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912 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 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 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解析:选 C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次革命,有很多 封建王朝被推翻,所以 A、B 两项不符合“有史以来所未 有”“破天荒之创举”;《临时约法》的颁布不是“变局”D 项 错误;中华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 共和政体,因此,C 项符合题目要求。
2.标志:国民党“一大” (1)召开:1924 年 1 月,在___广_州_______召开。 (2) 内 容 : 接 受 中 共 _反__帝_反__封_建____ 的 政 治 主 张 , 确 定 了 __联__俄_______、___联__共______、_扶__助_农__工_____的“三大政策”,并
的办法改革中国政治是行不通的。
二、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类别
组建革命团体
创建革命政党
名称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时间 地点
1894 年,_檀__香_山_______
1905 年 8 月,日本
东京
___________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_驱__除__鞑_虏_____,恢复中 国,创立__合_众__政_府_____”
4.伟人逝世:1925 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逝世。他毕生致 力于_中__国_民__主_革__命_____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___振_兴_______,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从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提示】 (1)变化:早期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后来发展 到较明确地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等反帝斗争的纲领。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资__产_阶__级_共__和_国_______宪法 性质的成文法。 (2)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__三__权_分__立____”原 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_议__会_制_______和_责_任__内_阁__制____的资产阶 级共和国。
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的民主革 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提示】 (1)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结束了此前革命党人分散斗争的局 面。
(2)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 指导。
(3)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形成了 统一的领导核心。
动 《_中__华_民__国_临__时_约__法_______》和 ___桂________军阀的排挤
国会
而失败
背景
概况
第二次 护法运
动
(1)1920 年底,孙中山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2)由于__陈__炯_明______发动叛乱而失败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进行了 一系列斗争,这些斗争维护的是辛亥革命的哪些具体成果?
甲午惨败
结束帝制
第三 次
从旧三民 主义到新 三民主义
共和屡败、 十月革命
新三民 主义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二、孙中山为什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孙中山系统地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 为之奋斗终生。孙中山刚强不屈,愈挫愈奋,临终遗言:革命 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制度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 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这是他最大的历史功绩。之后,为了维护共和制 度,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到护法运动,孙中山进行了一系列 斗争。
4.以下孙中山建立和维护民主制度的活动,按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发动二次革命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建立中国同盟会
④发起护国运动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③
解析:选 C 二次革命发生于 1913 年,辛亥革命发生于 1911 年,中国同盟会建立于 1905 年,护国运动发生于 1915~1916 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①④,故 C 项正确, A、B、D 三项错误。
四、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背景
概况
(1)袁世凯在 1913 年 3 月派人刺
二次 革命
杀了__宋__教_仁______
1913 年 7 月,孙中山
(2)袁世凯为镇压革命力量,与 组织发动“二次革
西方财团签订了
命”,但很快失败
“_善__后_大__借_款____”合同
护国 运动
背景
概况
(1)孙中山等积极参 1915 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出
2.教材 P61,你认为上述表现是不是社会的进步? 是。因为变革了旧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社会丑恶现
象。
3.教材 P63,在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孙中山的这个计划 有没有实施的可能?为什么?
没有实施的可能。当时的中国,帝国主义势力横行, 封建势力强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如故。不彻底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无法实现中国的富强,中国的社会经 济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获得发展。
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权形式上与美国 的民主共和制有何异同?
