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工茯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加工茯苓?
2010-6-17 中国食品科技网
茯苓的初加工也采用干制法,但具体操作与一般菇类有所不同。
主要步骤如下:
(1)发汗去掉茯苓所含水分,使其干燥缩身的过程称发汗。
发好汗的茯苓,菌核内部组织紧密,切口光细。
反之,组织疏松,切口粗糙。
发汗的方法是先刷掉茯苓表面的泥沙和杂物,放于干燥凉爽室内,地面铺稻草,然后将茯苓逐层堆放,一般堆3~4层,上面再用草席或麻袋盖严,让其自然发汗,蒸发掉多余水分。
每隔4~5天翻堆1次,经10~15天反复几次,待菌核表皮面上起皱纹,呈暗褐色即可结束,再置阴凉处晾至全干。
(2)切片切片的顺序是“先皱后整”,“先小后大”。
切片前先剥去茯苓皮,剥时尽量不带茯苓肉。
苓肉一般为白色,靠苓皮部位的受伤处呈褐色,切时先用刀将苓肉白色及褐色部分分开,然后分别将白色苓切成白苓片或白苓块。
切片或切块时,握刀要紧,刀片应向下同时用力向前推动,使片(块)表面均匀、光滑,并尽量避免块片缺角。
(3)干燥切成片或块后,随即摊在簸箕或晾席里晒,夜间收回让其阴凉回潮,第二天翻面再晒。
晒2~3天,其水分可蒸发掉70%,当表面出现微细裂纹后,收回放进屋内,将簸箕重叠压放,使苓片(块)再回潮,经1~2天后,裂口合拢,再稍压平复晒。
如果遇上阴天或雨天,可用炭火烘干,烘烤应用无烟火,烘时火力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50℃~55℃为好,并经常翻动,烘干后堆积起来,用草席或稻草盖严,使其回潮5~7天,再进行第二次烘烤。
复烤的菌核可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即成商品。
茯苓的种植和加工
段木下窖与接种
(1)松木段下窖的时间在春季3-4月份,下窖选择晴天,每窖下松木段15-20公斤。
(2)接种,目前有三种方法较普遍采用。
一是菌丝引种,将栽培菌种内长满菌丝的松木块取出,顺段木形成的“V”缝,一块接一块平铺在上面,再撒上木屑等料种,然后将一根段木削皮处向下压在松木块上,使其呈“品”字形。
接好种后,立即覆土,厚7-10厘米,使窖顶呈龟背形,以利排水。
二是老段木引种,将上一年下窖已结苓的老段木,在引种时取出。
选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且有小茯苓又有特殊香气的段木作种引。
接种后覆土7-10厘米即可。
三是鲜茯苓引种,选1-2代种苓,种苓皮色紫红,肉色白,浆气足,质结实,个重2-3公斤的鲜苓作种引。
将种苓切成小块或小片放于段木之间,覆土使窖顶成龟背形;每一窖需500克左右鲜苓。
松树根栽培法
用松树段木栽培茯苓要消耗大量木材。
砍伐后的松树根桩也是栽培茯苓的原料,应充分利用。
首先挖开根周围的土,露出松根,将侧根刮开皮槽,曝晒数天,晒干后即可接种。
于5-8月间在松根开槽处接放菌种,用树叶将其盖好,覆土压实即可。
接后每10天检查1次,发现病虫害和白蚁要及时防治。
9—12月茯苓膨大生长期要及时培土。
第二年4-6月可采收,此方法产量低但可节约大量材耗。
苓场田间管理
接种后要及时检查每一窖茯苓的生长情况,发现杂菌污染的要及时清理,重新接种,防止人畜进窖场践踏。
要及时除草排水,防止窖场被水淹,下大雨要及时将积水排掉。
发现窖顶干裂要及时浇水和培土。
病虫害要及时防治,主要有腐烂病,不好防治,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消毒,保持清洁;一旦发现窖内有腐烂病要及时清理,防止传染周围木段;另外,白蚁蛀食窖内的段木,一旦发现要彻底清除,否则造成减产。
采收加工
茯苓采收期的确定,发现窖顶土龟裂,说明地下茯苓正在生长,用土将裂缝填好,经过一段时间不再裂缝,说明地下茯苓已成熟即可挖窖采收;不同栽培方法茯苓采收期不同,应随熟随采。
采收后先将鲜茯苓除去砂土,置于铺好稻草上,大个的铺放2层,小个的铺放3层。
稻草与茯苓相间逐层铺放,最上层铺盖稻草,四周也用稻草封严,使其发汗。
第一个星期每天取出茯苓擦其表皮水珠,再堆置发汗;第二个星期每2-3天翻动一次。
当茯苓表皮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时,取出擦干净,表皮呈皱缩黑褐色,置凉爽干燥处阴干,即为成品“个苓”;用刀剥下的黑色外皮称“茯苓皮”。
