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彩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彩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的临
床价值评价
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引起的症候群,大多数由肝硬化所引起,少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当门静脉血无法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则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大量门静脉血直接经交通支进入体循环,出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尤其是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静脉扩张,一旦破裂则危及生命。

早期诊断有助于提升预后效果,过去临床上常利用胃镜进行检查,但大部分患者对胃镜的耐受性较差,近年来,随着医学技的不断进步,多普勒超声技术不断广泛应用,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本研究旨在评价腹部彩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科室收治的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最终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孕妇或哺乳期患
者。

观察组男患15例,女患5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8.3±1.4)岁,体质指数为18-24kg/m2,平均体质指数为(20.16±2.04)kg/m2;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8.0±1.2)岁,体质指数为19-25kg/m2,平均体质指数为(20.18±2.09)kg/m2。

两组参与研究者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比对。

1.2 检查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者接受腹部彩超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保持平卧位或侧卧位,检查前彻底清除肠道内干扰气体,利用凸阵腹部探头,将探头频率调节为2~5MHz,开展胆管、脾脏、肝脏等器官检查,测量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门静脉主干内径;②脾静脉主干内经;③门静脉血流量;④门静脉血流速度。

1.4 数据统计分析
对以上观察指标行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选择spss22.0,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均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小于0.05作为检验标准。

2 实验结果
2.1 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经对比
观察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经分别为
(1.27±0.24)cm、(1.59±0.33)cm,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 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038.99±115.35)ml/min、(15.66±2.18)cm/s,比对照组低,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肝病,常因门静脉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不断升高,引发门静脉高压,健康人门静脉压基本维持在13~24 cmH2O,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静脉压维持在30~50 cmH2O。

由于门静脉位于脾静脉与肠系膜上下静脉交汇处,当门静脉压升高,可能引起脾静脉充血扩张,加上门静脉压持续升高引发脾肿大、食道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不良反应,继而引发肝性脑病,加大死亡风险。

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及早诊断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将电子技术、定位及多普勒原理结合,可有效检测心内分流,该检查方法具备多种优势,其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清楚定位门静脉,有效反映脾脏、肝脏实质情况,量化门、脾静脉线径及血流速度、血流量等,检查过程无创伤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比对照组低,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

由此可见,腹部彩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
压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