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群落演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定居
❖ 繁殖体迁移到新的地点后,进入定居过程。
❖ 定居包括发芽、生长、繁殖三个环节。
❖ 各环节能否顺利通过,决定于种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征和定居地的生境。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定居能否成功
❖ 首先决定于种子的发芽力(率)与发芽的条件 即发芽力保存期的长短,发芽率的高低,繁 殖体所处生境中的水、温、空气诸因子的适 宜与否和稳定程度
❖ 林木分化反映出竞争能力的强弱,而剧烈的 生存竞争,必然加速分化的进程。
❖ 竞争的结果,使森林群落随年龄的增加单位 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即谓森林群落 “自然稀疏”。
森林群落竞争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反应
❖ 通过定居过程,群落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 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不断进行,原来的生 境条件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反 应”。
发育盛期
❖ 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定型,相对的比较一致,这些 种类在同一类型的其他群落中,分布也是均匀和具 有其一致性,从而有别于不同类型的其他群落。
❖ 其次,这一时期中群落的结构已经定型,主要表现 在层次上有了良好的分化,每一层都有一定的植物 种类,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结构特点。群落的生活型 组成及季相变化,以及群落内生境都具有较典型的 特点。
以及竞争中处于弱势等因素的有力补偿。 。
单元顶极论提出以来,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等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不少学者的支持。
它是指一个区域的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荒漠等)的发展过程,与植物区系的进化有关。
狭义森林演替:乔木层发生优势种变化
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 6.3 演替顶极学说 ❖ 6.4 森林演替实例 ❖ 6.5 森林动态模型 ❖ 6.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6.7 天然林保护工程 ❖ 6.8 退耕还林工程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森林群落发生的进程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狭义森林演替:乔木层发生优势种变化
(树种演替)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研究演替的目的————在于预见和控制
❖ 研究森林演替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还具有 很强的实践意义。人们对森林的合理利用、改 造和经营,都必须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掌握 才能实现。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 在这个演替系列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 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能在这种严酷生境 生长的植物种类甚少,它们矮小的植株影 响和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只能随着土壤 的发育而发育。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裸岩阶段
①沉水植物 群落阶段
②漂浮植物 群落阶段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③苇塘阶段
④苔草草 甸阶段
⑤疏林阶段 ⑥中生森林阶段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3)中生演替
❖ 从原生裸地到形成森林的演替系列说明如下 ❖ 裸地--草丛--灌丛--马尾松--常绿阔叶林 ❖ ① 裸露矿质土阶段 ❖ ② 草本植物阶段 ❖ ③ 木本植物阶段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按初始生境水分条件划分
❖ (1) 旱生演替
❖ 开始于裸露岩石、沙地等干旱基质上的原生演替称 旱生演替。以岩石风化开始,最后形成森林为例, 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包括:⑴地衣植物群落阶段

