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新情境历史材料题设计(原创试题)

1、阅读下列关于总理衙门的材料

材料1:凡系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为总汇之也,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夫铨叙之改,吏部主之,今则出洋大臣期满,专由该衙门请旨,海关道记名,专保该衙门章京,而吏部仅司注册而已。出纳之令,户部掌之,今则指拨海关税项,存储出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而户部仅司销核而已。互市以来,各国公使联翩驻京,租界约章之议,燕劳赏赐之繁,皆该衙门专之,而礼部主客之仪如虚设矣……,采购战舰军械,创设电报邮政,皆该衙门专之……,法律本掌于刑部,自各国以公相持,凡交涉词讼之曲直,悉凭律师以为断,甚或教案一出,教士多方袒护,畸轻畸重,皆问该衙门理论……,制造本隶于工部……

迄今开办铁路,工作益繁,该衙门已设有铁路矿务总局矣,而工部未遑兼顾也。是创总理衙门之事,固不独繁于六部,而实兼综科六部矣。——;转引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

材料2: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与英、美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殖民势力不仅侵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而且深入长江内地,面对这种新形势,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改变某些统治政策,对政权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咸丰帝下谕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廷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开端。

……在总理衙门设立以前,清廷对外交涉由礼部、理蕃院、鸿胪寺等机构办理。总理衙门成立后,清廷才开始有了专门外交机构,尽管它带有半殖民地色彩,但毕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近代意义上的外交行列。——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回答:

⑴据材料1,总理衙门的职权怎样?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⑵结合背景及以上材料所包含的有效信息,对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性质及影响进行

客观地评析。

2、阅读下面关于维新变法的材料

材料1:在光绪帝下令变法的第四天,慈禧太后就迫使他连发三道谕旨。首先,撤去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翁同和的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其次,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到皇太后处谢恩……。第三,任命慈禧太后的亲信荣禄置直隶总督(不久改为实授),统领北洋军权,掌握了京、津一带的兵权。——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

材料2: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得到它们的支持。当时英、美、日等国和俄国之间有矛盾,俄支持慈禧太后,而英、美、日等国想拉拢光绪帝和维新派以对抗俄国,并乘机加强对清廷的控制……七月二十九日(9、14),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到了北京,维新派对他此行寄予了厚望,准备聘其为变法顾问。然而,当伊藤博文发现变法败局已定时,就无意再支持光绪帝和维新派。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前编》材料3:废除八股取士,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撤并机构和裁汰冗员,将使大小官僚,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65面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3、阅读下列有关清末“新政”的材料

材料1:买办官僚盛宣怀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行新政,将来中外(指清朝朝廷和帝国主义列强——引者)必能益加修睦,悉泯前嫌”。盛宣怀为朝廷草拟致列强政府的信稿中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

——转引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2:《辛丑条约》的订立虽然使他逃避了从外国来的危机,但是国内的危机却显然是更加严重了。不但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下层社会的一些阶级、阶层,包括各地的士绅、中小地主、商人、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清朝政权的不信任感也空前地增长了,为了使这些阶级、阶层感到这个政权还是有希望的,慈禧太后也不得不重新弹起三年前光绪帝弹过

的调子。——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3: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的统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1912年,全国17个省登记成立的农垦公司有171家。江苏、安徽、浙江等8省在1912年共有农牧垦殖公司59家,资本总额286万元。……这些公司在引进近代农业机械、新品种种植和先进生产技术以及促进商业性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引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前编》材料4:在这些“新政”中,清政府最重视的是练兵筹饷以增加收入,巩固统治,其他方面多属表面文章。尽管这样,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变革,毕竟为长期停滞的社会机制带来了一些活力。

——冯克诚《中国通史》回答:

⑴据材料1和材料2分析清政府实行“新政”的原因?

⑵据以上材料的信息,对清末“新政”进行客观地评析?

4、阅读下面有关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

材料1:1927年12月13日,蒋介石在上海发表对于时局的谈话称:“各地有苏俄领事署做共产党的政治机关,又有苏联远东银行做共产党的金融机关,我以为在革命未成功以前,一定要对俄绝交,待至革命成功后,再来设法恢复帮交”。12月14日,国民党政府发表对苏绝交令……,随即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开始驱逐苏领事、封闭苏营商业机关。

材料2:1928年3月30日,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与美国政府代表在上海签订解决宁案的《中美协定》,协定将美军炮轰南京,阻碍国民革命的暴行说成是共产党人煽动而致,国民政府向美方“深表歉意”,答应惩办肇事者,并向美方赔偿损失。

材料3:国民政府初期对于英、日帝国主义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1927年5月17日国民政府特派江苏交涉员郭泰祺就英国士兵强奸华妇一案,向英国驻沪总领事提出严重抗议,并要求惩治凶手。对于日本不断增兵山东的侵略行径,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6月、1928年4月两次提出严重抗议。济南惨案发生后,5月13日南

京政府派员赴英、法、美等国的声援与帮助,同月,国民政府拒绝了日本企图干涉中国东三省内政的谍书。——以上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回答:

⑴据材料1和材料2,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怎样?

⑵据以上材料,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进行客观地评述。

5、阅读下面有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政权的材料

材料1:红色政权地区,系指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武装割据,与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政权相对立的革命根据地。这些地区革命政权的形式,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工农武装暴动,中经过渡性质的“革命委员会”,而后逐渐形成各级地方的工农民主政权。

材料2:苏维埃是红色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毛泽东曾把整个红色政权比喻为牢固的塔,而乡政权犹如塔脚。为了把乡政权变为“石头筑的塔脚”,从而坚固红色政权的整个“宝塔”,革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并从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为了广泛吸收群众参加政权管理,乡工农兵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

材料3:红色政权的机构和制度,其作用,不但在于对豪伸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实行专政,而且还在于它是工农大众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既有高度的民主,又有高度的集中。

材料4:红色政权在政权机构和制度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二十年代,当中共在政权建设上尚无直接经验的情况下,红色政权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这与中国国情和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阶段是不相适应的。在选举上……对剥削者和为剥削者服务的人没有区分,而一概剥夺了这些人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利于争取可以争取的力量。另外,红色政权实行“议行合一”制……集立法权与行政权于一身,而不注意解决如何发挥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作用,也容易导致专檀。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