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第2课时
1.理解数列递推公式的含义,会用递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了解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以及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
教学重点:数列递推公式及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递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用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求通项公式.
PPT课件.
【新课导入】
问题1:阅读课本第5~7页,回答下列问题:
(1)本节将要探究哪类问题?
(2)本节探究的起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在本节课中回答相应问题.
预设的答案:(1)本节将要探究数列的递推公式及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2)起点是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目标是理解数列递推公式的含义,会用递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会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求数列通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读本,让学生明晰本阶段的学习目标,初步搭建学习内容的框架.问题2: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n2+2n,那么120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完善.
预设的答案:令n2+2n=120,解这个关于n的方程,得
n=-12(舍去),或n=10
所以,120是数列{a n}的项,是第10项.
设计意图:本例是要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某个数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引导学生对
这个问题进行转化——“判断120是不是数列{a n }中的项,就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n 2
+2n =120”.这实质上转化成了一个求方程的整数解的问题.同时,通过本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问题3:图中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称为谢宾斯基三角形,在图中4个大三角形中,着色的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4项,写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探究,派代表回答.教师完善.
预设的答案:在图中(1)(2)(3)(4)中,着色三角形个数依次为 1,3,9,27, 即所求数列的前4项都是3的指数幂,指数为序号减1,
因此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 =3n -1.
教师总结:观察图中的4个图形,可以发现1=1a ,且每个图形中的着色三角形都在下一个图形中分裂为3个着色小三角形和1个无色小三角形,于是从第2个图形开始,每个图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都是前一个图形中着色三角形个数的三倍,这样,该问题中的数列的前4项满足1213243=1,3,3,3a a a a a a a ===,
由此猜测,这个数列满足公式1113 2.
n n n a a n -=⎧=⎨≥⎩,,, 设计意图:该问题是以一个典型的分形现象——谢尔宾斯基三角形为素材,让学生用数列刻画这个三角形序列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并写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这个情境反映了数列在刻画事物变化规律方面的应用.同时,借助该问题引出递推数列的定义.通过具体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数列中的递推公式.发展学生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方法总结: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数出三角形序列中每个图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并按顺序排成一列,即得到一个数列,然后通过观察各项的取值规律就得到了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4:数列满足公式1
113 2.n n n a a n -=⎧=⎨≥⎩,,,这个式子叫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猜想,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知识点1 数列的递推公式
像13(2)n n a a n -=≥这样,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知道了首项和递推公式就能求出数列的每一项了.
方法总结:由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项的方法:(1)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要弄清楚公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依次代入计算即可.另外,解答这类问题时还需注意:若已知首项,通常将所给公式整理成用前面的项表示后面的项的形式;若已知末项,通常将所给公式整理成用后面的项表示前面的项的形式.
(2)当不能明显看出数列的项的取值规律时,可以尝试通过运算来寻找规律.如依次取出数列的某一项,减去或除以它的前一项,再对差或商加以观察.这时发现的往往是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通过运算发现规律的思想,在数列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3)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重要方法,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一样都是关于项数n 的恒等式,用符合要求的正整数依次去替换n ,就可以求出数列的各项.
(4)递推公式通过赋值逐项求出数列的项,直至求出数列的任何一项和所需的项.
注意点:与所有的数列不一定都有通项公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
【练一练】在数列{}中,若,,则=______.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
预设的答案:因为,,所以,所以.
设计意图:尽管递推公式不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却是数列的重要表示方式.在数值计算中,迭代法使用的一些关系式就是递推公式.当不能用通项公式整体刻画一个数列时,如果能写出递推公式表示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利用计算工具,方便地利用首项和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每一项.在本次教科书的修订中,适当加强了数列问题中对运算、代数变换的运用.
总结: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区别:通项公式直接反映了a n 与n 之间的关系,即已知n 的值,就可代入通项公式求得该项的值a n ;递推关系则是间接反映数列的式子,它是数列任意两个(或多个)相邻项之间的推导关系,要求a n ,需将与之联系的各项依次求出.
知识点2 数列的通项与前n 项和
n a 11a =132n n a a +=+3a 11a =132n n a a +=+21325a a =+=323217a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