⑵苔鲜植物群落阶段

⑶草本植物群落阶段

⑷木本植物群落阶段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3演替顶极学说
的能力。繁殖体的巨大数量,不仅能弥 通常采用两种技术即可获得满意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改造介质,使之变得更适合植物的生长;
各环节能否顺利通过,决定于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定居地的生境。
它是指一个区域的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荒漠等)的发展过程,与植物区系的进化有关。
补构造上迁移能力的不足,而且是对传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 森林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种森林被另一 种森林所替代的过程 。
❖ 裸地--草丛--灌丛--阳性树种森林--耐阴树种森林 ❖ 裸地--草丛--灌丛--马尾松--常绿阔叶林 广义森林演替:群落任一层次发生优势种变化
❖ 这种变化是由初期侵入的种类引起的,这种 变化了的生境往往不适于初期种类本身的生 存而导致另外一些较适应种类的侵入,这就 是另一个新群落形成的开始。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在自然界中,上述过程经常交织在一起,不 易截然分开。
❖ 一般来说,迁移和定居是顺序进行的,而竞 争与反应则基本与定居同时发生,只不过初 期在程度上不是那样激烈或明显。
的生态恢复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茎、匍匐茎向新地段伸延的,距离都比 这种变化是由初期侵入的种类引起的,这种变化了的生境往往不适于初期种类本身的生存而导致另外一些较适应种类的侵入,这就是
另一个新群落形成的开始。
较近。 7天然林保护工程
6.
繁殖体的数量,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迁移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 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森林群落发育时期
❖ 从一个群落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代替,每一 个森林群落都有一个发育过程。
❖ 一般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即群 落发育的初期、盛期和末期。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发育初期
❖ 群落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一个主要标志。由于建群 种在群落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其他植物种类的生 长和个体数量上的变化。
❖ 各环节能否顺利通过,决定于种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征和定居地的生境。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竞争
❖ 在一定的地段内,随着个体的增长、繁殖, 或不同种的同时进入,必然导致营养空间和 水、养分等的竞争,结果是“最适者生”。
❖ 竞争者的能力决定于个体或种的适应性和生 长速度。
❖ 如果群落的建群种是比较耐荫的种类,则在发育盛 期还可以见到它们在群落中有良好的更新状况。
❖ 促进旺盛生长,进行抚育采伐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发育末期
❖ 在一个群落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群落不断对内部环 境进行改造。最初,这种改造作用对该群落的发育 起着有利的影响。但当这一改造作用加强时,则被 群落改变了的环境条件往往对它本身发生不利的影 响,表现在原来的建群种生长势逐渐减弱,缺乏更 新能力。
❖ 其次是幼苗的生长状况
❖ 发芽时着生部位的水肥供给条件、温度的高 低及变化、动物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幼苗的 命运。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繁殖是定居的最后一个环节。
❖ 定居地的生境能够满足该种各发育阶段的生 态要求,该种才能正常繁殖而完成定居的过 程。具无性繁殖能力的种,在满足营养生长 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定居。
❖ 因此,在一定的生境中只能有最适应的一种 或几种生存,其他种即使能在这里发芽、生 长,也只能是短暂的,最终必将被排挤掉。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群落中的不同植株,即使种类、年龄都相同, 也必然会在形态(主要指高度和直径)、生活力 和生长速度上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 现象在森林群落中称为----“林木分化”。
❖ 森林群落演替类型的划分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则 进行,因而存在各种各样的演替名称。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 在特定区域内,群落演替各个阶段由一种群落类型 转变成另一种群落类型的整个取代顺序,称为演替 序列。
❖ 演替中植物群落顺序替代的总过程称演替系列。
❖ (演替中依次出现植物群落顺序称演替系列 )
由于建群种在群落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其他植物种类的生长和个体数量上的变化。
以岩石风化开始,最后形成森林为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定居地的生境能够满足该种各发育阶段的生态要求,该种才能正常繁殖而完成定居的过程。
②由于生态恢复是在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或损害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它对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较为清楚,对在这些因 素作用下生态系统退化的全过程较为了解,对人们设计的恢复措施有预定的科学依据,对生态系统恢复中的环境、生物参数可进行有 效的监测和控制。
❖ 群落的发育初期,种类成分不稳定,每种植物个体 数量的变化也较大,群落的结构尚未定型,主要表 现在层次分化不明显,每一层中的植物种类也不稳 定。
❖ 群落所特有的生境正在形成中,特点还不突出。同 时,群落的生活型组成和植物的物候进程都还没有 一个明显的特点表现。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
引种的各类珍稀果树,岛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下的顶级群落
恢复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下受到破坏的自
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它是最终检验生态学理论的判决性试验。
①具有充分的自然生态系统背景;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2)水生演替
❖ 典型的水生演替系列依次是: ①沉水植物 群落阶段 ②漂浮植物群落阶段 ③苇塘阶段 ④苔草草甸阶段 ⑤疏林阶段 ⑥中生森林 阶段
❖ 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 水生植物阶段[沼泽(挺水)植物阶段] 、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和木本植物阶段。
依靠风、水力和动物传播的,迁移距离 我国地植物学家刘慎谔(1962)对单元、多元顶极学说取综合态度而提出地带性顶极与非地带性顶极,指出主张单元顶极学说的,把注
❖ 意力放在大气候上,大气候决定一切;
往往可以很远;依靠自力传播或以地下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
一般说来,对于一个缺损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及其生长介质的丧失或改变是影响生态恢复的主要障碍,这正是大多数陆生生态系统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风播植物 ❖ 随风滚动传播 ❖ 弹裂的力量传播 ❖ 重力作用滚动 ❖ 动物吞食(体内传播 ) ❖ 动物或人的身上传播(体外传播 )
次1 森生林演群替第落的6发一章生般、特发森征育为林的:一群般过落程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森林群落的发生一般都具有迁移、 定居、竞争、反应这样几个过程。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迁移
❖ 从繁殖体开始传播到新定居的地方为止, 这个过程 称为----迁移。
❖ 繁殖体----是指植物的种子、孢子以及能 起繁殖作用的植物体的任何部分(如某些 种的地下茎、具无性繁殖能力的枝和干以 及某些种类的叶)。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 上述3种演替系列提供了群落原生演替的 模式过程,反映了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 的组成种类的不断更替和由群落改造环境 作用所引起的生境的不断变化,每一阶段 群落总比上一阶段的结构更为复杂、更为 稳定,对环境的利用更为充分,改造环境 的作用通常也更强。
6.
其中包括气候发生演替(由气候的变动所致)、地貌发生演替(由地貌变化所引起)、土壤发生演替(起因于土壤的演变)、火成演替(由火的
播途中所受的损失、定居中生境的严酷 发生作为先导原因)、动物发生演替和人为发生演替(由人类的生产及其他活动所导致)。
通过定居过程,群落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不断进行,原来的生境条件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反应”
❖ 同时,一批新的植物侵入和定居,并且旺盛生长。 由于这些原因,到了这个时期,植物种类成分又出 现一种混杂现象,原来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环境特点 也逐渐发生变化。
❖ 采伐、更新、抚育
第6章 森林群落演替
6.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一个群落的发育末期,必然孕育着下一个群 落的发育初期。
❖ 原有群落的特点,往往要延续到下一个群落 开始进入发育盛期的时候才会全部消失。也 正因为具有这种现象,人们才有可能根据对 每一群落发育的研究,把演替上下阶段的群 落连接起来。
第6章森林群落演替62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第6章森林群落演替62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沉水植物群落阶段漂浮植物群落阶段裸岩阶段第6章森林群落演替62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苇塘阶段苔草草甸阶段疏林阶段中生森林阶段木本植物阶段第6章森林群落演替62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上述3种演替系列提供了群落原生演替的模式过程反映了群落演替的实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