将茯苓切成块片,皮下赤红色的部分称“赤茯苓”;菌核内部由色、细致、坚实的部分称“白茯苓”;白茯苓中心有一木心称“茯神木”。
不同规格的商品分别加工晒干。
每窖的产量约10公斤左右。
茯苓种植中怎样防治黑翅大白蚁
①选冬场时避开蚁源,清除腐烂树根;②冬地周围挖1道深50cm、宽40cm的封闭环形防
蚁沟,沟内撒石灰粉或以臭椿树理于窖旁;③引进白蚁天敌――蚀蚁菌;④在苓场四周设诱蚁坑,埋入松木或蔗渣,诱白蚁人坑,每月查1次,见蚁就杀死。
茯苓怎样采收
茯苓一般在接种后8~10个月内成熟,即可采收,成熟茯苓的特征是:外皮带黄褐色,届时可以控;长菌核的段木变疏松呈棕褐色,一捏就碎,表示养料已尽,应立即采收。
通常是小段木先成熟,大段木后成熟。
宜成熟一批收获一批,不宜拖延。
怎么样种植茯苓
茯苓系常用大宗中药材,可食用亦可入药。
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品年销售量达1000万公斤。
其栽培方法如下:
一、选地整地
茯苓种植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东、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为宜。
土壤以黄砂土为好,粘土、砂砾土不宜种植,且不宜连作。
选好地后,深翻时要除净杂物,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
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块,彻底除净杂物。
二、备料
茯苓菌生长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因此,栽培茯苓要以松树为材料。
在生产上主要分为干段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
1.干段木备料法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其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然后用铲刀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俗称“留筋”)。
经10~15天,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
段木垛上盖草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
2.树蔸备料法在秋、冬季砍伐松木时,选择直径12cm以上的树桩,将其周围1?5m范围内的杂草、表土铲除干净,灌木砍掉,深挖0.8m左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
然后在树桩上铲去4面树皮,留下4条两指宽的引线。
露出地面的树根最多留4~6条,将其余的根截断。
对树根也要铲皮3面,左右侧各留1条手指粗的引线,留根长度1~1.5m。
上述各项工作,宜在上年冬季进行。
三、接种
1.接种季节
茯苓接种分春、秋两季。
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
桂南、桂东南、桂西地区气温回升较早,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
秋季各地气温相差不大,茯苓可在立秋前后接种。
2?接种方法
茯苓栽培是以菌种或鲜茯苓个(菌核)作为“种子”进行繁殖。
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塑料)消毒,加适量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
鲜茯苓个繁殖则是选用皮薄、嫩红褐色的鲜茯苓个,用竹刀切成带皮、重为0.1~0.15kg的片块作为接种用的繁殖材料。
接种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窖,窖深20cm,宽40~50cm,长度依段长而定。
稍平整窖底,撒上杀白蚁药并与土拌匀,将段木顺坡向摆入窖内。
先放入两段。
