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把安全管理导入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把安全管理导入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摘要:怎样把安全管理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怎样把安全管理导入到生产体系中,最关键是要解决安全管理中的瓶颈问题。瓶颈在哪里?在管理与现场操作之间;在布置以后,在落实之前。为什么好端端的安全措施落实不下去?这个瓶颈问题为什么会顽固的束缚着安全管理的落实?

关键词:安全管理生产瓶颈现场操作

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的安全管理者思路和方法僵化,一直延续着中国传统的“上传下达”的管理方法,把自己当成了传话筒、花瓶,有的甚至成了垃圾桶,由于安全指令层层落实打折扣,最终落实到操作者手里时,“指令”的模样已经面目全非。

(2)我们一些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低,接受教育的能力差,对他们讲述国家的法律、地方的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好比是对牛弹琴,毫无意义,再加上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导致了“指令”的执行力微乎其微。

(3)安全处长拎不清自己肩负着企业和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该争的权力不争,该做的事情不做,只是“任劳任怨”的为别人擦屁股,导致了安全错位,安全优先的原则成了空话。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安全管理瓶颈问题,笔者的意见是:

(1)改变管理观念,由“上传下达”的管理,改为“直切主题”的管理。西方人在一百多年的工业革命中积累了一个成功的经验,那就是“安全程序化管理”,也就是通常说的“SJP管理”,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呢?而我们的安全处室只是把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地方的安全生产法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统统交给操作者,让操作者去挑选,去执行。我们应该依照这些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量体裁衣,编制符合现场操作的《安全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把《安全作业指导书》直接对操作者进行培训,让操作者认可后签字,现场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部门按照《安全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现场监督和考核,达到“知危险,有措施,懂操作,防事故”的目的。比如说,汽车生产线的优秀员工却不会修汽车,因为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据我们的企业现状,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下一步就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相对固定的岗位,可以利用展板的形式,把《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识别与岗位风险管理》《安全责任制》融合为一个醒目的《安全作业指导书》展板,设置在岗位,为执行与监督提供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考核依据。

(2)改变教育方式,由“照本宣科”的公式教育方法,改为“即教即用”的实用型教育法。对于固定岗位的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操作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动作要求示范图片,让操作学员明白分解的动作要领,然后把分解的所有动作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录像片,这样就会让文化水平低的学员,很容易的学会和掌握。对于工程和生产性的培训,采用《安全作业指导书》培训,培训人员在用《安全作业指导书》进行培训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讲解危险源的危险性,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采用《安全作业指导书》里面规定的措施进行操作和施工,受教育者明白了《安全作业指导书》的各项要求以后,请各受教育者在《安全作业指导书》附表栏签字,证明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为了更有效的贯彻《安全作业指导书》的落实,施工单位可以把《安全作业指导书》里天天需要强调和注意的事项摘录出来,班组长在每天的班前会上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重复宣贯和提示。

(3)改变控制渠道,由“被动管理”,改为“源头把控”。我在国企任安全处长的时候,我家邻居装修房子,要拆除承重墙,我去制止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有听我的,还说:房主给我钱,我就得听他的,如果你给我钱多,你让我杀人我也干。制止无效,当我走了很多弯路找到房主的时候,承重墙已经拆完了。这样的案例在很多企业存在。所以说,我们应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应该遵循“安全优先”的原则,看看该施工单位有没有抗风险的能力,合同签订之前就应该编制规范的《安全作业指导书》,对于没有能力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的“草台班子”可以请他们委托安全管理部门编制,并有落实的具体措施,不能就一句“出现一切事故由乙方负责”完事。越是“草台班子”胆子越大,什么都可以承诺,一旦发生事故,溜之大吉。这个“权力”安全处长该争取的必须争取,这不是争权的事情,是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问题。对不按照《安全作业指导书》要求做的,必须在《合同》里考核,这才是把安全导入生产的关键点。

解决以上瓶颈问题并不难,但是需要决策者的把关,需要管理者的支撑。决策者的把关,并不是让决策者对安全工作面面俱到,是需要决策者给安全管理者一个安全优先的权力和事故把控的责任。安全许可制度就是专家评价,政府决策。我走访过很多企业,有的企业决策者在安全方面说的非常重要,甚至会说到某一个细节,可在企业利益与安全发生矛盾的时候,还是站在了利益一方。也难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嘛。危险的事情并不是不可以做,但是在做以前,必须有一个专业性的防范措施,这个防范措施需要管理者来完成,来落实。所以说,安全管理者必须有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性的技术支撑。从源头控制,从细节落实,瓶颈问题就能够解决,安全工作就能够做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