【提示】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 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 与美国政体相同的地方。
(2)孙中山出于限制袁世凯权力的需要,实际上要在中国建 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从这点看又区别于美 国的民主共和制。
3.孙中山晚年更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直接推动了 国民大革命的开始与发展。他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发展 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教材作业快递
问题解答、利教益学
1.教材 P58,你怎样看待孙中山对职业选择的认识? 孙中山弃医从政,充分体现了个人职业选择以国家
前途、民族未来为重。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价值才能更 好地实现。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 __政__治_基__础____。
3.孙中山北上 (1)背景:1924 年 9 月,借_第_二__次__直_奉____战争之机,冯玉祥 发动_北__京_政__变_____,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2)概况:孙中山抱病北上,宣传召集__国_民__会_议_____和废除 _不_平__等__条_约____的政治主张。
加护国运动 卖国家利益,与日本签订
(2)袁世凯被迫取消 “__二_十__一_条_____”
帝制
背景
概况
袁世凯死后,以__段_祺__瑞______ (1)1917 年,孙中山在
为首的皖系军阀不仅出卖国 ___广_州_______发动第一次
第一次
家主权,还拒绝恢复象征民 护法运动
护法运
主共和制度的
(2)由于遭到___滇______、
创立民国,平__均_地__权___”,
后被总结为三民主义
类别
地位 影响
组建革命团体
创建革命政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
__革_命__团_体_____,标志着孙中 统一的资产阶级 山开始踏上_民__主_革__命_____ __革__命_政__党____,使中国示】 二次革命维护的是责任内阁制;护国运动维护 的是共和制;护法运动维护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五、促成国共合作
1.背景 (1)捍卫__共_和_____斗争的屡屡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困惑。 (2)俄国__十_月__革_命_____的成功,中国_五__四_运__动_____的爆发,使 孙中山受到鼓舞和启发。 (3)_中_国__共_产__党____给孙中山以真诚帮助。 (4)孙中山认识到中共及其领导的_工__农_革__命_____运动是革命 的坚定力量,作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转变。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体系网络导图
高屋建瓴、绝顶览胜
教材精细解读
基础梳理、拓展延伸
一、弃医从政 图谋救国 1.早年求学:孙中山早年接受__传__统_______教育,后来接 受_西_方__资_本__主_义_____教育,21 岁时,入_香__港_西__医_书__院_____学习。 2.弃医从政:在行医期间,认识到“___医_国_______”比“医 人”更重要,开始从事___政_治_______活动。 3.图谋救国:上书李鸿章失败后,意识到通过__上_书__请_愿_____
(2)认识:孙中山在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中认识不断深入, 与时俱进,孙中山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重点难点突破
重难探究、知能优化
一、孙中山的三次伟大转变
次数
转变
时代背景 主要思想 时代影响
第一 次
从医人到 晚清腐败、 主张改良、
医国
民族灾难 革新政治
第二 次
从改良到 幻想破灭、
推翻清王朝、
三民主义
革命
课堂即学即练
即时巩固、基础达标
1.孙中山在谈论自己弃医从政时说:“全世界现在都已经 知道了困扰中国的弊端所在。但是,使我们受苦的主要祸根是 愚昧。”据此,孙中山弃医从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救亡运动的高涨 D.国人的愚昧麻木
解析:选 D 题目中四个选项都是孙中山弃医从政的原因, 但依据题干材料“但是,使我们受苦的主要祸根是愚昧”可知, 主要原因是国人的愚昧麻木。
(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 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运动的进程。
2.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改造中
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所领 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 20 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 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对中国和世界 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 20 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 一位伟人,是亚洲觉醒的先驱。
在以上材料中,孙中山认为中国之大患各是什么?将材料 二与材料一对比,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思想认识上有哪些进步?
材料一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军阀混战,材料二认为中 国之大患是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奴役。进 步:由最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 要使中国独立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教材 P60,在这段话中,可看出孙中山的理想是什么?你有 何感想?
追求民族独立和富强。感想:作为青年学生应树立 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孙中山对 20 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作出了哪些贡献? (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
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意 义 : 它 用 ___法__律______ 形 式 否 定 了 独 裁 专 制 的 ___君__权______,赋予了国民__自_由__权_利_____,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 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_民__主_要__求_____。
4.辛亥革命的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反__帝_反__封_建____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封__建_君__主_专__制______制度,建立了 _民_主__共_和______制度。
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领导辛亥革命 (1)革命准备:一方面与以__康_有__为______为首的保皇派论战, 另一方面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2)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使清政府土崩 瓦解。 2.创建中华民国: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在__南_京________ 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资_产__阶_级_____共和国。
2.孙中山把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提出了彻底的土地纲领
解析:选 C 本题采用排除法。三民主义表达的只是资产 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故 A 项错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 帝思想,故 B 项错误;三民主义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 故 D 项错误。本题选 C 项。