用菌种接种时,先在两段木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宽=150cm×10cm的新口,用镊子将瓶内长有菌丝的松木段片取出,平摆在段木间新口处,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再放一条段木(两段木重20kg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木),覆土10~15cm。
用鲜茯苓块接种则在段木的上端锯几处,将鲜茯苓块
贴上,轻轻摩擦后用手压紧,用土覆盖。
树蔸接种则是在树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和鲜茯苓块分别接种在树蔸的新口处,盖上松木片和松叶,盖土15~17cm,窖面要堆成龟背形。
四、田间管理
1.查窖补缺接种后7~10天,便可长出白色的茯苓菌丝,这时应检查各窖内的菌情,以便及时补缺。
1清晨露水未干时在种植地内察看,若窖内段木已长有茯苓菌丝,则窖上土干燥无露水;若窖上有露水,则说明段木未长有茯苓菌丝。
2从窖旁把土挖开,发现段木下段已有白色菌丝生长,闻之有茯苓气味,可确定为茯苓菌丝。
如发现死菌和不上菌的茯苓窖,应隔7~10天再检查1次。
如第2次检查仍不见茯苓菌丝,才可开窖从其它已上菌的段木中取出1段调到未上菌的窖内。
或将未上菌的段木全部挖出,晒干水分,将剥口重新削过,另接上菌种。
3要注意的是,茯苓菌种上菌1个月左右,在木面是见不到菌丝的。
此时,大部分菌丝已入木生长。
茯苓接种后1个月,不见基面菌丝,就误认为不上菌而把段木撬开,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接种7~10天后,如果发现白蚁,应立即用杀白蚁药喷洒在白蚁身上或蚁路上,进行防治。
3.茯苓形成菌核(结苓)后,如发现茯苓露出地面应及时培土,雨季要注意排水。
五、采收加工
茯苓一般在接种后8~10个月成熟。
将采收的茯苓堆放在室内避风处,用稻草盖严“发汗”5~6天,然后摊开晾1~2天。
待水分蒸发后,重新堆起,再用稻草盖严放5~6天后,去皮(或先剥净鲜茯苓外皮),放入蒸笼内隔水蒸熟至透心,或用水煮熟至透心(煮时要换水3~4次,其标志是当水转黑时便换水)。
取出用利刀将其切成长×宽×厚=4cm×4cm×0.5cm的方块。
然后将白块、赤块分别摆放在竹席或竹筛里,上覆1张白纸,置阳光下晒至全干,要注意常翻动。
如遇阴雨天可用炭火烘干,但不可用明火烘烤,避免烟熏使茯苓片变黄,影响产品质量。
茯苓(tuckahoe)
多孔菌科卧孔菌属茯苓种,学名Poriacocos(Schw.)Wolf,一年生或多年生真菌。
古名茯灵、茯兔。
别名松薯、松苓、松柏芋等。
以菌核入药。
中国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主产云南、湖北、安徽、河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自治区)。
菌核为其菌丝组成的休眠体,呈球形、扁球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粗瘤状皱缩,淡灰棕色或棕褐色。
鲜时质软,干后变硬。
菌核体内靠皮部分淡棕色,内部白色,粉粒状。
子实体平伏地产生在菌核表面,形如蜂窝,厚0.3-1cm。
初为白色,后变淡棕色,孢子6-11×3.5μ,长椭圆形或近圆柱菜,有一歪尖。
野生茯苓多生长于排水良好、干燥向阳的山地,坡度约15-35度,土层在50cm以上的微酸性砂壤中松树根附近。
菌丝生长适温为22-28℃,能耐0-4℃短期低温,栽培一般采用松树为段木。
于秋末冬初选胸径12cm以上松树,砍倒后顺木将树皮相间纵削,露出木质部,宽
约3cm,待断口停滞溢脂时锯成长60cm左右的段木(茯苓简),堆码,日晒干燥,按野生茯苓生态条件选择苓场,挖窖,窖的大小视段木的长短和数量而定,苓场四周挖排水沟。
菌种即菌丝引,也叫引子,有肉引和木引之分。
肉引即鲜茯苓切片,木引即带茯苓菌丝的木段,还可用树根,或2-3年后即将砍伐的活树接引栽培。
虫害主要有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
一般栽种一年后收获。
收挖期以外皮黄褐色时为好。
晴天挖出,置不通风处分层排放,隔两天翻动一次,使其“发汗”。
待体干皮皱,即可切削加工成茯苓皮、茯苓、茯苓块,放干燥通风处以防虫防霉。
