表面,在铸造是不允许有气孔、砂眼、渣孔等缺陷。
铸件应进行时效处理;铸件应进行清理,保证表面平整;零件加工完后所有棱边应去除毛刺。
1.5本次设计的纲领
本设计的对象是汽车上用的的三角皮带轮,材质为QT450-10,要求大批量生产,依据其生产批量大、零件的强度、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采用压力铸造。
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2.1 造型、造芯材料及方法
根据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的特点,选择手工造型。
2.2 浇注位置的确定
根据铸造工艺设计中关于浇注位置的确定原则(浇注位置应选在铸件最大截面处,应使合箱位置、浇注位置和位置相一政),所以确定浇注位置为铸件中间对称的最大截面--此截面为最大截面、左右对称、且便于充型和起模。
2.3 分型面的选择
本铸件采用两箱造型,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即分型面应选在铸件最大截面处;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
所以确定分型面为铸件的最大截面--以便于起模、下芯和检验;分模面与分型面一致。
2.4 砂芯设计
砂芯的功用是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件外形不能出砂的部位。
根据此零件的结构特征可以得到这个零件砂芯为圆柱型,根据加工余量可以做出砂芯。
2.5 铸造工艺设计参数
1、加工余量的确定
根据造型方法、材料类型进行查询。
查得加工余量等级为11~13,取加工余量等级为12。
根据零件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进行查询。
查得铸件尺寸公差数值为10。
根据零件尺寸公差、公差等级进行查询。
查得机械加工余量为5.5。
2、起模斜度的确定
根据所属的表面类型查得测量面高90,起模角度为0度36分(0.60°)。
3、铸造圆角的确定
根据铸造方法和材料,查得铸造圆角半径为5。
4、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根据铸件种类查得:阻碍收缩率为0.8~1.0,自由收缩率为0.9~1.1。
5、最小铸造孔的选择
此铸件的铸造方法和材料使得铸件铸造出来的孔的最小直径为30-50mm,而零件中的孔为Φ60mm和Φ42mm,所以铸件中所有的孔均可铸出。
其最小铸造孔
为Φ42mm。
第三章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的一般设计内容有: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
浇注系统截面积的大小对铸件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截面积太小,浇注时间长,可能产生浇不足、冷隔、砂眼等缺陷;截面积过大,浇注速度快,又可能引起冲砂,带入熔渣和气体,使铸件产生渣孔、气孔等缺陷。
为了使金属液以适宜的速度充填铸型,就必须合理确定浇注系统的面积。
3.1 浇注系统类型选择
根据零件的结构选择封闭式(底注入式)浇注系统较好,因为封闭式浇注系统有较好的阻渣能力,可防止金属液卷入气体,消耗金属少,清理方便。
3.2 浇注系统结构设计
3.3 内浇口位置及数量的确定
3.4 浇注系统尺寸计算
3.5 浇注系统各单元结构及尺寸
第四章冒口的设计
冒口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有模数法、比例法和补缩液量法。
这里比例法。
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加工面采用明顶冒口。
用比例法确定铸件的冒口:T为铸件的厚度或热节圆直径;这里设计冒口设
置处壁厚T=45mm左右。
冒口共设2个。
用比例法确定了冒口尺寸之后,需利用铸件工艺出品率校核冒口补缩能力。
工艺出品率={铸件质量 /(铸件质量+冒口质量+浇注系统质量)}×100% 查得明顶冒口如下图:
第五章冷铁的设计
5.1冷铁放置位置的确定
5.2冷铁尺寸的确定
1.外冷铁厚度
δ=(0.3-0.8)T,取δ=15mm
2.内冷铁尺寸
由经验法知,内冷铁直径Wd可依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Wd=KG
式中 G——铸件或被激冷的热节部位质量;
K——系数,即内冷铁占铸件(热节处)的质量分数。
由于铸件壁厚30mm,所形成的热节圆半径为15mm,从《材料成新工艺》(周
述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图4-58中,沿虚线所指示方向查出内冷铁直径应为11.5mm。
5.3设计冷铁时注意事项
1.外冷铁
(1)、外冷铁的位置和激冷能力的选择,不应破坏顺序凝固原则,不应堵塞补缩通道。
(2)、每块冷铁勿过大、过长。
(3)、尽量把外冷铁放在铸件底部和侧部。
(4)、外冷铁工作表面应平整光洁,去除油污和锈蚀,刷以涂料。
(5)、铸铁外冷铁多次使用后,易使铸件产生气孔,用于要求高的铸件应限制使用次数。
2.内冷铁
(1)、内冷铁材质不应含有过多的气体。
(2)、对于干砂型,内冷铁应于铸型烘干后再放入;对于湿砂型,放置内冷铁后应尽快浇注,以免冷铁表面氧化、凝聚水分而引起铸件气孔。
(3)、内冷铁表面应镀锌或锡,以防存放时生锈。
(4)、放置内冷铁的砂型要有明出气孔或明冒口。
第六章出气孔的设计
6.1出气孔的作用
1.排出砂型中型腔、砂芯以及由金属液析出的各种气体。
2.减小充型时型腔内气体压力,改善金属液充型能力。
3.便于观察金属充填型腔的状态及充满程度。
4.排出先行充填型腔的低温金属液和浮渣。
6.2出气孔设置原则
1.出气孔一般设置在铸件浇注位置的最高点,充型金属液最后到达的部位,砂芯发气和蓄气较多的部位,型腔内气体难以排出的“死角”处。
2.出气孔的设置位置应不破坏铸件的补缩条件,通常不宜设置在铸件的热节和厚壁处,以免因出气孔冷却快导致铸件在该处产生收缩缺陷。
如确实需要,可采用引出式出气孔。
3.出气孔应尽量不与型腔直通,可采用引出过道与型腔连通,以防止因掉砂等原因导致散砂落入型腔。
4.为防止金属液堵死砂芯出气孔,应采用密封条等填塞芯头。
5.直接出气孔不宜过小,必要时可在出气孔上部设置溢流杯,既可排出脏的金属液,又可防止在出气孔根部产生气孔。
6.出气孔根部的厚度,一般按所在处铸件厚度的0.4-0.7倍计算,凝固体收缩大的合金取偏小值,防止形成接触热节导致铸件产生缩孔。
7.一般认为,没有设置明冒口的铸件,出气孔根部总截面积最小应等于内浇道总截面积,以保证出气孔能顺畅地排出型腔中的气体。
图1 明出气孔与暗出气孔结构
1—明出气孔;2—暗出气孔
2.按铸件与出气孔是否直接相通分为直出气孔与引出式出气孔,见图2所示。
图6-2 直接出气孔与引出式出气孔结构
a)引出式出气孔;b)直接出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