菌核主要含茯苓酸(pachymicacid)、β-茯苓聚糖(β-pachyman)、麦角甾醇(Ergosterol)、胆碱(Choline)、组氨酸(Histidine)、腺嘌呤(Adenine)、卵磷脂(Lecithin)、蛋白质、脂肪等。
茯苓聚糖经人工转变制备其衍生物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
味甘,性平。
益脾胃,宁心神,利水渗湿。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停饮,泄泻淋浊,心悸失眠等症。
怎样加工茯苓
茯苓的初加工也采用干制法,但具体操作与一般菇类有所不同。
主要步骤如下:
(1)发汗去掉茯苓所含水分,使其干燥缩身的过程称发汗。
发好汗的茯苓,菌核内部组织紧密,切口光细。
反之,组织疏松,切口粗糙。
发汗的方法是先刷掉茯苓表面的泥沙和杂物,放于干燥凉爽室内,地面铺稻草,然后将茯苓逐层堆放,一般堆3~4层,上面再用草席或麻袋盖严,让其自然发汗,蒸发掉多余水分。
每隔4~5天翻堆1次,经10~15天反复几次,待菌核表皮面上起皱纹,呈暗褐色即可结束,再置阴凉处晾至全干。
(2)切片切片的顺序是“先皱后整”,“先小后大”。
切片前先剥去茯苓皮,剥时尽量不带茯苓肉。
苓肉一般为白色,靠苓皮部位的受伤处呈褐色,切时先用刀将苓肉白色及褐色部分分开,然后分别将白色苓切成白苓片或白苓块。
切片或切块时,握刀要紧,刀片应向下同时用力向前推动,使片(块)表面均匀、光滑,并尽量避免块片缺角。
(3)干燥切成片或块后,随即摊在簸箕或晾席里晒,夜间收回让其阴凉回潮,第二天翻面再晒。
晒2~3天,其水分可蒸发掉70%,当表面出现微细裂纹后,收回放进屋内,将簸箕重叠压放,使苓片(块)再回潮,经1~2天后,裂口合拢,再稍压平复晒。
如果遇上阴天或雨天,可用炭火烘干,烘烤应用无烟火,烘时火力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50℃~55℃为好,并经常翻动,烘干后堆积起来,用草席或稻草盖严,使其回潮5~7天,再进行第二次烘烤。
复烤的菌核可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即成商品。
栽培茯苓的八大环节
1.适时砍树,削皮留“筋”。
根据经验,砍树要在秋末冬初砍伐为最好。
这时树木休眠,养
分集中在树干内,经过冰冻日晒,干燥得快,干得过心,符合茯苓腐生特性要求。
料干
是此菌吃料增产的首要关键,最好在春节前完成备料工作。
砍树要“四砍四留”,砍弯留直,砍密留稀,砍远留近,砍大留小。
松树主干胸高直径超过20厘米的,浆液充足,种茯苓产量高。
但树蔸和不成材的弯曲树也能生产茯苓。
削皮留“筋”是削去厚皮,留3分左右的内皮。
树杆较粗的,削6方,留6条“筋”,较细的削4方,留4条“筋”。
留“筋”的作用是便于菌丝上料,削皮是按树干平行的方向,每方削出一斧宽的树皮。
削皮使树干容易干燥,留“筋”是保留形成层附近的含氮及糖分的营养物质。
2.及时锯筒上码。
从冬至到惊蛰,树干已有7成干。
此时,可把分散的树料收拢,锯成
短筒,码成“井”字形,堆高1.5米左右。
堆脚宜垫起,以利透风。
堆顶宜用枝叶覆盖,以防雨水淋湿。
这样,则料筒容易干透,料筒的长短,要按树干粗细而定,粗的短,细的长,一般为0.8-1.1米长左右。
此外,海拔高温度较低的地方,料筒可以短一些。
3.选好场,早挖场,深挖场。
选场要选排水好的地方,选南面的向阳坡,背风向阳。
丘
陵地区,可选稍微阴凉的地方。
要选老林场,但是老的茯苓场不能连续做窖,老窖容易“烂窖”,要年年换场。
要选缓阳坡,坡度大致10-30度。
土质要选麻骨土(即粗砂砾占7分壤土占3分)。
挖场要早,冬前挖场,经过一个冬天的坑晒和霜冻风化,以后通风排水好,病虫害少。
挖场要求挖得深,要深挖50厘米以上。
场内的石头、草根要拣净。
但是树根要留在场内,以便长“神茯苓”(即围绕须根结的茯苓)。
挖后要开厢、开沟,便于保墒和排水;厢宽约2-2.3米,长度则依地形而定。
开厢要和开梯田那样,与山的坡度垂直,减少水土流失。
4.打好接引。
即做好茯苓菌种的扩制工作。
根据大别山区茯苓生产的经验,采用茯苓的
菌核作种,叫做“肉引”。
最好是选用当年所生产的新鲜茯苓做种。
选种时,要根据三要四不要的原则:要选皮薄、粉足、粒白的,要浆水充足的,要大小适中的茯苓为肉引;
不要选太大的,太大的掰开后,中间的部分就没有外面一层菌核皮壳保护,遇雨水淋湿容易烂掉;不要太小的,太小的浆水不足,生活力不强,不宜做种;不要板硬无浆水的;
更不要黄化将烂的。
总之,要选用高产窖,而且质量好,能够制成“刨片”(一种片状高档茯苓商品)的茯苓作种。
“肉引”用了几代以后,就会逐渐退化,结茯苓少,而且颜色发黑,容易“瘟窖”。
所以,用“肉引”栽培茯苓,最多只能用一、二、三代的茯苓,第一代的获苓做“种引”,以后逐渐退化。
到了第四、五代以后,就不能用作种苓,那就必须用一次“木引”做“种引”,通过这样的方法,衰老的“肉引”就可得到复壮,恢复其种性。
这种种性复壮的技术,叫做“打接引”。
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接引”用的树料,要选用无节疤、松泡的松树干,中等粗细的最好。
树蔸、树梢或节疤多的所谓“亮角树”不要用作打接引。
②要选择最好的厢场,生产“接引”。
③要在最适宜的季节,一般是“立夏”到“小满”打接引。
这时的温度最适宜,过早天气冷,料筒埋在池里时间太长,就会腐烂;太迟,又来不及长好菌丝,赶不上做种的季节,影响秋场的适时下窖,这样就会影响第二年的产量。
④下引(肉引)的量要比一般窖的种引量稍微多一点,每窖0.5-0.6千克,不超过0.7千克(常规用种量的3倍)。
这样,上引化木(即分解木料)才会快。
⑤每窖下料筒3-5筒,最好只排一层。
⑥盖土不宜深,只能在3厘米左右。
⑦下窖后,要特别加强管理。
一般经过70-80天,菌丝长好了,即可取出做“种引”。
这个种引,叫做“木引”。
接引长得好
不好,可用下面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料筒长满了菌丝,带淡黄色,而且结有小苓;料筒的上、下、里、外都成熟得均匀,带有香味和白绒,作种最好。
纯黄色就太老了,全白色又太嫩了。
所以要掌握好“火候”。
5.选好、用好当年接种用的“肉引”。
“肉引”最好是选用前茬的鲜茯苓,现挖、现选、现破、现窖。
如果用经过贮存的茯苓做种引,必须注意不要选用在“发汗”时长了白霉的。
根据英山县的经验,每100窖用引苓17.5千克。
(鲜茯苓含水分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让它呼吸,放出水分,叫做“发汗”。
)
6.适时下窖。
下窖的季节是小暑至大暑,最迟不能超过处暑。
这样,就可在一个对年“起场”(挖收茯苓)。
伏天起场的好处是避开了梅雨季节,茯苓的含水量少,质量好,不容易烂,便于保管加工。
下窖时要注意下列几点:①挖窖要与厢面垂直,窖向与上坡一致,每窖挖成一个“撮箕”形,撮箕口朝上坡,上浅下深。
②抢晴突击下窖。
下窖时,料简要干燥,土壤润湿,天气要晴朗。
雨天下窖,容易瘟窖。
③摆进料筒的时候,要大头朝上,小头朝下坡。
料筒要与窖底贴实,这样才能落润不漏风。
④下引量(即接种量),4-5筒小树为一窖的,每窖的下种引量150克;2-3筒一窖的,250-300克;独窖的粗料筒,下引380-500克。
总之,估计50千克干料,下引量约1千克为最合适。
下引过多,容易引起不正常的早熟,反而造成减产。
一般每窖用料筒
7.5-11.5千克,每7.5千克料筒,最多的可以结茯苓5千克。
⑤下引的方式方法有三种:“斗引”、“贴引”和“垫引”。
把“引”贴放在料筒上端的锯口上的叫做“斗引”;把“引”直接贴在料筒上侧的叫做“贴引”;把“引”垫在料筒下侧(即底部)的叫做“垫引”。
不管何种方式。
它的要点是将肉引的白口(即菌核的内部剖面)必须和料筒的断面或削口(木质部和“筋”)贴紧,肉引的外皮要朝上朝外。
这样,一方面菌线容易长上料筒,同时,又可避免肉引被雨水打湿,引起腐烂。
⑥盖土、清厢、清沟。
原则上要深挖浅窖,深埋浅盖。
用土粒把肉引塞紧,以免脱落,吸收潮气,保住湿气。
一般覆土3厘米左右,把厢面的土抹平,并及时把厢沟清好,以利排水。
7.加强窖厢管理。
下窖以后15天左右要检查一次种引上料情况。
如果发现菌丝没有串上料筒,就应及时补“引”。
重阳节时(约为10月上旬)再检查一次菌丝的发展情况。
每次雨前雨后,都要及时清沟、排渣。
同时要经常检视盖土情况。
到了小麦扬花季节,正是茯苓发育膨大时期,要随时进行掩裂(用土掩盖土面裂缝),以免露风,一则保墒,二则防止菌核上产生子实体,消耗养分,防止日晒雨淋,防鼠害虫蛀。
在小暑前后,检查茯苓成熟程度,以便及时起窖。
8.适时收获。
在下窖后约一年时间,茯苓就已完全成熟。
起窖的时间,首先是要伏天,趁天热天晴收获。
其次,根据厢面普遍有茯苓隆起所造成的裂缝,而且掩土后不再开裂,表示已经长足了。
第三,挖起的茯苓带黄褐色为适时,如果乌黑色,则为过熟的现象,应赶快起场。
如果茯苓的颜色还带有黄白色,则表明还未完全成熟,应该稍微推迟起窖起场的时间。
茯苓的种植和加工
据老苓农经验,“要想茯苓发,备料十冬腊,正月只能扫尾巴”,因此,目前正是准备种茯苓的时节。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以菌核供药用,是―味常用中药,茯苓主产于安徽、福建、
湖北、湖南等省,喜温暖、干燥、通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
要求坡度在10-30度左右,土壤为砂质壤土,肥沃,湿润的环境。
野生茯苓通常在海拔500米以上,生长在地下20厘米左右的腐朽的松树根或松树段上。
茯苓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和菌核形成阶段。
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松木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繁殖大量的营养菌丝,当菌丝越积越多时就成菌核,到形成菌核阶段时栽培上称为结苓阶段。
人工培育茯苓目前常用有栽培方法为窖栽法,首先应培养纯茯苓菌种,然后再选地挖窖。
一、茯苓纯菌种的培养
(1)母种的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多采用马铃薯一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蔗糖50克,琼脂20克,尿素3克,水1000毫升;按常规方法配制,调节PH值到6-7,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
纯菌种的分离与接种:选择新鲜、皮薄、肉白、质紧、有香味的成熟茯苓菌核作菌种,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移入接种箱内;月75%的酒精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洗数次,用滤纸吸干,用小刀切开,挑起中央白色茯苓肉一小块,放到培养基斜面上,然后放入25-30度的恒温箱或培养箱中培养5-7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纯种。
(2)原种的培养
母纯种培养成功后,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还要扩大繁殖培养原种。
原种的培养基配方:小松木块55%,松木屑20%,米糠或麦麸20%,蔗糖4%,石膏粉1%;加适量水,调节PH值为5-6。
配制方法:先将木屑、米糠、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人松木块煮沸30分钟,待松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本屑、米糖、石膏粉等倒入液中,拌匀;然后加入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
然后分装于500毫升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即可接种。
接种方法: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选出黄豆粒大小的母菌种放入广口瓶原种中央,即为原种。
(3)栽培种的培养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为木块66%,松木屑10%,麦麸或细糠21%,葡萄糖2%,石膏粉1%,尿素0.4%,过磷酸钙1%,加水适量,调PH值5-6。
配制方法同上。
将原种中的菌丝接到装有栽培料的广口瓶中,约30天左右菌丝长满全瓶。
1瓶斜面纯种可按5-8瓶原种,1瓶原种可按60瓶栽培种,1瓶栽培种可接2-3窖茯苓。
选窖与备松木料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向阳坡地及未种过任何作物的生荒地、林地,冬季将窖挖好,窖长80厘米,宽45厘米,深30厘米,窖与窖的间距为30厘米,开好排水沟。
以松木为栽培料,在农历12月份砍下松树,去树杈,削去形成层的外皮,露出木质部,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